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蒙古西征,是13世纪一件轰动东西方的大事件。蒙古西征军一路上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但有种说法,欧洲人的城堡最后让蒙古人束手无策,甚至还击杀了察合台的六子拜答尔,从而使得蒙古人就此退兵。那么,是这么一回事吗?1241年春,入侵欧洲的蒙古大军主帅拔都和速不台,率领着大约12万主力大军前往匈牙利,又令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兄,察合台的六子拜答尔与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同时带着军队北上波兰。这支小部队实际上是用来转移注意力的,速不台希望拜答尔能够率军占领西里西亚和波兰,与另一路由合丹统领的军队在南北形成牵制,以防别国派兵前去支援匈牙利。蒙古人对匈牙利的主要兴趣在于,匈牙利是草原地带延伸的最西端,可以作为蒙古骑兵未来在中欧作战的绝佳基地,就像八个世纪前阿提拉和他的匈人一样;波兰对蒙古人而言没有直接的利益,但是速不台的战略要求对波兰发动攻击,以消除蒙古人在对匈牙利的行动中对右翼的潜在威胁。
拜答尔于3月10日在桑多米尔附近渡过维斯拉河,并派另一支部队由该地向伦奇查方向挺进,劫掠这一带地方,并为下一步进攻克拉科夫作好准备,拜答尔本人则向纵深方向发展。波兰军队——弗拉迪麦日率领的克拉科夫驻军和帕科斯拉夫率领的桑多米尔驻军封锁了通往克拉科夫的道路,试图阻挡敌人的进攻,但于3月18日在赫米尔尼克附近被击败。弗拉迪麦日将军战死。克拉科夫兼桑多米尔公爵波拉斯瓦夫举家逃入摩拉维亚境内的一个修道院中。克拉科夫在3月28日陷落。蒙古人如同各地所做所为一样,将这里掠夺一空,将居民作为奴隶带走。
4月初,两支蒙古军汇合兵力,飞袭奥波列,直取波兰属国西里西亚首都弗劳茨拉夫。小波兰被摧毁之后,在波兰全国起了极大恐慌。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早已退出都城,到里格尼茨去集结军队。4月9日,亨利二世、诸王侯与众将在基督教堂举行弥撒祭礼之后,一齐率军出里格尼茨城迎敌。此战中波兰军大败,亨利二世由战场逃脱,蒙古军随即追上斩下其首。此战,波德联军死伤惨重,相传蒙古兵在战场计算死者之数,每杀一敌,割其一耳,所得之耳计有九大囊。后来在交战之地建了一个村庄,名为瓦勒思塔特,所以这一战也被称作瓦勒思塔特会战。而仅仅两天之后的4月11日,拔都和速不台的军队在赛约河之战中击败了匈牙利王贝拉四世。
但不能因此夸大拜答尔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在蒙古指挥官的训练中,学徒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王子在内的年轻军官,常与高级指挥官配对。这使初级军官得以学习,并接受劝告,必要时予以纠正,而不危及整个军队。就像速不台之于哲别,拔都之于速不台一样,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也当是拜答尔的配对,里格尼茨之战的胜利,很可能有兀良合台一份功。
蒙古军以枪穿刺着亨利的头,在里格尼茨堡前徇示。此时基督教民为了抵抗侵略者,已经把城市烧毁,退守堡内。蒙古军招降不成,就在附近杀掠一通,后率军进入波西米亚,波西米亚就是今天的捷克大部分包括斯洛伐克一部分。据《多桑蒙古史》所载,拜答尔军随后进驻奈思河(卡恰瓦河)附近之奥德穆霍夫。4月15日,又蹂躏了拉蒂博尔(今拉齐布日)。到了博列棱斯克,驻军八天。当时,指挥主力部队在匈牙利作战的拔都认为应将多瑙河以北的捷克军队打败,于是命令拜答尔于4月16日离开拉蒂博尔,开往摩拉维亚。这一点已为一部科伦编年史所证实。途中,一支部队到过梅森。
