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目标—中国可以说不2.0(五、下)

2018-04-18 东方思想库


第五章苏联的存与亡都是我们的营养(下)

 

前情回忆:大目标—中国可以说不2.0(五、中)

       美国人的想法就简单得多:“只要动力足,板砖也能飞”,这是美国飞机设计的基本思路。他们相信,只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开发出更强大的新式发动机,制造物理性能更强的新型材料,用精细化工生产更高级的燃料,即便气动外形和内部优化没有做到最佳,飞机性能也能一代代提高。

 

       其实美国人在航空航天、基础材料之类基础科研领域用的模式和苏联差不多,都是由国家主导,用财政拨款调动企业、大学、研究所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的国家宇航局“NASA”,国防部高科技发展局“DARPA”,能源部(负责核武器和核能技术)这些部门都是专门管科技研发的。但和苏联不同的是,美国的大部分工程设计和基础科研都集中在几个超级寡头企业里,从生产第一线向研发部门反馈问题的渠道比苏联那种三级结构要通畅一些,因而美国科学家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工作。

 

       当然,对于苏联或者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采取美国的模式未必更好,因为从1928年苏联开始搞工业化到1941年德国人发动进攻,中间只有短短13年,就算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也只有24年。如果像美国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把有限的科研能力分散到各个企业,国家只是拿着拨款居中调控,相当于分散了兵力,形不成拳头,以苏联落后的工业基础,到时候搞不出什么来。等1941年夏天希特勒的500万大军,3个集团军群,4个装甲集群,5个航空集团军打过来,几个冲锋就把整个苏联踏平了,我们也就不用费心讨论苏联的成败得失了。

 

       问题只是在于,为什么苏联在“二战”之后依然不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旧模式,掌握工业进步的主动权,从跟随、抄底变成自主发展。

 

  冷战决胜靠工业人口

       苏联是建立在沙俄废墟上的一个新兴国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太多沙俄的惯性。15世纪,俄罗斯人从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下获得独立之后就开始了扩张,最终把国境线推到了蒙古人的家门口,实际上从蒙古独立到苏联解体,苏军一直驻扎在蒙古。

 

       对于自己在扩张中遇到的宿敌瑞典、土耳其,俄罗斯人也一直不忘时时敲打。当德国人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苏联照例举行国庆阅兵,荷枪实弹的苏军唱着古老的军歌走过红场开赴前线,歌词第一句就是“瑞典人和土耳其人记得我们”。而斯大林则在演说中坚定地表示“战争将在柏林结束”。

 

       苏军之所以在战争之初被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苏联人对十月革命之后波兰趁火打劫侵占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领土耿耿于怀,伙同希特勒报仇,瓜分了波兰,但是苏军主力为了进占波兰领土,离开了原有的边境防线和后勤支持,把自己暴露在了德军的空地打击面前。

 

       苏联这个国家从建立之初就带上了太多帝国色彩,只许自己抢地盘不许别人惹自己。在主观上,苏联很难平等地对待一个朋友。结果是苏联的工业体系控制的国家和人口始终不如美国体系多。

 

       在前面,虽然不断强调工业化是机器造机器,但是设计建造机器的,操作机器的最终还是人。如果不以三五年、十年、二十年为单位去看历史,而是以一个更大的尺度去看待整个工业化时代,决定一个工业化社会未来的最终还是人,主要是工业化人口。不管是在美苏,还是德日,或者任何的工业社会里,工业人口数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工业经济的规模,也和工业体系的复杂程度,或者说先进程度密切相关。

 

       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来越复杂,基本配件越来越多。要保证工业的正常运转,把工艺锁在图书馆里,指望用到的时候再去查是不行的。就算查到了还有个熟能生巧的问题,更不可能有进步——没有人能基于不懂的知识进行二次开发。

 

