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红色财团

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要经历帝国主义阶段。美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在中国极力推行自由资本主义,妄图改变社会主义体制。结果,中国企业家们也搞起了“帝国主义”:海航系、中植系、复星系、明天系、民生系、平安系、万达系、阿里系。

这么多中国的东印度公司要打遍全球,哪儿还有美国华尔街共济会和骷髅会的地盘?他们一定要阻击和干掉这些正在崛起的中华财团帝国,先从舆论上抹黑,再煽动民众对立。最好的策略:让这些财团帝国的政治力量互斗纷争,从而浑水摸鱼,获得丰厚的利益输送。

风雨四十载 看中信集团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作者:白益民 出处:财团帝国大讲堂

目   录
  • 丰富的宣传手段,多重途径打造中信形象

  • 注重宣传载体的建设,打造中信“名片”

  • 涉足思想教育领域,实现中信大文化产业

简   述

中信集团不仅在诸多业务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在国内外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中信集团的诸多措施值得今天的中国企业学习与借鉴。

营造企业归属感与荣誉感。中信集团在总部办公地京城大厦设立了荣毅仁同志的塑像,并为全体员工颁发镌刻着荣毅仁同志像的纪念铜章,还为长期服务中信的职工颁发金质纪念章,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打造属于中信的企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实现集团内部的认同感。

创办具有中信风格的企业报纸。创办企业内部的机关报——《中信人报》,并积极发挥《中信人报》的舆论阵地作用,大力宣传中信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影响力并发挥着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中信集团在国内外子公司及所属企业和投资项目多的优势实现大范围的覆盖率,发行范围超过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6个国家与地区。

风雨四十载 看中信集团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多媒体多渠道宣传覆盖。中信集团坚持在各大门户网和企业内联网上开辟了相关的企业文化专栏,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多种传播手段,先后出版发行了《艰难的辉煌》、《文化的力量》、《难忘荣毅仁老董事长》、《生命的动能》和《精神的路标》等系列书籍,并且还组织摄制了反映中信集团发展历程的电视系列片《大国风帆》。

建设集团自己的宣传载体。中信集团成立了全国唯一家企业化的出版机构,并以中信出版集团为核心,积极打造汇聚更多媒体人的平台,进而吸引整合优秀的文化资源,先后打造了“出版人平台”和“新媒体社群”。同时还建立起了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机场连锁书店——中信书店,覆盖中国近1/3的航空旅客流量,辐射2.3亿优质消费客群。

打造中国思想界的发声平台。【中信书院】是由中信出版集团打造的文化服务品牌,与世界前沿思想大师同行,服务于两千万中国高端人群,提倡新阅读、新话语、新思维、新生活方式,是新知识的传播平台,新思想的争鸣平台,新文化的建设平台。旨在围绕当今世界在经济管理、时政文化、创新趋势等领域的一流学者专家,探讨变革之道,发展之机。通过打造中信书院这一文化服务品牌平台,也可以不断提升中信集团的在思想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正   文

中信集团创办于197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拥有40多家子公司,业务广泛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领域以及房地产、基础设施、工程承包、资源能源等非金融领域,其中金融业务占据着重要地位。中信集团不仅在诸多业务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在国内外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中信集团的诸多措施值得今天的中国企业学习与借鉴。


一、丰富的宣传手段,多重途径打造中信形象

中信集团坚持在各大门户网和企业内联网上开辟了相关的企业文化专栏,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多种传播手段,形成一套完整的宣传企业文化的平台系统。

经中央批准,集团还在总部办公地京城大厦设立了荣毅仁同志的塑像,同时在“北京中信国安第一城”(位于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荣毅仁同志生平暨中信公司发展陈列室,作为对广大集团员工进行中信企业文化和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中信集团对外宣传企业形象的重要场所。集团为全体员工颁发镌刻着荣毅仁同志像的纪念铜章,为长期服务中信的职工颁发金质纪念章,打造属于中信的企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实现内部认同感。

经中央批准,京城大厦设立的荣毅仁同志塑像

中信集团于1989年创办了企业内部的机关报——《中信人报》,并积极发挥《中信人报》的舆论阵地作用,宣传中信企业文化,被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国企业文化杰出贡献奖”,并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企业报”的称号。《中信人报》在国内外子公司及所属企业和投资项目中形成了覆盖力很强的网络,其发行范围已达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6个国家与地区。《中信人报》一直将传承中信风格设为办报的宗旨,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工作,积极展示作为企业主流媒体的鲜明价值观,不断提升企业影响力并发挥着舆论导向的作用,已经将这份企业报纸塑造成了宣传中信文化的主阵地。

从创刊开始,《中信人报》每5年都会在全系统组织一次“我与中信”的征文活动,而在开展“我与中信”征文活动的基础上,还为此编辑出版了《我与中信》的图书文集(定期出版)。《中信人报》组织力量撰写了一组中信风格系列谈”文章,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对中信风格产生的基础、意义、内涵和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成为了集团公司对新员工进行中信风格教育的基本内容

定期出版的《我与中信》一书

2009年中信集团还组织摄制了反映中信集团发展历程的电视系列片《大国风帆》,同年10月在凤凰卫视播出;2010年出版了反映中信集团发展之路的《艰难的辉煌》一书,该书作者是王伟群,曾先后担任《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和编辑、《成功营销》杂志总编辑等职;2011年编辑出版了系统总结中信企业文化“落地”和实践经验的《文化的力量》,并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科研成果一等奖”;中信集团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树立,通过出版《永远的荣老板》、《难忘荣毅仁老董事长》、《生命的动能》和《精神的路标》等系列书籍,不断激发了广大职工热爱中信、奉献中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宣传载体的建设,打造中信“名片”

