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启铿院士:拐杖撑起的数学人生(一)

2016-05-11 特约记者 姜靖 科学家
点击标题下「科学家」可快速关注




       中关村东路,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一层一间非常普通的办公室,门牌上写着“陆启铿院士,未外出”。办公桌上的日历牌停留在2015年7月28日这一页,除了一些书籍,桌上还有一篇翻至24页的论文打印稿。办公桌的一旁,停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旁放着一副表面斑斑驳驳的拐杖。


       时隔数月,记者采访时,陆启铿办公室的一切都还保持着原貌,仿佛在告诉人们,主人并未离开。


      “7月28日,是陆老最后一次来办公室。第二天,陷入昏迷的他被送往医院,再也没回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陆汝钤回忆说:“施普林格出版社计划为陆启铿出版学术文集,有篇36页的论文,88岁的他坚持自己翻译,迟迟不肯住院。住院期间,还一直惦记那个文集。”


      陆启铿,我国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作为华罗庚先生归国后的第一批亲传弟子,凭借自己的执着和过人禀赋,在多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领域取得了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他的成果被称为“陆启铿定理”,领先西方同行近20年,至今仍被广泛引用;“陆启铿猜想”是新中国成立后国际数学界首次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猜想,40多年来仍是国际研究热点;以陆启铿名字命名的还有“陆启铿域”“陆启铿不变量”“陆启铿常数”等。

1因身体不便“无奈”选择数学

       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接连出现在数学概念中,足以说明他在数学上的贡献。然而,这位卓有建树的数学家当初学数学竟是“无奈”之举。


幼年的陆启铿从来不是命运的宠儿,命运多蹇。1927年5月17日,陆启铿出生于广东佛山的一个商人家庭。先是作为大人获利的工具,早早离开家人被送作养子,没能达到目的后,自然免不了遭受责怪。继而不幸染病,双腿落下终身残疾。步入少年,家道中落,成了家中额外的负担。1938年日军进攻广州,全家逃到澳门住进了难民营,而后失学了。


一个懵懂的孩子接连遭遇这一连串的不幸,心中的压抑和苦闷可想而知。他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曾经把一瓶涂抹伤口用的红汞吞了下去,但奇怪的是一点反应也没有。


“世界上有许多残疾人都成了伟人,当年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跛脚。”他的舅舅如是安慰他,临行时,还留下一句话:“你的A弦断了,应该用其他三弦把你的生命之曲奏完!”


这句话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陆启铿沉闷已久的心灵之窗。他重新拾起书本,把学业当做精神寄托,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自学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全部课程,1942年,取澳门中山县联合中学高中,并获得了清贫奖学金。1943年转学到澳门中德中学,每学期他都获得德文和数学课的奖学金,得以免交学杂费。


高中毕业那年,陆启铿考上了中山大学,但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放弃学业,到乡下教小学生并且办了考大学补习班,第二年陆启铿再次和学生一起报考大学。考虑到自己身体不便,他放弃了当时收入颇丰的工学、农学方向,报考了相对枯燥的数学专业。1946年9月,他顺利考入了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从此数学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


因为没钱,陆启铿大学四年只好半工半读。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去工厂打工,他只好靠做家教为生。每到周五,他就架着双拐,从中山大学出发,换六次公共汽车,再乘小火轮到佛山当家教,周一再原路返校。


“那辆公交车和中大的校车一样,都是烧木炭的,后面有个大火炉,夏天热得跟烤箱一样。”陆启铿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时隔多年,他还清晰记得公交车上的灼热。


大学生活虽然清苦,但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却让他倍感幸福。当时上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每门课只有涵盖课上内容的一个蓝本,教授会在课下告诉学生去看哪些参考书,以便对课上内容查缺补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课上集中注意力,课下又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自己去求证很多问题。课余时间,陆启铿整天泡在图书馆,只要碰到少见的英文专业书籍,他就动手一字一句地抄录下来。


由于当时数学是冷门,学习起来又很辛苦,一年级时还有一二十个同学,到了二年级时大多数同学都转到了其他系,到大四快毕业时,系里就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同学。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圣人”,平日里只顾埋头读书,不问外事,不交朋友。


多年之后,回忆起大学生活。他说,正是大学时的训练,让他形成了科学、严谨的作风。而在开设的专业课中,他学的最好的是《函数论》,以至于后来选择函数论作为研究方向。







与线


2常被华罗庚“吊”在黑板上下不来

说到陆启铿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重量级人物棗华罗庚。“华先生是我一辈子的恩人,是他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陆启铿生前曾多次表示,“如果没有他,我这样一个残疾人不可能有今天。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1950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返回新中国,途中在香港中转时,曾在广州作短暂停留,其间被盛邀到中山大学作了一次学术演讲。当时,这次报告会只是名震天下的数学家回国途中的小插曲,新闻报道中鲜有提及,但对陆启铿来说却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彼时,陆启铿刚毕业留校任助教,对数学怀有浓厚兴趣的他自然不会缺席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个从异国享誉归来,已是备受国家重视的大师级学界领袖;一个偏居广东省南部一隅,刚刚毕业、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助教。两个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人,经过这次不经意的邂逅,命运竟交集到一起,亦师亦友几十年。


在听了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的讲座后,陆启铿备受鼓舞,便与他通信,并指出华罗庚文章中的一次错误。华罗庚看到了陆启铿毕业论文《模函数》,发现了他的才能,便由中科院发函中山大学,商调他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


这是陆启铿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在华罗庚的指导下,陆启铿开始学习和研究多复变函数,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华罗庚亲自指导的第一个学生。陆启铿与这位老师的成长经历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患有残疾却自学成才;当年熊庆来不拘一格提携华罗庚,今日华罗庚慧眼识珠拔擢陆启铿,一时传为佳话。


华罗庚对陆启铿的要求极为严格,陆启铿称之为“华氏训练”。华罗庚知道陆启铿懂德文,就让他研读德国数学家福尔特的《模函数论》,并向自己报告。每次报告,“华先生要求我一个人站在上面讲,他一个人坐在下面听。然而一点点地向我提出问题,追问为什么,给我挑毛病,直到解释满意为止。”陆启铿回忆,当时经常被“吊”在黑板上下不来台。


或许,很多人受不了这种“华氏训练”,但陆启铿却从中受益匪浅。“这样几次课下来,我不仅对所学内容加深了理解,而且华先生对证题过程要求严密,思考问题严谨深入的态度,让我终身难忘。”


对陆启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还有“华先生那种一工作起来什么都不管地投入精神”。“那时,我年轻劲头大,华先生住在清华园,想到什么问题,一大早就到我宿舍来敲门,把我从床上叫起来,和我讨论。华先生那种一工作起来什么都不管的投入精神,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陆启铿回忆说。


就这样,在华罗庚的亲自指导下,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陆启铿的文章《t函数的富式系数》发表在《数学学报》上,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亦是这位刚走向科学研究道路的年轻人向多复变函数领域吹响了嘹亮的号角。很快,他就成长为“华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线


作者简介

姜靖,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传播专业,现为科技日报社记者,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S. Knight Fellow。头顶博士光环,留学美利坚,始终坚信榜样的力量无穷,专注科技领域人物报道十余载,发表中外人物通讯百余篇,近年来痴迷科学家纪录片创作。


     反馈意见可在公众号内留言

     投稿、转载或法律相关事宜

     请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kxjbjb@126.com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