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开启 | 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教师”本科高校组
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教师”点赞活动自启动以来,经各高校推荐,选树工作委员会审核遴选,共产生37名本科高校组候选人。
点赞时间
【本科高校组】
开始:5月17日12:00
截止:5月21日12:00
点赞步骤
步骤一:
在"浙江省教育工会"微信公众号下方,点击“最美教师”菜单栏,选择“本科高校组候选人”进入点赞页面。
步骤二:
01
叶恭银
浙江大学
叶恭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从教33年,不忘初心,精耕细作,种好教书育人“责任田”。
他是课程育人的“播种者”,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2008年起开始探索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与路径,最终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4门,教学视频152个,总时长3600分钟,线上学习人数超十万。
他是科研育人的“育苗者”,招收培养10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始终围绕农产品绿色安全之国家需求,聚焦金小蜂控害功能及其杀虫基因的研究与应用,为发展“以虫治虫”新理论、新技术、新体系作出突出贡献。培养的博士生有的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的学位论文获评省优秀博士论文。
他是管理育人的“耕耘者”,14年倾心服务于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以近500门课程的重点建设为牵引,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迭代全过程培养模式,推动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构建协同育人导学共同体,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02
吴海燕
中国美术学院
吴海燕,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38年来奋战教学一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之中,积极拼搏进取,用爱心、知识和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灵,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项目和顶级专业赛事最高奖项等30余个,成绩斐然。她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同仁的良师益友、是广大师生尊敬和爱戴的“吴妈”、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作为中国服装设计第一人,她率先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当下”的理论观点,主持《东方设计理论建构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带领团队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设计学科获得评A+。作为服装设计教学领军人,她将教学课堂推向纺织服装一线纵深,担任中国服装集团(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总设计师。接续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国服装流行趋势》研究发布,在国内首创以设计为引领,以文化、社会、政治、科技等综合视角研究发布流行趋势的理念和体系,成为国内样板。作为设计师,她多次承担国家重大设计任务,带领团队并主持完成2022杭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彩车设计、2018年世界地信大会志愿者服装、2017年上海进博会志愿者服装、2016年杭州G20峰会志愿者服装等多个重要任务,提升和弘扬中国形象。03
薛亚平
浙江工业大学
他有很多头衔: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他在生物催化领域深耕,于合成生物空间筑梦,是一位令人爱戴的教育工作者。
他就是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薛亚平教授。
不忘初心,寻着两代院士脚步再出发
他师从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求学期间就亲身感受沈寅初、郑裕国两代院士不忘初心,科研报国的故事,从进校以来,他立志要向院士们学习,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不负韶华,争做生物催化领域领航人
他长期从事生物催化方面研究,不断向科研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目前,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荣誉7项。与国内数十家企业合作建成了多条工业化生产线,每年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良师益友,照亮追梦者的成才之路
学术之外,他在做人做事方面亦高山仰止,他就像一束光,不仅照亮了寻光者的梦,更温暖了追梦路上学生的心。“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他身上熠熠生辉,“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的芬芳于他身后绵亘不绝。
04
汪静一
浙江师范大学
汪静一,女,1979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获首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地方高校正高组二等奖、省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特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
潜心育人有情怀。教学业绩考核连续8年均为A,获省一流、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系列微课在学习强国上推送;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发表权威等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
甘为人梯有大爱。2021年指导研究生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学生多次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指导学生获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省大学生艺术节等最高奖9项,曾连续10年5次获“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先后6次获校级优秀班主任。
爱岗敬业有担当。分管学院教学工作,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完成师范专业认证,连续5年本科生考研率均达30%以上;在学院1位副职缺岗3年时间内,主动承担研究生工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作出了贡献。积极服务社会,长期担任国培、浙派名师名校长工程等师训项目负责人及首席专家。
05
潘道东
宁波大学
潘道东教授从教30余载,奋战在科教一线,传道授业,先后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宁波市优秀教师”“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最美宁大人”等荣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他是一个真正的良师,爱生如子,又亲若挚友;他是一名真正的领路人,科研强者,又甘为人梯。多年来,已培养硕士生80多名,博士生9名,其中已有3名晋升正高职称、4名晋升副高职称;指导的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学位论文2篇,卓创论文3篇,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的本科生获得省市竞赛一等奖2次、二、三等奖3次。
他精心投入课堂教学,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在全国10多个院校推广应用;带领学科获得省一流学科和国家一流专业、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荣誉;培养的青年教师获得国家及省市人才称号;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50多件,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系列成果在10多个国家或地方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做技术培训报告30多次,培训技术人员3000多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带动了一批农民通过养鸭鹅脱贫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06
