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练武先学跳舞-印度锡克人的盖挞武术

2017-03-10 魏兵 冷兵器研究所

盖挞是印度尚武的锡克民族的武术,盛行于信奉锡克教的旁遮普邦。盖挞的锡克语字面的意思是“真知的武器”,是一种武技与信仰兼修的武术。事实上,盖挞其实就是为捍卫锡克教而产生的。今天它仍是锡克青年喜爱的运动,在各种锡克教节日里,总能看到锡克青年演练盖挞。

盖挞是印度尚武的锡克民族的武术,盛行于信奉锡克教的旁遮普邦


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后期,由那纳克在印度旁遮普创建。该教的首领和祖师,被尊称他们为“古鲁”,即“师尊”。从那纳克开始,先后有10位师尊,之后的领导人不再获此称谓。从第六代师尊开始,锡克教为了对抗莫卧尔王朝的压迫,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组织——卡尔萨 。

锡克教创始人古鲁那纳克


他们经常与政府军以及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古鲁的私敌进行战斗,并且规定单身男子婚前集体居住,把全部精力贯注在刀剑武功。第十代大师戈宾德辛格,被称作“勇士师尊”,他的名言就是:“我要教麻雀打败鹰,要让锡克无论男女都无愧为战士”。锡克教规规定:每个卡尔萨成员,必须终身不剪发,否则就成为叛教者。帕胡尔仪式时,男教徒要使用双刃剑搅拌水洒身,妇女要使用单刃短剑,仪式后,男子就取得“辛格”称号(意为雄狮),女子取得“考尔”称号(意为母狮)。

第十代大师戈宾德辛格,被称作“勇士师尊”


哈尔萨军事组织


男教徒要使用双刃剑搅拌水洒身


在卡尔萨中,高级武士称作阿卡利,意思是“真神追随者”;低级武士一律称作Nihang,波斯语意思是鳄鱼(一样不怕死前行),事实上他们经常担当自杀进攻任务。

卡尔萨中,高级武士称作阿卡利,意思是“真神追随者”

▲低级武士一律称作Nihang,波斯语意思是鳄鱼


除了信仰和组织上的建构,戈宾德辛格还大力发扬锡克武术,形成完整的盖挞体系,不仅囊括各种兵器和徒手格斗武技,而且还有大量类似中国气功一样的功力修炼技能。

在盖挞使用的武器包括: 

Talwar :  塔瓦尔:曲剑 

Lathi : :竹棒 1至3米长 

Flexible weapons灵活的武器,如皮鞭和链。 

Churi: knife Churi :刀 

印度钢铁反曲弓

Barcha: 矛 

Khanda:传统锡克教和拉杰普特直剑

Peshkarj: 匕首 

Tabar: 斧 

Chakram : 轮 :圆形双刃剑,可以扔。 规模较小的标本可穿戴像手镯和用作指节铜套

Bagh Nakh: Leopard的爪子,一个加核武器戴在手类似于日本的shuko 

Katar : 拳刃 :匕首能够穿透装甲

▲锡克最具特色的兵器塔瓦尔

▲直到20世纪初锡克男子必备随身武器

轮状武器有多种形式,大型的威力巨大是近身战利器

小型的是一种抛掷的飞行武器,中国神话里哪吒的武器其实就是地道印度武器


▲Katar也是一种印度独有的兵器,可理解为拳刺,能够穿透装甲


盖挞对练习要求很高,要求习武者应该尽量多的熟悉多种兵器,而非偏执某一种。这样在复杂的作战条件下,武士就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作为武器的物件。

塔瓦尔的练习也是分阶段的,首先使用带封闭护手的竹剑


盖挞最基本的技能是从掌握竹棒术开始。然后是刀剑,即塔瓦尔的使用,这可谓锡克武士看家本领。塔瓦尔的练习也是分阶段的,首先使用带封闭护手的竹剑,然后使用不开刃的钢剑。塔瓦尔技术不仅限于剑对剑,还包括盾陪剑对练,以及盾陪剑对付其他所有类型的兵器。

竹剑熟练后使用不开刃的钢剑


盖挞武器训练的最高阶段要求习武者必须具有单人迎战多人的技能。

盖挞没有具体的套路,但却有许多不同的舞蹈,习武者在练习时,往往会有音乐伴奏。习武者按音乐节拍起舞,其实也是和套路演练异曲同工。

盾配剑是真正具有实战意义的剑术,也是锡克剑术的高级阶段,据此可迎战多种武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魏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