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看这里!

郑樱 粤营养越健康 2023-01-15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很多患者以为得了冠心病后需要休养生息,不敢做家务,不敢出门社交,更不敢进行运动。运动不仅是健身手段,也是防病治病的措施,已获得医学界的肯定。通过有效强度的运动刺激,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今天“粤营养”带大家来解读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消除冠心病患者对运动的过度担忧。

运动处方根据患者的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运动喜好等个体化特点制定,每一运动处方内容遵循FITT原则,即运动频率、强度、形式和时间。

01

运动频率

有氧运动每周3~5 天,最好每周7 天。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每周2~3 天,至少间隔1 天。

02

运动强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所获得的心血管健康或体能益处也增加。可结合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来评价。通常建议患者的运动强度在11~16分范围内(分级见下表)。

 

鲍格自觉劳累程度量表(PRE量表)

03

运动形式

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包括静力训练和负重等。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虽然以有氧运动为主,但抗阻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04

运动时间

心脏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 分钟/天。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 分钟/天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 分钟/天的运动时间。

具体实施方案

适应证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脏猝死综合征。

禁忌证

不稳定性心绞痛;

安静时收缩压>20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

直立后血压下降>20 mmHg并伴有症状;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急性全身疾病或发热;

未控制的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未控制的窦性心动过速(>120次/min);

未控制的心力衰竭;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且未置入起搏器;

活动性心包炎或心肌炎;

血栓性静脉炎;

近期血栓栓塞;

安静时ST段压低或抬高(>2 mm);

严重的可限制运动能力的运动系统异常;

其他代谢异常,如急性甲状腺炎、低血钾、高血钾或血容量不足。

经典运动程序

Part 01

准备活动

多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和静力拉伸,持续5~10 分钟。目的是放松和伸展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帮助患者为高强度锻炼阶段做准备,通过逐渐增加肌肉组织的血流量和关节的运动准备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Part 02

训练阶段

包含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运动等,总时间30~60分钟。其中,有氧运动是基础,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运动是补充。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简单来说就是长时间、中低强度、全身大肌肉都参与其中的运动。比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行、球类、广场舞、有氧操、做家务、2 分钟高抬腿, 此外还有太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等。快走动作简单,运动强度容易控制,个体间能量消耗差异小, 适用于心肺耐力水平较低的人。

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是指克服一定阻力的肌肉强化练习,比如身体自重、哑铃、杠铃、弹力带、力量器械等等。力量训练可提高全身肌肉力量,从而提升运动表现,增加骨密度。

柔韧性运动

柔韧性运动就是拉长肌肉,从而改善肌肉弹性和伸展性,减少肌肉紧张、促进疲劳消除,预防运动损伤。如压肩,臂外展后伸,坐位体前屈,俯卧撑起,坐压腿,直膝分腿坐压腿。

神经肌肉训练

包括平衡性、灵活性和本体感觉训练。老年人摔倒的危险性增高,建议将神经肌肉训练作为心血管病老年患者综合提高体适能和预防摔倒的重要内容。活动形式包括太极拳、蛇形走、单腿站立和直线走等。活动频率:每周2~3次。

Part 03

放松运动

通过让运动强度逐渐降低,可以保证血液的再分布,减少关节和肌肉组织的僵硬和酸痛,避免静脉回流突然减少导致运动后低血压和晕厥的风险。放松方式可以是慢节奏有氧运动的延续或是柔韧性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可持续5~10 min,病情越重放松运动的持续时间宜越长。

                         注意事项

(1)了解自己在运动康复过程中身体的警告信号,包括胸部不适或其他类似心绞痛症状、轻度头痛或头晕、心律不齐、体质量增加和气喘等。

(2)在运动中若出现胸痛、头昏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以及脉搏不规则等,应马上停止运动。停止运动后上述症状仍持续,特别是停止运动5~6 分钟后,心率仍增加,应赶紧就医。

(3)运动强度不超过目标心率或自感用力程度,并应注意运动时间和运动设备的选择。

(4)注意运动时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的重要性,这与运动安全性有关。

(5)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运动水平,比如冷热、湿度和海拔变化。

粤营养


如果您需要营养相关指导,住院期间可由营养科会诊,出院可于营养科门诊就诊。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撰稿:郑樱

编辑:郑樱、李真

校对:粤营养团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来源,在此引用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众号ID:gdsrmyyyyk

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8:00-12:00

周二、三下午14:00-17: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