赵晓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教书育人是一种格外的良心活,需要强烈责任感、辛勤的耕耘、对学生的挚爱”,这是省万名好党员、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赵晓东教授的座右铭。他二十年如一日的践行着自己的信仰,言传身教诠释着师者的风范和境界。
不忘初心、潜心教学。作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对教学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升华;腰间盘突出难挡课堂精彩纷呈、学生爱戴。学评教十多年位列全校前3%,获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省高校课程思政征文特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累计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38项,到校经费超5000万元,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担任海宁市政协委员、杭电(海宁)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孵化科创企业5家,荣获海宁“创新引领奖”。新冠疫情危机时刻突破口罩生产核心技术,合作企业生产口罩超100亿只,获广东省点名表扬感谢,向学校捐款200万元设立专项奖学金。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将科研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创造“思教产研创五维一体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本科生到创新创业人才的一条龙培养。担任校创新创业导师,带领同学斩获国家和省级竞赛奖励上百项,培养的学生享誉华为、海康等名企,涌现出“嘉兴创业领军人才”陈张平为代表的众多创业佼佼者。
07
沈炜
浙江理工大学
沈炜,男,教授,中共党员,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曾获学校“十大育人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优秀特派员称号。
技术赋能,助力破大案。今年以来,一封来自宁波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的感谢信,让沈炜瞬间登上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0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头条——他为全国“6.10”出口骗税案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和建设性意见,为国家挽回了27.73亿元重大损失,也为推进国家税务治理数字化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技术赋能破案,对于沈炜来说并非首次,他说,每一次都是一次跨界融合,也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情系山乡,竭诚助共富。他心系三农,在泰顺的2年里,跑遍19个乡镇,累计行程逾3万公里,主导的生姜种植扶贫项目,为农民增收百万元。之后,他主编科普读物《农机巧用常识问答》,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共建基地”,依托科研项目帮扶农村电商,成为“不走”的科技特派员。
躬耕讲坛,倾心育新苗。他深耕讲台19载,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热衷课程思政,以公众号“技术纬度”为阵地,开展学生学业指导和成长辅导,学评教稳居学院教师前列;他手把手教学生安装硬件、编写代码,10号楼309实验室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而沈炜就是“精神领袖”,“有情怀且负责任的老师”,是学生对他的一致评价。
08
陈钰芬
浙江工商大学
陈钰芬,浙江工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她甘做春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教育24年,牢记初心使命,积极践行子女战略,倾心为党和国家蹲苗育才,连续十余年教学业绩考核为A。她是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微笑倾听、倾囊相授的“芬”式解忧法,帮助一个个学生走出人生低谷,重拾挑战信心。她甘当人梯,身为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毫无保留悉心指导青年学者,团队青年教师中涌现省高校领军人才3人。
她敢于担当勇做教改探路者。紧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标,推进金课建设,注重课程思政,2个专业10门课程获批国家和省一流,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搭建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平台,成功组织10届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惠及全省5104支参赛队伍24595名学生。
她心无旁骛以匠人之心钻研学术。是国内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开创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70篇,出版专著8部,成果获省部级奖项9项。
她深耕统计赋能高质量发展。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高水平服务政府决策,研究成果帮助海尔、中集、三峡集团、海康威视等企业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中国创新人才指数、杭州跨境电商指数、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等多个有影响力的专业指数。
09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李范珠,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35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高校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获浙江中医药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坚守初心,大爱育美。潜心耕耘中医药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爱的教育”,做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引路人,将沂蒙大山的孩子培养成为浙大研究员,引导迷惘学子登临伦敦国王学院全奖攻读博士,个人资助万余元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传承文化,以和为美。创新性探索中医药学“和合”思想的“和而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负责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教改项目8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
精研本草,科技创美。致力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以传承创新中药制剂为己任,板凳甘坐十年冷,主持国自然基金、重大专项等8项,中药减毒增效等研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研发新药2项,开发纯本草化妆产品2个,将中医药自然健康美融入百姓生活。
献身事业,痴心成美。引领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制剂发展,哺育了一支讲奉献、能奋斗、高水平的团队,在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在培养中医药最美传承者、创新者和发扬者路上痴心不改,久久为功。
10
赵立
杭州师范大学
作为新时代高校女教师的先进代表,她孜孜不倦坚守科研初心,潜心研究儿童诚信行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Psychological Science等国际顶尖权威期刊和国内权威核心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21年获评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她坚持为党育人教育初心,作为硕士学位点和本科专业双负责人,以“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担当”为导向,培养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有机统一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她专注一线教学,深得学生喜爱,指导多名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多名硕士生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国外攻读博士。
