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长武: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在逻辑与核心要义

2017-10-02 高长武 东方思想库

  编者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我国文化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东岳论丛》2017年第4期刊发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高长武的专题文章,以习近平有关论述为主要文献依据,遵循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这样的内在逻辑,对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我们现予转发,供读者研究参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在系统总结我们党领导开展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今天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新战略,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系列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本文旨在以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为主要文献论据,对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做些归纳和分析。


(一)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验反复表明,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发展繁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每一次跃进和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化的兴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强盛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文化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则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高度重视文化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经验。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明确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要发挥文武两条战线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时,又明确把科学文化的现代化纳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中。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我们不但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伟大成就,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就此进行了深刻阐释和周密部署,而文化建设就是习近平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习近平反复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断,并进一步阐释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丰富了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强调,“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辩证统一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犹如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方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作为根本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存在问题,也就根本谈不上精神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精神文明也会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会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既体现在物质文明的进步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的进步上。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征途中,“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这些论述的核心意思,简而言之就是,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的上述论述,回答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中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问题,而这也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后面将要展开阐述的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其他组成部分都是构建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上的。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果说回答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问题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性问题的话,那么回答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则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性问题。因为只有明确了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具体举措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那么,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呢?习近平谈到这一问题时,在不同场合根据讲话内容的侧重点使用过多个不同的概念表述,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等等。这些表述之间有什么异同?哪一个可以管总呢?综合分析习近平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管总的,我们进行文化建设要建设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有过许多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点,不仅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被证明是正确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开展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依据这些论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论述,再结合我们党开展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历程,可以对前述几个文化概念表述做出概括和界定。


  概括地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到和平建设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的与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相契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积累、培育并传承、发展至今而且对今天的治国理政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主要是针对外国文化而言的,它侧重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相融合的区别于外国文化、体现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形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所要建设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通过对比上述概括和界定,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表述相比于其他几个表述,更为全面、准确,也更为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它不仅规定了我们要建设的文化的本质属性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阐明了我们要建设的文化的基本内容、重要原则、目标指向,说明了一元指导与百花齐放、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独立自主与洋为中用等涉及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关系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界定因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与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以及我们所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根本性问题。关于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习近平已经明确阐述并反复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要搞其他什么主义”。这些论述清晰阐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的本质属性。文化作为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进方向自然要从属并决定于整个社会特别是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特别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所以,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日中国,我们要建设的文化理所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表述,符合中国的社会实际和发展方向,比较科学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要回答的就是怎样做的问题。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坚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综合分析习近平的相关系列论述,至少如下七个方面是必须要坚持做到的。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做好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伟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和基本途径,代表了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它以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为最终的理想追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因而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持久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一起,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开展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一切工作和实践的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多次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也就失去了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就会失去指引、走向迷途乃至归于失败。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规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关系文化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党以前讲建设新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今天讲建设先进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者的要旨都在强调文化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根据这一论断,具体到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指引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的反映,它本质上属于思想文化范畴,通过各种思想文化现象表现出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文化,它是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和核心,引领和指导思想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否则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稳步进行。实际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在文化领域这么简单。毛泽东曾提出过一个深刻论断:“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仍不过时。今天,虽然国内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西方一些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分化、西化、演化中国的企图,特别是为达到这样的企图,通过各种明的暗的手段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甚至愈加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他还结合一些国家因为意识形态工作不力导致政权旁落的例子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会健康有序稳步进行。


  总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本质的要求,更是关系我国文化建设成败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存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要有效凝聚社会共识、整合社会意志,就必须有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为多数民众所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基本价值标准。它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还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无法发展和进步。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习近平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实际上指明了确立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两个基本标准:一是要同中国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相契合,二是要同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相适应。因此,我们培育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既应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又要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实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须契合在当前我们所处的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实际需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上述基本标准、现实需要和深远考虑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反映着当代中国人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维度。


  因此,习近平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上,“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反复要求抓实抓紧抓好。他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问题。如果在文化建设中不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任由各种价值观肆意滋长,甚至不加区分和鉴别地成为西方价值观的应声虫,那么,不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举步维艰,更严重的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自己精神的乃至政治、思想、文化、制度各方面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和耽搁民族复兴的进程。


  第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绵延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而且对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八个论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这八个论断,不仅涉及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涉及到对现实需要的考量,还涉及到对发展前景的展望,比较全面科学地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血脉和根基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里讲的民族文化血脉,其主要载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习近平还开创性地提出了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任务。虽然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今天仍有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的思想精华,但必须要看到:一方面,“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比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愚忠愚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而这些糟粕后来逐步成为束缚和阻碍中国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遭受了长期的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不可否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很复杂也是多方面的,但当时社会制度的僵化落后、封建社会文化的束缚羁绊,却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重要原因。虽然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批判、改造和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和消极因素一时大大弱化和减少了,但仍在社会上和人们的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时不时地在社会环境合适时冒出来,束缚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客观实际情况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即使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曾经适合中国社会实际、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优秀成分,到了今天可能也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它们与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已经存在不少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机械地移花接木,一股脑儿照搬过来。


