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现代大学生军训过能打赢古代军队吗?
近十多年来,穿越类作品在中国网络文学中成为一大热门种类。不同作品中的主角所穿越的时代、目的地和他们所要经历的冒险故事当然是各不相同。女生的作品里可能更喜欢是去和天潢贵胄什么的演绎几出旷世骇俗的多角恋。而男生这边则多要复杂一点,有想投胎去当王爷的、也有满怀梦想干出一番经天纬地大事业,但在穿越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成了乞丐差点在辽东冻饿而死的;还有主要精力投入在古代玩女仆养成的死变态等等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不过观其大略,主要都还是以“治(谋)国(朝)平(篡)天(位)下”得居多。
随着“穿越”作品大行其道,架空对比的话题也为广大穿越爱好者津津乐道。其中,“关公战秦琼”一类的军事争论尤为热闹,秉着“武无第二”的精神,各家拥趸都为各自所拥护的对象摇旗呐喊。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关于现代大学生VS古代军队的话题就十分热闹。其主要观点有古代普通人无法分辨左右,做不到近现代军事队列中最基本的动作要领,例如“向左转”、“向右转”、“向右看齐”等等;古人缺乏营养,身体素质不如现代人;古代军队军事纪律差,下一场雨他们就能一哄而散,而大学生或者高中生在雨天坚持操练则屡见不鲜;古人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不知国家民族为何物,没有现代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而独有的顽强斗志,只要伤亡率打到10%就会崩溃;以及综合上述而做出的推断,接受过队列训练的大学生就能用同样的武装暴打古代军队中非精锐的部队,一如晚清的清军。
▲晚清清军群像
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让我们一项一项来看过。先看第一条,古人左右不分。这个说法首先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史料支持,纯粹是从近代的一些民国军事故事演化而来,这些故事里的主角可能是王家烈的黔军或是抗战时的滇军等等,他们都遇上了一个共同的难题,过去在老家都是只讲“东西”不讲“左右”,乍一遇上军事口令,完全就找不到北,操练正步时左脚当右脚,右脚作左脚。部队里一些机灵的军官就想了个法子,让部队里所有的新兵都一只脚穿草鞋,一只脚穿布鞋或者干脆打赤脚,口令也从“左右左”变成“草鞋布鞋草鞋齐步走”。根据这样的传说推测,既然现代人都会遇上左右不分的问题难以用正规方法矫正,那么古代人对此就更是无解了。
1968年的英国电影《英烈传》(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里也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军队中存有“左右不分”的窘境,片中的英国军官也采用了和中国人相似的办法,在每个士兵的左脚靴子外面插一根稻草来表示这是左脚。
但是,事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有一个最通俗的典故大家肯定都知道,孙武子给吴王阖闾献兵法时,吴王曾以宫女百八十人与孙子练兵观其成效。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有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而且在先秦的上古时代,一般诸侯国的军队分为上、中、下或是左、中、右的三军,在已经有以方位划分部队的方法的情况下,断言古人“左右不分”,也未免也太小瞧古人了。
第二条,古人缺乏营养,身体素质不如现代人。从营养摄入来说,这一条是很有道理的。不要说古代,就是三十年前的中国人和今天的中国人相比,都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更不用提一百多年前连三餐概念都不一定有的广大中国劳动人民。许多老照片里许多枯槁肌瘦的国人更是坐实了这点。但问题是,差距有没有大到影响战斗力?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将中国民众与德国劳动人民做过体质上的比较,得出了“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的评价。由此可见,古人的身体虽不如现代人来得健壮,但也还过得去。何况承受从军征战的鞍马劳苦也不是光用比较谁的营养好就能决定的,有时候意志力更为重要。
▲被俘的义和团拳民
第三条,下雨一哄而散,说的是戚继光的三千旧部待命于郊,虽遭雨淋,仍自朝至午,军容益肃的故事。当时围观的边军都对戚继光的军令如山佩服不已,以至大骇,自是始知军令的故事。有的人就此推测古代强军的军纪不过尔尔,淋场雨这种小事何足道哉。但是持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没有考虑过古代战士可不会像现代人能够在淋雨之后得到温暖的热水冲洗、有干燥的毛巾擦身,换上舒适保暖的衣物,就算感冒了吃点药片打点点滴就能迅速痊愈。何况同瓢泼大雨相比,古战士要面对的是更为可怕、更为致命的“矢石如雨”、“箭如雨下”。在没有督战队提着鬼头大刀立于身后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可以有多少普通人能够在密集的“飞蝗”面前坦然如淋雨。对古代战士来说,这就是他们几乎在每场战斗都要面对的家常便饭。当然,枪炮运用于战争后,战争烈度升级。热兵器越是发达,战士受到的威胁就越比冷兵器时代的战士大。只是仅仅接受过队列军训的大学生们能否也承受得住就是个问题了。