之后蒙古军南下,这支部队奉命进军匈牙利,不能浪费时间围攻城市。它分成几个小部队,在他们经过时掠夺了这个国家。这时就有了一个著名的传说,据《多桑蒙古史》记载,蒙古军进入了摩拉维亚,肆意焚杀,到达了波西米亚、奥地利边境。当时这两国都属于波西米亚王瓦茨拉夫一世统领。国内兵少,又不敢招还波西米亚、卢萨蒂亚两地的兵力,而把这些地区白白让给侵略者。波西米亚已经率军退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国内军队已经不多,他命自己的悍将雅罗斯拉夫·思泰伦贝尔(Jaroslav of Sternberg)率领精锐步兵、骑兵合计五千人前去援助摩拉维亚,要注意防守奥洛穆茨和卜林两座城市。思泰伦贝尔进入卜林,当时此州的人也已经集合了若干军队,就留了4000人防守此城,自己率领1000人入据奥洛穆茨(Olmutz,《多桑蒙古史》译作斡勒木志)。随后的斡勒木志之战,蒙古军表现出攻城能力的孱弱,面对坚城,蒙古军有绝对兵力优势亦无可奈何,反而被守将思泰伦贝尔在1241年的6月24日晚以重骑兵劫营,斩关破寨,将主帅拜答尔击杀于营中,蒙军不得不放弃攻打摩拉维亚,三天后解围而去,经格罗森科夫山口和雅勃洛诺夫山口,打到西斯洛伐克。攻取特伦琴(特拉钦)、尼特拉、克马纳(科马尔诺)诸城之后,于1241年12月渡过多瑙河,与拔都统率的主力部队会合。
思泰伦贝尔答谢天助奥洛穆茨之恩,曾为圣母在其地建设教堂一所。国王瓦茨拉夫奖赏他的功绩,让他主掌摩拉维亚州的事务,准许在他的徽章中加公爵之冠,赐地于奥洛穆茨附近,建堡一所,而受思泰伦贝尔之名。又据别的史学家的说法,所赐之地包括蒙古主将战殁之处。按多桑的说法,蒙古兵侵入欧洲之事,记载较详者,仅此奥洛穆茨一战。【多桑蒙古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255—260页】
这城战役是欧洲记载最详细的蒙古入侵史料之一,或许蒙古军的确攻打过这座城,但具体的细节有着很多错误,首先说杀了拜答尔这件事,只凭蒙古营内哭号就认定拜答尔死了很难服人。而且有史料证明拜答尔参加了贵由汗的就职典礼(详见下文)。可确实是这个战役不久,拜答尔部就挥军去和拔都部汇合了,而没有在向西侵略,这个和拜答尔部的战略任务有关。
我们上文说过速不台是分三路大军,看兵力分配就知道,当然是拔都和速不台的中路是主力,是承担主要任务的,拜答尔部和合丹部为右路和左路,其主要任务是牵制甚至是消灭威胁中路军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说其它两路军是承担战略掩护和辅助作用。从地图上看,拜答尔部已经打到奥地利边境,奥地利已经是匈牙利并列接壤的西部,也就是说右路把可以造成威胁的力量已经完全去除,拜答尔部的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再纠缠于该城。期间,拜答尔部还一度回到西里西亚,对返回家园的波兰人进一步杀掠。后又进入波西米亚,最后进入到匈牙利,和拔都主力汇合,之前拔都和速不台也晚于里格尼茨之战两天完成了对匈牙利的赛约河之战,击溃了匈牙利成建制的抵抗力量。而此时匈牙利并未完全占领,贝拉四世曾经向奥地利请求援助,但奥地利腓特烈二世却趁火打劫,在蒙古人入侵高潮期间,出兵匈牙利并进行勒索,是以奥地利已不会对蒙古军攻占匈牙利造成阻碍,从行军路线上看,这一路军在奥洛穆茨之后又向捷克王国纵深发展,继续防范着东捷克的力量。没有多少迹象表明蒙古人真的计划入侵奥地利,只是在从东欧撤军时派出一支为数100人左右的小分队对奥地利进行掩护用的袭击。
这里没有篇幅论述蒙古人从东欧撤军的原因。有人说,出现在1246年贵由登基大典上的拜答尔只是一个同名人,因为蒙古重名者极多,其实这两人并非同一人。我们根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与拉施特的《史集》的内容来进行分析:据《世界征服者史》所载,“来自察合台斡耳朵的是:合剌、也速、不里、拜答尔、也孙脱花,及其他的孙子和重孙。”而据《史集》所载,1246年春天推举贵由为汗的大会上,“从察合台的斡耳朵来了哈剌-旭烈兀、也速-蒙哥、不里、拜答尔、也孙不花以及察合台的其他子孙”。