她热心社会实践,既将科研成果付诸于教育实践,着力将诚信纳入儿童心理成长评价体系,又注册开通微信公众(视频)号“女神宝宝”,坚持每周推送,累计阅读量已超过10万,以系列短视频向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科研爱好者,分享最新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及科学教养方式,让研究结果真正为社会所用。面对世纪疫情,以身作则并发动广大师生为公众提供心理服务,“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杭州日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了她的事迹,全网总关注度近7万。她就是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80后”青年教授赵立。
11
沈常宇
中国计量大学
沈常宇,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导,浙江省优秀教师,首批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和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
他秉烛筑梦,二十年如一日深耕教学。为让枯燥的理论变生动,他自学编程,通过三维动画实现《光学原理》课程可视化、立体化。为提升学生解决光学问题能力,他主持国家一流专业、国家一流课程,加班加点编教材、搞教改,带领课题组首创基于EXCEL的核心问题大作业系统,实现系统自动出题、批改和难度调节功能,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趋光而行,用科研创新带领学子探寻科学之光。主持国基金、重点研发等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他以项目为载体,指导学生第一作者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SCI论文20多篇、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年度唯一特等奖,把50余名本科和硕士生送入剑桥大学等名校深造。
他心中有光,用言传身教践行初心使命。从学生支部书记、班主任、辅导员,到专业负责人、副院长,每个育人岗位他都全心投入,走的扎实。获校首届教坛新秀、十大育人先锋、三育人、讲课比赛一等奖、教学优秀奖、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他常年奔赴在教学、科研、学生的三点一线,寒暑无休、倾情投入,成为了学生前行路上的那束光。
12
黄永良
浙江海洋大学
黄永良是浙江海洋大学体育与军训教育部原主任,二级教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学者和教学名师。
他在“高校体育教育运动场”奔跑整整三十七年,理想坚定,初心不改。2012年身患肝癌,但始终坚守岗位,以“只要活着就绽放每一天”的铿锵诺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是公认的德才双馨、尽职敬业,深受领导同事肯定、师生爱戴的好老师、好同事、好领导。他严爱相济,关爱学生。他锐意改革创新,率先提出“1+4主副项制”教学改革,把“海岛野外生存”“海上军事五项”引入课程教学,成为浙江海洋大学乃至全省特色品牌项目和深受学生喜爱的“秒杀”课程。他多次受邀在央视五套、地方台作现场采访与交流。他教育科研成果丰硕,获全国体育教学改革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次,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1项,国家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专利4项。作为部门领导,他全心全意为同事服务,关心教师事业发展和日常生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铸就良好口碑。作为舟山市政协委员,15年来,关注民生、参政建言,他的提案多次得到市长批示和媒体报道,赢得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
13
徐凯
浙江农林大学
徐凯,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农林大学教师。1990年至今扎根高等农林教育,立足岗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定理想信念,潜心立德树人。热爱本科教学,主讲《园艺植物栽培学》等课程、年均学生300多名,学生评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近8年教学业绩均为A。指导的本科生58.3%考上研究生、25.1%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培养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学生。
倾心专业建设、热心社会服务。申报并获批首批国家特色专业、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优势专业;指导青年教师获省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主持建成校外实践基地16个,受益学生3000多名。乐做科技志愿者,培训指导农民1.7万人、增收2.6亿元。获省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指导果农获省技能大赛金奖等。
锐意改革创新,创新育人体系。倾心“金课”建设,主持省级一流课程3门;进行翻转课堂教法创新,践行“三全育人”,创建浙味浙韵凸显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教学技艺精湛,赢得广泛声誉。现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常务理事等,获省一等奖等教学奖12项;与18所院校协同育人,惠及学生8600余名;育人成果获教育部园艺教指委主任委员等多位专家高度评价,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120余次。
14
赵应征
温州医科大学
赵应征,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导,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系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他全心投入教育事业,在平凡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
他坚守以生为本,争创一流。他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教材10册,带领药学跻身国家一流专业(全国专业排名前10%)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8%。
他践行育人初心,引领成才。他培养的6000余名学生中英才辈出,有的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有的入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全国“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中荣获金奖。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他潜心科研创新,成果卓著。他是超声介导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创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入选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医药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
他注重成果转化,奉献爱心。他将多项专利技术转让医药企业指导生产;开发国内胰岛移植所需的一系列试剂产品;编著胰岛移植治疗的专著,培养多名医院基层骨干;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参与“肤生工程”公益项目,获浙江省慈善奖,受到《光明日报》等报道。
15
刘剑锋
浙江财经大学
他是浙江省教育系统“最美志愿者”,他曾获省援疆指挥部“三学三比三服务”奉献优秀个人、省援疆干部“四比四创”活动先进个人,这些沉甸甸荣誉的背后,是一位为边疆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70后”教师党员。他就是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教授——刘剑锋。
2018年,他主动请缨援疆,千里之外,他把一双懵懂年幼的子女和年迈多病的双亲交给妻子,大漠边疆,他把莘莘学子当成自己至亲家人。教学中,他始终践行“教学与科研并重,输血与造血结合”,他提出的以南疆经济发展为立足点,强调以农村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建设思路,被学校采纳,为金融学科发展提供参考。研究中,他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传帮带,指导的徒弟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合作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赛获奖。育人中,他始终注重“扶智更需扶志”,鼓励学子成长成才。指导的19届毕业生中多名学生留在新疆就业,更有三名非新疆籍学生,他们说,我想和刘老师一样,把远方当故乡。
“三载驰援助发展,千日志愿显担当”,刘剑锋老师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甚至老父病危离世也未曾见上最后一面,这就是一名党员教师的大爱无疆!