       因此,在工业的核心部分里,平均每个基本配件要至少对应一个专职人员来储备并改进生产工艺,这个人还要带一个徒弟,花上十几年时间口传心授把工艺诀窍传承下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核心产业所占用的工业人口和工业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基本配件数量在同比例增长。

 

       核心产业并不能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还需要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行政、军事、社会保障等第三产业,以及采矿、农业等初级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来配合。这些人配齐了,整个工业体系才能顺畅地运转,同时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拥有相对轻松而丰富的生活。再加上这些劳动力抚养的子女和老人,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一个独立工业体系所需的人口大约是基本配件数量的10倍,最少也不能少于5倍。

 

       19世纪中后期,工业体系只有蒸汽机这一种动力,当时最复杂的工业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有几十万种零部件,所以当时的一个工业国需要近百万人来满足核心产业,最小的工业国比利时也有400万人口。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增加了电气和化工两个大门类,工业体系的基本零部件种类也随之翻了几倍,已经要近千万核心产业劳动力才能维持工业体系完整了。此时列强中已经不再包括比利时之流,人口最少的法国是4000万人,而且法国的工业体系也不完备,被6000多万人的德国打上门来就必须在英美的支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战。

 

       到“二战”期间,基本部件增加到几百万种,对应的是6500万人的德国可以发动战争,法国则在开战后一个月出局。但德国也必须放弃研制生产诸如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和原子弹这样的超级武器,人口规模差不多的日本能造航母却造不出像样的坦克,日本造的机枪和手枪连伪军和土八路都鄙视。海上地面两边都行的只有人口上亿的美国一家。苏联在海军技术上缺乏储备,不过造坦克、大炮、火箭炮总能压德国一头。

 

       等到世界进入核时代,一套完整工业体系需要由上千万种工业基本配件构成,这决定了只有人口上亿的工业国——也就是美苏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一级,其他工业国只能做附庸。这段时间尽管英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战略核武器,但也只能面对江河日下的命运。

 

       而苏联人口始终保持在美国的125%左右,所以尽管底子薄,也能逐步地和美国达到战略平衡。不管美国造出什么样的先进武器,苏联也会在几年后迅速赶上,而且数量上往往还要压倒美国。

 

       到了冷战中后期,工业配件数量进一步增加到3000万种以上,美苏各2亿左右的人口被各种工业部门完全占满,很难再往更复杂的工业社会发展了。同期的世界上,日本的工业人口1亿出头,尽管在“二战”期间日本的工业实力完全不能和德国相比,但到了“二战”后却超过德国,成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可见对于工业化而言,工业人口规模比技术、产业基础更重要。欧洲最终走向一体化进程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当时的中国虽然还在奋力补此前工业化的欠账,不过勒紧裤腰带攒起来2亿多工业人口,让中国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二战”前的苏联。

 

       不过此时美国和苏联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如果这两个国家的工业人口都不足以应付下一次产业升级,那么整个世界的基础工业技术发展势必将进入停滞。但在冷战军事争霸的背景下,美苏双方都绝不甘心维持这种两极世界的局面,都希望继续扩大工业力量,研制更多的新式武器,拉长产业链,继续提高自己的工业复杂程度,在技术上压倒对方,即把更多的工业人口纳入自己的冷战对抗体系。人口多的一方多半能取得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民用产业向国外转移,同时用金融手段继续占有这些工厂的产品,养活本土人口,集中力量和苏联搞军备竞赛。这相当于在不引进移民、不增加农业和社会福利压力的前提下,增加了本国工业人口。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德国还有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都为美国贡献了冷战所需的工业劳动力,增加了美国一方的工业复杂度,促进了美国的高技术升级。

 

       而苏联一方的人口只有自己的两亿多加上东欧几千万,要和美国控制下的全球体系竞争,只能延续“二战”前那种更适合于进行战备的科技产业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应用技术方面获得高效率,从而使自己的工业体系丧失了自我升级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口缺乏也使苏联不得不把有数的人口都集中到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上,到苏联解体,美国的工业雇用了3000万人,是其历史最高点。而苏联则有7000万产业工人,而这时候苏联的总人口只有2.8亿,平均4个苏联人就有1个产业工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军重工部门服务。

