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急微课 | 如何预防并处理疫情中治愈儿童家庭的歧视问题

谷雯燕 儿童主任 2020-08-19
来自专辑
基层儿童工作者应急微课堂


大家好!


由世界宣明会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发的《基层儿童工作者应急微课堂》将在本公众号中陆续发布,每期都会为大家分享实操且专业的知识。我们的目标是:10分钟解决1个工作难题!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课程帮助在一线支持儿童及家庭的您更专业有效的服务!

疫情             歧视


系列课07

如何预防并处理疫情中

治愈儿童家庭的歧视问题

 治愈                儿童主任






_


_

课程内容

No.1



_

对治愈儿童家庭歧视的危害

No.2



_

预防及处理建议



截止目前,我国的感染新冠肺炎疫情的数字稳定在了8万人上下且超过90%的患者已经治愈出院。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抗击疫情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让我们面临了一道新的考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返回社区的治愈者及其家庭?尤其是儿童治愈者或者有儿童的治愈者家庭(以下简称为“儿童治愈者家庭”)。



No.1

对治愈儿童家庭歧视的危害


回看我们曾经历过的严重传染病时期,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严重传染病的治愈者都曾遭受过歧视。


2002年SARS疫情爆发时,很多SARS治愈者在疫情期间工作中受到区别对待,被朋友排斥,甚至遭到家人的疏离。在疫情结束后,仍有很多人得不到物流、酒店及家庭服务,不得不隐瞒治愈者的身份来换取应聘面试的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名患者分享其治愈后的经历,统一医学隔离14天返回租住小区被拒绝入内,更换租住地点被解约,连入住酒店都被拒绝。此外,有的治愈者被左邻右舍指指点点,连小朋友上学也受到了影响。


在疫情当中,类似的歧视或不公正待遇的问题很有可能就发生在你身边的家庭当中。而这些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不仅会造成对治愈者家庭尤其是儿童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也将影响疫情中的所有人。


第一,对于治愈者及其家庭,他们承受着除了身体伤痛外的,还有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歧视,导致治愈者家庭无法正常就业就学、生活困难、经济困难,造成心理创伤,使其身心健康恶化,甚至无法正常社交面临破产。


第二,对于整个社会,对治愈者家庭的歧视会造成大家刻意隐瞒事实从而造成更多人传染的问题,此外歧视治愈者也会影响Ta们在疫情中的贡献。切断疾病传播的第一步是找到可能患病的人,并进行隔离和检测。如果确认治愈者及家庭遭受歧视,其他人为了避免被歧视,可能会逃避追踪、检测和隔离。导致部分感染者得不到隔离和诊断,持续在外活动,感染更多人。[1] 此外疫情中,治愈者捐献的血浆是疫苗出现前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如果治愈者配合参加研究项目,还能促进我们对疾病的了解。而一旦治愈者遭受被标签化甚至遭受歧视,他们会更不愿意持续复诊、捐献血浆或参与相关研究。[2]


No.2

预防及处理建议


歧视问题会对治愈者家庭(尤其是儿童治愈者家庭)和社会造成这么多不好的影响,那么作为儿童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为大家提供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宣传针对治愈者出院后的相关规定,澄清事实破除谣言,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帮助治愈者家庭被村居接纳。患者 ≠ 病毒,治愈者 ≠ 传染源,通过严格治愈出院手续后他们应被社区接纳。以新冠肺炎治愈者的相关规定为例,国家规定治愈者出院后须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复诊复检。这个程序对于治愈者是非常严格的,已经尽可能的排除了再次传染的风险。建议大家积极宣传这些针对治愈者出院规定和相关程序,促进村居居民理解并接纳治愈患者。


第二,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治愈者及家庭被社区居民包容理解,及时制止贴标签或不当责备。在疫情期间,病毒传染是不分人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而由此带来的社区封锁隔离等是由于疫情造成的,而不是个体的原因。一方面治愈者已经由于感染疾病经历了艰难的治疗过程,如果治愈后返回社区还被禁止入内、指指点点、遭受谩骂、失业失学等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在2004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SARS痊愈出院的病人3个月内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是16.4%和10.1%。[3]另一方面如果由于个体隐瞒或拒不执行防控措施等造成社会危害的,也应依法由国家进行处罚。对治愈者的过度责备或恐慌,会造成社区居民忽略来自其他人的病毒传染问题,增加感染几率,目前全球的抗疫形势仍然非常严峻,我们仍然需要做好防护。为此,为大家做如下建议:


