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SCI论文Title的一些经验分享
这里引用一下网上对SCI论文Title的介绍:Title是SCI论文的一张脸面,是SCI论文的一双眼睛,是SCI论文的一副灵魂,因此一篇恰当的SCI论文Title是极其重要的。
读者可以通过Title检索到论文,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有经验的读者只需要看一下Title,就知道这篇论文的大致内容;没有经验的读者也会通过Title了解这篇论文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如果说摘要是论文的浓缩、精华,那么Title就是摘要的浓缩、精华。一个好的Title可以提升论文的质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每个人写SCI论文的习惯各不相同。有的作者喜欢先写正文,最后确定Title。有的作者喜欢先确定Title,再写正文。不论是哪种方式,作者都需要围绕一个核心写论文和设计Title。
Title通常由名词短语构成,整个Title含有一个或多个名词加上前置定语和(或)后置定语。因此,在Title中出现的词一般有名词、形容词、介词、冠词和连接词,个别情况下会出现代词。如果需要使用动词,也往往将其转换为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动名词的形式。
分享一个个人习惯的Tittle写作方法:首先大致确定一个论文Title(也可以是多个),将Title作为论文的核心;然后围绕Title写正文,在写正文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标题产生零星的灵感,可以调整和修改Title;最后根据论文的整体内容设计更加合理的Title,直到让自己满意为止。
例如:有的人喜欢标题中提到某些实验方法,使得论文Tittle看上去“高大上”,但这些方法其实只对论文内容提供了很小的帮助,并不是论文的创新点,这使得论文看上去显得浮夸、不可信,审稿人往往都会要求修改题目。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纯属个人经验,个人觉得挺好用、省事。例如下图的标题,题目完全是关键字构成的。
作者选择要投稿的期刊杂志后,需要仔细阅读“作者须知”,这里会告知Tittle的字数或者行数要求。这些要求在投稿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能有半点差错。根据个人经验,Tittle的字数一般不要超过15字为最佳,行数应该不超过2行(这也和字体大小、排版有关)。在能准确反映论文内容的前提下,标题的字数应越少越好。
因为某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很多其它学科领域,因此可以避免使用一个学科的分类术语,将论文限定在某个学科里。例如一些通用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成果和意义在很多工程领域都可以应用和借鉴。反面实例:如果Tittle中添加了“火电厂”,那么一些在其他能源领域的读者可能觉得就没必要关注这篇文章,从而减少了文章的引用率,降低了论文的关注度。
Tittle要真实、准确地表达论文的观点,不要追求高难度的英语词汇和语法。Tittle应该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作者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可以是强调主要发现或意义的完整句子。例如下图,虽然Tittle很短,但是读者可以通过Tittle很快速地获取文章的研究内容(fault diagnosis)和创新点(novel index for the robustness comparison)。
因为冒号前后没有直接的连贯性,所以使用冒号将两个部分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的实例。
例如下面的Tittle,由2个名词短语组成,很直接地阐述清楚论文的研究内容。
一个Tittle中重复使用同一个介词可能会导致Tittle混乱,使读者很难搞明白Tittle的结构。即使读者可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但是混乱的Tittle会给读者不好的阅读体验。Tittle应该采用不同的介词连接被动词和名词,如by、via、through和with来表示所使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最后,个人再推荐一种懒人方法:收集一些对自己有借鉴意义的Title,根据论文对Tittle进行修改,省时省力,但是一定要注意:修改要真实可靠、凸显论文的新意。这种懒人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借鉴学习,读者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此外,网上有很多SCI写作的经验文章,我们以前也推送过相关的内容:“4大招写出好标题,让你SCI投稿成功率提高一倍!”。大家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总结,建立自己的习惯和方法,毕竟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写作经验都不相同。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