 

       这样一来,还有谁去生产消费品,还有谁从事服务业呢?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努力工作之后得不到回报,任谁也会失去耐心的吧。

 

       当然苏联人的耐性还算好,俄罗斯大婶以擅长排队闻名于世。一位朋友在俄罗斯求学期间有一次排队,站在寒风里几个小时,冻得全身冰凉了,前面的大婶们穿着裙子仍然谈笑风生。一位大婶回过头来笑着对他说:“小伙,你鼻涕过河了。”伸手一抹,可不是吗,鼻涕都流到下巴了,脸已经没知觉了。

 

       但是缺乏消费品和服务业导致无休止的排队,每个家庭主妇每天花上几个小时排队买面包买菜,同样浪费了大量人力。沙俄最后几年,因为战争消耗,也是造成了严重短缺,主妇们经常花上几个小时排队却一无所获,只好换一家店继续排队。终于有一天莫斯科的面包店全部售罄,全城的主妇两手空空,只有跑到沙皇家门口排队,讨要面包。沙皇的警察试图驱散人群,反倒被身强力壮的俄罗斯大婶全体放倒,于是沙皇政府派出了近卫骑兵队用马刀砍翻了几百人。前线的官兵听说自己老妈被沙皇的近卫军砍了,顿时全线崩溃,沙皇俄罗斯也随之土崩瓦解。

 

       苏联人当然记得沙皇是怎么完蛋的,当苏联主妇再次大排长龙的时候,苏联政府就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急病乱投医,先是商量出个从东德撤军的办法,东德的苏军一撤,东欧也都不愿意为苏联分摊工业品生产任务,纷纷要求苏联撤军撤顾问。苏军撤下来,家里却没有那么多建筑工人给他们盖房子住,也没有民用工业为他们生产必需品。就算这些撤下来的军人稍加训练就可以是第一流的劳动力,但是苏联的民用工业长期萎缩,各种配套体系一时也建立不起来,暂时无法为这些人提供工作。方寸大乱的戈尔巴乔夫政府也拿不出铁腕来压服各加盟共和国分摊这些负担,各加盟共和国反倒以独立相威胁。从经济条件最好的波罗的海三国开始,要求独立引发的社会动荡席卷整个苏联,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拒绝人民就是拒绝胜利

       大国崛起不是请客吃饭,说到底是一个工业体系和另一个工业体系之间的生死战。假如我们买了一个1/2英寸的螺钉,自然不可能再买一个13毫米的螺帽配上去。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国家,只要选择一个工业体系就必须放弃另一个。

 

       选择谁,最终取决于谁的东西造得更多更好更便宜。苏联的崩溃,说到底是美国靠人口优势完成了自己的产业升级。之所以是美国而不是苏联率先发起这次产业升级,除了前面说的各国内部因素外,地理—历史因素也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起了决定性作用。

 

       随便找个地球仪,咱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陆地大国,用地缘战略学家的话说,是处于世界岛的中心;美国则被两个大洋包围,在西半球没有任何强大的陆地邻国。

 

       地理环境的区别决定了苏联必须是一个陆军大国,美国则必然是海军大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完全是一场陆地强权和海洋强权之间的战争。冷战40多年,美国从来没有能力在大陆上保持一支能和苏联对抗的陆军,苏联也从来没有打造出一支能和美国海军正面冲突的舰队。

 

       从军事对峙的角度来说,美苏双方的海陆对峙算是平手。但是,从经济和贸易的角度来说,掌握海洋的一方占有天生的优势。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海运成本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廉价的。数倍的物流成本差异决定了大部分工业物资交流都是通过海运来进行。美国掌握了海洋,所以可以同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进行工业交流。苏联只掌握陆地,从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苏联不太可能通过美国掌握的海洋来扩大自己的工业体系,只能在自己的邻国中寻求更多的工业人口。其实,苏联在这方面一度做得不错。