1

在征得治愈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引导治愈者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分享抗疫经验,促进包容理解。

2

积极关注大家在微信群等公共平台上对于治愈者及其家庭的态度和各类评判,及时制止不当言论、澄清事实并引导大家包容理解。

3

积极关注治愈者本身和家庭的情绪状态,减少其自责心态并帮助其参与社区互动。由于疫情影响,治愈者本身及家庭也极有可能陷入强烈的自责之中,应帮助其走出疫情阴霾,正视问题由疫情造成并明确周围的歧视问题是错误的,应该被改变。


第三,积极开展对治愈儿童家庭的关爱服务协助解决因疫情造成的生活学习等各类问题。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家庭宽容、温暖的环境氛围是治愈儿童及家庭能否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作为社区工作者建议开展以下支持工作:


1

根据规定支持儿童家庭在居家隔离期间做好室内通风和日常清洁,避免外出活动。

2

积极关注并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各类支持,了解其在日常生活、防疫用品(口罩、消毒水等)、社会救助、就业就学、身体和情绪状态等方面的需求和问题,积极协助解决困难并给予情感支持。

3

针对治愈儿童及家庭中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的情况,协助链接在线心理咨询等资源支持家庭度过难关。在此推荐微信小程序“丰和心理”,本程序由北京师范大学开发,将在两年内免费为国内外受疫情影响的个体进行在线咨询。



扫码了解“丰和心理”

北师大免费在线心理资讯


第四,我们还应该积极关注家庭中儿童的就学就医、同伴同学关系恢复等方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支持。在疫情期间,儿童的情绪状况和相关需求很可能被家庭忽略而造成儿童出现的后续心理或社交问题。在此提醒儿童工作者密切关注治愈儿童家庭中儿童的情况和需求并提供支持:


1

关注儿童对疫情、家人及其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状态,一方面积极向儿童解释疫情的相关知识,协助儿童了解家人及自身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针对儿童出现的明显反常行为和状况及时与家人沟通并协助链接专业心理咨询。

2

支持儿童解决就学困难问题,可联系老师及学校在观察期给予在线辅导,观察期结束后协助儿童与村委会、学校等对接程序,促进儿童顺利返校。

3

针对同伴关系恢复问题,在儿童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促进治愈儿童与同伴的交流互动。治愈儿童可分享与疾病抗争的过程及感想,儿童社会工作者可向孩子们普及疫情相关的知识,促进治愈儿童融入同伴群体。(参考资料见文末)


以上就是本节课,总结起来请记住四点:


知识宣传,促进包容

提供支持,关注儿童




参考资料

1.《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复诊复检工作方案(试行)》

2. 4月11日民政部回应居民对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回社区心存顾虑的问题


扫码阅读文章

民政部回应居民顾虑



3.《出院后复阳有传染性吗?国家卫健委回应》

4. 《儿童新冠肺炎知识科普资料》


引用文献

[1] 代天医,歧视新冠肺炎治愈者,也会伤害自己,知乎,2020.02.29

[2] 简单心理,瞒报、病耻、污名化:什么才是疫情中的英雄主义?,2020.02.27

[3] 闫芳,敦哲,李淑然,闫俊,刘棉,SARS康复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第四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5


 

谷雯燕 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硕士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项目主管,曾担任民政部、安徽省、北京市朝阳区等10余场儿童主任培训主讲师





  听 课 反 馈 

你给的承诺-太唯美


受疫情影响的儿童家庭在社区会被大家远离,贴标签!首先应该用网络向村民进行相关的知识宣传,提供链接支持,促进包容,关爱好每一名社区儿童。



身体,情绪,学习,同伴关系等方面受到影响。宣传疫情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关注因疫情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的情绪的梳理,给因疫情学习生活受影响孩子一些支持等。

蓉儿



受疫情影响的儿童家庭在社区中容易被贴标签,受到社区居民的责备,人际交往受阻,情绪心理等会受到影响!作为儿童主任,我们要及时进行知识宣传,为儿童及其家庭链接资源,提供相关支持!

合作洽谈

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孙博文  副主任

电话:18810520253

E-mail:sunbowen@bnu1.org



助力专业化儿童服务

微信号 : 儿童主任

联系电话:010 - 58801928

▇ 扫码关注我们

在线课程

扫码学习本课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