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课 楚宋之战 成语大爆发

2017-06-11 稀土瓦 小学生爱历史 小学生爱历史

摘要:投袂而起、鞭长莫及、藏污纳垢、易子而食、解扬守信、析骸以爨、唯命是听、唯命是从


01

看图书

《话说中国》第3卷:

《春秋巨人.上》   P144-147

02

听音频

谢涛播讲的《听世界.春秋》:

C45-鞭长莫及

C46-忽悠的最高境界

C47-春秋第三霸

点击本文最下方的“阅读原文”,可以跳转到音视频资料链接

03

看视频

CCTV 版《东周列国》 春秋  第十四集 后半段 第27分钟以后


04

爱思考

1.讲一讲申无畏出使宋国丧命的故事。

2.为什么楚庄王执意不给申无畏开介绍信呢?

3.《左传》中怎样记载楚庄王得到申无畏死讯时的反应,发明了哪个成语?

4.简要说说宋楚之战

5.说说“鞭长莫及”“藏污纳垢”两个成语的故事和意思。

6.《左传》中是如何记载这两个成语故事的?

7.解扬的忽悠之术。

8.申叔时如何帮楚军解围?

9.华元的妙计是怎样的,他发明了哪几个成语?

10.《左传》中如何记载“易子而食”“唯命是从(唯命是听)”的?

11.讲一讲“尔虞我诈”这个成语的由来。

12.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楚庄王。


楚庄王十九年,也就是邲之战后第三年,楚庄王决定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派遣了公子冯出使晋国表达善意,又派遣大夫申舟出使齐国。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之间的使者往来都是非常正规的,既要有国书,还要有信物凭证。

使节就是国君授权给外交使者的凭证,“使节”最早是指使者所带的凭证。

西汉的苏武奉命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住放羊19年才放回。苏武放羊的时候也一直举着代表他身份的“使节”,也叫旌(jīng)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

就像《烛之武退秦师》里学到的“行李”一样,“行李”最早是指来往的使者,而现在,使节成了外交使者的称呼,行李成了旅行中带的随身物品。


投袂而起

楚庄王天真的以为,我楚国不想打仗了,派申无畏路过宋国出使齐国,还用什么借路呀?结果申无畏路过宋国的时候,即不肯把旌节藏起来悄悄路过,又没有国书正大光明的借路,最终被宋国的右师华元给剁了。

楚庄王听说后,非常震惊,简直出离愤怒了,《左传》里记载楚庄王当时:“楚子闻之,投袂(mèi )而起,屨( jù)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蒲胥之市。”  

翻译一下是: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让他穿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

这句话文化内容好丰富:

  • 楚子,因为楚国最初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叫管楚庄王叫楚子。

  • 袂(mèi),袖子

  • 屨( jù),麻做的鞋子,古人在室内不穿鞋,后代称履,现代称鞋

这是成语“投袂而起”的出处,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同义词有:奋袂而起

于是楚庄王在秋收之后,亲率大军讨伐宋国,而且是灭国的架势。双方拉锯,围城了五个多月。


鞭长莫及

宋国是晋国的铁杆粉丝,两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初晋文公重耳流浪到宋国的时候,当时“仁义无敌”的宋襄公非常热情,又是给地给钱,又是给车给美女的,算是患难见真情吧。

“倒是救,还是不救?” 荀林父没主意,尽管打心底不愿意救。

这时,有一位有才华的伯宗,站出来说了一番著名的话,还被记载了《左传》里,并且一下子发明了两个成语。

 文言文《宋及楚平》节选自《左传》 

宋人使乐婴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翻译:

宋国人派乐婴去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援救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同它争斗。晋国虽然强盛,怎么能违背天意?俗话说:‘高下在心。’河流湖泊能容纳污秽,山林草莽隐藏著毒虫猛兽,美隐匿著瑕疵,国君也可以含耻忍辱,也是上天的常规。君王还是等一等吧。”晋景公便停止了出兵。

