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结果和讨论写的有水平?(课程视频+课后问答)
同学们都知道,一篇SCI论文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结果和讨论部分,这是审稿人评价论文水平的关键。
如何让结果部分的要点清晰化?如何把握图表对结果和讨论的贡献?在写讨论之前应该考虑什么?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那就一起来看雅辉博士为您带来的投必得SCI论文写作第七讲【结果和讨论】吧!后面还有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问题总结哦~~
1.关于情态动词,可以用will或者 can吗?
答:其实是可以的,但是这个用的不太多。因为will是确定性很强的,一定强调什么事情会发生。你可以用will来表示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样的后续性研究,因为这是人发出来的。Can在英文中主观性更强,can表示你有这个ability去做这个东西,你可以去做或者你可以不去做这个东西,可以用can。所以用may,或者maybe更合适一点。
2.请问如何避免在结果部分进行讨论?
答:如果你要写的文章,结果和讨论是分开的话。那么你在结果部分你只能讲你得到了哪些结果,然后你客观描述这些结果,但是你在讨论部分,你分析你的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它有怎样的意义,它跟别人的研究有怎样的相关性,它对你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怎样的帮助,主要做这些方面的论证。而结果部分你只是客观讲你得到了哪些结果,你能够清晰的向读者展示出来你得到了这些结果就好了,前提是你要非常客观的描述结果并且有很强的逻辑顺序将这些结果组织在一起,但是在讨论部分你主要你讲的研究有怎样的意义,对别人有怎样的帮助,这是最重要的。
3.英文很不好,如何翻译成英语,求方法?老师,谢谢
答:我知道,其实对于第一次写英文论文的小朋友来说,这个太难写了。所以先写个中文的论文,然后再翻译。这个虽然不提倡,但是第一阶段,对你来说太难的话,这个可以操作。你可以写出来之后一句一句翻译,翻译完之后你再整体只改英文的,再理顺一下。而不是不断的中英文对比,因为有些中文的思维会影响英文的逻辑表达,一定要避免。
这就是投必得,我们在做润色同时,也会做翻译。因为有些人只写了中文文章,我们会帮他翻译,让懂中文且英文好的人进行翻译,接着让英语母语的编辑将英文文章进行润色,将逻辑理顺。这样的话整个文章的问题就不大了。所以说我也建议你按照这样方法,你先一句一句翻译,将中文的完全抛弃,只将英文的文章反复读,反复修改。
4.在讨论部分总是要把结果写进去再对结果进行讨论,这样就形成重复了怎么办?
答:在讨论部分你是要提结果的,但是,你只是提或者高度概括,或者从某一个很具体的角度来提结果,而不是像结果部分,你在说明描述结果那么细,所以你只要用不同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这个不算是重复,但是你千万不要把结果部分的句子原封不动的搬到讨论部分,这个确实是一种重复,应该避免。因为你讨论的时候,你必然要带有某个观点,你是从某个角度去讨论的,而不是像结果部分一样向读者客观的展示结果,你在讨论部分从某一个主观的角度对结果进行探讨的话,别人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避免了重复。
5. 老师,审稿人提出了注意科技英语scientific English的使用,这是不是指的要修一下本专业的学术语言呢?
答:我觉得不是这样子的,审稿人提出的scientific English,这个概念比较概括,比如跟它想并列的Legal English,你在法律领域用的英文,跟科学研究用的英文是非常不一样的。他可能只是想说这个区别,所以你可以修一下科技英语写作方面的,并不一定要修本专业的学术语言。这个跟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一般你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你肯定对本专业的学术语言、学术术语、关键词等都是很熟悉的,这个一般问题不大。
6.结果有图表了,是否还需要对于数据进行描述,并分析变化幅度?
答:是的,这个是非常确定的。首先你的图和表能够自己和自己说话,有比较独立的standing along ,但是其次,你要在你的文本部分,你应该对主要的趋势、主要的变化或者一些突变要进行描述,也就是说,你需要对你认为最重要的结果进行描述,你要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到读者的大脑中。
7.老师您好!自己讨论总觉得深度不够,如何扩展自己的讨论部分的深度以及广度?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在之前的讨论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比如说你首先要分析一下你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你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验证了你刚开始的假设以及多大程度实现了你的研究目的。其次是你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推广,你的这些结果对别人有怎么的应用,跟以前发表的相关研究有怎样的不同,要把这些分析出来,可以讨论很多。接着你要进一步深挖,你要看到你的研究对你的领域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这种研究能够得到审稿人的喜爱,因为他们就希望看到这种研究,因为这些研究能够推动某个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就是再讨论一下你的研究能够对将来的研究有哪些作用和意义,这也是另一个层面的深度讨论,能够看的更加宽广。
8.讨论部分能否引用参考文献?