 

       苏联的邻国中,人口最多的显然是中国。冷战开始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内战之中的农业国。等到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七舰队跑到台湾海峡,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全面倒向苏联,苏联也立刻对中国进行了援助,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工业社会。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技术转移。中国获得了一套20世纪中期的工业体系,工业水平一步跃进了100年。

 

       当然,苏联人给的只能算是工业的骨架,中国人还得用一代人时间丰满其肉身和肌理,真正消化掉这次技术转移,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至于实现工业升级能力,尚是遥远的目标。

 

       但是,中国具备的工业能力迅速改变了亚洲的战略平衡,中国人很快就能对周边施加强大的影响。本来东南亚是英法殖民地,当肥羊转交给了美国,可工业化的中国一插手,立刻就成了冷战的前线。1953年法国人还没走,中国的工业建设刚刚开始,越南人在中国军事顾问和武器的支援下就能打出奠边府战役这种歼灭战。等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工业建设初见成效,美国就得亲自参战来保证东南亚不彻底崩盘了。

 

       1966年的时候,美国在越南驻军42万,从航母到战略轰炸机全部上场,还是镇不住越南人。甚至美国自己的兵力不够用,还得逼着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西德等十几个傀儡派出数万部队去越南送死,顺便屠杀了上万越南平民。这期间虽然中苏不再结盟,但在反对美国霸权的立场上,中苏完全一致。所以,中苏一面互相指责,一面合力支援越南。

 

       在越南战争中,苏联只需要出战斗机、防空导弹这些高端货色,而卡车、大炮、轻武器这些一般的兵器自有中国负责。中苏双方也都很高兴一个小小的越南就能拖住美国几十万大军。十年打下来,美国在越南花了25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5万亿美元不止),死了5万人,另有30万人受伤。

 

       长期奉行小型陆军政策,依靠募兵制来维持军事力量的美国被迫搞起了义务兵役制。为此在国内激起了持续数年的剧烈政治动荡。最后美国灰溜溜撤军回国,发现中国和苏联的势力已经深入了非洲和西亚。美国被迫承认现实,向苏联低头,乖乖战略收缩,同时向中国示好,要求改善关系。

 

       越南战争是一场靠工业物资支撑的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把苏联推上了世界霸权的顶点。但战争的背后是中国和苏联的数亿工业人口默契分工,高低端产业链结合,再配上越南、老挝、柬埔寨几千万人口出士兵,打败了亲自上阵的美帝。

 

       一起被打败的,还有美国背后整个西方的工业体系,包括生产直升机、车辆配件和枪炮弹药的日本、欧洲,为美军制造军需被服的拉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援助终于在20年后得到了回报。

 

       当然,大家都知道,20世纪60年代初期起,中苏就分道扬镳。即便越战胜利也没有让苏联把中国这个未来的第一工业国变成自己的盟友。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的潜力太大。

 

       苏联如果和中国结合成一个经济体系,平等地进行工业经济互补发展,从长期来看,主导这个体系的必然是中国而不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即便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依然落后,中国的工业人口依然超过了两亿,几乎和苏联总人口相当。如果苏联持续地对中国进行援助,恐怕越战胜利之时,莫斯科就要看北京的脸色行事了。正所谓:武大郎开店,用不得“高人”。

 

       此外,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已经逐渐习惯于从西方获得先进技术,所以潜意识里又恢复了自己是一个欧洲国家,属于优秀的白种人这样的自我认知,忘了欧美曾经无数次处心积虑要搞垮自己,忘了资本吃人从来不挑肤色。稍有机会,就要和西方谈和解,谈缓和,搞“和平竞赛”。换句话说,苏联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千百万等待工业化的第三世界人民。

