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商代文明之甲骨文与青铜器

2016-11-20 冀鸿硕妈妈 小学生爱历史 小学生爱历史

本节内容与第十次课一样,是一次讲座。

简单串讲商代文明,重点科普甲骨文发现和青铜器铸造技术。



1
看视频

1《中国通史》 第8集  商代文明



2
内容串讲

一、商 代 文 明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商朝统治者对农业重视,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1、农业发展:

农业是商代社会生产主要部门,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蚌器、骨器,在郑州二里岗遗址中,发现大批石镰、蚌镰。另殷墟宫殿区亦发现400多石镰,青铜农具为数不多,但也显示工具有所改善。在殷墟遗址中,发现数以百计的粮窖,这时期酒生产量很大。

2、畜牧业:

商朝的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有猪、牛、羊、马、狗、鸡等,在甲骨文中,还有狩猎的记载,如“狩,获禽鹿五十又六”等。祭祀多用牲畜为牺,有时所用牲畜数字高达牛300头,甚至上千头,这些都是畜牧业相当发展的反映。

3、手工业:

具有部门多、分工细、制作精美三大特点。

制陶业表现在彩陶和白陶的制造。

纺织业已有丝、衣、巾等丝麻织品,还有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物,表明商代丝织技术先进。

青铜器制造,已经成为商代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工艺达到非常高的水平。青铜吕主要与祭祀与战事有关,很少用于农具,很少铸造动物与人物。在郑州和安阳等地,都曾发现具有相当规模的炼铜作坊遗址青铜礼品各类齐全,制作技术高超,有司母戊方鼎等制作精美的青铜器,还铸有大量青铜乐器。

玉器加工技术达到高峰。玉器代表了地位和权势,也主要用于各种祭祀。在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制作精美的玉器,显示商代的玉器原料和加工技术都比较成熟了。

酿酒业同样发达,而且已经采用酒曲用谷物酿酒。在河北藁城的台西井发现了商代的酿酒作坊,还出土了酒曲实物。从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的酒器上明显看出酒文化的地位和发达程度。

4、音乐成就:

自商朝起,凝聚了堪称3000年前世界第一流水平的殷商文化,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歌、舞、乐的高峰。乐器品种多样,制作工艺巧妙。其中打击乐器就有多种形制的铙、钟、磐、鼓。

5、商业:

《尚书.酒浩》记载:周朝的周公曾提到殷民“肇牵车牛这服贾,用孝养厥文母”。这些人就是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当时的货贝有真贝,还有铜贝。“朋”是贝的单位,铭文有“王赐臣邑贝十朋”等,贝不但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成了财富的象征。



二、 甲 骨 文


王懿荣,国子监祭酒,清朝最高学府的校长,1899年在中药材中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因此揭开了甲骨文的研究,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死后,他的好友刘鄂继续他的事业,出版了第一部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使甲骨文第一次从私家收藏变成了可供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

自从一百多年前发现了甲骨文,至今已经出土了15万片,发现文字4500余字,已经识读出1200多字。这些文字不但证明了商代的存在,还向我们展示了商代的生活场景。


1、甲骨文的用途: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代是一个非常迷信的时代,凡事都需要占卜,因此甲骨文主要与占卜和祭祀有关。甲骨文正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记录占卜所用,也叫卜辞。它以象形文字为主,是世界上唯一不断演化并一直在使用的文字,内容涉及祭祀、田猎 、农业、天象 、征伐、王事等方方面面的记录,还包含着人名,称谓,地名,方国名等字词,堪称商代的百科全书。

看看下面图中的这几条占卜内容,是不是很幼稚很无聊,事无巨细:



2、甲骨文的制作:




甲骨文主要是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而且龟甲多数是采用相对较软的腹部甲壳(腹甲)。用甲骨文占卜其实挺费事,首先要整治甲骨,要在吃了动物的肉后,经过锯、锉、去胶质等工序。其次是钻凿——整治后的甲骨还要钻、凿或钻凿兼施。其三是占卜刻辞。

3、甲骨文举例:

下面图中的字,是不是参照了事物的形状而发明的?这种方式称为“象形字”。


4、甲骨文的分布:

甲骨文虽然大部分是在安阳的殷墟出土的,但并不只是商代独有,在西周的陕西,在山西洪洞县和河北邢台都出土过。




三、 青 铜 器


“青铜”一词是近代才出现的,因为出土的铜器文物长满了青绿色的铜锈,所以才称这类文物为青铜器,其实纯铜是淡红色的,而且我们说的青铜是在纯铜里面掺入了锡和铅的合金。

铜,在夏商周时期称为“”,那时说赐给哪个大臣“金”,就说的是铜。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因此称为“金文”。


