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在寅心腹来京:就一事表态惊呆国人!

2017-10-12 军号

 提醒:点上方“军号”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赴华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酷爱中国古诗词的卢英敏用这两句诗形容自己履新的复杂心情。

 

8月底,当卢英敏被提名为新任驻华大使之际,韩国舆论评论他是“临危受命”,充满期待。

 

然而仅仅时隔一个月,他却因一番与“萨德”有关的言论,被韩国保守舆论质问是“代表哪国的大使”,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卢英敏1976年考上韩国名校延世大学。因为投身反对军政府统治的学生运动,他经历了14年的超长大学生涯,直到1990年才大学毕业。

 

后来,卢英敏又参加了席卷韩国的劳工运动,为此放弃了大学就读的经营学专业,改学电工。

 

“2000年步入政坛之前,我已经是一名有15年工龄的资深电工技师了。”卢英敏回忆说。

 

青年时期的这段经历,坚定了卢英敏后来投身政治的决心。

 

2000年,卢英敏被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相中,参与创建新千年民主党,开始涉足政坛。2004年至2016年,卢英敏连续三次当选国会议员。

 

卢武铉政府时期,卢英敏与时为卢武铉心腹智囊的文在寅产生交集。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文在寅与卢英敏一开始就有了惺惺相惜的亲近感。

 

2012年,文在寅首次参选总统时,卢英敏出任文在寅竞选团队的秘书室长。正是从那时起,他被贴上了文在寅“心腹”的标签。

2015年,文在寅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在遇到重要的疑难政务问题时,他都会“与卢议员商量”。

文在寅二度竞选总统期间,卢英敏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文在寅竞选对策委员会的组织本部长,为文在寅登上总统宝座立下汗马功劳。

 

韩国舆论评价,卢英敏是文在寅“最信任的亲信”。

 

今年8月,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宣布卢英敏的提名时表示,卢英敏对韩国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方向有准确把握,是合适的驻华大使人选。

 

卢英敏说,驻华大使的任命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体现了“文在寅对中韩关系的重视”。

 

谙熟中国文化,也为卢英敏成为驻华大使加了不少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专访开头,卢敏英便引用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杜甫名作《春望》中的两句诗,向记者描述他即将赴任驻华大使的复杂心情。

 

卢敏英解释,这首诗在表达了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逆境中对未来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这恰恰与自己的心境相似。

 

虽然目前中韩关系面临一些困难,但他仍抱有积极的信念,对中韩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

 

卢英敏是韩国政坛少有的诗人,出版过几本诗集。他对中国古诗词情有独钟,在专访中随口背诵整首《登鹳雀楼》,言谈中难掩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

 

卢英敏告诉记者,他从大学时代起就喜欢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做过不少功课,从政后也曾多次访问中国。他到访过北京、广州、杭州、沈阳等许多中国城市,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给卢英敏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他说,那段历史给中国民众带来的痛苦,自己感同身受。

 

他说:邻居就是亲戚

 

对于中韩关系,卢英敏认为,作为东北亚地区的近邻,两国可以说是命运共同体,有着共同利益。

 

千百年来,中韩都是近邻,地缘相近,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是“想分都分不开”的关系。他说,韩语中有句俗语叫“邻居就是亲戚”,用来比喻中韩关系十分恰当。

 

不久前,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卢英敏曾表示理解中国对于“萨德”的担忧,还直言在华韩企目前遭遇的经营困境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于所谓的“萨德报复”。

 

在保守势力仍占主流的韩国政坛里,卢英敏的这些涉华言论遭到保守舆论猛烈攻击。


卢英敏对记者表示,因为理解中国的做法就被批判,这是不对的。两国舆论和学界人士应该本着有利于中韩友好的共识,克制各自的过激言论。

 

谈及赴任后的计划,卢英敏信心满满:“我希望赴任后能有机会继续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广交朋友。期待尽快改善中韩关系。”

中国民众可能对“卢英敏”这个名字还不太熟悉,但这名新任大使最近在韩国说的一番话却在中韩民间都激起了不小的反响——

“萨德的探测雷达可以覆盖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中方的忧虑也是理所当然”、“易买得的撤出跟萨德没有关系”、“乐天其实在萨德风波前问题就不少”……

 

上述这些大实话都是卢英敏前段时间在记者恳谈会上和盘托出的。在保守势力仍占主流的韩国政坛,他的这些涉华言论遭到了猛烈抨击:数名在野党代表以及保守舆论呛声他“到底是哪国大使”;甚至有在野党政客要求撤换他的职位。

 

中秋节前夕,卢英敏在韩国接受了专访。面对部分韩国人的质疑,这位热爱汉诗的新任驻华大使索性直言,自己就是“亲华派”。不过,在谈及“萨德”问题时,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强调“‘萨德’并非针对中国”……

 

显然,对这位新任大使而言,要破解中韩关系的“僵局”,除了“积极的信念”,或许还需要更多实际行动。

 

说您出过诗集,还对汉诗有研究。您最喜欢中国哪首诗?可不可以用一两句诗来形容您接下来的大使之旅?

 

卢英敏:我最喜欢的中国诗人是杜甫。在临赴任之前,我想起了杜甫《春望》的两句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在表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反映出杜甫在逆境中对未来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这恰恰与自己的心情相似。虽然目前中韩关系的确面临一些困难,但我仍抱有积极的信念,对中韩关系的未来充满信心。

 

有评论说目前的中韩关系处在最低谷的时期,您可能是遇到挑战最大的一任驻华大使。您感觉到压力大吗?担任驻华大使是您政治生涯中最具有挑战的一段经历吗?

 

卢英敏:也可以这么想。但是,我觉得与挑战这个词相比,我想用创造性的、建设性的,这两个词来形容这段经历。中韩建交25年来,原本一帆风顺,但最近经历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可以开创新的未来,在这个层面上,可以用创造性这个词来形容。两国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两国千百年来是邻居,对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不是想分就能分开的关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创造性的努力。

 

向着未来,重新出发,以两国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谋求双方共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用建设性的这个词。希望通过努力能尽快改善中韩关系,因为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前不久,您的涉华言论遭到韩国舆论猛烈攻击。能说您是“亲中派”吗?

 

卢英敏:我从大学时,就很喜欢中国。韩国媒体这么说,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觉得中韩两国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又是邻居。历史、地理相近,邻居是没得选的。我个人对中国有很深的理解。现在韩国的保守媒体,丑化了“亲中派”的意思。好像只要是“亲中派”,就不行。亲美,就是好人。亲中,就是坏人。

舆论有这样的表述,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不应该有的认识。所以,有人要说我是“亲中派”,我说,好吧,我就是“亲中派”,能怎么样。美国是我们的朋友,中国是我们的邻居。韩国有句俗语,邻居就像亲人一样。亲人就是一家人,有血缘的意思。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读书做人

 读的是书,懂的是道理,学的是做人!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军事报告

最新的军事资讯、最深度的军事点评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