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凡一:非典型科学家生活

2017-02-17 李越 科学家

撰文|李越

责编|宫奥博



本期嘉宾:

曾凡一,研究员,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医学/理学双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以哺乳动物生殖与发育重编程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核心,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分子机理。建立了体内研究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哺乳动物模型和同体克隆技术。在Nature、PNAS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首届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女青年科学家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以及“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6、2009年度)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9年度)。曾和中科院动物所合作利用iPS细胞获得了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首次证明了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多能性。 该项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如果可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和曾凡一聊聊,你一定会收获很多人生箴言。可是她实在太忙了。


采访曾凡一教授似乎很难。因为她一边全身心投入到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医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中,一边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的行政职务,管理着一个一流的科研机构,同时她还要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打理位于松江的转基因动物科普基地……一年365天,她天天都在忙碌着,甚至今年年初,大家都在欢度春节时,她依然在忙着处理各种事务,直到她的父母“逼”着她去休假,她才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录音棚里录了一首歌,休息休息。


采访曾凡一教授似乎也很简单。2016年11月初,曾凡一来北京参加世界生命科学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生命科学国际会议。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在大会的闭幕式上,她正好坐在笔者的前排。大会持续了3天,很多参会者都是国内外的顶尖科学家。既然是大科学家,他们工作都很繁忙。因此,闭幕式显然没有开幕式那般盛况空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偶然看到前排认真听会的曾凡一教授娇小的背影时,还是有点小小的震撼和感动。全程参与,体现了曾凡一的责任感。后来她告诉我,是她执意带着她团队的十几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留下来,让他们搭晚一班的高铁回上海。她说:“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大会长长见识,学生们现在未必能够全部听懂这些大科学家的前沿理论,但是我希望他们了解一个科学家的个性、风采、思维方式以及探索未知世界无穷的好奇心,我觉得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科研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当我表明来意,希望她可以接受我的专访,她表现出些许惊讶和好奇:“大会上这么多厉害的科学家,为什么要采访我呢?”我心里想,为什么不呢?大会上的确有很多厉害的科学家,但是曾凡一只有一个。


虽然当晚曾教授有约,但她还是挤出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因为当我说我也在从事一些科学普及工作的时候,她似乎找到了兴奋点。是的,作为一位引人注目的女科学家,我们的话题是从她积极投身的科普事业开始的。


家教:科学家的养成教育,自然而然

“曾凡一 ”意味着教养、家传、习得、养成。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从小在实验室里的浸染,一次偶然的“错误”引发意外的科研突破,让曾凡一觉得从事科研工作不过是她再自然不过的生命归宿。


曾凡一是一个传奇人物,每当提到曾凡一,人们也总会想起她的传奇父母,曾溢滔院士和黄淑帧教授。曾凡一一家三口全都献身于国家的“遗传医学”事业。曾凡一的父亲曾溢滔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遗传学专家,长期从事人类遗传性疾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的研究,被誉为“中国转基因牛羊之父”。母亲黄淑帧是著名的医学遗传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终身教授,“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奖”获得者和“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性”之一。


曾溢滔院士和他的夫人黄淑帧教授


一门三杰,书香门第,科学家庭,学成报国,在这一家人身上,大家是从不吝惜这些溢美之词的。


有很多成功人士的孩子会担心父母的光环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有人刻意回避和父母成为“同行”。那么曾凡一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像她父母一样从事遗传病研究的科学家呢?当被问到,“您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科学家?您从小就有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吗?”曾凡一一愣,随即有些抱歉地笑了起来:“倒是从来没有人这么问过我。”


她思考片刻,回答了笔者的问题:“做科研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从小跟着父母,一直在实验室这种比较‘特殊’的环境里长大。父母是医生又是科学家,父母的朋友很多也是科学家或者艺术家,一直耳濡目染。别的孩子可能在孩童时代都想着成为宇航员、数学家、画家,我不记得有想这么多,没有想着我想要去成为什么,是不是会成为科学家,医生或者音乐家什么的,最后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接着她又十分谦逊地补充:“也许是我的语文不太好,有时如果没有理解清楚你的意思,或者说的不是特别specific,你要见谅。”她一直强调specific(精准性),和她在国外一流医学院的教育有关。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她回忆说,教授授课时,经常是用各种角度和方式去说明一个问题,其实都是为了保证一点:准确,无歧义。毕竟对待科学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些严谨的学术训练让曾凡一受益终身。


