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年轻人不进工厂,要向外交外贸求答案|两会观察
作者:陶舜财经
两会即将召开,提案纷至沓来。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提案是,全国政协委员邵驰建议破解“年轻人不愿进工厂”。
邵驰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情况,年轻人对技术的追求缺乏热情等。”
邵弛委员的调研接近了现实。公考高烧不退,是因为这铁饭碗比起普通企业的塑料饭碗来,还是结实太多。
邵弛给了些教育方面建议,比如说,构建“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体系,促进课程与企业需求接轨、给职工提高收入等等。
这药方不能说开错,似乎都挨着边儿了,但就像射箭,他这一箭,也射在靶子上了,只是还在五六环那里,离击中靶心的十环还有距离。
打学历膨胀剂,是一剂臭药方;改进课程,这是对的。
提高工人收入,当然能吸引年轻人进工厂。
关键在于怎样提高?
肯定不是官方发几份文件甚至法规就能解决的。工人的收入,涉及工厂的成本核算,成本高了,利润就低了,低到一定程度,工厂也就关门了。
这就是为什么“最低工资”的法规,出发点很好,在市场上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效果。
经济问题的解决要顺应经济规律,比起年轻人进不进工厂,工厂多不多、挣不挣钱,是更重要的。
职工的收入从哪来?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里来,如果某类技能人才特别稀缺,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定价就会上涨。如果某类技能人才人满为患,劳动力市场定价就会下跌。
这几年人们最熟悉的外卖快递行业,就清晰呈现了这个互动关系。
劳动力供需市场,是从产业端传导过来的。产业需求旺盛,工厂就会变多,劳动力就可能更值钱。产业需求衰落,工厂纷纷倒闭,老板跑了,劳动力就会跌到地板价。
中国的劳动力定价,从1990年代到2024年,经历了一条向上的抛物线,在口罩前夕达峰,那三年算是阵痛期,现在呢,用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话来说叫“下山阶段”。
这条抛物线的影响因子很多,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一是外交政策,二是全球外贸竞争的国别博弈。
就外交政策来讲,战狼式外交,让大国的国际形象亲和力下降,没错,资本是逐利的,但资本还追求自保。
不用怀疑,资本拥有最高的智商。看看巴菲特,看看芒格,看看达里奥,这些年他们都在干什么,就知道了。
就外贸竞争来讲,国际卷王印度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它不仅拥有同样巨大的人口,而且由于他们的社会制度原因,劳动力价格可能更低。此外,像越南这样的国家也在国际关系变化中,抢夺外贸订单,甚至抢夺头部公司的建厂机会。
关于这个层面的外贸战争,可能真的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大厂基于分散风险和成本核算而做的决定。
在这两个影响因子里面,中国能做的事情不多,最可行的还是积极释放和平的外交理念,以和为贵,闷声发财。
外交上的一言,价值远不止千金。
工人的待遇,是从外贸和外交生发出来的。这个逻辑推导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却是近些年共同看见的事实。
如果有一天,外贸从新变得繁荣,港口的集装箱一箱难求,国际航班人满为患、不断增航,中国老板的订单多得做不完,工人的收入是一定会提高的,那个时候,您也不必担心年轻人进不进工厂了,年轻人可能就自己去开厂当老板了。
【陶舜财经——明白人的集合体】
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