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文旅兴趣营对话长江学者保继刚教授:漫谈“真实的文旅”

广东文旅兴趣营 广东文旅投融 2023-03-14


9月11日,2021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简称“广东对接会”)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保继刚作题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结构性转变与重构》的主题演讲。当天上午,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组织广东文旅兴趣营部分学员及高校志愿者,围绕文旅融合现状、文旅人才教育等话题,向保继刚教授请教交流。



作为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保教授非常关心学生的专业自信、能力成长和真实体会。在他看来,旅游管理专业和现实靠得太近,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对学生有实质性帮助,大学要培养学生的未来自我更新的能力。以下为对话实录(精简):





 


继刚我想首先了解一下广东文旅兴趣营,关于兴趣营的问题我还不太清楚。


吴  丹:保教授,我先和您介绍一下。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是本次广东对接会的协办单位,于今年3月份策划成立了“广东文旅兴趣营”。这是基于前期我们发现高校里的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学生,他们认为在学校中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好像和文旅产业有一些差距,希望去了解真正的文旅。包括今天在现场的几位兴趣营学员,都是对文旅的某个领域感兴趣(如博物馆、动漫、夜游等),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选择了他们的兴趣方向,组成不同的小组,围绕特定主题去进行调研、采访,输出学生视角下的行业观察报告。


兴趣营邀请了扎根产业一线的文旅青年骨干作为导师来为学生们授课、作指导。每一期招募15人左右,目前只是第二期,总共三十多人。除了旅游管理专业,我们还招募了一些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经济贸易、人力资源、新闻学、中文学等。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每一个小组会完成一篇产业研究报告或报道、落地一场产业实践活动,围绕某一个话题,邀请相关的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演讲、分享和圆桌对话。


保继刚:同学们参加兴趣营有两个多月了,参加完之后对旅游行业有更多的了解,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赵  晗:我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之前我对旅游行业的理解很局限,觉得旅游就是到某个景区去游玩。加入到兴趣营后,我会把旅游分成各个区块,从更细、更直接、更专业的角度来看待旅游。


保继刚:你的专业在学校里是不是被认为比旅游管理更高大上一点儿?


赵  晗:这个倒没有,因为我来兴趣营就是想更专注于旅游。我觉得工商管理偏向于研究企业,包括企业的运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其实工管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学科,学习工管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旅游的运作模式。


保继刚:你们大部分是旅游专业的,但之前可能很多同学的第一志愿都不是报旅管专业,对不对?通过参加兴趣营,会让你们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有改变吗?或者产生一些新的看法?


龚  露:先向您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暨大旅游管理系大三的学生、二期兴趣营的辅导员。我从一期一直留到了二期,学员身份“升级”为了辅导员。我之前的理想志愿也不是旅游管理,其实我最想进的是中文系。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到了兴趣营,了解到“文旅+”的更多细分领域,找到“影视”这个兴趣点,走访了珠海平沙影视小镇,通过访谈项目操盘手来了解项目背后的运作逻辑。我之前对旅游管理的理解,就是像“景区、旅行社、酒店”相对比较传统的认知。在和文旅企业的操盘手进行一些交互之后,我会对文旅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即将发生的转变,还有它目前所遭遇到的一些困难,会有更多的感应和触动,也更加喜欢文旅,希望能够通过学习的理论和所积累的实践,踏实地为文旅行业做一些自己的贡献。


保继刚:我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旅游管理的学生面都会面临着一个问题,特别现在处于疫情时期,大家觉得旅游行业本身就是工资偏低、劳动时间较长的行业,而且在中国人传统认知里,旅游就是伺候人的服务。但放大一点看,什么不是服务呢?当老师的不就是服务学生,对不对?实际上这个世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在传统观念里,你读了大学后到酒店的最基层去工作时,大家就会觉得这好像是很低端的工作。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直被诟病的就是这个行业就业率不高,那什么叫行业就业率不高呢?比如说我的学生到腾讯,那腾讯算什么行业呢?不可能全是写编码的人吧。又如恒大,它也有很大的板块在做酒店、演艺。现在有些学校慢慢把旅游管理专业取消了,但全国仍有600所大学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还有1000多所高职。它并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问题,而是当年扩招的时候,我们要提升整个国家的大学入读率,可能更多的学校认为旅游好就业,所以一下子就有600多所大学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这个绝对量太大了,所以说现在做一些调整,我觉得是正常的。



吴  丹:您提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的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之前也跟中大旅游学院的学生交流过,学生们觉得学院里面内卷得非常厉害,大家都在各种拼命地学,但是这种学跟外面产生了一种隔阂,这种隔阂让他们觉得很疲惫。我们在面试兴趣营学员时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很想知道真实的文旅是什么样的”、“文旅到底是什么?”大家想知道,他们从学校出去之后有没有更多可能性?在面临跨界融合的时代需求时,他们要怎么样去应对产业的变革?新时代文旅青年人才需要怎样的素质、需要去做一些怎样的准备?


