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广州,遇见“最美转角”骑楼

窄窄的街道两旁,一幢幢房子好像长了脚,被柱子架在半空。再仔细看,底层的房子似乎往里掏空了两三米左右,而且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走廊,长可达数百米甚至几千米。

这些被柱子架在半空的“长脚”房子,便是广州最有特色的近代建筑之一——骑楼。

如果你在小红书APP上搜索"骑楼",会立马被这些摄影博主分享瞬间种草,这里有复古的西关风情,也有浓浓的市井人情味。


骑楼,作为广府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的一种商住建筑,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广府当地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中西元素的整合展示出广府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广府地区最著名的骑楼,多分布在老城区。以广州为例,骑楼式建筑以逢源路、龙津西路、恩宁路、第十甫到下九路、上九路等地段最具代表性,还包括后来兴建的新亚酒店、新华酒店和爱群大厦等。又如中山市石岐的百年老街孙文西路上的骑楼,都是骑楼式建筑物中的佼佼者。

爱群大厦


自明清起,广府历史上与国外的交流一直未曾断绝。咸丰十一年(1861)中国与英、法签订《沙面租约协定》,后来两国将沙面转租给美国、德国、葡萄牙等国,这些国家将当时欧美流行的建筑风格带到广州。同时,骑楼从东南亚经海口传入香港,香港将其变形改造,称其为“唐楼”,后再传入广州更名为“骑楼”。在这过程中弱化了南洋的伊斯兰成分,而强化了欧美元素。

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初三日,张之洞在“修筑珠江堤岸折” 中,指出要将“修成之堤一律坚筑马路以便行车,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马路以内通修铺廊以便商民交易。铺廊以内广修行栈, 鳞次栉比”。其中所指“铺廊”就是指骑楼。这种“马路-铺廊-行栈”的街道模式,被认为是广州骑楼的雏形。

张之洞的奏折明确了骑楼底的空间尺度,对清末二十年间长堤上的骑楼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长堤大马路上现存最接近张之洞构想的建筑是建于 20 世纪初期的中法韬美医院。

1911 年广东军政府成立,都督胡汉民设立工务司并开始拆卸城垣,改筑新式街道,同时着手进行拓宽街道的计划,展开了都市改造。从城市空间经营效果来看,建筑骑楼不仅可满足近代新式马路“两侧步行、中间车行”的断面设计要求,而且通过步行道上盖骑楼的方式,可以减少拆屋的赔付成本。由于骑楼可遮阴避雨适应岭南气候,方便组织商务,近代广州多利用骑楼底的步行空间作为人行道,成为商业街道空间形态的主流。

1912 年发布的《广东省城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为广州第一部成文的建筑法规,对骑楼底空间进行了详细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新建铺屋,都要留出八尺宽的位置,建造“有脚骑楼”,以作步道之用,不得私自占用。明确了设骑楼是“以利交通”,为便利行人和公共交通而设。

从清末的初步尝试开始,广州历届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过多次主动调适,于1924 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规范,最终决定了广州的城市风貌。

20 世纪 30 年代,广府城市开始了重要骑楼街的集中建设,具体施工主要依靠当地工匠。灰塑具有耐酸碱耐高温的特点,因而被广为采用。灰塑需提前制备原料,施工时工匠先在装饰位置用草根灰批底,再用纸筋灰在表层抹平,然后风干,操作过程需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这也就决定了装饰的纹样必须是工匠熟悉熟练的图样,对于外来纹样,工匠只能进行简单模仿、即兴创作,这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巴洛克装饰,也是外来装饰本土化的成果。

广州骑楼装饰的题材较为丰富,除常见的中原文化符号寓意吉祥外,还充斥了大量的地方素材,如桂圆、荔枝、芒果、芭蕉、香蕉等岭南水果雕饰,不仅如此,还有的与店内业态相结合,如茶馆门楣上装饰茶壶、腊肉店绘制烤腊肉场景等,生动活泼。



这些题材有的独立构图,有的与忍冬草、璎珞、徽章这些巴洛克、洛可可题材相结合(一般以中式题材为构图中心,外轮廓使用西式纹样框边修饰),有的将中西样式融合,重新组织构图。在建筑设计上,有的地方建成上实下虚,在临街一面引进了西方的券廊和柱式,此为“洋式店面”。

骑楼的出现,使得传统前店后宅式民宅建筑风格发生了重大调整,改为下店上宅的模式,既可以给街上行人避雨防晒,同时可以更好地招揽顾客。

(图源网络,侵则删)

《广府百问》

广东人民出版社


【往期推荐】





如果你看到这里,请让我们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