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杨振宁先生的编辑往来

2016-06-17 王国祥 科学家


撰文 |王国祥


大家简介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进行了长期创造性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他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

第一次与杨振宁先生接触

1997年8月2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北京大学作《美与物理学》的学术报告。时任《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主编的我,闻讯早早地赶到了会场,占据了第一排的座位,录音笔、长镜头相机都准备好了。

离开始的时间还有半小时,会场就挤得水泄不通,主席台前面的地上都坐满了人。8时左右,在时任北大校长陈佳洱的陪同下,杨振宁先生步入会场,掌声响起。杨先生微笑着说“今天是盛况空前啊”,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杨先生的报告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我边听边拍摄,这是我第一次与他近距离接触。我采写的实况报道,在1997年10月出版的第5期《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刊登,并配发了我拍摄的照片,我将该期杂志寄给了在美国的杨先生。

>>>>

杨振宁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1998年10月,《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第5期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的文章,题目为《数学教育家杨武之》。文章对杨武之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杨武之192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数论研究的第一位博士。他是将现代数论和代数学、西方现代数学方法引入我国的现代数学的先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他培养的学生名满天下,有7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7人是华罗庚、许宝騄、柯召、段学复、万哲先、廖山涛、严志达。

>>>>

杨振宁先生给我写信推荐他父亲的文稿

1998年11月9日,我收到了杨振宁先生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来信。

编者先生:

最近自《杨武之先生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1998)中蓝仲雄先生的文章中看到《南开大学校史》一书中曾引用我父亲的一篇1946年的文章。经南开大学葛墨林教授的努力,自该校档案中找到此文的原手稿。

此文稿共十四页,对西南联大数学系八年间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兹复印寄上,请考虑在贵刊登载。原手稿字迹清秀,是我父亲两次大病后,西南联大解散前夕,勉力花几天工夫写成的。我建议不排版,原稿照相印出。(原稿自第一页右上角“国”字到左下角“五”字距离30cm)

匆祝

 刻绥

                                              杨振宁

                                 1998年10月22日

收到杨先生来信的第二天,我就给他回信。感谢他对《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的关心。我在信中写道:杨武之先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概况》一文,是一篇极具史料价值的文稿,我刊决定全文刊载。

我刊将遵照您的嘱咐,刊发杨武之先生手迹。为便于读者阅读,同时刊发印刷体版本。希望杨先生能提供一张和您父亲的合影照片。

随信,我还给杨先生寄去了近期出版的6本《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

不久,我收到了杨振宁先生的回信。

王国祥先生:

谢谢来信和六本《教学与教材研究》。贵刊水准很高。能登载我父亲的文稿我很高兴。

相片没有找到我们父子的共同照。另封特附上一张我父亲的照片,用毕请寄交:“北京清华大学高等学术中心聂华桐教授转”

匆祝

 近好

                                             杨振宁

                                 1998年11月15日

1998年12月30日我收到了杨先生12月17日寄来的信。

王国祥先生:

日前奉上的信想已到达。我父亲杨武之的相片因为要翻拍,今天才弄好。兹奉上。(是1965年拍的,时年69岁)   

匆祝

冬安

                                          杨振宁

                               1998年12月17日

>>>>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阅读了报告

1998年11月23日,我向社长于国华汇报了杨振宁向《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推荐他父亲杨武之1946年文稿的情况,以及我刊对稿件安排的想法。于国华社长大为肯定,认为这说明刊物办得不错,要我认真做好此文稿的编辑出版工作,让杨先生满意。

于国华社长还要我将此事报告杂志编委会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我写了一个简要的报告,向周远清副部长作了汇报。周远清副部长12月2日圈阅后,在报告上写了“请至立同志阅”。12月8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阅读了报告。

>>>>

杨武之先生1946年文稿刊发

1999年2月出版的《教学与教材研究》第1期刊发了杨武之先生1946年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概况》一文。同时配发了杨武之先生文稿的手迹,杨振宁与父母及弟杨振汉、妹杨振玉1964年在香港团聚的照片。

杨振宁与父母及其弟杨振汉、妹杨振玉1964年在香港团聚的照片

刊物出版后,我给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杨先生寄去两本样刊,并提出在他方便的时候,我想采访他。

1999年3月21日,我收到了杨振宁先生3月11日给我的来信。

王国祥先生:

来信及贵刊二份已收到。多谢。印得极好。

可否请再寄三份给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收。

访问事可于下次我来清华时进行。我将于四月中或下旬来一次。我会给你电话(自清华)

即颂

刻安

                                           杨振宁

                                   1999年3月11日

>>>>

与杨振宁先生在中国美术馆见面

1999年11月5日,吴冠中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我的作者、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告诉了我画展消息,并说杨振宁先生和夫人杜致礼(杜聿明之女)都会出席。许先生告诉我,杨振宁、吴冠中和他是西南联大的同学。许先生要我一同前往。

离画展开幕还有近一个小时,我就到了美术馆大厅门口。等了一会,陆续有人入场。我看见杨振宁夫妇走过来就迎上前说:“杨先生您好!”杨先生微笑着说:“我们认识吗?”我说,“你不认识我,但给我写过信,我是《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王国祥。”杨先生想起来了,握着我的手,连连说,“谢谢你,谢谢刊发了我父亲的文稿,你们的刊物办得很好”。

当时周围的人很多,媒体记者不计其数,可是没有一个人认出杨振宁。我想来的人都是画画的,他们不认识物理学家杨振宁也不奇怪。

没过一会儿,只见一大帮人蜂拥而入,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紧紧跟随。吴冠中先生陪同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步入展厅,闪光灯闪得人都睁不开眼睛。

>>>>

与杨振宁先生在吴冠中画前合影

开幕式后,吴冠中陪同李瑞环看画展,四周围满了人。我看见杨振宁夫妇在慢慢地看着他同学的作品,无人打扰。我走了过去,与杨先生打了招呼,杨先生说,“我们一起看吧。”于是我们边看边聊。当我们走到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江南水乡》前时,我对驻足观看的杨先生说,“我想在这幅画前与您合个影,可以吗?”杨先生欣然应允。在摄影师准备按快门时,杨先生还要我站得近一点。

杨振宁与本文作者王国祥的合影。

作为一个普通的编辑,与杨振宁先生的编辑往来,为杨武之先生历史文稿的刊发做了点工作,让我感到荣幸。特别是两位杨先生,不仅是中外闻名的科学家,而且是父子俩,这更为难得。时间已过去了十五六年,留下的信函、手稿和照片,都成为我编辑生涯的珍藏。


作者简介

王国祥,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198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长期从事图书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历任《矿冶工程》杂志主编,《中国大学教学》杂志主编,《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总编辑。策划编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系列图书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诗经》获2010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本文刊登在《今日科苑》杂志2016年5月刊《大家》栏目。

      《今日科苑》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期刊。致力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搭建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做人做事做科研经验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平台。

投稿、转载或法律相关事宜请邮件联系

邮箱:kjxbjb@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kexuejia2016

推 荐

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zglkx20151020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