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做博后,这是个问题!
不知道现在博士就业的形势怎么样,反正投叔读博的时候呢,博士毕业到底去工作还是做博后经常是一个让人很难抉择的问题。
早在十年前,学术界特别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内卷已经看出苗头,高校教职一方面对论文的要求高,另一方面对履历的要求也高,几乎都要海外经历,有的高校甚至要求海外经历不少于三年。也就是说一站两年的博后可能还不够,短期的访学交流更是不够。所以,那时候很多国内毕业的博士都是要去国外做博后的。
风气一变,国内博后就慢慢地不大受人待见,给人感觉好像是因为没办法出国做博后,才留在国内做。后来“双一流”建设全面铺开,各个高校对科研成果的渴求达到史上最饥渴的程度,纷纷驱赶着学校的教师出成果发论文,博后自然也难以幸免,由此带来更多巨坑。
投叔没做过博后,但同学同事做过博后的太多,对比来看,国内博后的坑实在太多。
入站的限制
博士后本来是博士就业的缓冲地带,是高学历人才自由打短工的存在。但国内的博后在入站方面约束非常多,年龄有限制,毕业年限有限制,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对学科的限制。现在从国家到高校,都在遵循“同站不同学科”的要求,也就是说,本校博士毕业后,不能进入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做博后。
说起来,这个规矩打从我国博后制度肇始之时就确定了。1985年的《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办法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规定本单位培养的博士生不得进入本单位的流动站,说是为了增进学术和人才交流,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这个规定在博士后工作站制度确立的时候,有了一点回旋余地。1997年10月出台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管理暂行规定》中,允许设立流动站的单位与试点企业联合招收,在本单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可以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工作。也就是说,学校毕业的博士,如果想继续在自己的一级学科做博后,虽然不能进高校的博后流动站,但可以进高校和企业联合办的工作站。
这种有条件地允许“同站同学科”博后也仅限于此了。新世纪的两份《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仍然用独立的条目明确了“祖宗的规矩”。
2002版《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
出不了站的坑
就算能顺利进站,出不了站的可能性也不小。
按照官方说法,我国建立博后制度以来,已经进站25万博士,出站的只有15万。粗略一算有四成出不了站。而且从各年进站和出站的人数统计看,出站博后的增长一直低于进站博后。
综合下来,考虑到入站博士的增长和出站统计的延后,打个折的话,还得有近三成博后出不了站,比例还是很高的。
这大概是跟国内博后有出站要求有关。国家的规定里,确实提到设站单位应该跟博后签协议,明确工作目标、课题要求等,但并没有统一划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少高校把博后的出站要求做得很高,不少人就出不了站了。国外的博后好像很少出不了站,随时来随时走。
有时候,出不了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些无赖高校擅自规定,博后出不了站想退站还必须退钱,否则拿人事关系卡博士。这就非常刷下限了。
《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中明确设站单位应将博后纳入本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在这个前提下,高校要求退钱,甚至拿人事关系要挟,就是违反劳动法。
最让人无语的是,不少高校的博后工作协议里,一边说博后属短期在校的正式职工——合乎国家规定,说出去还好听——一边说如果退站,则必须退还所有工资、补贴、津贴和经费等一切费用。真是既想当那啥,又想立那啥。
某高校博后协议
静下心来想想呢,投叔也理解。偌大个高校,最后来拟定这份协议的,可能只不过是行政上某个不起眼的谁家那小谁,搞不好就是个法盲。你也懂的,那小谁,还不是靠着那老谁才能进来嘛,水平自然不敢恭维~~
出了站又如何?
国内博后的槽点还不止进站有限制,出站难,不过咱不着急扩大范围,先扪心自问,即便出站又如何?
大多数人做博后,还是想留高校继续搞科研吧?但现在高校有多难进,投叔不必说了吧?看看同站同学科的前一批博后们留高校的有多少,打个对折,再看看自己够不够格;查查心仪的高校最近引进的一批海归,论文有多少,跟自己手里的比比;问问老板门下的亲学生都去了哪里,自己只是个过客,心里得有数。
其实,如果不是文科的话,理工科搞科研不妨去企业。不少大企业的研发部门或研究院平台也不错,待遇更是远超青椒,完全可以考虑。不过问题来了,要是想进企业的话,干嘛还做博后呢?早干嘛去了?看看华为, 200万年薪招的就是应届博士,不是博士后。
要是放下对科研的执念,选择会更多。考公务员,当中学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去年,深圳中学新入职教师的“豪华阵容”引起不少网友议论,新进的66名教师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还有6人是博士后。
看到这个消息,投叔表示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网友们有点蜀犬吠日。因为早在20年前,就有博士后进中学当老师了。二十年过去,深圳中学这样的一流学校招个把博士后,竟然还能算新鲜事儿?怪哉怪哉!
有那难伺候的,想继续做科研,可是不想去企业,又找不到高校教职,那该咋办呢?也简单!大不了再多做站博后呗!据说国内对连续做博后也有限制,那就出国做,熬成“千老”!
投叔说了不少国内做博后的不是,那是不是国内博后真做不得呢?也未必。
投叔有个哥们儿,在西南某高校已有教职,工作一年后脱产去Top 2某院士组做博后。顺利出站后,拿到包邮区某省“千人”,按人才引进到该省某高校,一去就是副高。真是让投叔眼红啊~~
哦,忘了说,他博士是在欧洲某老牌名校读的。好吧,投叔心理平衡了……
往期好文推荐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
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Ⅱ)?——引言、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