1、铜矿的开采:

古人们发现铜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概有三种方法:

一是通过地貌特征来辨别;二是观察地面少量的自然铜、孔雀石的颜色、光泽来找矿;三是通过一些有特征的植物比如铜草花生长在含铜成分较高的土壤中。


铜草花

大致选定位置后,就会进行试探性的深掘,会用竖井的方式向下挖掘。这时需要采用支护木的结构来加固矿井,用四根木料通过榫头穿接而成一个方形框,每框之间用木棍支撑。竖井挖到一定深度,没有发现品位高的矿脉,就予以放弃。如果发现高品位的矿层,就会向旁侧开拓,这就形成了平巷和斜井,同样用支护木框加固。早期的支护木框架,仅能容一个人爬着进出,后期的较宽,人可以基本直立。

下面的两个图是湖北博物馆的铜矿井还原场景。不但有排水措施,还有通风功能。


2、铜锡铅比例:

纯铜比较软,硬度低,熔化后像蜂蜜一样粘稠,流动性不好,不易浇铸到细节。

纯铜熔点1084度,加入锡可降为800多度,而且加入锡还可以提高硬度,光洁细腻,制作出来的青铜器气孔少。

加入铅既可以增强韧性,也更容易流动,浇铸花纹繁杂细密的青铜器时,必须加入大量的铅,让铜液像水一样可以灌入每个小细节。

在制作不同用途的青铜器时,铜锡铅三种金属需要调配不同的比例。



比如青铜乐器的钟,含锡量在七分之一的时候,音色最好听;

盛食物的鼎,加入铅多了会有毒的;

青铜兵器中锡加的越多就会越坚硬,但同时会变脆容易折断,所以 有以“刺”为主的青铜剑,不能做成以“砍”为主的青铜刀,大家没在博物馆里见过几十公分长的青铜刀吧!

青铜镜之类的物件需要表面光滑光亮,那么就需要加入更多的锡。

总之啊,这三种金属的比例现在还算是高科技呢。


3、冶炼:

我们在前边课程介绍陶器的时候,知道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陶窑,这个技术很自然的被应用到铜的冶炼中。

冶炼工具:


1.坩埚炉:这种坩埚最初由红陶或黑陶烧制,后演变称由铜质的容器为胎,外部敷上草拌泥,将铜矿石和木炭放入其中,点燃并鼓风,就可以进行冶炼。它的出现降低了熔铜的难度,但由于不能连续操作,必须“一锅一锅”冶炼,生产效率十分有限。

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据推算需要300多人,70多个坩埚同时冶炼浇铸呢。

2.铜竖炉:由炉身、炉缸和炉基组成。

冶炼方法:

1)风沟(火沟):炉缸底下设置的通风沟道,防止炉缸因受潮冻结,常用的有一字形和十字形两种。风沟中烘烤也能使炉缸保持较高温度,防止炉内铜液冻结。

2)风口:需要人力鼓风来冶炼铜。

3)金门:是排出铜液和铜渣的小孔,它可以连续加料,间断出铜液和铜渣,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冶炼时先出铜液,后出铜渣,因为铜渣的密度比铜液小,所以会漂在铜液上面。


4、铸造方法: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有:范铸法、分铸法、失蜡法。


下面引用微信公众号“青铜器文化”的一段内容。

所谓“范铸法”,需要制作模和范。

”是指用于制范的原型,跟最后要铸造的实物是“一模一样”的。

”是指依照模的形状和纹饰翻制出来的铸型。

二者相配合,形成“依模制范,依范制器“的流程。

       以上海博物馆藏西周父庚觯的铸造过程为例,看看这个流程是如何进行的。该器表面装饰凤纹、蕉叶纹和鸟纹,器内底部有铭文“作父庚”。(该流程展出于上海博物馆)


父庚觯

1. 雕塑出待铸造觯的泥模,刻出器上的纹饰。    2. 将泥模烘培至硬,然后在泥模上分块翻制成外范。

3. 在外范面上补刻纹饰,因为翻模的过程中纹饰容易模糊不清。

4. 在外范表面贴上一层泥片,厚度与最终得到的器物壁厚一致。组合后再次翻制,得到器身泥芯(内范),和带浇口、冒口(铸造过程中存贮铜液的空腔)的器足范。再剥离泥片形成觯的壁厚空腔。