第四条,古人只要伤亡率打到10%就会崩溃云云的说法相当牵强。因为人类自古以来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多到不可能得到有效统计,故而这几乎是个根本无法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的数字。如果真要统计,则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截选若干基数的记录可靠的战报战史,分析伤亡数字达到多少时部队发生崩溃。这里所谓的若干基数不仅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还是其有效性、可信性。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在没有看到原文之前,即使有这样的表格也不能随意引用,更不能借题发挥。
说起来,现代人之所以会有古代军队战斗力弱的映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被经常当作绝佳典范与代言人的晚清清军。网上关于自1840年起清军不堪一击的段子很多,时间跨度从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都有。剖析晚清清军战斗力差的文章也有很多,在笔者看来对此最佳的说明莫过于冯玉祥将军的自传《我的生活》中的一点记述。
▲北洋时期的冯玉祥像
冯玉祥十一岁时就因为父亲的关系参了军,他的名字玉祥也是在报名入伍时别人随意起的,当上了兵的冯玉祥并没有随营操练,除了发军饷时去趟军营平时还在家中过日子,这就是封建社会里典型的所谓的父子兵。两年以后,甲午战争爆发。按照现代标准,还不是成年人的冯玉祥随军开拔,驻扎在大沽口,亲眼见到军中的老兵油子拿日本人吓唬新兵,不断地把新兵吓走好得去他们的衣服用品换炖肉吃。军队中吃喝嫖赌之风习以为常,军队打靶时每人每次得领五十个药条(弹药包)。这些药条,并不一定都须打完,每人总要剩个十几条,自己卖掉,换钱用。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军随义和团攻打教堂,劈里啪啦又是一排枪声,被打伤了好几十,死了的也有好几位,队伍败下来了,你抱怨我,我抱怨你。打仗不行的清军撤退时纪律全无,一些乱兵为了两幅赤金镯子就砍了苦主的一条手臂不说,还互相为此争夺厮杀。合计起来,为了此害死一个女子,又害死整整一连官兵。晚清军队的腐败在这里都显露无遗。像这样的部队莫说是要打赢仗,自己不要在长途行军中将自己折腾散架,就是谢天谢地了。
▲此画虽然不乏有日本人自吹自擂的成分在内,但是清军的丢人现眼的表现可以与冯玉祥的记录互相对照。
但是并非所有晚清清军都如此不堪。冯玉祥的父亲和他的同袍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战争中就有着出了与上文中截然不同的表现。《我的生活》中这样写道:
那时军事上的设备都幼稚得可怜,而且对于士兵的待遇也是猪狗不如的。这样横贯数省的长途行军,嘉峪关不设兵站,士兵的口粮一次发给八天,全是生红薯,由各人自己背负着。从内地到新疆,一条黄沙漠漠几千里的长途,本来尽够人走的了,如今再加上八天口粮的生红薯,总计至少在十五六斤以上,压在背上,叫人怎么受得了?这样的长途跋涉,一天一天,好像永远走不到头。一路上,饿了的时候是以红薯充饥;渴了的时候,仍然是以红薯止渴。这种生活,不说多天,就是三五天,父亲以及其他任何强壮的同伴,也都有些为难了。几天之后,大家已经支持不住,但是终于勉强挣扎着到了驻守地。
▲“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王震
王震将军曾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艰辛做过高度评价:“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走那条路非常艰苦,可以想象,左公走那条路就更艰苦了。”试问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将包括冯玉祥父亲在内,一百四十年前踏上漫漫西征路途的清军将士等闲视之。就是凭借有着这样吃苦耐劳的军人,左宗棠麾下的清军才得以击败阿古柏,威慑老毛子。最终得以完成收复伊犁的功绩。总而言之可以这么做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是在晚清这般日薄西山的环境里,仍然存在有战力不俗的军人为其续命。故而在衡量古代军队的战斗力时,必须更加要做到尽量客观地分析。绝不能用一个“古代军队”的帽子盖上去,就断定古人就是战五渣。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HG,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