此处出现的拜答尔(拜答尔)和不里等人并列,已经明确是察合台系诸王,《史集》还有另外两处出现过名叫拜答尔的人,一位是兀良合惕部落人,另一位是在艾因-贾鲁特之战里怯的不花部下的异密,二人皆非察合台后人,因此可以排除这两人就是这里出席的拜答尔的可能性。《世界征服者史》成书于13世纪60年代,距离贵由登基的时期不远,而且成书于数十年后的《史集》也未更改名单,据《史集·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传》,察合台有八个儿子:木秃坚、木只-耶耶,别勒客失、撒儿班、也速-蒙哥、拜答尔、合答海和拜住。
上文明确指出名字的的出席贵由的察合台系诸王中,哈剌-旭烈兀、不里和也孙不花是木秃坚之子,而在本章列出的察合台系诸王中,从察合台的孙子乃至重孙,都没有另外一个人名字和拜答尔相近。所以,这里出现在贵由的登基大典上的拜答尔,只能是察合台的六子。还有一种说法是,拔都在蒙古第二次西征中只是名义主帅,就以次子身份挤掉长兄斡儿答,继承术赤的金帐汗国。拜答尔有如此战功却未能继承察合台汗国,后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斗,阿里不哥试图拥立拜答尔之子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国之主,足见拜答尔的战功是很有说服力的。
我们就这种说法的两个事例来反驳这种观点:蒙古可汗的即位,并不是靠单纯的军功,而是靠贵族的支持率。据《史集》所载,拔都在第二次西征以前就已经继承了于1225年去世的术赤的汗位。还有人说,1241年,察合台遗命支持哈剌-旭烈兀继位,这时拜答尔还未曾返回,那么1246年贵由废黜哈剌-旭烈兀,也应当选择战功赫赫的拜答尔才是。实际上,贵由本身就是违背父亲的遗命(窝阔台原定其孙失烈门继位)继位的,在蒙古贵族中支持者并不牢固,所以得到作为成吉思汗次子的察合台家族的完全支持是很重要的,而当时察合台家族与贵由最亲近的是察合台五子也速-蒙哥,所以贵由就将哈剌-旭烈兀废黜,立了也速-蒙哥。
因此,以上这几种说法,都是缺乏有效证据的。而且,如果拜答尔真的被杀,试问一下,以当时蒙古人的实力和做法,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该地区,按照他们的习惯做法,拜答尔系王室成员,若死于此地,蒙古军绝无解围离城之理,必定破城雪恨方肯罢休,此乃惯例。可以参考一下同样是在征战途中丧生的王室成员:察合台子木秃坚,死于一次西征时期的范延堡,成吉思汗攻下该城后将其夷为平地;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死于二次西征时期的科罗姆纳,拔都在攻下城市后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城,死前下令攻克之后屠城,蒙古(元)军在此之后对钓鱼城进行了多次规模大小不等的进攻,直到临安被攻陷,守将王立于1279年在得到了不屠城的允诺后出降。(网传窝阔台子阔出也是战死的,然而阔出实属病逝)而且,就连奥洛穆茨之战本身,都很有可能只是误传,西方史学界认为,这次所谓的“奥洛穆茨之战”,其实只是基于1253年匈牙利与库曼人之间的一次冲突的谣言。在成书于三四十年前的詹姆士·钱伯斯(James Chambers)的《魔鬼铁骑:蒙古入侵欧洲》(The Devil’s Horsemen: The 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 里,就已经有了这种看法:此外根据维尔纳茨基(Vernadsky)的著作《蒙古人与罗斯(The Mongol and Russia)》的注释,在1928年捷克史学家Vadar Novotny也发表过一篇研究报告进行辟谣(可惜年代久远,笔者未能找到这份报告)。
事实上,这种蒙古军主将“被死亡”情况,其实并不只限于拜答尔,就连拔都都有这种情况,在被合丹军队占领的匈牙利城市瓦拉金(Varadin),就流传着拔都本人死于该城下。这则传说于十五世纪中叶被俄罗斯的说书人所采纳,并在流传于俄罗斯的《拔都之死的故事》中反映出来。