这段话里出现了两个成语:鞭长莫及、藏污纳垢

鞭长莫及在这里的原意是说长也有长的不足,不等于长了就哪里都能打到。相近的词应该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在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在鲍叔牙评价管仲的时候,说管仲心胸宽阔,能够藏污纳垢。


解扬守信

晋景公最后被伯宗说服了,决定不出兵救宋国,而是派解扬去忽悠宋国,去告诉宋国人坚决守住,晋国人很快就出兵。

还记得解扬不,在上次战斗中因为兔子惊了战马,跑到敌军大营,最后被俘虏到了楚国,后来被大度的楚庄王给释放回来了。这次又派出去跟楚国打交道。

无巧不成书,解扬又被楚军俘虏,送到楚庄王面前。

楚庄王用高官和金银引诱解扬投降,又以死威逼解扬去宋国城下劝宋国投降。

解扬表面应承,到了宋国城下,却不辱使命,鼓励宋军拼死战斗,晋军很快就来援助他们,说的宋国军民士气高涨。

楚庄王很生气,说他不讲信用,解扬说:“我对你讲信用,就必然失信于晋国国君。我虽然死了,却完成了任务,死得也值了。”

楚庄王敬佩解扬大义凛然的气节,不但放走了解扬,还送了他礼物。解扬终于一雪前耻了,就是被兔子吓惊战马那次的耻辱。解扬守信这件事,一方面说明英雄是大家都佩服的,不管是友是敌,另一方面也说明楚庄王人还是挺不错的。

易子而食 析骸以爨

宋军在解扬的鼓励下又坚守了三个月,城内粮草基本都断绝了,右师华元悄悄爬出城,溜进楚军大营,找到子反,告诉子反城内军民已经“易子而食,析骸以爨[xī hái yǐ cuàn]”了。就是交换孩子杀了吃,劈开尸骨烧火做饭

这句里面一下子又出了两个成语: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近义词有:析骨而炊、析骸易子

华元又请求子反说:“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翻译下:即使如此,兵临城下被逼签订的盟约,就算让国家灭亡,也不能答应。如果撤离我们三十里,宋国就一切听命。

华元在此处发明了第三个成语:唯命是听近义词:命是从

子反见华元说的这么真诚,也坦诚的告诉华元,其实楚军也就剩下两天的食粮了,于是赶紧去向楚庄王汇报。

第二天,楚军退军三十里,华元正式来到楚军大营订阅盟约。盟约上只有八个大字: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这里又出现一个成语:尔虞我诈,尔,就是你的意思,我不欺你,你不骗我。

霸主楚庄王

从宋国撤军到三年后楚庄王去世,楚庄王再没发动过一场战争。从齐桓公到晋文公再到楚庄王,三代霸主中,前两位都爱开会显摆自己,享受被吹捧的感觉。而楚庄王却一次大会也没开过,从理论上说他甚至都不能算是霸主,因为没有开会,没有周天子的任命。

但是,实际上,他可能是最为强大的霸主。

楚庄王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一、以德服人

第二、广交朋友

第三、善于反思


1、用历史学语文

2、二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课目录


关于 “小学生爱历史”
*以历史为载体的小学大文科教学研究是由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张若青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验。筛选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音视频、漫画,用讲故事的方式快乐学习历史,同时提高语文和地理知识水平。

教学思路是:一个主线两个扩展。系统学历史为主线,建立历史整体轮廓;一方面扩展相应的语文知识,用历史学语文;另一方面扩展文物知识,用文物学历史,借助触手可及的文物和古迹拉近历史,让历史知识鲜活生动起来。

*教学实验团队,甄老师进行课程设计,张若青老师备课主讲,甄卓同学助教。在河北师大实验小学二年级四班进行教学实验,我们是学校教育,不是培训机构。

*免费公益示范教学实验已经进行了两年,取得了一点成果。我们把所有的课程设计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参照这些课程设计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同步学习,并加入到我们的教学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