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泉刀剑真如网传的那样不堪了?三问吴宇森御用铸剑师胡小军

冷妹 冷兵器研究所 2020-01-04


百锻成剑 侠心无尘


……


- 胡小军 -



有人说,龙泉这座城市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每一个喜欢传统刀剑的人,都对它神往已久却又望而生畏。


很多人对于龙泉刀剑的了解,都来源网络文章当中。在我读过的关于龙泉刀剑的文章中,标题大都古朴雅拙,文笔优美磅礴,内容大同小异。这些动辄洋洋洒洒字数上千的文章,并没有让我对龙泉刀剑留下更深的印象,却往往干扰了我对刀剑选择的方向。这不禁让人疑问:什么才是真正的龙泉?什么才是真正的龙泉 宝剑?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我们专门采访了“剑村”的创始人胡小军,以他作为龙泉铸剑师的第三方视角,探讨他眼中的龙泉刀剑。


口述:胡小军

撰稿:冷妹


▲胡小军


大多数人知道胡小军,是从吴宇森的《赤壁》开始的,在他的手中,本来着墨不多的道具宝剑成了电影中的一大亮点;从业20载的胡小军,亲眼目睹了龙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镇,变成了今天的中国传统刀剑之乡。作为参与者,他说出了自己对“龙泉”和“刀剑”的看法。


1. 险些没落的龙泉刀剑



相传2500年前,龙泉铸剑师的先辈欧冶子,在这里铸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把铁剑:“龙渊”。依靠龙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这里成为了自古以来铸剑师们的福地。


被群山环绕的龙泉市,从地理环境上就决定了交通方面天然的闭塞。在2006年以前,想要进入龙泉,只能选择从杭州、温州等周边城市出发,乘坐一天的长途汽车才能达到。正是因为交通的不便,使得龙泉从古至今都很少与外界交流。也正因如此,传承了2500年的铸剑工艺才能在龙泉得以保留。


在胡小军的印象里,龙泉的刀剑产业其实兴起于2001年。


▲龙泉  宝剑


在2001年以前,龙泉的匠人们,虽然依然从事着刀剑行业,但是因为对普罗大众对于冷兵器的认知,基本上还停留在战争用途,所以此时的龙泉刀剑,更多的是作为武术用剑流向全国。就如胡小军所说:像是如今常常听说的脱蜡铸造、宝石镶嵌,以及古法百炼钢等铸剑工艺,在20年前的龙泉,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后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注重,在2001年开始,龙泉市政府开始带领龙泉当地宝剑和青瓷的从业人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展览。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刀剑文化才得以复苏,人们对刀剑有了新的认知。而近几年,在网络、影视、以及游戏等一系列的文化产业,对古代题材的选择,为龙泉刀剑的推广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可以说,正是因为上述种种的因素,才有了龙泉这20年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如今的龙泉刀剑。



2. 何为龙泉宝剑



这些年来,很多人都逐渐感觉:龙泉越来越商业化了。


在这里,充斥着各类不同品质的刀剑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刀剑当中,一点一点的失去了对龙泉的信任与耐心。而针对这一点,胡小军向我们说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其实,现在的龙泉刀剑市场,总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由全国各地的机床代工,将普通的钢板切割成刀剑的样式进行售卖。虽然这些产品同样打着龙泉的旗号,却并非真正产自龙泉,只是由快递发到龙泉再从龙泉发货而已。第二类是龙泉量产的普及型刀剑,这些刀剑的主要销售群体针对于武术或观赏类刀剑。这些产品基本上保持了龙泉的铸剑工艺。


至于第三类就是由龙泉遵照古法铸剑工艺的匠人们,纯手工打造的刀剑,这些刀剑,无论是从设计、工艺、质量上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产量极低。


▲龙泉  宝剑


其实,在胡小军看来,这种市场的分级正是代表了这个行业可以延续的证据。


作为一个铸剑师而言,胡小军在每年制作的刀剑中,也仅有寥寥几把可以真正称的上满意的作品。顶尖的刀剑作品,不是仅靠金钱就可以拥有的。更多的是靠缘分。一把好的作品,最少要铸造一年的时间,从剑身的设计、材料的运用、工艺的复原,都需要赋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里面。而这些付出的心血是很难用价值去衡量的。这种作品,一旦错过,就很难再寻得。


▲胡小军


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产量极低的匠人作品,势必是无法满足全国的刀剑市场的。所以并不是龙泉变得商业了,而是为了不让中国的传统刀剑行业走向末路,才会有了现在龙泉的发展形式。


正如胡小军所言: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各类真假不一的龙泉刀剑,但对于真正龙泉当地的刀剑从业者而言,他们的初心从未改变。



3. 何为现代铸剑师



学铸剑,胡小军用了8年。他是从修复古代刀剑入的行,由此他学会了百炼钢、敷土烧刃、金属錾刻这些传统技艺。因为这些本事,他成了龙泉唯一一个师傅不在本地、也没有家传渊源的铸剑师。


胡小军跟随师傅所学的古法铸剑术,源于日本与中国台湾的工艺回流。从古至今,刀剑制造行业一直被严格的管控,所以很难有工艺资料可以保存下来。就像如今被誉为铸剑师先祖的欧冶子,他代表的并非一个人,而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所有无名的铸剑师们。对于刀剑文化的抵触与忽视,使得他们的工艺与作品,很少留存至今。当代的铸剑师们只能从日本与台湾省的刀剑文化当中,寻找他们存在过的证据。


▲胡小军


如今,早已不是仗剑远游的冷兵器时代,弹剑龙吟的侠客斗不过手持鸟铳的混混。至于所谓的古法铸剑,在外行人眼中,更是不懂变通的产物。


胡小军告诉我们,其实现代的铸剑工艺,无论是从钢铁原料、铸剑的工具还是技术手段,毫无疑问超越了2500年前的欧冶子时代。那么现代铸剑师的道路该如何去走呢?


▲胡小军


在胡小军的眼中,现代的铸剑师,应该是在传承中去创新。用最古老的材料,最传统的工艺,用中国人的元素,去打造出适合全世界人的作品。这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东西。如果只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古人的设计以及款式,那么又何谈创作?


很多人往往深陷于“古人会如何去做?”的思维怪圈: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传统刀剑其实毫无益处。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文化冲击。那么注定也无法深入其中。


4. 尾声


从三国时曹植“宝剑出龙渊”的诗句,到近现代的龙泉 宝剑的金字招牌。龙泉出宝剑,宝剑必出龙泉,一直是几千年来国人的共识,在龙泉 宝剑从衰落走向兴盛,到如今的趋于平淡。不可否认的是,龙泉都是捍卫了中国传统刀剑的专业和尊严。


龙泉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我们无法去体验这些现代铸剑师的生活与经历,但从他们的作品当中,却可以看清他们的思想与理念。从对胡小军的采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龙泉依旧还是那个中国传统刀剑的摇篮。这里有着很多如胡小军一般,为之付出心血与汗水的,有思想的铸剑师们。


这里,依旧值得我们期待。


▲视频来源:Hi手艺




胡小军系列作品赏析



想了解更多胡小军的作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了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