答:当然可以。因为你在讨论部分需要跟文献发表的别人之前的研究进行对比,肯定要引用参考文献了。而且你如果引用参考文献了,比不引用要好很多,因为这给别人的感觉是你不是自己跟自己在讨论,而是你把你的工作跟别人的工作联系起来放在一起讨论,这样能够更加客观。
9.讨论深度是不是一定要有数学或者模型之类的?
答:不一定要有。这需要看你具体做了什么工作,或者说你在哪一个研究领域。有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做一些简单的模型,对结果的深度分析有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都需要模型,这相当于你需要对你的研究额外做很多工作。
10.老师您好!AEM的审稿人对我提出了 The manuscript lacks focus, not systematic and very confusing. Not suitable for readers.如何避免再次出现这种问题?
答:这个评语非常非常重了。这个最主要的问题是你没有讲述一个很好的story,一个很好的story只有一个focus,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怎样解决的,你得到了哪些结果,你的这些结果多大程度上解决了你的问题,你看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前后一致呼应,如果他说The manuscript lacks focus,就说明你可能这方面讨论一阵,那方面讨论一阵,但是这方面和那方面的联系你没有建立起来,审稿人不知道你要回答怎样的问题。所以说需要在行文的逻辑方面上以及前后的关系上进行改进,你要讲一个清晰简单且逻辑顺畅的story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没有focus,或者前后逻辑没有那么顺畅的话,审稿人或者编辑会直接说Not suitable for readers.
11. 讨论部分有哪些常见错误,审稿人一看就会反感的那些错误
答:如果能够列出来最好了,但是时间有限。先简单说几条。最常见的,首先是直接copy结果部分的某些句子,这个审稿人会非常反感,因为他们对这方面非常敏锐。第二个错误是你在讨论的时候太绝对了,用的语气或者动词太绝对,审稿人会觉得你的工作对这个领域或者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不一定帮助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如果你说,我们的研究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审稿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这种文章不能发,因为里面的语气以及确定性太绝对了。
12.投稿文章刚进入审稿人分配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是不是最长啊?
答:这个一般不是最长的。最长的应该是审稿人在审稿的时候。分配阶段一般是比较快的。除非,编辑不容易找到审稿人,或者你研究的领域做这方面研究的很少,编辑很难找到合适的审稿人,或者编辑出差了拒稿,编辑重新寻找新的审稿人。但是大部分学术期刊分配出去过程比较高效。
13.如果润色前的稿件就不清晰,讨论也比较差,这种稿件再润色也是徒劳,投必得如何处理这种稿件?
答:这种稿件光润色解决不了问题。比如他的focus不明显,他的逻辑不清晰。我们不光有标准润色,我们还有深度编辑,我们会寻找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方面进行改进。他会建议你如何组织文章,让内容更加顺畅;如何从某个角度去写,让你的观点更加突出,让你想说的更加明晰。这是一种对文章科学内容进行非常深入的编辑服务,而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润色。大家可以去看我们的网站,我们对比了不同润色编辑内容的异同。
14.研究结果并不突出,如何让文章仍然看起来不错。
答:是哪方面的不突出呢?是你得到的结果不好呢,还是你得到的结果你觉得还可以,但是你没有把它更加突出的在你的文章中展现出来。但是如何让你的文章读起来不错?如果是前者的话,你看你是否能让你的结果更好,而且对你的结果重新梳理,让你的story更加突出;如果是后者,你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但是你没有把你的结果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首先,你可以先把突出的结果按照逻辑顺序列一个大纲,反复去看你的每一个图,每一个表,你想通过这个图这个表表达什么,只写出一两个要点。写完之后,反复看你的要点,它们的前后逻辑是否顺畅。如果不顺畅,你可能:1要调整结果的顺利;2要在中间加一些过渡,要引导你的读者从第一个结果比较平滑地过度到第二个结果。不光是结果部分,还有摘要部分,引言部分,讨论部分等整个文章要指向一个story,是否是一个单一完整的story,而不是很复杂,将你的重点弱化掉。还有一点就是,如果继续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错,那就需要修改润色了,文章里面的用词要讲究一些,不要用一些很口语、不专业的词汇,其次你的格式要专业,不管是图表、文本,还有标点符号等,这些都跟文章看起来是否不错有直接的相关性,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15.我想请教一下文章长度多少合适?
答:这个没有定论。但是,所有的期刊对文章的长度都是有要求的,你一定要查一下你的目标期刊对文章长度的要求。有的期刊文章很长,有的很短,你一定要看清期刊的要求是什么。
16.谢谢老师,请问在哪如何投稿?
答:这个我们会在下一讲中专门来谈。
更多课程扫码入群即可获取免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