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也称别构调节,是指调节分子通过结合到一个蛋白上的变构位点(空间上不同于蛋白底物功能位点)来调控蛋白的功能活性。细胞中蛋白的变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结合相互作用(利用蛋白质,离子,脂质,小分子和DNA / RNA),共价修饰(磷酸化,乙酰化和交联(tethering)),光吸收,环境扰动(pH,温度,和离子强度)等。变构位点的扰动信号产生后,会触发相关原子波动,氨基酸残基网络或结构域运动,将信号传递到蛋白质功能位点区域,诱导其构象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变构调节能精确控制细胞中的正常细胞进程(包括细胞信号转导,代谢,酶的催化,以及基因调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机制。这种精细的蛋白内变构调节网络调控一旦发生功能障碍会导致一些人类疾病的发生,比如癌症,糖尿病,炎症以及阿尔兹海默病等。
变构效应现象最早发现于1901年的血红蛋白对于氧气结合的协同现象,随后在1910年定义了Hill coefficient(Archibald Vivian Hill,来自Hill方程)来定量该现象。1920年,Gilbert S. Adair发表了他关于血红蛋白氧合模型的一篇文章,修订Hill方程推出了Adair方程,这是一系列相关的方程(包括Klotz, Pauling, Koshland-Némethy-Filmer等)的模板,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Hill方程看做是Adair方程的一种近似。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发展,变构分子机制由Monod,Changeux以及Jacob在1965年建立。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已经提出过的变构效应模型。
【First-in-class药设系列】罕见病药物的研发进展和挑战
【First-in-class药设系列】2019年全球上市药物的新靶标浅析
【First-in-class药设系列】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研发进展
【First-in-class药设系列】靶向mRNA的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
【专刊】聚焦原创药物研发-“分子设计”百期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