在家大业大的中信集团里,从收入和利润规模的角度来看,中信出版也许只能算是九牛一毛,然而作为一张企业“名片”,中信出版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从2008年6月至2016年8月,中信出版的法人和董事长一直都是由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来亲自挂帅的。成立于1988年的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家企业化的出版机构,2013年发展成为中信出版集团,具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出版、发行、零售全牌照。

这是中信集团的一张企业“名片”

中信出版集团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旗下的中信出版社年出版规模超过10个亿,年出版品种近千种,涵盖学术文化、商业财经、大众生活、少儿出版等十大领域。多年来,中信出版社打造了很多畅销品种,《乔布斯传》、《论中国》(基辛格)、《谁动了我的奶酪?》和《杰克•韦尔奇自传》等都是有中信出版集团打造的现象级畅销书,在财经类图书零售市场始终名列前茅,社科出版市场排名前三,成为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国有出版社。

以中信出版集团为核心,积极打造汇聚更多媒体人的平台,进而吸引整合优秀的文化资源。其中“出版人平台”就是中信出版集团探索的最新出版机制。它以创造并满足读者对图书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整合内外部图书版权资源,搭建出版人运营平台,建立以产品线为纵向脉络,以客户导向为横向脉络的网格式业务组织,通过这个框架,以读者需求定位产品,以产品统领项目,以项目统领业务。最终出版的图书,满足读者的不同方向的精神需求,形成服务大众的图书出版新的业务链,并将更多更好的出版人吸引到中信出版的这个体系中来。

同时在传统出版领域的基础上,中信出版集团还努力构建新媒体社群,以新媒体为触角,通过优质内容、创意设计来驱动新型出版、提供视觉管理服务、主办大型文化活动,构建会员服务体系,促进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构建新媒体的传播平台。

进入实体书店销售领域,覆盖范围更广的商务读者群,截止2016年年末,中信出版已有79家运营店面,建立了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机场连锁书店——中信书店,覆盖中国近1/3的航空旅客流量,在北京、深圳、大连等地也先后拓展了10家城市店,辐射2.3亿优质消费客群,是中国最大的机场及城市连锁书店品牌。

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机场连锁书店——中信书店

同时中信书店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主题、体验和社交为核心消费需求,构建新型文化消费场景,陆续探索城市书店、楼宇书店、“书店+咖啡”等商业形态,承载阅读、艺术、文创、亲子、美食、旅行等综合文化服务业态,建立新的城市文化地标。中信书店的目标受众与中信出版一样,是以商务人群为主的都市白领阶层,而这与整个中信集团的银行、旅游、地产等各种业务的目标群体是一致的。所以,中信银行的白金卡可以在中信书店刷卡积分,中信书店内还将会开设ATM机和股票看盘板,这也是中信集团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形成连锁网络的契机。

2015年1216日,中信出版集团在“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举行敲钟挂牌仪式,成为首家登陆“新三板”的国有出版机构。而据中信出版最新公告显示,中信出版已于2017531日停牌,其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上市的申请也于526日获得了证监会的受理。如果一切顺利,中信股份(0267.HK)将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分拆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这一次,将由中信出版(834291.OC)实现这一目标。


三、涉足思想教育领域,实现中信大文化产业

职业教育。2014年11月,由中信出版集团与美国Kaplan教育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中信楷岚教育,是一家致力于提供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服务、并涉及相关领域资源整合的国际化一流教育机构。凭借Kaplan在金融、财会、地产、健康医疗、英语语言培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及其遍布海外的高等院校及培训中心,充分利用中信集团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优势,中信楷岚教育通过学历教育、行业资质认证及职业培训、标准化考试业务、英语学习及终身学习业务,形成中信特色的教育体系和品牌影响力。

中信集团打造国际化职业教育平台

Kaplan教育集团创立于1938年,是全球最大的教育集团之一,教育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业务遍布2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 6,000多个教学中心,超过21,000名教职员工,每年受教育者超过100万人。Kaplan教育集团拥有金融培训、会计培训、房地产培训、建筑与工程培训、IT培训、医疗护理等品牌课程。作为世界领先的英语课程服务商-Kaplan在世界各地8个国家,开设超过50所英语学校,累计向超过7,000名来自100个国家的学生提供着高质量的语言培训服务。

思想教育。2014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报告厅,中信出版集团宣布启动旗下的新文化服务品牌:中信书院。联想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先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先生、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和中信出版集团总经理王斌先生,一道为中信书院的启动揭幕。

中信集团前董事长孔丹在中信书院前沿论坛上发表讲话

【中信书院】是由中信出版集团打造的文化服务品牌,与世界前沿思想大师同行,服务于两千万中国高端人群,提倡新阅读、新话语、新思维、新生活方式,是新知识的传播平台,新思想的争鸣平台,新文化的建设平台。中信书院·前沿论道围绕当今世界在经济管理、时政文化、创新趋势等领域的一流学者专家,探讨变革之道,发展之机;致力于为公众打造一个丰富、开放的思想平台,提供一场场关于文化、思想及艺术的饕餮盛宴,力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发声地。同时通过打造中信书院这一文化服务品牌平台,也可以不断提升中信集团的在思想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中信集团官方网站

◆《从企业报看企业文化的构建与传承》,作者:杨林,2008年1月

◆《都说出版业不行了,中信出版却狂赚1.26亿,还准备IPO》,来源于:网易财经,2017年4月

◆《温晋平:中信集团企业文化的实践和发展》,来源于:新浪财经,2011年12月

长按二维码,走进大讲堂


北京财团商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