16
鲍宗亮
浙江科技学院
2020年初,疫情开始爆发,从西子湖畔到天山脚下近5000公里,那是鲍宗亮从未抵达过的远方。怀着教书育人的初心,秉着自我磨练的信念,持着文化润疆的使命,他坚定地踏上援疆之旅。离别时都不忍叫醒熟睡中的两个女儿。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他在学生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方面引入新的实践模式,短短一年半时间内,他携“传帮带”教师共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及项目4项,自治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他还积极促进两地师生资源交流,多次开展讲座,躬身力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开放在雪山,雪莲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都能生长于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跨越千山去援疆,他做到了!
17
梁碧波
浙江传媒学院
梁碧波,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师,高级记者,纪录片导演,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业近30年来,为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拍摄制作了200多部(集)电视纪录片、3部电影纪录片、1部电影故事片。国内获金鹰奖等国家级奖多项,国外获法国真实电影节特别奖等国际大奖6项。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13次担任各种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作为一名37年党龄的老教师,梁碧波教授始终牢记使命与担当,不仅长期为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的项目评审和节目评审担任评审专家,而且大量拍摄制作《一带一路上的智者》、《中国仪仗兵》、《十一书》、《中国减贫密码》等主旋律纪录片,迄今已达200多部(集),全部在央视播出。课堂上,梁老师用丰富的实践案例、生动的语言叙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专业能力。作为学院纪录片导演班的主要骨干教师,梁老师带领教师团队积极规划纪录片导演班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为依托,积极培养纪录片专业学生,其严谨的工作作风、耐心的专业指导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深受师生喜爱。2020年创作的微党课视频作品获得“第六届浙江省高校微型党课大赛一等奖”。2021年7月,梁碧波教授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8
白春苏
嘉兴学院
白春苏,女,汉族,1985年12月生,共产党员,文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教师。
从教七年来,白老师一直兢兢业业,潜心教研,求实创新,带领比较文学教学团队在深度调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将各教学环节中的问题一一挖出,逐一制定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她凭借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地方高校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浙江省第一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特等奖;浙江省第十一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特等奖。
白老师说,“奖项最好的归宿是课堂”,她希望能将在赛场上的所见、所学和所想第一时间带给学生,学生的培养始终是白老师教学工作的重心,也是她持续改革的动力。她指导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多项学生课题,学生发表论文十余篇,在2020年指导学生团队参加第四届“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获二等奖,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获二等奖。
从一开始的站稳讲台到成为讲坛新秀,凝聚着她倾心教学的心血,闪耀着智慧创新的光华。
19
毛俊雯
湖州师范学院
毛俊雯,女,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三级教授,理论物理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连续16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发表SCI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第一作者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1篇。2013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浙江省“千名好支书”称号,是湖州师范学院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教师。
矢志创新,获中俄领导人“点赞”。她组织学院教师团队申报科技部中俄合作NICA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积极谋划、推进该项目。去年11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科技创新年闭幕式致贺信,俄方领导人普京特别指出NICA项目为其中最主要的合作成果之一。
为师为学,竭力成为“大先生”。她认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老师最大的成就和追求,她是学生眼中博学多才的恩师,更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大朋友”。班里有5位来自西藏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毛老师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单独为他们补习功课,5位同学最终顺利毕业。毕业前夕,因为疫情学校取消了毕业典礼,并通知学生无须返校,但他们依然从千里之外的西藏赶回湖州,并带来了哈达,感谢班主任毛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培养,浓浓师生情谊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20
付八军
绍兴文理学院
付八军,男,1976 年 8 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2010 年破格晋升教授,2020 年晋升二级教授,浙江省 151 人才第一层次(2016年),绍兴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7 年),绍兴市“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突出贡献奖”(2021年)。从一线都市到内陆小城,从部属媒体到地方高校,从行政管理到一线教师,职业生涯百折千回,最终落脚三尺讲台。他从事教育研究,用行动验证假设:只有教学与科研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堪称优秀的大学教师。作为地方高校教师,科研不逊一流大学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 10 余项,独立获得浙江省哲社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成果奖4项,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文 150 余篇,出版著作《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中国模式研究》等 15 部。在创业型大学研究领域,成为国内第一核心作者。与此同时,他积极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超 300 课时,探索以练促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人生导航课《大学生成长专题》,课堂教学效果深得师生好评,课外乐于指导学生与青年教师。2014 年来绍兴文理学院后,自 2016 年起连续六年评为校优秀教师,近四年教学业绩考评均为 A。在教学育人与科学研究两个方面都做出了表率,他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1
