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濒危剧种进景区,文旅融合彰显独特魅力

盘龙君 盘龙文旅MoreLife 2024-07-15



🪕🎶🏮





在盘龙,“盘”活一出好剧!2023年末以来,“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盘龙区2023—2024年文化惠民演出系列活动进社区、把昆明曲剧送到群众家门口的同时,也走进金殿名胜区、昙华寺等辖区内的景区公园,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精彩文化演出,让市民游客不仅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也能一感戏曲的深厚底蕴与魅力。景区旅游与特色文化的结合,不断丰富着大家在盘龙的游玩体验。



伴随铿锵的锣鼓声,又或是时而温婉、时而欢快、时而恢宏大气的奏乐,表演者们用熟练精湛的技艺呈现出令观众赞不绝口的视觉盛宴,与景区内万物生长的蓬勃生命力相得益彰——戏曲《变脸》在分秒之间演绎无限可能,赢得阵阵欢呼;京剧《三岔口》武打场面精彩纷呈,情节有趣好玩;古典舞《霓裳羽衣》温柔优雅,舞者一颦一笑间东方神韵尽显;花灯小戏《老海休妻》歌舞交织,将抒情、叙事、说唱融为一体,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






“知道今天有表演,提前半小时就来等着,真的很期待!”“好厉害,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快变脸的。”“待会还有一场,我还要看一遍。”从满心欢喜期待开场,到结束后意犹未尽,演出现场人头攒动,老人、小孩、年轻人脸上挂满惊喜的笑容,和景区里百花盛放、水雾映出彩虹、晴空万里、湖面泛起涟漪、小草向阳而生、鲤鱼越出水面一样充满春和景明的灵动、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盘龙区2023—2024年濒危剧种(昆明曲剧)公益惠民演出活动也一同亮相景区,由盘龙区文化馆组织院团、艺术团队排演的昆明曲剧经典传统剧目《红石岩》、《雨中情》选段,以及改编创作的扬琴说唱《款款昆明十八铺》等被搬上位于森林山水间的舞台,与更多市民游客“见面”。下面,让我们一起云赏表演,感受昆明曲剧在盘龙与山水碰撞出的文艺范儿~






20世纪50年代,由盘龙区文艺献礼办公室组织业余作者创作的昆明曲剧《红石岩》首演,随即获得广泛好评和喜爱。《红石岩》是昆明曲剧的第一出创作剧目,其演出的成功,标志着昆明曲剧艺术步入了新的里程。










昆明曲剧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一度非常兴盛并创造了不少辉煌,购票的人可以排满几条大马路,《雨中情》也曾是盛极一时的剧目。










得胜桥、巡津街、新城铺……结合江南风情与昆明特色的书腔,把历史上昆明十八铺(“铺”在当时相当于今天的社区办事活动处,指代地名)的故事娓娓道来,勾起不少老昆明人的记忆。








昆明曲剧,是以昆明方言、扬琴说唱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昆明地方剧种,2021年5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为濒危剧种。其声腔体系以板腔体大调为主、曲牌体小调为辅,叙事与抒情并重,既明白如话又优美动听,既含蓄委婉又纯真质朴,那一句句昆明话伴着多种乐器的合奏,极具特色和韵味,非常“板扎”!





20世纪80年代后,昆明曲剧开始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它代表着一种老昆明文化,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今天,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后,昆明曲剧正迎来新生契机。在盘龙区文化馆的推动下,昆明曲剧进入盘龙各景区、社区,在一个个接地气的舞台上“复活”,被大众重新听到、看到,传统戏剧文化也得以进一步弘扬。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如何做好文旅融合,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双向赋能,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让戏剧走入景区则是众多解法中的一种:当天南海北的游客汇聚昆明、汇聚盘龙,当昆明曲剧与“天然氧吧”盘龙的绿美生活结合,景区的方寸天地间便容纳了更加多元的文化、具备了更独特有趣有料的旅游方式,借助景区平台,昆明曲剧等地方特色文化正在惠及更多民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了新机遇。



部分图片来源:新潮文化




END


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昆明曲剧的故事?


往期回顾


发现我们


昆明市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独立原创作品,敬请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授权

合作咨询:13888225610(微信同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