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迟到开篇 | 独飞时慕侣 寡和乍孤音

饼干儿 蕊瑞在上海 2023-06-04


在这一篇之前,这个号已推送过三次,可一直没有机会仔细说说初衷。身边已有不少朋友也开了个人号,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动态或者作品。


我一直没有这个勇气。


2014年二十岁生日时,在QQ空间上写了一番话,“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东西,长到连自己都忘记还有 ‘写’这回事。”我下不了笔,下不了笔的原因是,我始终无法去正视自我轨迹里的一些东西,或者说,只要我一往下挖,我发现我就会触碰到一些我无法表达出的情绪,而这种哭笑不得的无奈甚至笼罩我至今。


又不可以这样下去。


任其发展,无谓产生更多的将会在预料之外的不可掌控的东西,即使是保持住现在这么多也好,也没有必要再无节制地任其扩散。


六月底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这一段的求学生涯算是划上了一个节点了。接下来这一年本是预计继续出去读研,但最终我选择了延迟一年。做这个决定时大概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有一天晚上在成都言几又和一帆姐聊完天,给我妈打了一通很长的电话,那晚我究竟说了什么,说着说着就说哭了...


后来回想,可能就是那个晚上定下接下来这一年要‘间隔’的选择。直至现在,也不时收到朋友们的关心,也会问问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问问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好像我每一次的答案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最开始的诱因是因为出国的事,去不了最想去的学校也不太想退而求其次时,一度开始严重自我怀疑,从15年10月到16年4月这半年,后来才发觉自己原来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这种感觉甚至到最后无关乎留学本身,只是针对自我。那时候我开始想,既然这样,那可不可以先拿一段时间去做做一些我一直想涉足想尝试的东西。




不可否认,那段时间里,除了与自己博弈,还接受着身处环境里所有信息的博弈。一帆姐那晚反问我,你有没有发觉你的话里,总是提到‘周围人’或‘身边人’?她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但一刻是我清楚地意识到我的这个习惯,清楚得找不到回应的方式,只觉得后脊一凉。


在一个圈子里转了很多年,会不会就此继续下去;好多被自动忽略或者不肯承认的东西,大概是根本未曾试过真正的接触和了解,不知道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真的不知道,未曾见过,未曾听过,未曾体会过。表演上讲体验生活,我也无意刻意求些什么来作“体验”,有一段可以自然‘flow’的时间,而除非最终跳出来回望,否则也不能立刻表达自己究竟是做了什么具体的事。


“Addenda” 在英文里是'Addendum’的复数形式,或者说集合表达,本义是“附录”,却又非“Appendix”。


An addendum is a section of new material that is added after the first edition or first printing of a book. The author may be correcting something in the original book, upda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e book, or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uthor's work. In any case, it's an afterthought. 


多加了一个‘a’注册成功。它可能是很多东西的“附录”,一段体验、尝试,或者一篇旧日随笔,与专业相关、或者全无关联,并无规律,但求节奏。


没想过刻意去扩大关注,有朋来自不亦悦乎。无太公之高才,但求一效垂钓之法。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 你是不是去做戏剧了 我说暂时还没有。

对我而言它变得愈加重要也愈加珍贵,是小心翼翼甚至想藏起来的东西。


一切事物最美好又最吊诡的地方大概都在于其未可知时,和不可逆处。




多谢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