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发生后,我的故事 | 火星小说特别策划(一)

火星小说 2021-07-27

截至2月7日12时51分,全国(含港澳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215例,累计治愈出院1570例,重症病例4821例,累计死亡病例637例,现有疑似病例26359例。



武汉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们唯一的事,就是把这一切都扛下来。我们没办法帮助病人,我们只能自己扛住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在有余力能帮人的时候,就帮着他人一起扛。无论如何,再扛他一周。


我们希望关于此事的报道能以另外一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这些手中有笔,心里有梦的作家们,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跟你我没有任何不同。不同的是,对于这些经历的复盘与思考,也许就是一些珍贵的火种。


文以载道,书以焕彩。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_

现在的我,每天坚持着写作,在茫然不知所措中找到自己,找到方向


作者:陈果

代表作品:《我快被我妈坑死了》《我的忧郁小姐》等

坐标:十堰


我现在在湖北省十堰市下面的一个小镇上。身在疫区,感受更为强烈些。早在大年初一那天,城就封了,村也封了,出不去也进不来。最近了解到,仅我们一个小区,就有六十多个武汉返乡人员。一月上旬、中旬去过武汉的,也有很多。因为不知道身边哪个人是病毒携带者,大家一开始都很害怕,自觉留守家里,不得不出门的时候,也会带上口罩。后来发现,武汉返乡人员都很自觉地自我隔离了,村里也很重视,每天在小区内大喇叭宣传,针对性的两遍量体温,也就觉得还好了。


其实,关于疫情十二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那段时间因为媒体说不人传人,就没太重视。真正开始关注并重视,是在一月二十号左右。是因为孩子咳嗽去医院开药,被医生反复问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接触武汉返乡人员,那时候才意识到,疫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到那么简单。回家之后,就立刻约束家人,戴口罩,尽量不出门了。


我的感受和大部分网友的感受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性格感性,可能更为强烈些。但是疫情已经发生了,除了接受,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太少,老实待在家里,别出去乱跑,别添乱,就已经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了。


作为一个写作者,又在疫区,还是医疗资源缺乏的小城市下的小镇上,我其实很早就想在网上写点什么,说说感受,呼吁点什么,但仔细想想,这时候网上不同的声音已经有很多了,沉默未必不是表达的一种方式,越乱的时候,不同的声音越多。少看,少听,保持内心的敏感,约束好家人,若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心静下来就好了。


现在的我,每天坚持着写作,平均一天,大概能写三四千字吧!工作起来挺好的,能让人在茫然不知所措中找到自己,找到方向。



_

将来,我也许会尝试写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藤萍

代表作品:《我的花园》《吉祥纹莲花楼》等

坐标:厦门


我是从春节开始关注到疫情的,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截止2月6日晚9点,厦门市报告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已有21例。


这次的疫情,让很多人想到当年的非典,其实,十年前非典疫情的时候,我在广州,在疫区中心,相比起十年前的非典,这次疫情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物业、学校、交通等等都管理得非常详细到位,当年广州非典最严重的时候我都没有戴口罩,但这次都戴了。


在这个时期嘛,我的建议就是多读书,多打游戏,宅在家里,说不定就点亮了游戏和厨艺的新技能……也可以写写游戏小说或者美食小说了!


我作为作家,应该做的就是认真码字,不传谣不造谣,给无聊的大家创造精神粮食,所以我很勤劳的日更了三天!


说起来,我现在的写作状态还挺好的,将来也许会尝试写一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吃野味,爱护人与自然的创作,不过疫情对我的创作还是造成了影响——星巴克不开了,我没地方写==。


最后,我想对一直支持着我的藤粉们说——


我更新了!


__


_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明天和意外,你真的不知道谁会先来


作者:月斜影清

代表作品:《一夜新娘》《我的塑料花男友们》《我的透明老公》等

坐标:成都


我在成都,截止此刻(2月5日下午九点),我看到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四川301人确诊,其中成都92例。开始关注疫情,是在1月21日,看到新闻后,就去买了几个口罩,但是也没多买,因为当时觉得这事距离自己挺远的,万万没想到后来会这么严重。


我是个网络写手,真的不知道防疫的专业知识,只能从自己做起,闭门不出。所以,我这段时间几乎从没出过门,也多次在读者群里号召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要出门添乱(节约口罩,避免被感染的风险)。


这些天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明天和意外,你真的不知道谁会先来。比如这次的疫情,做梦都想不到,是不是?我觉得面对这场疫情,普通人最应该做的是:约束自己约束家人,不要出门添乱。我相信,不给社会添乱就是最大的道德自律。