保继刚:所以说你们做这个事情我觉得特别好,起码能参加兴趣营的同学,他们能对这个真实的文旅世界有一些更多的了解。有可能是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和现实靠得太近,有时候靠得太近不是好事,靠得太近就会让大家觉得要赶快去看看现实里的是什么。实际上远离现实的专业的学生就没这种焦虑,你说中文去靠近哪里?数理化去靠近哪里?所以反而一些基础学科的学生,可能就没有这种靠近现实的焦虑,他把这个东西学好了,再进入社会去工作,再重新运用大学学到的能力去适应新的工作。现在我理解的大学,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未来自我更新的能力。比如说,以前中山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可能会让学生去实习一个学期,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但现在我们把原来的“服务实习”取消掉了,因为大学生要会干这个,但不会让你专门干这个。


我们要会做基层的工作,学会了之后你才能去管理,但我们往往就是在这个坎儿上迈不过去。再加上旅游行业本身的入门工资也低,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毕业,进入工作后的工资就差好远。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对学生是有实质性帮助的,所以中大更强调一种能力的培养,中大的学生可能会更苦一点。


吴  丹:除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临这样的问题之外,实际目前业界对文旅融合所达到的一个状态是存在疑问的,普遍的感受就是文旅机构已经融合,但是观念上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您刚刚说旅游可能在传统观念上来看是属于比较低端或者服务型的行业,对于它怎么样跟文化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更好地实现相互促进,您怎么看?


保继刚:王兴斌老先生有一本《旅坛思辨录》,书中第二篇专门针对“文旅融合”,提出很多有意思的看法,讲得很好。文化和旅游本来就不冲突,本来就没有存在要重新融合的问题。旅游当中没有文化吗?文化当中没有旅游吗?你们去看看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游记,我们的名山大川为什么能成为名山大川?为什么在中国西部没有特别有名的山?我们东部的山比如泰山,历代封禅之后留下了那么多诗篇、书法石刻。所以“文旅融合”的提法本身是不是因为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我们就说要融合?如果是像有的国家将旅游局放到商业部去呢?是否要谈商旅融合?所以这种困惑可能是处于合并的特殊时期的一种状态。


如果说纯粹的文化事业博物馆,它是国家提升国民文化素养、进行文化传承的一种举措,可以放到“休闲”的部分去,也可以放入到中小学生的教学里面去,这部分跟商业不在一起,而“旅游”我们指的是商业部分,它们是有差别的。“休闲”是广泛的,比如从家里看电视到出门看演出、看电影、户外娱乐,我们以前都是把旅游并入大休闲的范围,那如果把“休闲”分为一部分是经济活动、一部分是文化活动或者非经济活动,那非经济活动这块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文化的这部分,经济活动这一块就是旅游的部分,这样分开就容易理解“文旅融合”了。


当然不排除我从外省或外市跑到广州来看博物馆,博物馆本身是免费的,但是我从外省或外市到了广州的这个行为,它本身是个经济行为,它需要交通、需要住宿、需要吃饭,那除了参观博物馆,还有可能还会购物,这部分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旅游”来研究;但如果是作为一个中小学课程的教育带着学生去参观,这个不能算旅游活动,这是一个教育活动;市民利用周末去看看博物馆、去公园走走路、去珠江边上散散步,这个不叫旅游活动,这个是市民的一种日常休闲,这部分不应该计入到旅游人数里面去,所以说我们现在旅游人数可能有点虚高,就是可能把什么东西都放进去了。


吴  丹:刚刚您在作主题演讲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会不会成为这个城市旅游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保继刚:不会,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是政府应该去考虑的。比如我们说广场舞扰民,到底是广场舞扰民了,还是我们的户外公共空间提供得不够?所以市民的休闲行为是倒逼城市规划。城市是建来给人住的,不仅仅是用来生产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我们就应该配有相应的户外公共空间。户外的公共空间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来给旅游者(比如围起来收门票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是市民来使用的,对于这一部分我们目前是在逐步逐步地重视和补课。


吴  丹:在常疫情时期,您认为广东对接会这一平台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以您连续两年参会的观察来看,您觉得在投融资对接的模式或机制上有哪一些可以突破或改进的地方? 


保继刚:从连续两年作主题报告来看,发现还是有许多人愿意来听讲、来分享一些观点或看法。因为研究是把所有相对规律性、平时大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总结出来,令大家对这些内容更加清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们设置的演讲环节不是拿我们来做“花瓶”,而是真正考虑到现实的需要,比如把演讲时间延长至30分钟,能够表达更多的内容。30分钟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挺好的时间,许多国际大会也鲜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也要做非常多的准备才敢来这个地方讲。


在主题演讲后的投融资洽谈环节中,可能还不太适合用实际的投资额或像广交会那样用进出口产品销售额来评估展会的实际效益。作为一个平台,对接会更像是政府和企业搭建的一个桥梁,但这个桥梁可能不会立竿见影看到成交额。每年都有地市在积极地做整体的招商推介,说明这个平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你们可以通过统计哪些企业愿意来参会,企业参会后所形成一些潜在的投资机会能不能很快达成作为评估效果的指标。如果能很快达成,大家对这个会的期待就会越来越高,可能将来再组织的时候就可以更加市场化,以减轻办会的成本压力。





 


实录整理:吴丹、龚露、何蕊希



// 推荐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可跳转阅读





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是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支持下,由广东省旅游协会和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牵头发起的专业文旅投融服务机构,是广东推动文旅金融发展的重要市场平台和抓手,是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专委会已推出“广东文旅人”“项目深调研”“细说文旅”“地方产业观察”“文旅好内容”“大咖说”“深漫游”七大原创性内容栏目。我们将全面聚焦文旅产业投融资,为业界带来专业、务实、深度的资讯、信息、资金和合作机遇,敬请持续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