尽管在步入学术生涯之后,曾凡一一直要求自己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严谨、细致、专注的状态,但是少年时代的曾凡一倒是有一次有趣的“差错”之下的意外收获。当同龄的小朋友都还在玩布娃娃,她的玩具已是实验室的各种器械。当时她的父母为了弥补“十年浩劫”失去的科研时光,在拨乱反正之后,以高度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当中。小小的曾凡一跟着大人们吃住在实验室,还模仿父母做起了实验。某次她加错了实验试剂的剂量,反而阴差阳错地将父母多日反复实验的研究意外做成功了!原来是国外提供的实验步骤并不适合这个操作,这次“意外”还让她受到了父母的嘉奖。曾凡一一直很感谢父母给她的宽松环境,发现她犯错,不会横加指责,而是鼓励她不断积极尝试,不断挑战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曾凡一始终保持愈挫愈勇的性格,在艰难的科学探索道路上一往无前。


父亲祖籍广东,母亲是出生于上海的广东人,他们都有过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广东人的传统、上海人的开放、父亲和母亲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都在曾凡一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曾凡一身上有很多标签,而她喜欢的称呼之一是乐从镇的“一姐”。父亲去年带着这位曾子第七十六代传人,回家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乐从镇寻根,故里的人们为这一家一门三杰特别自豪,赞誉这位“曾家大小姐”不同常人的教养、家传、习得和养成。 


曾凡一决心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海的城市文化,“我们在做科普时,还要推动全民的传统文化普及。我们需要有教养、有文化、有一股能把中华民族往前推的力量。”


成长:艺术和科学的双

从小自由的生活空间,无意中培养了她多元、复合的能力。一张唱片成了她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入场券的重要砝码。入学之后她发现同学当中有全美东部体操冠军、有美国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毕业的专业钢琴演奏家等。班上一大部分同学都是跨界的,有学历史学的、有学物理学的。宾大医学院的许多学生同时选修了大量的跨系课程,同时选修医学和法律,医学和管理等双重学位。正是因为各种学科的综合,对她医学科学研究有了很大帮助。


曾凡一的父母对她采取了“放养”的培养方式,很小的时候就让她自己安排零花钱,甚至让她帮外婆安排家庭日常开支。父母给了她自由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父母对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意中培养了曾凡一多元、复合的能力。曾凡一的父母都是“文艺青年”,父亲曾溢滔喜欢文学并擅长摄影和油画。他创作的获奖小说被改编成话剧,拍摄成电影。他还对交响乐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交响乐很像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母亲黄淑帧7岁开始学习钢琴,很快表现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读书时,担任学校话剧团团长,还在上海市的歌唱比赛中获得大奖。她的父母非常喜欢艺术。甚至一到周末就会有各界人士,在家里开音乐会。他们的艺术“基因”也遗传给了女儿。


曾凡一策划并参加2010青春中国III大型歌舞晚会演唱,并担任晚会音乐总监

曾凡一连续两年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奖


曾凡一回忆自己进入宾大医学院的经历,现在想来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这所全美最古老和最好的医学院之一,其申请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高手如云,幸运之星是如何照耀到这位娇小的东方女孩的呢?这还要得益于当时面试时,她展示了一张自己的唱片。


1984年曾凡一荣获上海首届外国流行歌曲大奖赛独唱第一名后,没有走上歌坛的道路,但是到美国求学后,却利用业余时间灌制了一张唱片。考官们听完后十分赞赏。显然优异的成绩、重要科研成果等只是考取这所名校的基础,而这张唱片无疑是她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入场券的重要砝码之一。因为进入医学院之后她发现,她的同学很多都是多才多艺:有全美东部跳水冠军,有美国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的专业钢琴演奏家,还有学历史学的、有学物理学的。这样的一种文化让曾凡一再一次感受到如鱼得水的兴奋,艺术、科学两不误的学习状态,让她在学业成长过程中相得益彰。