我每天都在坚持更新,也考虑过加更的事情,但是,人的心理很奇怪的,你大把的时间,并不是说就写得更多,反而和其他人一样,天天都盯着网上的消息,我自己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看新增多少,都快成强迫症了。在网上,看到许多普通人在这次疫情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许有一天我会将它们写进书里。


最后,我还是想对所有读者说一句老话:约束自己和家人(若非必要)不要出门,不要听信诸如双黄连之类的谣传,跑出去抢购没用的东西浪费口罩不说,还有潜在的风险,这些天就安安心心宅在家里做快乐肥宅吧。宅家里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_

希望大家怀着希望继续生活,也希望春天快点来


作者:毛冷瞪

代表作品:《这届家长太难带了》《莫名其妙的珍珠》等

坐标:北京


我是在12月时根据网友讨论了解到疫情的,在官方公布前,因为对信息了解不足,曾出入医院和各大公共场所,但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闭门不出。现在离家最近的医院是定点医院,从外地回来的家人在自我隔离中。


看到那些消息,我非常难过,为患病和被封城的人们难过,也为冲向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难过。我身边的亲人、经常接触的网友都已经做到了最该做的事:自己隔离自己、关注信息、尽自己所能帮助一线病患和工作人员。尽量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舆论和谣言引发的行为走向体现了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人们相信哪些言论,为什么选择相信这样的言论,引发了我很多思考。比如很多人不信任某些组织,并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来关注新闻走向,这是为什么?比如有些人受到信息引导后选择抛弃或杀害自己或他人的宠物、伤害动物,这又是为什么?有些人因惧怕谣言,而逼迫、诅咒求助者,这又是为什么?这些背后的东西更值得描写和讨论。


作为作者,我觉得不应该向外传达任何虚假的信息。除了传达爱和正能量之外,也应该用作为作者的双眼认真地观察。应该增加知识储备,应该有好的同理心,应该为需要帮助的人发声。


现在的我,作为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由于幼儿园长期放假隔离在家,全部时间精力用来陪伴照顾孩子,完全没有写作的可能性。如果有机会写作,我希望能聚焦于典型的普通个体,比如在闭关期间因过度关注疫情而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比如在网上进行求助的人,比如谩骂求助者的人,比如因买不到口罩而彷徨的孤寡老人,因疫情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失去亲人的人,确诊后痊愈的人。捐助者,掠夺者。这些人组成了这个时期,而抛开这个时期,也是这些人组成了这个时代。


希望大家能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希望大家怀着希望继续生活,也希望春天快点来。



_

在创作上多增加一些民族的、团结的和积极向上的内容,调动起大家的正能量,这也就是我们这种职业现在能做的了


作者:夏忆

代表作品:《最后一个道士》《一代天师》等

坐标:杭州


很早就开始了解疫情,因为我们有个旅游地产的项目落在湖北黄石,所以一直对湖北的疫情非常关注,每天都在了解疫情的变化。我所在的浙江省也是目前仅次于湖北省的第二大疫区,疫情属于比较严重的地方。


这次疫情其实不亚于一场战争的爆发,每个人都不能做到置身事外,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特殊时刻爆发,我只想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做好不串门、不聚会、不传谣、不信谣,同时监督身边的人一定要撑好这个爆发的关键期,每个人都应该严格执行当地的疫情管理制度,不要在这种关键时刻给国家添麻烦,如果我们人人自觉,这场疫情也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过去。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传速度是很快的,谣言也相对多起来。在这种时候还是多去倾听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不要去信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更不能以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到处传播。


目前,在我四周就有很多从疫区回来的人,包括我现在居住的小区也有确诊病例,虽说对写作有些影响,不过总体心态还好。我想,在创作上多增加一些民族的、团结的和积极向上的内容,调动起大家的正能量,这也就是我们这种职业现在能做的了。


我想对我的读者们说,请大家严格遵守各地的疫情管理条款,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向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特别是湖北地区的读者,你们一定要相信疫情会过去的,全国人民都会给你们加油,加油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



未完,待续……

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投稿,分享“我的故事”!


__

推荐阅读

__8本我爱我家系列小说,熬夜也要读完!
_

6本精品美食文,看到流口水!

_

救援&医疗题材小说,致敬防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_



关注我们

公众号ID:huoxingxiaoshuo


男频|女频|阅读|IP

_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_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