张石清
台州学院
张石清,男,1980年,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委,中国计算机学会语音对话与听觉专委,浙江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专委。
笃定信念,孜孜不倦。他一直相信“书山有路勤为径”,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间断过学习。本科毕业入职台州学院后,依然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坚持边工边读,先后在职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以“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出站。
倾心育人,甘为人梯。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扎根教育事业。19年来一直恪守师道,为人师表,视学生为己出,尽心帮扶呵护学生成长。曾指导学生获得省新苗项目2项,在省级A类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9项。学生评教连续多年为优秀,并曾获评校优秀班主任。
潜心学问,专注教研。他始终秉持“教学相长”的从教理念,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深受师生好评,曾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第四届现代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他努力钻研学问,曾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累计6项,在IEEE TMM/TCSVT/TAC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成果曾多次获评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等。
22
朱强根
丽水学院
朱强根,丽水学院教师,博士。作为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浙江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他,心中有学生,情中有农民,课堂上带领班级考研录取率47%,实践中让优秀学子登上浙江省创新创业大赛的领奖台,山林间培养一批农民乡土专家和技术传播达人。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毛竹博士”,从一个科技工作者到技术传播的“农民博士”,八年潜心毛竹事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走出了一条情系乡村的人生之路……
1998年朱强根从师范学校毕业,20多年来,始终不忘讲台生涯,2013年加入丽水学院深耕乡村山林,暑往寒去带着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下获得一个又一个奖项,与团队研发的非均匀点穴施肥等关键技术省工省力,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安徽等地示范推广面积16.35万公顷,新增产值4.75亿元,在乡村振兴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教师的365天,他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山林中度过,作为省派团队科技特批员骨干和市级科技特批员,走进山区直接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与团队一起制作的30余个技术视频和读物得到广泛传播,有效鞭段等创新成果已成为笋用竹林培育的主导技术。
“我自不开花,免撩凤与蝶”,他的付出就像一颗毛竹,朴实无华,却始终通过地下鞭根默默向一代代学子传输能量。
23
方建文
衢州学院
1994年他来到衢州学院任教,2016年他取得了教授职称。成为教授的他,工作更加繁忙,他却主动提出要求再次担任班主任。27年的教学生涯,他始终坚持把爱与责任倾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就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方建文。
教授当班主任,有什么不一样?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老师主导建立基于“导师+项目+团队”的“青荷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坊”,工作坊在智能锁控项目中,学生碰到蓝牙无法读取锁具信息,方老师带领团队用了三天多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和测试解决了难题。钱阳同学这样说:“方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博学善诱’的人。他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愿意与我们分享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在亲切的交流中给予我们更多学习的动力。”
作为班主任的方老师,坚持五育并举,针对从大一到大四的不同阶段精心设计“我的大学”“转变”“我的未来不是梦”“突围”等主题班会,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
当班主任最重要的是什么?方老师说,“关爱学生”是班主任首要之责。当学生遇到困惑、困难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班主任,那才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无论是学生被困电梯,还是半夜要去医院急诊,方老师用“关心关爱”成为了同学们第一个想到的人。
24
傅雅婷
浙江警察学院
傅雅婷,女,浙江警察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从警从教9年,热血丹心。
热爱思政,深受欢迎。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等课程,年均课时600,近4年教学质量均为A等。2次获评校“我最喜爱的老师”,2021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
充满情怀,勇敢坚毅。抗疫期间勇当“战地”教师,2020年初在抗疫一线讲授浙江首个疫线思政课《关键时刻的坚守与担当》登上学习强国。G20等重大活动的安保期间身处一线,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新“有风景的思政课”,带领学生走进监狱,教学成果《走进高墙触心灵 系好人生第一扣》作为全省思政课创新典型登上学习强国首页,获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关注,思政改革成果被《钱江晚报》整版报道。
