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tropical-ecology Intro 热带中国及亚洲的生物多样性,热带生态学研究,物种介绍,游记杂笔 台湾,这个亚热带的大岛在和亚洲大陆独立的几千万年间演化出了数百个特有的物种,和亚洲大陆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塑造了台湾独特的物种组成,其中就包括20余种特有的鸟类和30余种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于是在2015年的清明节,和九微连同土澳小哥艾生一拍即合,再勾搭上地头蛇龙哥,各怀鬼胎的开始了并不小清新的台湾之旅。本文是前半部分的流水。照例,除特殊注明,粗体标实际看到的物种,蓝色标台湾特有种。  乌来山夜观 第一晚龙哥带我们去了台北市郊的乌来山,这个以温泉闻名的风景区,有着台北近郊最丰富的两栖动物多样性。刚刚进山不久,雾气就弥漫开来。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各种两栖动物开始在路边出现:盘谷蟾蜍,棕背臭蛙,弹琴蛙,阔褶蛙,布氏泛树蛙,壮溪树蛙,面天小树蛙。   盘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在乌来山非常常见,“盘古”仅是模式产地“Bankoro” 的音译,和开天辟地无甚关系,比对岸的中华蟾蜍鼓膜略小。你没看错,有两条蚂蟥在吸血,我们看到的几乎每只蟾蜍身上都有 棕背臭蛙(Odorrana swinhoana),作为台湾唯一的臭蛙种类,非常常见,颜色多变,这只体色更像大绿臭蛙,还有全棕的像竹叶臭蛙的体色,带斑点的花臭蛙体色,以及各种过渡型。 弹琴蛙(Babina adenopleura) 阔褶蛙(Hylarana latouchii) ,顾名思义,背上有加厚的侧褶 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最近从斑腿泛树蛙的亚种中独立成种 壮溪树蛙(Buergeria robusta),很大,很壮 面天小树蛙(Kurixalus idiootocus),得名于模式产地面天山,也很常见   接着到了我们的目的地——翡翠树蛙的一处繁殖地。翡翠树蛙仅分布于台湾岛北部,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和栖息地丧失的威胁,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近危(NT)。很多树蛙的繁殖依赖林间水洼,人工放置一些水桶存贮雨水,可以有效的提高这种并不常见树蛙的繁殖率。  翡翠树蛙(Rhacophorus prasinatus),尖鼻子的树蛙,得名于模式产地翡翠水库,和颜色无关   琉球原趾树蛙(Kurixalus eiffingeri),是已知亚洲树蛙中为数不多的有照顾后代行为的种类,雄蛙会守护雌蛙产过卵的积水竹筒,而雌蛙则会定期回到竹筒,将未受精卵产入水中供蝌蚪食用 中华花龟(Mauremys sinensis),濒危(EN),野外看到任何一种亚洲龟鳖都是意外惊喜,国人对龟鳖类的迷信和宠物贸易是这场悲剧的主导 附近的另外一个台湾特有种——台湾金栗兰(Chloranthus oldhamii),所属的金栗兰科(Chloranthaceae )是被子植物中非常原始的一个科 北横公路观蛇 接下来的两天龙哥带我们去了台湾的观蛇最佳没有之一的北横公路,这里能看到台湾超过70%的蛇种。北横公路是“北部横贯公路”的简称,穿过了台湾岛最北的雪山山脉,是横贯台湾岛东西岸的三条主要干线之一(还有中横和南横)。台湾岛中央多山区,横贯的公路远没有环岛的公路发达,车辆也比较少,夜间尤甚,除了像我们这种夜观的车辆,几乎没有其它车辆,这也得以我们以车代步,霸占双车道,四个人从四个车窗外分头搜索路旁的排水沟和路面。蛇的数量果然不少,最多的是福建竹叶青和赤链蛇,其次是原矛头蝮。其它看到的蛇有王锦蛇,黑背白环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尖尾两头蛇,棕黑腹链蛇(Amphiesma sauteri),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黄嘴角鸮很多叫的也很欢,但并未露面。兽类里红白鼯鼠和霜背大鼯鼠台湾亚种(Petaurista philippensis grandis)也有几只,都在路旁的大树上。两栖类则增加了台湾树蛙和台湾沟趾蛙。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很大的无毒蛇,性格暴躁,能散发令人难忘地臭味,台名“臭青公”,虽然车少,但毕竟是公路,所有的蛇在看到后都会被移到路边防止路杀 福建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公路两旁极常见 黑背白环蛇(Dinodon ruhstrati),也很臭 紫灰锦蛇(Oreocryptophis porphyracea),很胆小的无毒蛇,总是想把头藏在叶子里。紫灰锦蛇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蛇类图鉴照和生态照的区别,这样一张盘成一团的图鉴照符合了大多数人多蛇类的刻板认识,然而这样的照片却读不出这一种类胆小隐匿的习性。 黑眉锦蛇(Orthriophis taeniurus friesei),台湾特有亚种。同有味道和胆小的蛇相比,黑眉锦蛇确实是一个完美的种类:有颜值,无怪味,性格又好 台湾树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非常喜欢路旁的排水管,图分别为争抢配偶的两只雄蛙和雌蛙的特写 台湾沟趾蛙( Rana sauteri ),另一种常见但低调的特有两栖类   而白天在刷台北腹链蛇未果后,我们去了附近的拉拉山神木景区,龙哥要帮我们找观雾小鲵。经历一番波折,但最后如愿看到,也看到了很多低山常见鸟种:白尾蓝地鸲、黄痣薮鹛、褐头凤鹛、台湾雀鹛、白耳奇鹛和台湾赤腹山雀。  翻石头找到的观雾小鲵(Hynobius fucus),台湾5种特有的小鲵中的一种,算是见过的第一种有尾目两栖类 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地生兰,算是自己见过的第一种虾脊兰,路边也能保留这样显眼的兰花真是让人羡慕 阿里山清风藤(Sabia transarisanensis),清风藤科(Sabiaceae),台湾特有种,Flora of China对该种的分布描述出现了“This is a rare species”的形容,对这些包含种类不多的小科不能把持的喜爱 台湾堇菜(Viola formosana),也是台湾特有种,缺刻的花瓣很有老鹳草(Geranium)的味道   旅程的上半部分就是这样,台北的两天的休息过后我们重新上路,去往大雪山风景区,这里是北部雪山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台湾最热门的观鸟点,敬请期待。 欢迎扫码关注热带生态学,了解热带亚洲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如未加说明,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前请主页留言联系作者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