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把人马武器都撕成碎片!这款冷兵器时代的主战坦克为何被淘汰?

冷研作者团队 冷兵器研究所 2020-01-04




编者按:在古典时代,世界各地都流行步兵方阵战术,方阵中的士兵身披重甲,手持巨盾,只要摆开了阵势,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这使得战争陷入到如同一战时期的堑壕战一样,敌我双方都奈何不了对方。这就迫使军人们从战术和武器两方面着手创新以突破地方的战线。而本文的主角——镰刀战车,就是从武器方面进行的创新。



▲古典时代的战争,彼此实力相差不大的双方通常打了大半天却奈何不了对方,不得不在精疲力尽各自收兵撤退,战争最后沦为消耗战,靠熬死对方取胜。


作为威力强大的冲击兵种——镰刀战车及类似的战车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汉代《春秋感精符》一书中就曾记载,“齐晋并争,作冲车,厉武将,轮有刃,衡作剑,以相振惧”。曾侯乙墓也出土过安装在车轴上的矛状车軎,其他周代车马坑也发现了末端安转了矛头的车衡。英伦三岛的凯尔特部落在和罗马人作战时也有使用镰刀战车的记载。但一般来说,镰刀战车主要应用于波斯和希腊-罗马地区。


▲曾侯乙墓出土,出土了两个矛状车軎,一个长38.5厘米,一个长42厘米。


▲车衡是中国古代战车上的一个部件,横架在战马肩上,车衡上系车轭,车轭套在马身上。


据色诺芬《居鲁士劝学录》一书记载,镰刀战车是由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所发明。公元前6世纪,原本僻居今伊朗西部山区的波斯部落在部族领袖居鲁士的率领下异军突起,一举灭亡了米底王国,建立了波斯帝国。米底王国西部的吕底亚王国,面对这个新兴的强权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波斯。


▲富有的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向梭伦炫耀自己的财富。在对波斯发动进攻前,曾派人到德尔斐神庙献祭请示神谕,神谕说:“如果克罗索斯进攻波斯人,他就可以摧毁一个大帝国”,就满心欢喜的攻击波斯,不料最终毁掉的是自己的帝国。


据说,面对强敌的进攻,居鲁士一面调兵遣将,同时针对敌军多步兵的情况,创造性的发明了镰刀战车。居鲁士将战车加宽,车身加固,车厢加高,在两边的车轮轴上安装上长达一米的锋利铁镰刀,同时战车载员和马匹都披上重甲。


▲战车正常操作是作为投射平台或是将战士送到前线,很少有直接冲击步兵的。


▲波斯步兵虽然也是能征惯战,当时相对于希腊重步兵还是弱了太多。


BC547年秋季两军在普特里亚遭遇,居鲁士祭出秘密武器,镰刀战车被布置在第一线直接攻击吕底亚大军。由于从未见过这种武器,吕底亚方布置在前方的轻装部队迅速被击溃。溃兵又冲动了自己的阵脚,镰刀战车紧随其后一头扎进吕底亚中央埃及盟军的步兵方阵中,队形紧密无法腾挪的埃及步兵,伤亡惨重,但也凭借血肉之躯挡住了镰刀战车的冲锋。但接踵而至的波斯大军打得吕底亚军摇摇欲坠。克罗索斯虽然调集预备队拼死反击,但还是抵挡不住最终战败撤退,而埃及人则趁此机会将所部一万多重步兵结成一个大圆阵自守,波斯人付出惨重损失无力消灭他们,最终允许他们荣誉撤离。逃走的克罗索斯也没能苟多久,当年冬季他的都城萨迪斯被攻破,战败投降。


▲波斯人的镰刀战车,迎面这么一个怪物冲过来,着实吓人。


镰刀战车这种新式武器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但随后就有人摸索出破解之道。BC401年波斯帝国西部总督小居鲁士王子,发动了对自己兄长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叛乱。他经过精心准备后,集结了数万大军,其中有1万4千名精锐的希腊佣军。双方在帝国首都巴比伦城西北的库纳克萨展开决战。两军甫一接战,叛军右翼的希腊佣军,不等王军的镰刀战车达到冲刺速度,就快速跑步进攻。希军一边大声呼喊着口号,一边用武器敲打盾牌,巨大的喧闹声,使得拉车的战马受惊乱窜,连驭手也被甩下车,大部分战车都掉头返回己阵,少量冲到希军阵营的都被轻易的避开,没有造成任何伤害。随后希腊佣军给王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不料小居鲁士却在对国王的“斩首行动”中意外战死。


▲希腊佣兵们一开始是被小居鲁士忽悠是去平叛,走了一半才被告知是要造反,看在双倍工资的份上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却不料从此开始了一段噩梦之旅。


镰刀战车虽然有缺点,但是使用的好确实是对付步兵的利器。在两年后的斯巴达远征波斯的战役中就有个典型的例子。当时希军连连获胜,就散开来四处劫掠物资,此时波斯总督法那培萨斯带着两辆镰刀战车和400骑兵突然杀到,希腊人匆匆集合起来700多人,但还是被波斯的战车冲散,有100多人被随后跟进的骑兵砍倒。要不是,刚好附近有一支希腊大军经过,这些人就全交代了。