热心宣讲,弘扬主旋律。2021年获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作为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宣讲团成员多次赴公安机关和高校宣讲,被评为浙江省公安厅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心系学生,服务社会。指导学生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创新项目。指导学生作品代表浙江参加全国“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获二等奖。指导校青盾支教社团,赴贵州和浙江多地开展义务支教活动10余次,连续两年荣获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25
徐冬梅
浙江树人学院
党建铸魂、师德修身:担任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带头践行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和师德修养。带领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和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评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校先进党支部。先后获评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和省“千名好支书”。
深耕教研、科研反哺:扎根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获评省高校优秀教师。主持完成省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各 1 项。先后牵头申报并成功入选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环境生态工程”新专业。带领团队入选“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入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提升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服务学生、潜心育人:坚持立德树人。近 5 年来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3 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 2 项,省级一、二、三等奖共 6 项。担任班主任的环境工程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升学率 29.5%;学生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 40 余项。
26
邵将
宁波财经学院
邵将,中国法学会会员,宁波市教育局法治教育巡讲团成员。多次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课程思政教师、宁波市法治教育讲师团优秀讲师、宁波消费维权优秀义工等称号。多次获国家、省级教学比赛一、二等奖。主持课程获浙江省一流课程认定,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多个教科研项目。
爱教学胜过爱自己。邵老师总说:“学生就像庄稼,耽误了,就补不回来了”。长期加班伏案,使得颈椎供血不足成为她的“小困扰”。有一次,颈椎问题引起头晕呕吐。在大家的照料下,身体稍有好转后,她又立即投入工作。
“浙江省最美消费维权义工组织”。长期开展公益普法宣讲,《中国消费报》曾对她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2014年组建大学生法治宣讲团,长期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普法活动,受众超万人,先后获评浙江省2016年度最美消费维权义工组织、宁波市2017年度最美维权人物奖。
“共享法庭+共享课堂”。积极与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合作共建,探索“共享法庭+共享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学实践活动,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新闻网”、“浙江新闻”等媒体报道。
27
董燕
浙江开放大学
董燕,女,汉族,1980年6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开放大学教师。董燕同志政治信仰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十七年来,一直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始终弘扬崇高师德,治学严谨,务实工作,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学校助力文化浙江建设积极献计献策,贯彻落实“文化强校”重点任务——“魅力‘浙文化’”项目建设。带领教研部教师研究古籍、实地调研、精心录制,制作“浙江名人文化”、“浙江古镇文化”等系列精品资源,在省级电视台、社区、纪念馆等地展播。她组织开展文化小讲堂,以中华文化公开课、讲座等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真谛,提升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她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建设了一批适用于学科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优质微课并获得了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一等奖,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优秀数字化学习资源评选一等奖等诸多荣誉。曾获学校优秀班主任、全省电大优秀青年教师、2021年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8
李春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
李春玲,教授、博士。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委员,荣获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省师德先进个人、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被民盟省委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因其优秀履职,成为《浙江人大》2022年第1期封面人物。
坚守大学讲台32年,走遍浙江90个县区几百个乡镇,把对教育的光和热播种到浙江大地上。2011年组建民间组织“塔式发展学校联盟”,凭着满腔的情怀和激情,殚精竭虑筹办每一次活动。10年时间连续举办了18届研讨活动,入盟学校从23所发展到73所,遍布浙江30多个县,吸引了很多乡校、完小等薄弱学校参加,受益师生三万多人,为浙江教育共富添砖加瓦。
关注民生,投身抗疫。疫情期间,主动加入到社区志愿者的行列,打电话、送菜送饭、卡口执勤,凄风冷雨并不能阻止她坚守在志愿岗位上。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媒体以“一个大学老师的战疫故事:共待春天的铃响”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广泛调研,提出公民办学校同招、乡村教师精准培训等方面12件民生关切的省人大建议,得到央视新闻等媒体广泛报道,促进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29
