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宝宝的维生素D该怎么补吗?

郑樱 粤营养越健康 2023-01-15

点击上方“粤营养越健康”可订阅哦!

 


    维生素D对于宝爸宝妈来说并不陌生,多多少少从媒体以及医生那里听到过,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疑惑,例如维生素D是什么?宝宝缺乏维生素D会怎么样? 什么来源最好?过量会中毒吗?今天,“粤营养”为你解答这十万个为什么,让宝爸宝妈能够放心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两种主要的维生素D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是由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的,维生素D3是由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合成的。维生素D本身没活性,经过肝脏的25-羟化酶代谢成25-(OH)D才具有生物活性(维生素D缺乏--早知道早预防)。

 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

    维生素D是调节骨代谢、维护骨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和软骨病有关,与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也密切相关,导致宝宝们出现多汗,易惊,严重的出现小萝卜头、鸡胸、漏斗胸、O型腿、X型腿等。近年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妊娠相关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宝宝有必要额外补维生素D吗?

    维生素D获得主要靠两条途径,从食物中获取和通过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后合成。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而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低,初乳每升的维生素D含量约为16.9 IU,成熟乳中每升母乳含维生素D平均26IU, 要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的每天400IU(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宝宝必须每天吃母乳15升,这是不可能的。

25μg=1IU(1个国际单位)


    光照补充维生素D与地理环境、季节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其变化很大,不能完全依赖。在寒冷的季节和南方的梅雨季,宝宝户外活动少,不能照射日光,例如北纬45°的冬天,皮肤合成维生素D几乎等于零,不能满足宝宝发育对维生素D 的需要。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含量很有限(食物营养含量表脂溶性维生素),就算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也无法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因此维生素D补充剂的应用是必要的。

  维生素D怎么补?

    美国儿科学会《预防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指南》和我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了预防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症发生,建议健康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d以上。为了达到这个需求,提出如下建议:

1 全母乳或母乳与配方奶粉混合喂养的婴儿

    需在出生数日起持续补充维生素D 400 IU/d。12个月龄之内的婴儿不宜用全脂牛奶喂养;12个月至2岁的婴儿,如果超重、肥胖或有肥胖、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最好使用脱脂牛奶喂养。

2 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及儿童

    如每日摄入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粉或牛奶不足1000 ml/d,需摄入维生素D 400 IU/d的补充剂。其他维生素D的膳食来源(如维生素D强化食品)也计算在每日摄人量内。

3 青少年

    如果无法从维生素D强化牛奶(100 IU/227 g)或维生素D强化食品(如强化的谷物和鸡蛋/蛋黄)中摄入维生素D 400 IU/d者,需摄入维生素D 400IU/d的补充剂。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和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组提出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建议婴儿出生后1—2周开始每日摄入维生素D 400IU,夏季户外活动每天达1~2小时(6个月以下避免直晒)可以停用。

    一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皮肤晒黑给孩子涂抹防晒霜,可防晒霜会减少身体相当部分的维生素D的合成。另外紫外线不能很好的穿透玻璃,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也会造成皮肤合成维生素能力降低的原因。最好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如果天气炎热,可以出门让宝宝在较阴凉处晒太阳。

  维生素D会中毒吗?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建议,0~12月龄的健康宝宝,可耐受的维生素D的最高摄入量为800IU,也就是说每天持续摄入800 IU的维生素D是安全的,不会造成中毒,况且我国建议的预防剂量只有400IU。

    但出现以下症状,要注意是否维生素D过量摄入了:

疲劳、乏力、失眠、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烦躁不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身体消瘦、发热或持续性腹泻及阵发性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幻视、半盲、抑郁、行动困难、多饮、多尿。

维生素D补充剂怎么选?

    目前市面上宝宝用的维生素D补充剂分为胶囊型和液体型两种,一般1粒胶囊的含量为400IU,1ml液体剂型的含量为400IU,宝爸宝妈使用前要看清标签剂量

    选择产品时要注意与维生素AD合剂区分,专家推荐宝宝们常规补充维生素D,而人体所需维生素A的来源广泛,能添加辅食后可从食物中摄取(见食物营养含量表(脂溶性维生素),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参考文献:

1. MF Holick, et al. Evalua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1, 96: 1911–1930.

2.仰曙芬,等. 2015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7):781-782.

3. 杨凡.维生素D:综述和指南解读.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0,4:229-230.

4.《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温馨提示:

如果您需营养相关指导,住院患者可由营养科会诊,出院可于营养科门诊就诊。专业的营养医师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公众号ID:gdsrmyyyyk

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8:00-12: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