结论就是,思泰伦贝尔的确在城池里击退过敌人的进攻,但这敌人并不一定就是蒙古军,而且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拜答尔战死于此地。① 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128页“拔都为弘吉剌惕部阿勒赤那颜的女儿兀乞旭真哈敦所生。他被成为撒因汗。他势力很大,能力极高,他代替术赤掌管兀鲁思和军队,一直活了整整一个世代。在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全都去世以后,他俨然已是他的所有孙子们的最长者,并在他们中间享有巨大的荣誉和尊敬。在忽里勒台上,没有一个人反对他的话。反之,全体宗王都服从他。因为术赤汗规避了执行成吉思汗早先发出的诏敕,即让他去夺取北方的一切地区……并把它们并入自己的领地,所以在窝阔台合罕即位以后,他就命令拔都去完成这一任务。”]]而斡儿答的确是术赤的嫡长子,但因为拔都能力强势力大,因此主动让贤,从而获得了最大的封地以及其子孙可以继位的权力。②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117页“术赤汗的第一个儿子斡儿答,由他的正妻弘吉剌惕氏撒儿塔黑所生。在父亲生前和死后,他都极受尊重。虽然术赤的继位者为第二个儿子拔都,但蒙哥合罕在他作决定和决议时写上名字的诏书中,把斡儿答的名字放在前面。斡儿答是同意拔都即位的,并且正是他让拔都登上了父亲之位。他掌管术赤汗的军队的一半,另一半由拔都掌管。他率领这支军队和四个兄弟:兀那儿、秃花帖木儿、升古木组成蒙古军的左翼。至今他们还被称为左翼诸王。”]]因此说拔都是靠第二次西征里的战功得到术赤兀鲁思(国土)的说法才是站不住脚的。要说阿里不哥拥立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就认为拜答尔一定会被拥立,也是缺乏根据的,忽必烈先委派不里之子阿必失合,后又委派也孙都哇之子八剌为察合台汗,该怎么解释呢?③阿鲁忽被阿里不哥立为察合台汗国汗王,主要是因为当时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都在抢夺察合台汗国的控制权,各自用各自亲近的察合台后人去当汗,阿鲁忽和阿里不哥关系好,所以就被派去了,非常时期,已经没有规矩可说。阿鲁忽是在阿里不哥指认下继位,而其时察合台汗国的合法汗是蒙哥汗指认的哈剌-旭烈兀之子木八剌沙,阿鲁忽算是夺位,而且也不得不指认木八剌沙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特殊情况。当时的情况是,随着蒙哥于1259年的逝世,忽必烈与旭烈兀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汗位争夺战,二人各自称汗,都需要获得各个汗国的承认。当时察合台汗国紧邻蒙古腹地西部,而阿里不哥的势力中心在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如果察合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则后者可以利用中亚的资源稳定后方,而如果要支持忽必烈,则阿里不哥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因此汗国成了二者争夺的焦点。忽必烈先派出自己身边的察合台家族成员木秃坚之孙,不里之子阿必失合前往执掌汗国,但中途被阿里不哥军擒获而被处决。同时阿里不哥效仿忽必烈,派自己身边的察合台诸王,拜答尔之子阿鲁忽去夺权。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英美游园情,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宋军总打败仗是皇帝把阵图当锦囊妙计?
图说古代武具文物中的常见装饰工艺
喜欢冷研的小伙伴们,微信又双叕改版了!为了避免以后找不到冷君,每天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步骤将冷兵器研究所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