要知道,镰刀战车的杀伤力极为可观。据记载,被战车蹂躏过的场面极为惨烈,人马,武器都被撕成碎片,满地都是残肢断臂。镰刀如此锋利,以至人头被斩落到地上,脸上的表情都还没有变化。罗马人曾记载,激战中经常有人四肢被镰刀战车砍掉到地上还在扭动。有人左臂和盾牌被战车轮上的镰刀卷走,都没有意识到,仍专注于战斗,直到流血过多倒下。



鉴于镰刀战车如此可怕的杀伤力。被亚历山大一系列组合拳打得怀疑人生的大流士三世(特别是在伊苏斯之战,老娘和老婆、孩子被马其顿人一勺烩全部俘虏)在高加米拉战役祭出了老祖宗的这个大杀器,甚至特意将两军即将交战的战场铲平,以便于镰刀战车冲锋厮杀。但是马其顿人也采取对应的措施,在主力的前方布置了一道散兵线,他们分工协作,几人一组灵巧的躲开战车的正面攻击,从侧面攻击马匹缺乏防御的肋侧,车夫被从失去速度的战车上拖下来杀死,大部分战车还没有接触到马其顿方阵就报销了。训练有素的马其顿步兵,则让开一条条通道让剩余的战车无害通过,这些战车随后被马其顿后卫部队捕获。


▲高加米拉一战,马其顿赢得并不容易,中央被波斯军突破,左翼也差点被打崩溃


高加米拉战役中镰刀战车虽然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是它恐怖的杀伤力还是给希腊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的继业者王朝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镰刀战车部队,其中占据波斯故地的塞琉古帝国更是开发了升级版,挽马的车轭加装了数条向前的长矛,车轭两端也安装了镰刀。这样一个浑身利刃的怪物出现在古代战场上堪称主战坦克一般的存在,只要是挡道的统统都会被撕成碎片。


▲升级版的塞琉古镰刀战车


但这个却升级版镰刀战车,让塞琉古帝国输掉一场关键性的战役。BC190年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安条克三世以两倍于敌的兵力与罗马展开决战,率先发动攻击的左翼镰刀战车,刚出发不久就迎来了前出的罗马轻步兵一顿标枪、弓箭和石头的狂风暴雨。战前罗马指挥官就命令投射部队专门攻击战车的挽马,受伤的马匹瞬间陷入狂暴状态,开始四处乱串。



因为离塞琉古大军较近大部分都冲回了本阵,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使得左翼士气大跌,少部分冲向罗马轻步兵的都被轻松躲开,从后方被击毁。两军正式接战后,塞琉古左翼的迅速溃败,以致宝贵的具装重甲骑兵还没来得急提速就被敌军赶上杀死。虽然此时安条克三世已经亲率骑兵击败罗马的右翼,但还是因为左翼溃败输掉了这场战役,不得不对罗马,割让大片土地,支付巨额赔款。



有记载的镰刀战车最后一次成功战例,是在BC89年的米特拉达梯战争中,罗马附庸比提尼亚王国对本都王国的阿姆尼亚斯河战役。一开始,他们还跟本都军队打得有来有回,直到侧翼遭到本都镰刀战车的袭击。有人被镰刀砍成两截,还在呼吸,有人被砍成碎片,战车带着残肢断臂横冲直撞。如此骇人的景象,让比提尼亚军队士气崩解,陷入一片混乱,不久就被击溃。


▲米特拉达梯六世治下的本都王国兵精粮足,是东方一霸,可惜惹上了罗马最终,最终兵败自杀。


随后不久喀罗尼亚战役和奥科那美斯战役中,罗马军队耍了一个诡计,让一线的轻步兵现在前面遮蔽战场,二线部队则火速将事先携带的木桩钉入地面。然后一线部队退回到木桩后面和二线部队一起投掷标枪。那些侥幸熬过了标枪雨的战车都撞上木桩车毁人亡,罗马人甚至在击退战车后,拍手大笑,大声叫喊着在多来点。从此以后镰刀战车基本就退出了地中海世界的战场。



为什么威力巨大的镰刀战车却最终被战场彻底淘汰了呢?主要是镰刀战车有一系列的缺陷,首先对场地要求高,必须是平坦开阔且干燥的场地;其次必须要有足够的速度才能足够的冲击力,所以常常被人抓住这一点抢先发动攻击;再次车体较大,导致车辆缺乏灵活性,而且因车体的利刃,不得不拉开车距,导致攻击密度不够,纪律和训练良好的部队能轻易躲开;最最要命的命门就是提供动力的马匹,容易受惊失控,一旦有一匹马失控或被击毙整辆战车就报废了。因此罗马兵圣著有《罗马军制》一书的韦格蒂乌斯觉得镰刀战车就是一个笑柄。


▲达芬奇设计的镰刀战车手稿图。


马镫出现以前,镰刀战车作为威力巨大冲击兵器,屡屡使人忍不住要用它,但是因为上述这些缺点,上手难度极高,一不小心就扑街,在战场上反而给自己造成了比敌人惨重的损失。因此公元后镰刀战车基本就完全消失在战场上,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设计了几款改良的镰刀战车,但是仔细考量幸好只停留在手稿脑洞阶段,不然说不定又是一场灾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楠木,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个被《金史》黑掉战绩的道士比完颜陈和尚更能打!


揭秘古代战车武士的铠甲防护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