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无觅处”里的铁鞋原来长这样,还跟高句丽重骑兵有关
“踏破铁鞋无觅处”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但铁鞋是什么样的呢?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大宋元嘉年间,在今天的江苏,当年的会稽出了件神奇的上古遗物,据说是大禹留下的宝贝。因为这个是在“大禹”乘过的石船旁边挖出来,而且所在地也是大禹会盟天下治水的会稽,“证据链条”完美,十分可信。禹迹现世,大宋朝廷还不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万万年?必须的大喜事!!!!赶紧上表皇上,并且必须写入地方志,千古流芳!!!这“禹迹”是个啥呢?铁鞋。
冷研之前的文章曾经提到,马蹄铁的技术,在东方可以认为诞生于辽东高句丽时代。在高句丽墓葬群中出土了很多四世纪的马蹄铁。而直到元代以前,中原文明都没有掌握给马钉掌技术的确切证据。技术的发展是有脉络的,马有铁掌,人有铁鞋。比如上面提到的“禹迹”。宋人判断铁鞋是大禹穿过的是因为《汉书·沟洫志》这样记载大禹治水
陆行载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毳,山行则梮。这个“梮”,唐代颜师古(581年-645年)做的注解是“梮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可见最迟到唐代,中国人就知道穿钉鞋上山不打滑了。成书于唐代的《晋书》也写到,石勒打刘曜时,让部下穿“铁屐施钉”登城作战。不过这“梮”是木字旁,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认为钉鞋是木头鞋,上面有钉子。并没有说是纯铁的鞋。把宋人竞得一惊一乍的的肯定不是木头鞋铁钉鞋底。
要是木头鞋保不齐土里挖出来的就只有钉子了。别说惊了宋人,这钉子干啥用的都不一定有人知道。所以宋人在会稽挖出来的应该是一双全铁的鞋。那么有纯铁鞋的进一步证据吗?200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的JYM0540号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在清理出的墓葬品中,有一组钉子。
▲上图20
图中的20号,就是鞋钉,而且是鎏金鞋钉。只有钉子怎么看得出是干什么的呢?1962年春季,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在洞沟地区进行普查。在十二号墓室北室左壁发现了这样的壁画。
▲中间具装武士的脚
这只是墓室壁画。还有更明确的吗?有。在集安市区2.5公里外丸都山上,有一处高句丽的都城。在这个都城里,考古队清理出了这样的器物。
▲这东西就是古人所说的铁鞋的原型了。
技术的发展是有脉络的。高句丽人既然会给马钉掌,那把技术用在人身上是很正常的思路。这是给人穿的,但从外形上来看,离“鞋”还差点意思,有点像鞋的附件。更“铁鞋”的也有。也在集安附近。
▲从左到右,出自麻线沟古墓,禹山古墓,麻线猪场古墓,七星山古墓,禹山和将军墓
这是纯粹的铁鞋底。如果宋人挖出来的是这样的鞋底,那么把这个误认为是大禹穿过的也有可能。不过,还有更“铁鞋”的。
▲这双鞋出土于义城塔里二椁、收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如果宋人挖出来的是这样的鞋,倒还真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大禹当年用过的。
钉鞋也好,铁鞋也罢,一直到清代,我们中国人一提到“铁鞋”,那都是作为走了很多路,付出了很多很多努力的铺垫。然后是不是跟一个“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转折那视语境而定。其实不必的。从出土的文物和墓室壁画来看,钉鞋铁鞋做出来都是走困难路面或山路的,而且磨损的都挺快。和“费尽千辛万苦”搭不上边。就好像没人觉得把马蹄铁用坏了是多了不得,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一样。无非就是中原核心文明区的汉人不用,产生了一点美好的想象而已。
巧的是,说“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是宋代诗人夏元鼎。而宋代,偏是个连钉马掌都还没学会的朝代。穿铁鞋的都是在神仙故事里。比如《山西通志》卷一六○《仙释二·隰州·宋》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曹仙姑,一手牵着个小女孩,一手牵了条狗,来到了大宁马斗关,看到路边有棵柳树就坐下休息。这位曹仙姑的扮相就是左手拎一双脚跟已经磨穿的铁鞋,右手握一根握得溜光水滑的铁杖她招呼岸边的船家想要渡河,船家不肯,说涨水呢。曹仙姑嘴上笑嘻嘻,心中……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这位曹仙姑顶着张笑脸,牵着女孩拉着狗,就这么在河面上走过河了,过了河就直接进了石龛了。然后“一境大骇,为塑像祀之,有祷辄应。元人郝季隆有碑记”。现在流传至今的“铁鞋”故事,绝大多数都这样。要么是用来形容付出了多少艰苦,要么是神仙的道具。
所以,如果哪位冷研的读者穿着钉鞋穿越回古代,也许能在县志里留下段神仙佳话也说不定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灵吸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了解更多兵器,扫描下方冷研运营微信二维码,添加微信了解。
《天龙八部》里萧峰威震群雄的金马蹄铁竟与北宋灭亡有关?
古人的各式兵器何止十八般兵器?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