胡升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你见过陪着大学生上晚自习的大学老师吗?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胡升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师。他担任班主任时,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都会陪着学生上晚自习。第一届学生入学时他还是单身汉,所以每周1、3、5晚自习时,他整晚都和学生在一起:备课、看论文、写论文,与学生个别交流、管理自习秩序。第二届、第三届学生入校时他成家了、有小孩了,事情也多了,但还是至少每周有1个晚上去陪学生待一段时间,让学生随时能见到自己的班主任——因为学生说“能随时看到自己的班主任,感觉很好”。胡升老师不仅会陪学生上自习,还会凌晨5点驱车把突发肾结石的学生送医救治,会到校外网吧搜寻逃课打游戏的学生,会到医院看望住院的学生、会成为学生倾诉家庭和情感烦恼的益友。胡升老师不仅热爱学生,也热爱教育事业、敬畏教育事业。他日常思考的是如何改进教案和课件、萦绕于心的是如何提升教学能力、空闲琢磨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生物化学》课程虽然已经上了12年,但每年都坚持更新课件和教学内容,并率先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率先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独创了以“一站到底”游戏式课堂互动为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育人成果。
30
王滔
浙江音乐学院
王滔,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副教授、副主任。从教23年来,在舞台上、讲台上、社会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和美的乐章。
他传承教育之爱。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风趣幽默、乐于助人。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舞台上获得大奖或精彩亮相。如邢晗铭、单依纯分获两届《中国好声音》冠军,叶炫清、李凡一、胡子悦等在中央电视台等舞台上展现风采。老师同学们都亲切称他为“滔哥”。
他传送人间真情。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向日葵计划》等公益活动,多次为慈善活动捐款、捐物。多年主动到淳安山区等地支教;还积极带领师生以“艺”抗疫,送去人间真情。
他传递艺术之美。带领师生打造“手握梦想”艺术品牌,将青春的梦想与浙江文化建设相结合,用艺术的美讴歌时代的精神。6年来,艺术团队的足迹遍布城市和乡村,走进了学校和小镇,为群众带去一场场艺术的盛宴。活动受到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受众达数十万人。
他传播时代强音。几年前我们从电视节目“我爱记歌词”中看到他精彩的演绎,今天我们从他创作并演绎的2022杭州亚运会志愿者之歌《等你来》中看到他的风采。他还为《血染的抗币》广播连续剧、31部影视剧及电视栏目《歌舞青春》创作《血色晚霞》等主题歌,传播了时代的强音。
31
黄冬菁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黄冬菁,中共党员,1989年出生。从工科女博士到专业教师,她努力打磨教学水平,坚守一线教学岗位。从学生志愿者成长为志愿者领队教师,她以星星之火,传递着朴素的志愿精神。
黄冬菁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文专业的一名普通专业教师,主要承担《水力学》《水文地质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她在2020年获得校“优秀教学奖”以及“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同时她还身兼两个班的班主任,个人荣获校“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兼职组织员”称号,班级荣获校“特优学风班(十佳班级)”。除了钻研教学,科研上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浙江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学生时代,她曾志愿服务于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陕西省运动会。当亚(残)运会招募志愿人员时,她一腔热血,向校党委组织部递交了自荐信,主动请缨加入志愿培训与服务的行列,成为杭州瓜沥场馆(武术、卡巴迪、跆拳道)志愿者领队。作为一位年轻的妈妈,虽然明白亚运会需要面临几个月隔离,无法见到自己两岁的女儿,但她仍毅然以亚运为先,她笑着说:“以后要把亚运场馆里的故事,慢慢讲给娃听。”
32
钱菲
温州肯恩大学
被同学们亲切地喊着“老钱”的思政课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温肯的思政课变得更加有趣实用、有针对性而不断探索适合温肯的思政课模式。作为5G冲浪选手,在授课过程中经常结合热点新闻和故事作为教学素材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用体验、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向同学们“求助”看法和解决方案,鼓励大家辩证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在她的课上,学生经常化身“王牌广告公司”为“郑和下西洋团队”和“新航路开辟团队”做船员招募广告;“普法宣传队”为不同人群普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金牌教育专家团队”解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熊孩子”;“创新创业团队”策划共享经济的创业项目;一起畅想如果穿越回不同的时代想要完成的事,一起为美丽中国制作创意名片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维方法和健康生活态度。课外带领学生开展学术讲座、文化沙龙、论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国情文化教育氛围。尤其是本学期开设的温肯“劳动体验工作坊”,被同学们称为“温肯开心花园、快乐工厂”。钱菲还不断拓展教学内涵与外延。自2016年起,通过开展免费中文学习班及“中英语言小伙伴”项目,为温肯搭建中外员工沟通的桥梁,了解中西方文化,受到了大家广泛好评。
33
周彩华
杭州医学院
周彩华,杭州医学院教师,教授,浙江省优秀教师,2012年她首次援疆,一援就是二年,时隔十年后的2021年8月,她再次响应中组部号召,第二次踏上援疆之路重返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二度援疆”的她个性真诚,工作有思路,敢担当、敢作为,勇挑学校之重任,建立起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五横一平台诊改体系及工作机制和标准,使学校管理水平有质的飞跃;开启东西部浙-阿两地共享优质资源“空中课堂”新模式,课程入选2021全国慕课典型教学案例;她主动筹备,成功设立了南疆高职院校中首个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设了教师发展系列品牌;十年前她受省教育厅委派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她不负使命,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赛荣获国赛大奖,实现新疆高职院校在全国高职护理技能赛事上“零”的突破;她推动“民汉合班”教学改革取得卓越成效并被全疆推广;通过多年传、帮、带,培养出自治区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带不走的师资团队,实现了学院乃至新疆多项历史性突破。她的事迹先后刊登中国民族宗教网、浙江援疆网、阿克苏政府网等媒体,被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第七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阿克苏地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34
赵聪
湖州学院
