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物学历史【宜侯夨簋】

2017-02-18 甄彦虎 小学生爱历史 小学生爱历史


宜侯夨(cè)簋(guǐ)

基本资料


名称:宜侯夨簋

用途:祭祀

质地:青铜

时代:西周早期康王时期

出土:江苏镇江

现存:国家博物馆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馆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宜侯夨簋,其实是用碎片缀合的,接缝处的铭文难于辨认,更严重的是碎片没有全部回收,丢失了不少铭文。当时在江苏镇江一块坡地上翻土时,掘岀了一批青铜器。围观的村民纷纷议论是否是金器,村长的儿子为了检验质地,随便检岀了一件,一锄头打得粉碎,他打碎的恰恰就是这批青铜器中唯一有铭文的宜侯夨簋。

在后来对这件文物修复时,器底修复使用的是铅块垫补,结果造成X 光都没办法探视识读残失的铭文,造成了对文物的第二次伤害。如果放在今天条件下,会修复得更完美些。


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作器者夨原为虞侯,改封为宜侯。宜这个地方,可能就在铜器出土地丹徒县一带。

宜侯簋的珍贵价值与研究意义,就在于铭文所反映的独特内容:惟一“详细、明确”记载西周分封制!

  宜侯夨簋记载的是西周康王时期(前1020年至前996年)的一次徙封活动,“宜”这个诸侯国就在江苏丹徒一带,它为研究西周疆土领域和当时社会的奴隶制、分封制以及井田制,为研究吴文化历史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之证。

该器铭文涉及到了吴国建立初期,国家分封的有关内容。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在四月丁未这一天,进行赐命前的占卜,然后命虞侯夨改封到宜地,改称宜侯夨,并赏赐宜侯夨大量物品的事情。唐兰先生释出铭文中的“虞”字,纠正了先前陈梦家、陈邦福等人释为“虔”的误识。上古时期“虞”、“吴”同音,从而证实该器为吴国用器。有关吴国在《史记》中的记载分别见于《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时期,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三人。

“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而虞仲这一名称在《吴太伯世家》中被称为“仲雍”。唐兰先生考释铭文中的“宜”的地望即在今丹徒县,并认为改封后的宜侯夨就是太伯、仲雍的第四代孙周章。进而证实3000多年前,吴国的统治中心即在丹徒一带。这一说法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之后也有学者认为虞地在陕西,虞侯夨由陕西改封至宜地,或说宜地在河南宜阳。


1、用历史学语文的意义

2、二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课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