对曾凡一来说,艺术也是一种休息的形式。工作累了或是遇到科研难关,她就学习唱歌和表演,或者吹一曲萨克斯。这样既是一种休息,也是练习音乐技艺的好方法。“其实,我觉得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医学院要求学生有敏捷的反应速度、良好的表达能力。导师来病室查房时,只会给你一分钟来陈述。但是有时候病人的病史会有很长一串,这就需要具备很强的表达能力。”曾凡一说。在宾大求学时,她偶然结识了一位演说家,而这位演说家竟是英国著名莎士比亚流派先锋人物的弟子,在美国教授议员演讲、著名演员台词表演。在求学期间,她一直向这位演说家求教,通过不断的练习,曾凡一的表达水平也越来越高。“我觉得我非常幸运。”她温婉地笑着。机会永远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曾凡一的“幸运”一直都是她实力的印证。


科研:从来不知道畏惧

科学探索中,面对困难与压力,曾凡一有着超常的行动力。小时候学跳水,第一次上十米跳台,第一个敢跳下水的是她。有人问,你不怕吗?“怕什么呢?”曾凡一好像一直没能理解“怕”的含义。长大后,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她依然举重若轻地说,“有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就是了。”一种笑对人生的洒脱境界。


自2005年回国之后,曾凡一积极致力于发育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以及干细胞和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承接多项国家级、部委级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曾凡一领导团队创立新的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使体细胞克隆效率大为提高。她主持应用生物芯片分析人源基因在山羊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谱、活体动物体内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机理,获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


曾凡一是“女承父母业”,主要从事遗传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我一开始就是做血红蛋白遗传病的研究,我们做过一系列的遗传诊断,这是我从事生命科学的开始。”


“从应用来讲,遗传病的机理研究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基础。许多基础研究不能用人来作为研究对象,可以用小鼠等动物模型。研究早期胚胎发育,比如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之后,基因是怎样表达与被调控的是之后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研究早期胚胎发育能了解如何调控基因,能够让胚胎前期发育得更好,从而得到好的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来治疗遗传性疾病,以替代损伤的不可再生组织,在再生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过胚胎干细胞还有个伦理问题,于是前些年出现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曾凡一在实验室


曾凡一在松江大动物实验基地


2009年,一只名叫“小小”的iPS小鼠的诞生,宣布了一场革命的胜利,同时以中国人的智慧续写了克隆羊“多利”的传奇。曾凡一领导的研究小组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的团队合作,利用iPS细胞先后育出27只小黑鼠,在世界上首次证明,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全能性,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国际权威杂志Nature刊发了这一成果,并专门组织了新闻发布会,向全球重要媒体公布了这项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强烈的反响。报道称, 这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iPS技术在干细胞、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将iPS细胞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也为中国在这一国际热点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并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给小鼠起名‘小小’,是希望我们在这个广袤的领域里迈出的这小小的一步能为人类健康做出一些贡献。”曾凡一说。


做科研,必定会有压力。笔者猜测,作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面对的压力肯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被问到遇到压力如何处理时,曾凡一略微思索了一下,有些疑惑地问道:“其实我并不知道你说的压力是指什么。你是指遇到科研难关的时候,人往往会有的一种焦虑情绪吗?”接着,她解释说:“曾有人说我逆商比较高。人家说当着十万人唱歌你不怕吗?我不知道什么叫‘怕’,我好像还未找到‘怕’或者‘压力’这个概念背后的意义。我觉得可能人们讲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肾上腺素给予人的一种冲动、一种兴奋。这要看你怎么去面对它,如果把它变成一种征服困难的动力应该就能中和负面影响。比如说,如果起火了,我会是上前想要扑灭它的那一个,而不是在一旁尖叫大哭的那一个。这点可能是从我母亲那里遗传的。我母亲就是个fighter(斗士),无论科研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她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她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也是这样的性格,有的时候,学生实验上遇到困难,会跟我说害怕、焦虑、压力什么的。我告诉他们,焦虑、担心没有用,只会耽误时间,与其浪费时间去焦虑担心,不如积极去寻找解决办法。”