  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宏观的任务要求,习近平说得很清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然而,具体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可以说这一课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效果,进而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18条意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这一文件是需要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的。


  第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建设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不会明了,文化建设就会基础不牢、方向不明、动力不足,文化建设的大厦就会成为海市蜃楼。坚持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领导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化,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习近平从这样的根本立场和本质属性出发,明确提出了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要求。这一工作导向,核心要求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其一,文化建设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个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立场和宗旨。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会具有广泛代表性从而拥有深厚的力量源泉。


  坚持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关键是有效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优秀的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概而言之,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两个方面。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物质需求是首要的,但这并不是说精神文化需求就不重要,“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需要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具体而言,至少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认真研究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不同社会阶层的具体的人组成的。要弄清楚不同群众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以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二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从业者要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丰富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三是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通过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其二,文化建设要扎根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群众共建。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论断深刻指出了人民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需要满足文化需求,文化则需要人民来创造,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和主体力量,一旦离开人民,文化“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文化建设只有扎根人民、依靠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力量。


  第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


  文化发展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开展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否则,不仅不能推动文化发展,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探索、掌握并顺应文化发展规律,稳步开展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得我国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如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习近平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


  其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具体改革举措;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设计;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专门把“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作为指导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这些措施对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关于这一点,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集中阐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我只强调一点,就是要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这段话清楚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协调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的文化建设大思路。这一思路的明确,对保障文化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第六,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特别是世界文化格局而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说是主题,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人民共同的企盼,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说是问题,说明和平与发展还不是已然的状态,世界的现实状态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大量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使得各国面临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在当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中,往往隐含、掺杂着文化的因素。西方一些国家总是借着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交流的名义,趁机兜售其文化和价值观念,宣扬和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西方文化中心论”和“普世价值”,刻意打压和消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从总体上说,我国今天所面临的世界文化格局,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们虽然已经初步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也即话语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在话语权的构建中,文化话语权不可或缺。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其中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可贵的品质,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他还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些论述不仅阐明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强调我们应该自信,而且指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有着深厚底蕴和现实基础,强调我们有底气、有理由、有能力自信。


  二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通过积极探索对外宣传的新思路新举措,运用各种新兴技术和媒体手段,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把蕴藏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中蕴含的丰富的各类“故事资源”,讲述好、传播好、阐释好,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国际表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它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除了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外,还要着重做到如下几点: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中国梦的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并将之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第七,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的原则,正确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如何处理本国本民族文化与别国别民族文化的关系而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相应地也就都有需要丰富和提高之处。习近平强调,“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避免自我封闭、唯我独尊的错误做法,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本国本民族文化长久发展的不二法则。


  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是必要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就是要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文化独立特别是思想文化独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魂。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再是择善而从。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果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不仅于己无益,还会适得其反,带来危害。


(四)结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始终有一根清晰的红线贯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各方面,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有两段简洁但深刻的阐述,很能说明问题:“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客观的长期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自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从特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当然包括具体的中国历史和现实文化实际,也就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和正在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的宏观视野中考察,从本质上可以说,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而这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经阶段;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总体上都属于回答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实际为什么要结合、结合成什么、怎样结合一系列问题的范畴,而这一范畴则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回答的宏大问题的子范畴。由此,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在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定位,以及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也就清晰明确了。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习近平的相关论述,我们在理解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时,至少有四个方面是必须牢牢把握好的:一是始终坚持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灵魂;二是持续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文化实际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主线;三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待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有关问题,这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方法;四是坚持问题意识,着眼于现实需要,努力解决和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及时总结我们党领导开展文化建设的经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文化实际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来源:《东岳论丛》2017年第4期,原题《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注释从略;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辑二处处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奎)




您的打赏会使小编的工作更加努力哦!


子任书院招收研究生通知

 

子任书院的教育方针是“感受和践行真理”,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强力修正。重点教授生活方式和智慧。

子任书院将联合中国多家著名书院共同招收研究生。研究方向有两个,第一个专业是毛泽东学,第二个专业是写作与生活。初期目标是保证学员写出专著,长期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合作平台。

书院的导师由任志刚院长担任。任志刚先生早在三十年前即获得清华北大双学历,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畅销书《为什么是毛泽东》作者。其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获得社会认可,人生阅历丰富,故而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

招生对象为18岁至45岁中青年。每个学员交十万元学费可获得终身学习资格。学习资格可以转让。

为了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及参与,书院设立奖励介绍人方案,每个介绍人也将获得一个学习名额,名额亦可转让。

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络人微信rzg196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