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总结:“知味”到《知味》
24
星期一
2017年04月
《知味》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力图还原我们曾经的阅读感受,并用实例告诉人们,这样的文字并未过时,而且在这个时代,更有去执著坚守的意义。
袁鹰先生题“读百家书,知百家味,识百家情”
一年匆匆过去,用一本书,来看看这一年来所见的人、所读的文,算是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对作者的交代,更是对读者的交代。正因如此,《知味》出现了。
不得不说,属于报纸副刊的“黄金年代”早已不在。当下的副刊无论是从作者的层面,还是从内容的层面,都与往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是大环境所使,亦是人们对文学态度转变的表现。一方面,确实是报纸“过时”了,它不比手机网络那般迅速、便捷,能承载巨大的信息量,招年轻人待见;但另一方面,报纸又是“超前”的,它拥有当下新媒体无法效仿的“味觉属性”,不仅是纸、墨的气味,还有其中浓重的文化味道。
赵大年先生题“我爱北京”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知味”出现了,所以我们更愿把“知味”当成“逆流”的产物,或许正是因为它的“逆流”,才能给人以深刻而久长的“回味”吧。就像品茶时总说的“回甘”一样,苦尽甘来,说的是味道,更是味道背后的省略号。“知味”所做的,只不过是将这个省略号延展开来,以人、故事、情感的叙述形式,让它变得形象而有触感。
“读百家文,知百家味”——这是为“知味”最初设定的目标,一份像样的报纸副刊,除了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应当有承纳多样文化与观点的胸怀。“百家”是基础,有更多人来写文章,内容才丰富;“百味”是希冀,读文如品茶,有质感的文,总会带给人有层次的味。所做无非读文,所得无非知味,知味了,文章就没白读。但在去年年末,去袁鹰先生家拜访,袁先生说不妨在“读百家文,知百家味”后加上“识百家情”——不仅要品出文章的味道,还要感受它背后隐藏的情感。读文识情,是更高的境界,更净的理想,亦可作为对作者和编辑的鞭策。
肖复兴先生题“知味人生”
做一名副刊编辑,其实就是一次次“在别人的世界里活着”——难得接触新闻现场的紧张与嘈杂,更多时候,是与可以遇见,或未能相见的作者,相对或隔空,一盏清茶,一次对谈,藉此去感知他们经历的人生,并与自己的生活相映照。
伴随时间流逝,许许多多“他”和“他们”,正在逐渐打破那个原有的“我”,同时重建一个“我”,往复交叠,即为成长。与此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我与作者的关系不再是合同里的甲乙双方,也不再是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更像是彼此信赖的朋友,一纸托付,不敢怠慢。
当然这一路走来,总会有迷茫无助时,毕竟为“知味”搭好骨架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磨合与调整。无论对“知味”,还是对我自己来说,这种考验与波折仍在继续,居于幕后,做好“知味”的勤杂工,为每一篇文章的完美呈现尽己所能,或许才是克服它的唯一方法。在“知味”这个平台上,所有作者,才是真正的主角,是他们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知味”。
李燕先生题“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当平常人”
2016年,“知味”刊发了很多作者的文章,选出其中六十篇,集成一本《知味》,算是情谊,也是留念。这本书不仅在讲大家的小故事,也有平常人经历的平常事。尽管是“老友重逢”,“装”在书中的文章,有种不一样的感觉,相信也能给每位读者以新的灵感与体会。
今年做“副刊文丛”专栏时,罗雪村先生写的那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副刊发展到今天,因为纸媒的弱化而面临困境。但只要这世上还有人的存在,还有情感、有丑恶、有苦难、有哀乐……就需要思想和文学,就需要生长、滋养思想和文学的大地——那就是副刊。”不管是作为副刊的“知味”,还是作为书的《知味》,都在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力图还原我们曾经的阅读感受,并用实例告诉人们,这样的文字并未过时,而且在这个时代,更有去执著坚守的意义。
李小可题词“千难一易”
“知味”仍在继续,也期待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