“小时候学跳水,第一次上了十米跳台,有队员既害怕,又紧张,我第一个跳了下去。有人问,你不知道怕吗?我听了这个问题觉得真的很奇怪啊。想好动作要领,认真做就是了。其实面对压力,依然可以这样回答, 有困难就是要解决。”


采访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采访进行到一半时,曾凡一发现自己的手机不见了。周围的人都很焦急地帮她四处寻找。而曾凡一却保持着“大将风度”,十分沉稳。在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后,她马上借了笔者的手机联系学生,交待手机丢失后的一系列处理方法。后来手机终于在保洁人员那儿找到了,我们才松了一口气。我问她:“您不担心吗?我们都很替您着急。”曾凡一微微一笑:“你们急,是为我好,因为你们善良。因为我们刚才正在谈论这个话题,所以我刚开始也在想,我有没有急啊,但是想想急也没用,把事情处理好就行了。”


对于她而言,似乎没有不能面对的困难。我很享受在她身边的这几个小时,感觉到她身上的能量能够通过她的一言一行清晰地传递到我身上,让我安心、让我冷静、让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力量的人。这大概就是那种人们常说的感染力吧。我在想,她的学生和她在一起会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不是慢慢也变得像她那样永远处变不惊,胸有成竹?


师徒:没答案,自己找

作为导师的曾凡一有自己独特的带学生方法。她让学生自己排演话剧、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有了各方面的进步,不仅仅是科研能力,还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兴趣。


大家也许好奇,想成为曾凡一的入室弟子有哪些条件?除了科研成绩优秀外,你还要学会说上海话,遇事不能急躁,会演戏剧?一切皆没有标准答案,答案要你自己去寻找。


曾凡一将自己从父母身上、从美国大学中学到的跨界、交融、刨根究底、训练有素、思维严谨的行事作风毫无保留地传给了自己的弟子们。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的父亲是不让我死背书的,而我曾就读的上海市育才中学,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去了国外就完全没有感受到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这次为什么我要带十几个学生来参加大会?因为我想让他们感受这个环境、氛围。像昨晚,学生还在担心,这个单词很难,或者会不会说错,他们的心思依旧是放在‘学、考’上。我是希望他们不再把自己当学生,在硕士生开始的第一天,我告诉他们,就要把自己当作做科研的工作人员。不是永远在学,学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我们有多少可以回馈,回馈项目、回馈自己,同时,再吸取新鲜的东西进来。我希望他们有积极、快乐的态度,我最开心的是看见学生的进步、成长。”


我问她:“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女孩子长大后,是应该继续做科研还是应该结婚生子做家庭主妇,有不同的观点,您怎么看?”她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可以造就美丽人生,依心而行,就是最好的选择。”关于女性话题,我总是喜欢刨根问底:“您被称为美女科学家,您怎么看待这一称呼?”“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呼,但是我不反感被称为‘女科学家’,因为女性和男性各有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女性要是不当科学家,当家庭主妇也很好。一个女人作为母亲,抚养孩子成人,支撑起一个家,她的贡献也很大的。”曾凡一认真地说。


我觉得曾凡一的观点才是真正的平权,所谓性别平等是正视每一个性别的优势和局限,扬长避短,各就其位。这样社会才会按照最好的方式发展,而不是为了去追求所谓形式上的平等,“你能的我也能”,以某些个体的案例去拔高整体。而且职业与社会角色定位本就没有尊卑高下之分,所能有这样底气的女性在当代越来越多。


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艺术爱好,曾凡一都持以严谨的态度,都追求完美。毕竟对于她来说,这两方面并不矛盾,都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假如你就此判断她是一个很不近人情的导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采访现场,我观察到,她接受我的采访时,有学生来电话,她还不忘记鼓励学生和其他科学家交流。学生有时顾虑自己会不会说错什么,她耐心地说:“不要怕错,要敢于想、敢于讲。只有知道错在哪里,才会有进步啊。”我看到曾凡一还主动给别的科学家和志愿者合影拍照,一点没有科学家和领导的架子,反而像一个可亲可敬的大姐姐。做她的学生是不是很幸福?我有点嫉妒地猜想。