赵聪同志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于2006年投身到高等教育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尊崇“课堂大于天”的理念,将所有的心思都倾注于教学、科研、学生身上,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坚持用爱感化学生,用信念诉说奉献,十几年如一日,用行动诠释着优秀教师的风范。连续获得考核优秀、A级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发表教改论文多篇,主持多项省市厅级项目,是浙江省一流课程负责人。
赵聪同志顾全大局、干事创业、担当作为。2018年奔赴新疆支援阿克苏教育学院,担任初中语文教研组长,为浙江省对口援助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提升项目做出积极贡献。面对一些语言基础薄弱的民族学员,困难重重,她带领教学团队制定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受到地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在阿克苏教育学院成立首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工作室,引领新疆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提升学生们的国语表达能力,带领工作室先后为当地2000多名师生举办国学讲座。2020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记功一次。
35
王成贤
嘉兴南湖学院
王成贤是嘉兴南湖学院新材料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名教师。自从2013年进入嘉兴南湖学院以来,一直勤奋教学,始终坚守育人初心。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课后收集大量的素材、精心设计。在上课的前一天用多种方式进行“节目预告”:有原创的诗词朗诵,有精心设计的“电影海报”,有和学生合作的古筝弹唱……被学生称为是“最文艺的理工老师”。形式多样化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
王老师热衷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了科普讲座400余场次。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宣讲能力,加入了嘉兴市科普讲师团和嘉兴市环境保护联合会。他宣讲的区域分布在嘉兴市两个区的几十个学校、社区和部门,宣讲对象包括学生,干部,企业和社区群众,被大家称为“科普达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讲师,并且位列第一名。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捐赠出力,连续三年向因疫情影响的生活困难群众、抗疫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蘑菇,总计约2000多斤。在今年嘉兴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应急响应期间克服困难,向嘉兴市区各蔬菜保供点、隔离小区等地方,提供平价蔬菜约5万斤,为受疫情影响失去工作岗位的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5个。事迹受到了《嘉兴日报》的宣传报道。2021年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36
叶芳
温州理工学院
叶芳,女,温州人,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毕业回到家乡,投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作为一线教师,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已工作13年。
她具有严谨治学态度,言传身教,做好学生学习与精神的双导师。每年的教学任务十分重,一丝不苟的做好每门课的教学工作,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的每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全方位的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每位同学亲切的称呼“芳姐”就是对班主任工作最好的回馈。始终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断的跟学生保持联系,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培养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推荐大量课外读物,帮助学生能全方面收获,成长成材。
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通过党建推动支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素养学习,以辐射到更广的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为一线教师,坚持教改和科研两手抓,以改促教,以变促学,不断尝试多元化教学方法,关注本土问题和本土创新,目前,出版专著与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叶芳拥有多个社会身份,利用专业所学推动本土发展,是她的目标所在,一直践行着“致广大、尽精微”原则,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培养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有社会感、有情怀的学生。
37
吕颖菲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吕颖菲,女,1990年生,中共党员,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计系教师、注会教研室主任。荣获金华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职工、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从教八年间,在培养学生、服务都市区共富建设时始终谨记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以教学科研为抓手。她先后承担七门课程的教学,主持省、市与院级课题八项,编写教材两部,发表论文十余篇,连续五年教学业绩考核A级,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学生评教全校第一。带领团队精心打磨的《会计学》课程获得2020年浙江省线上一流课程认定、2022年浙江省第二届课程思政微课竞赛三等奖。
以服务地方为突破。分别于2017年参与金华市管理会计试点工作,2019年带队参与金华市审计局内部审计调研项目。2021年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挂职期间,参与自贸试验区相关课题研究,投身自贸区金义片区“百日攻坚”,编写《自贸区金义片区百问百答》,建立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统计制度与指标体系,发表多篇调研报告并获得市长批示。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教师,她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全情投入画好自贸建设的“工笔画”,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有为”新坐标!
为老师们点赞吧,快快行动起来!
转发本推文,让更多人了解参与
编辑:浙江智慧云工会
编辑:浙江智慧云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