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

2016-09-02 甄彦虎 小学生爱历史

      “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之所以冠以这个名字,是在对这个教学模式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把教学模式、教学素材、家校配合方式,预期的初步目标及长远目标做了通盘的规划,希望能摸索出一条以历史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脉络为载体,把相关的小学语文知识、地理知识、文物知识整合在一条知识列车里,从一年级起始就打下良好的大文科基础。

      这个实验的起因,是甄老师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观察到孩子从6岁多开始接触历史知识带来的巨大变化,写了几篇相关的心得体会。这些文章被张若青老师看到以后,非常感兴趣。多次的交流探讨,觉得这样的学习模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可以弥补当前教育的一些弊端,于是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摸索一条小学大文科学习的思路。

      在酝酿筹备将近一年后,2015年9月6日在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一年级四班,正式启动了这个教学实验研究。张若青老师是班主任,负责实验课程的具体实施。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由一条主线两条辅线构成:

     主线是系统学习历史,给学生建立总体轮廓;

     第一条辅线是用历史学语文, 提炼经典的成语和文言文;

     第二条辅线是用触手可及的文物和历史遗址拉近历史,让历史人物和事件鲜活起来,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对博物馆的欣赏能力。

1历史整体轮廓

     我们很多家长可能体会比较深,自己在中小学曾经学习过的历史差不多都忘记了,只留下一些听评书和看电视剧形成的历史演义,注意,那是演义,并不能算是历史。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当初学的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轮廓,许多片段连接不上。原本是非常有趣的历史,割裂成了枯燥的应试知识点,这样不容易记忆,也不容易建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违背了知识本身的完整性。

      我们的课程体系致力于用各种教学资料和手段,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轮廓出来。提到哪个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他都能知道是发生在历史轮廓中的哪一段,那段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那段年代平行的还有哪些名人事件,他们有没有联系等等。评价一个人一件事,能放到那个时代环境中去综合的考虑。

2用历史学语文

       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认同这个结论,我们学习的语文是从五千年的历史中浓缩出来的,历史明白了,语文其实就已经学习了,但我们目前的教育方法还是有点割裂了它们。

       比如学到齐国齐襄公派连称和管至父两个人去戍守穷僻的边疆,答应等第二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代替他们回国都过幸福生活,但是齐襄公对自己的大臣也不讲信用,最终被几个大臣弑杀。这个故事讲完了,自然而然归纳出一个成语“瓜熟而代”,不用再多讲什么,学生们完全明白这个成语的前前后后、本义和寓意。这样的学习是完全符合知识产生规律的。

      晋国公子重耳流浪到卫国的时候,卫文公对这个流浪团队唯避之不及,饥饿难耐的重耳一行人没得到卫文公的食物供给,到了一个叫五鹿的地方,饿的没办法只能向两位野人乞讨。讲完这段历史以后,我尝试着把《左传》关于这一段的文字给学生们读: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受而载之。

      奇迹就这样出现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居然可以非常顺畅的翻译和背诵这段文言文,道理很简单,学生们对故事本身已经熟悉了,现在只是看看文字是怎么描述的,就算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猜也能大概猜出来要表达的意思。

      目前学校教育在学习古文和文言文的时候,是透过文字还原历史环境的方法,而“用历史学语文”是知道了历史,然后自然上升到文字,这两个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学校教育的模式需要讲述历史背景辅助理解古文,讲多了课堂时间不允许,讲少了又割裂了知识的有机整体性,又成了一个个的知识碎片。而“用历史学语文”更科学有效,在有趣的讲故事中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奠定一个大文科的基础。

3文物让历史活起来

      在暑假期间,实验班多数家庭在旅行中主动把博物馆作为重要的一站,尤其是两个学期中学习了齐国和晋国历史,山东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是去的最多的,家长们的反馈中都认为促进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扩展了知识。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只停留在书本上,音视频里,感觉距离我们还是有点遥远。可是我们站在一件文物前,走过一个历史遗址,会亲切感受到历史是触手可及的。

       当我们在山西博物院看到镇馆之宝“鸟尊”的时候,除了赞叹文物的精美,还会想到它的主人燮父,当初改唐为晋,奠定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霸业,他应该是一个擅长管理国家,精通音乐,审美水平极高的一位君主,不由的对燮父产生兴趣,自然的想多了解一些燮父的历史故事。

       看着一件“鸟尊”,我们可以把很多历史人物、故事和成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它的主人燮父为什么要改国名为晋,燮父的父亲唐叔虞桐叶封唐的故事,鸟尊是怎么铸造的,它的图案和造型代表了什么,它出土的曲沃天马村晋侯大墓还发生了什么故事...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

       文物本身就凝聚了很多成语,比如看到鼎,我们会想到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看到玉,我们会想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看到钟,我们会想到钟鸣鼎食;看到戈,我们会想到枕戈待旦。据统计与玉有关的字有117个,有关的成语有360多个,与鼎相关的成语就更多了。现在的许多成语都能在文物上找到渊源。

       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才能看懂文物;通过文物欣赏又反过来促进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这两个是互相促进的,我们将在课程中涵盖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物精品,一方面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鲜活起来,让学习更有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们欣赏文物的水平,使他们进到博物馆能看进去,会说出来,爱上博物馆。



研究收获

      2016年4月份,实验班的同学集体参观了位于平山县的古中山国陈列馆。此次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包括前期知识准备,参观中讲解提问,参观后有奖竞答。

      整个活动在竞答环节达到高潮,家长们发现历史知识的积累在孩子们身上爆发了,感受到了学历史带来的快乐。在这里给大家链接李天正妈妈写的“历史教学实验班一位家长的体会”。


      2016年5月份,在燕赵晚报组织的“2016全市最佳课外活动”评比中,凭借以历史知识积累为指导的“相约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夺得第一名。这次评比活动把实验班的学生家长凝聚到了一起,对历史教学实验更加积极。

关于这次评比,请看获奖喜讯:《燕赵晚报》“2016年全市最佳课外活动”


      博物馆是立体的百科全书、实物的图书馆、民族记忆的殿堂。博物馆展品的实物性、直观性和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正适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在我们历史知识不断积累下,同学们积极走进博物馆,积极参加河北博物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们受到了河北博物院的关注。

      我们积极向博物院社教部领导介绍这个教学实验的目的和教学方法,得到了认可和鼓励,表示大力支持这个历史学习。这个学期将配合课程的进度河北博物院为我们定制两次讲座,科普陶瓷、玉器、青铜等的基本知识,再组织一次“石器时代的河北”博物馆现场参观课程。

      我们相信,这个学期,我们的教学手段更丰富多样,教学形式更快乐有趣,一方面积累历史,另一方面大步提高博物馆的欣赏水平。


      这个教学实验,还得到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关注。徐莉教授是位省管专家,她一直在鼓励和指导实验的方向,帮我们分析学生心理,介绍社会教育理念,持续跟踪实验进程,促进实验不断从经验层面向理论层面提升,并得到相应理论的引领。

      在新学期开始,徐莉教授计划继续把这个教学实验的理论水平进行提升,并组织团队进行跟踪研究,使我们这个自发的教学实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再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目前,我们的实验阶段总结和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活动场景已在巜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杂志上发表多次,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新创经验的连续跟踪积累和研究。


      我们几个草根出身的普通人,吸引了更多的普通家长,进行着这个教学实验,进行到今天,我们很欣慰,相信我们的成绩愈多,我们的影响就愈大,我们能接触到的资源就愈多,期待明天会更好!



     

附:

      “小学生爱历史”致家长的公开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