曾凡一(左二)和父亲曾溢滔院士(右二)、母亲黄淑帧教授(右四)在临床生化免疫检测中心自动化流水线实验室参观调研


科普:要影响可影响的人

作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基地负责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生命)分册的副主编、《转化医学的艺术》的编译者,这些都是她引以为傲的社会工作。她提倡的是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与面向世界的行为方式。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都是当下的热点,曾凡一对这两点都有自己的见解。她觉得这个范围不如扩大一些,“应该是科技和人文的结合,科普的同时也要推动文化的传播,科普要全面铺开,提高全民的素质。而具体到现在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是有一些做一些,因为毕竟中国人这么多,教育层次会有区别,不是扁平化的,是有个体差异的。”


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她也是一位积极的践行者。她主持工作的转基因动物科普基地,除了有直观有趣的知识展板,还有图书馆。参观者可以阅读《转化科学与艺术》《基因和转基因动物》、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曾凡一作为分册副主编参与编修了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中的《生命》分册。最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由100多位两院院士担任编委,700多位国内外作者撰写,80多位编审完成了10审8校。生命分册中加入了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力求每个问题都有代表性,不但能普及生命科学知识,还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转基因科普基地特别设置有互动区。在这个互动区里,公众能和克隆羊、转基因牛等转基因试验动物亲密接触。人们可以直接参观转基因动物繁育,科普基地用事实为公众答疑解惑,转基因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以为人类造福的当代科学奇迹。她的出发点也比较特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积极推动,“影响可以影响的人,像金字塔式的。”先从影响高端人才开始,影响可影响的人。比如影响科技管理部门、各级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然后让他们去带动影响周边的人。同时,“科普对象不仅要针对高端人才,更要面对普通科技人才和青少年学生,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还会定期举办音乐会等活动,向大家介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让孩子们获得通识教育,培养孩子们对新事物的敏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在科学和人文的知识海洋里徜徉。”曾凡一如是说。她是在踏踏实实地践行着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得出。


努力成为钱学森先生所寄望的未来人才

曾凡一,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时,还兼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除此之外,她还是歌者,科学艺术家,科普推动者,有着独特见解的教育家,心灵辅导者。


曾凡一本身就是一个科技与人文和谐相生的双螺旋而构成的丰富的生命个体。我在她身上看到太多让人着迷的东西:中西教育的完美结合、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外文化的完美结合。


钱学森先生当年提出“大成智慧学”时谈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寄希望于未来中国可以培养出既有既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力,又有神奇的艺术想象力的复合型人才。他所强调的杰出人才,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上有重大突破和发明创造的人才和帅才,他认为科学精神的灵魂就是创新。当今,科技和教育将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关键因素。钱学森希望办好“大成智慧教育”,教育、引导人们如何陶冶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改革教育制度,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情操、高度智能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的呼唤。这也是曾凡一非常希望在她的学生中看到的。


曾凡一曾谦逊地对媒体称自己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父母,但是笔者可以想见,在未来,她一定会取得远超她父辈的成就。因为她处在我们国家最好的时代,她无需像她父母那样把最具创造力的年华荒废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荒诞岁月里。目前,国家逐年加大科学研究的扶持力度,重视科学对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地顶尖高校的留学生纷纷回国使得科研人员的构成越来越多元化。曾凡一是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学家,她一定能比她的父辈看得更远。



作者简介

李越,编辑、科普撰稿人。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从事科普项目管理与组织,创办科普自媒体STEAM蒸汽营,多次组织针对青少年的专题科普创意活动。


本文刊登在《今日科苑》杂志2016年12月刊青年才俊栏目。

      《今日科苑》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期刊。致力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搭建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做人做事做科研经验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平台。

  前方有更多不可错过的精彩!!

组织建设视角下的科学共同体

“万婴之母”林巧稚|卢煜明院士科研路上的幸与不幸

霍布斯的质疑:实验和公共空间

“痛痛病”的剖析与思考|执拗的牛蒡

投稿、转载或法律相关事宜请邮件联系

邮箱:kxjbjb@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kexuejia20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