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3

“爱国”还要讲“该不该”和“配不配”?

张颐武

 

最近,又有公众人物在一个老议题上发表言论,引起了争议,这就是常会让一些人刻意要激起争议的“爱国”议题。这个议题总是过一段就在中国的舆论场上引起一些喧嚣,是否需要“爱国”,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国际人而超出国家的限制,是否能够爱人类而不受具体的国家的羁绊。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不是在学理的层面上,而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活的层面上。在学理上的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现代性”研究的重要的问题,已经有相当充分的专业性的认知,那些人也其实无意在学理上弄清这些复杂的问题。一些人就是在一般人的感受的层面上要激起对国家认同的某种质疑,认为这是多余的。

这里提出来的观点无非也就是两个相当老旧,已经重复多年的观点:一是爱人类,有人类的关怀就够了,无需爱国,爱国是“狭隘”的,人类高于民族国家。这是说国“不该”被爱。二是说自己的国家落后贫穷,有不少问题,没有被爱的条件。西方很先进,向西方学习,超越爱国的观念,就能够使得社会更好。这是说国“不配”被爱。

其实这两个论点在当代社会的生活实践中都根本无法站住脚。这些论点的问题当然既在于其逻辑的前提不值一驳,也在于它根本不具有现实性。

首先,人类现代生活组织的最重要的形态就是国家。国家是构成人们生活的基本的条件。现代世界就是以国家构成的。有人说自己是偶然是某国人的,其实这也当然是必然的。任何人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自己的国籍,就无法生存,界定以个人的基本的前提就是他是哪国人。是哪国人就有哪国人的认同,这也是现实的存在。国家为他提供基本的身份,也给他基本的权利和保护。一个无国籍人在现代世界上就根本失掉了自己的身份,没有任何保护,变成可悲的流浪者,没有基本的法律地位和权利。而国家也必然要求你担负起对国家的责任。爱国就是这种责任的一部分。你拥有那个国家的国籍,就要对这个国家有责任和认同。这是任何人都难以逃避的。如你要加入美国国籍,就要宣誓效忠,就不能损害美国的利益。这些根本不是说自己是“超越国家”的人的高蹈说法能够摆脱的。说自己不爱自己的国,就爱人类的高蹈说法,常常在生活实践中的国家竞争所利用和耍弄。

其次,至于自己的国家落后贫穷,有不少问题,就“不配”被爱,更是荒唐的逻辑。在过去的历史中,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和发展中社会就常常用这样的表述来让那些社会中的人失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变成供其奴役和驱使的人。西方人恰恰有自己的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利益的驱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从来不会把殖民地和其他国家人和自己的国民同等看待,而是对他们充满了优越感和不平等的对待。正是“爱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以及世界的平等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恰恰是在不同的国家的努力发展中得到更多的进展的。说自己的国“不配”被爱,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扭曲的心态和偏狭的认知。你不爱自己的国,但其实你也无从爱别人的国。这其实来自于对于世界发展不平衡和人类的生活的不平衡的扭曲的认知和理解。你不爱自己的国,但其实你也无从爱别人的国。而爱人类从来也没有和爱国相互矛盾。正是由于有许多爱国者的奋斗,象中国这样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才逐渐走向了富强,摆脱了悲惨的命运。正是由于有了爱国者,国家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和改变,国家的发展才有了可能。如果都不爱国,没有国家的认同,社会永远只是一团散沙。

总而言之,爱国的议题,根本不存在“该不该”和“配不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的喧嚣,其实就是一种可笑的自以为是,也是不断为生活实践所嘲笑和否定的。这些过一阵就在中国的舆论场上引起一阵热闹的议题,之所以值得认真对待,是因为它可能由一些人引发,在一些不成熟的青年身上激起一些影响。其实是相当陈旧过时的老调子,根本就难以引发现实的讨论。其实最简单的就是现实的世界就是以国家为基本的单位的,个人根本无法脱离国家,就像你不可能拔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

 

 


感谢您的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