 

       苏联屡次三番地对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龇牙,把有限的人力砸进全球争霸的大赌局,又总忍不住对西方示好,所以中国也不愿意陪着苏联打一场多半要输的冷战——不能总假设对手是笨蛋。事实证明,中国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既然用不上也不能用中国的工业人口,苏联就只能向其他国家寻找出路。一圈算下来,苏联在邻国之中竟然找不到另外一个能拿出一亿工业人口的地区。

 

       苏联无法通过陆路和大量工业人口建立联系的原因也很简单——从地理上看,苏联是一个北方国家。而世界上大部分农业地区在南方,除了中国和西欧,一个因为大西洋暖流,一个因为太平洋季风,而有温带有大片的农业地区和密集的人口。不过西欧是美国的附庸,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苏联南面的土耳其、伊朗都和俄罗斯人有几个世纪的世仇。苏联自然就没办法在陆地邻国中寻求大量工业化人口了。

 

       不过苏联还有一个方向可以选——打通阿富汗,饮马印度洋,和南方亚热带的人口密集区建立陆路联系。当时的印度已经有六七亿人口,而且人口膨胀速度远高于中国。从印度的历史来看,印度一方面可以在外来援助下建成一定的工业,一方面又从没表现出能实现全面工业化的气魄,是一个可以放心的盟友。所以20世纪70年代之后,苏联把主要战略方向放在阿富汗一线,先是扶持了亲苏政权,1979年又直接出兵占领。

 

       当时的苏联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是个斯大林格勒战场下来的老兵,战略意识非常清晰。他明确地建议,必须在占领阿富汗后立刻乘胜进攻,灭掉巴基斯坦,打通苏联到新德里的战略通道。否则光占一个阿富汗,是累赘不是财富。

 

       不过勃列日涅夫顾及眼前的西方技术转移,让苏军停在阿富汗缓一缓,先占领一段时间。这一缓,巴基斯坦成了西方反苏的桥头堡,源源不断的武器和人力通过巴基斯坦运进了阿富汗。本·拉登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出名的。苏联很快发现,全部占领的阿富汗不是一个稳固的出发阵地,而是四处起火的游击战天堂,入侵巴基斯坦的事情也就只能搁置。

 

       阿富汗战争一打就是10年,苏联还没和印度搭上线,就已经耗尽了国民等待工业升级的忍耐力,最终成了苏联解体的诱因。一直到解体,苏联也没打通到印度的通道,没能在自己的体系内掌握足以压倒欧美的人口,更别说把这些遥不可及的人口工业化。

 

       反观美国,虽然别别扭扭,但输出工业技术,输出工业投资却一直没停过,同时也一直在吸收全世界技术劳动力,也引进低端非法外劳,到苏联解体前后,美国体系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苏联。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化国家都在空心美元的大旗下纳入了美国阵营。冷战的胜负不言而喻。

 

       苏联69年历史,贯穿了中国近代到现代的历史。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上的渊源,完全可以说苏联是对中国工业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从苏联得到了完整的工业转移,也得到了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意识。

 

       这个垮台的苏联,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有三条:

 

       一是工业体系必须完整,同时要注意,体系再完整的工业国,如果没有自力更生搞工业升级的能力,也就丧失了在工业时代的战略主动权,没法长久地保证大国的地位;

 

       第二是再强大的国家,再完美的发展战略,也必须保有调整战略方向的能力和意愿,否则遇到国际局势变动,光荣的历史会立刻从资产变成沉重的包袱,甚至会压垮整个国家;

 

       第三是在战略对抗中,要掌握比对手更多的工业化人口,要向盟友输出工业化社会,要用输出工业化社会的方式制造盟友,否则早晚有一天会遇到工业升级的人口障碍。

 

未完待续

(转自 疾风倁劲草 微信公众号)

感谢您的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