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之手法复位--带详细操作视频讲解
手法复位是骨伤科的治疗手段,利用徒手将骨折、脱位之关节复位。骨折的手法复位有八种基本手法,分别为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端提、捺正、分骨、屈伸等;脱位的手法复位名称很多,根据脱位关节的不同而名称各异,但总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先顺畸形方向牵拉,再运用旋转、屈伸、端提挤按等手法将脱位的骨端轻巧地送回原位,术时手法要轻柔,用力要稳缓,逐渐加大牵引力,避免因手法粗暴而引起关节囊或肌腱的撕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甚至骨折。
手法复位是中国古代对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徒手操作,使骨折、脱位之关节复位。
骨折的手法复位要求是及时、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大多数骨折都可用手法复位解决。《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
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关节脱位应尽早进行复位,日后可完全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若脱位时间较久,由于关节囊内、外血肿机化,疤痕充填于关节腔内或脱位的关节头与周围软组织形成粘连,可以造成复位困难。
(1)复位标准
①解剖复位:解剖复位是最理想的复位标准,就是使骨折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线上的关系)完全良好。对所有骨折都应争取达到解剖复位。
②功能复位:骨折复位后,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肢体力线正常,长短相等,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的标准是:
A、对线: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角移位若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时有一定的矫正和适应,但成人不宜超过10°,儿童不宜超过15°。膝关节的关节面应与地面平行,否则日后可以继发损伤性关节炎。上肢骨折在不同部位,要求亦不同,肱骨干骨折一定程度的成角对功能影响不大;但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复位后能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若有成角畸形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B、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
C、长度:儿童下肢骨折缩短不得超过2cm,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成人要求缩短移位不超过1cm。
(2)复位前准备
①麻醉:对简单骨折,良好的麻醉可使肌肉松弛,有利于骨折整复。早在元代《世医得效方》、明代《疡医准绳》等著作中均已主张“凡骨节损伤,肘臂腰膝出臼蹉跌,须用法整顿归原,先用麻药与服,使不知痛,然后可用手法治之”。说明古人对应用麻药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肉痉挛,使筋络松弛,有利于正骨复位已早有认识。可选用针刺麻醉、中药麻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等,还可配合应用肌肉松弛剂,对儿童必要时可采用全身麻醉。完全有把握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满意复位者,可以不用麻醉。
②摸诊:在麻醉显效后,要根据肢体畸形和X线照片的图像,先用手细摸其骨折部,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复位时得心应手。
(3)复位基本手法
骨折复位必须稳、准、用力恰当,切忌动作粗暴。以“子求母”是复位原则,即复位时移动远断端(子骨)去凑合近断端(母骨)。常用复位手法有八种。
①拔伸:拔伸为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是克服肌肉收缩力,矫正重叠移位。拔伸时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骨折的远段和近段,对抗牵引。手法开始时,按肢体原来的体位先顺势牵引,然后再沿肢体的纵轴对抗拔伸,借牵引力矫正患肢的缩短畸形,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用力应由轻到重,稳定而持久,促使变位的骨折断端分开,常须持续数分钟之久。在施行其他手法时仍需维持一定的拔伸牵引力,直至敷贴药膏及夹板夹缚妥善后方可停止。
②旋转:主要是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成角移位。肢体有旋转畸形时,可由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状态。尤其在关节附近骨折往往须用本法。
③折顶:横断或锯齿形骨折,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手法。术者两手拇指向下抵压突出的骨折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另一骨端,加大成角拔伸,至两断端同侧骨皮质相遇时,骤然将成角矫直,使断端对正。操作时,助手与术者动作应协调、稳妥、敏捷。折顶手法要防止骨锋损伤重要的软组织。
④回旋: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螺旋形骨折,应根据受伤机理和参照原始X线照片判断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施行回旋手法。术者可一手固定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按移位途径的相反方向回旋复位。如操作中感到有软组织阻挡,那可能对移位途径判断错误,应改变回旋方向,使骨折端从背对背变成面对面。
施行回旋手法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血管、神经。两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时,亦可用回旋手法解脱之。
⑤端提: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还要矫正侧方移位。上、下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上用力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
⑥捺正:有侧方移位时,术者借助掌、指分别按压远端和近端,横向用力夹挤以矫正之。
⑦分骨:尺桡骨、胫腓骨、掌骨、跖骨骨折,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互相靠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示、中、无名指,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矫正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
⑧屈伸: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段,另一手握住远段,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以整复骨折脱位。
⑨纵压:在横断骨折复位过程中,为了检查复位效果,两手固定骨折部,沿纵轴方向挤压,若骨折处不发生缩短移位则说明骨折对位良好。
复位后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肢对比,并测量患肢的长度,即可了解大概情况。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可进一步肯定复位的效果。
手法复位时,应先顺畸形方向牵拉,再运用旋转、屈伸、端提挤按等手法将脱位的骨端轻巧地送回原位,术时手法要轻柔,用力要稳缓,逐渐加大牵引力,避免因手法粗暴而引起关节囊或肌腱的撕裂及血管神经损伤,甚至骨折。《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
脱位的手法复位名称有很多种,散在于各个关节脱位中,但复位机理均为上诉理论,如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分为口内复位法和口外复位法;肩关节手法复位名叫坐位拔伸复位法、卧位足蹬复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