      另一种说法是直接从外范表面均匀刮去一层,得到内范,此法对工匠的工艺要求较高,且最初的陶模烧制时的火候需要小心把握,但二者本质上并无区别。

5.  制作铭文泥模,烘干后嵌入器身主体泥芯形成复合泥芯。

       可见铭文和器形在制模时是分开的,而且也决定了大多青铜铭文都是内凹的阴文

6.  合范,将外范内范组合成一体,并在外糊上草木灰固定。


7.  阴干陶范后,烘培至600-900度预热,待浇注。

8.  浇注青铜液,冷却后清除陶范(打碎),得到青铜器。

       在博物馆时,笔者常听到游客怀疑形制逼似的青铜器是否完全相同。由此工艺可以看出,虽然形制花纹都可以相同,但陶范会被打碎,所以不存在完全相同的青铜器,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一次浇铸便就能完成的工艺,称为”浑铸”,显然主要用于器形相对简单的器物的铸造。尽管如此,将多块外范和内范组合,形成的复合范技术就能够解决较复杂,器形较大的器物的铸造。通过对外范的精心设计,灵活的控制器物器形,可谓是铸造技术的精髓所在。很多器形较大的器物上都有明显的范线,就是由此留下的。




分铸法,或者说是二次铸造,显而易见就是两次或多次铸造结合在一起,由此便能得到更复杂的结构,而如何结合才是学问所在。

最早出现,也是最普遍的例子就是青铜器上结构部件的连接,尤其是其中的活动部件,如提梁、耳环、耳等等,这些部件都不是传统方法能够铸造的。


伯格卣

以西周早期的伯格卣(yǒu)为例,器上的横梁和器身上的环之间是可活动的。铸造时,先通过浑铸得到卣体,然后将卣身埋入陶范中,翻制得到提梁的范,通过范料将提梁的空腔和卣身分开,再次铸造,最后将陶范打碎,自然就得到了能够活动的提梁。类似的方法在铸造大型器物(如鼎和簋)的耳时也会用到,先铸造器耳,再通过分铸与器身铸接。


失蜡法,相比范铸法,失蜡法铸造的原理简单易懂。

首先用泥质材料制成器物内范,在内范上贴上蜡片,对其雕刻得到蜡模。将泥浆反复涂抹在蜡模外,形成整体陶范。加热烘焙陶范,使蜡料熔化流出,再进行浇注,铜液就会占据蜡模原先的位置,冷却后得到与蜡模完全相同的青铜器。

失蜡法利用了蜡料易雕刻、受热易熔化的两个特点,一次铸造就能得到立体的空间效果,并且能获得立体透雕的效果,成就了青铜铸造新的辉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青铜器器型的限制。



5、装饰:

除了在铸造时精心设计以外,还会在青铜器上进行镶嵌、鎏金等装饰,让青铜器更加精美。

比如镶嵌绿松石等宝石,错金,错银等。


绿松石镶嵌青铜兽面牌饰



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博山炉”


鎏金就是将黄金和水银配成合金加热熔化,涂抹在铜器表面,再通过加热使水银蒸发,黄金就留在了器物表面。



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长信宫灯,表面的鎏金工艺让这件文物显现出皇家的气派。





附:   

1、2016下半年.第一课

2、2016下半年.第二课

3、2016下半年.第三课

4、2016下半年.第四课

5、2016下半年.第五课

6、2016下半年.第六课

7、2016下半年.第七课

8、2016下半年.第八课

9、2016下半年.第九课

10、2016下半年.第十课

11、2016下半年.第十课



关于 “小学生爱历史”
*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筛选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音视频、漫画,用听故事读漫画的方式快乐学习历史,同时提高语文和地理知识水平。

我们的教学思路是:一个主线两个扩展。以系统学历史为主线,建立学生对历史整体轮廓的认知;一方面扩展相应的语文知识,用历史学语文;另一方面扩展文物知识,用触手可及的文物和古迹拉近历史,让历史知识鲜活生动起来。

*教学实验团队,甄彦虎老师负责课程设计,张若青老师备课主讲,甄卓同学助教。在河北师大实验小学二年级四班进行教学实验,我们是学校教育,不是培训机构。

*免费公益示范教学实验已经进行一年,获得一系列的成果。为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受益,我们会把所有的课程设计持续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参照这些课程设计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同步学习,并加入到我们的教学研究中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上面涉及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