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点击上方"毒药"关注我们




他叫罗伯特·麦基,今年75岁,号称“好莱坞编剧教父”。


他从小热爱戏剧,早年做过演员和编剧,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他著有编剧界第一经典《故事》,在对多部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自1997年初版以来,一直被全世界编剧奉为圭臬,至今仍是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2001年由周铁东翻译引入中国,此后多次修订再版。  


他从2011年以来数次来华,开讲座,搞论坛,将中国电影界和编剧界搅得风生水起。今年5月底,他携新版《故事》来京,并再度开设“故事研习班”。他观看了6部中国近期的热门电影,列出了10大缺陷。


但毒药君却通过他的多次对话、采访与讲座,发现5年来他起码为中国电影挑出了16个致命缺陷。


01
一味模仿,难以跨越

 

2011年12月4日,麦基现身北京,正式开启“中国故事之旅”巡讲。


“中国影视人,应该努力去做好原创工作,向全世界讲述真正的中国故事。”麦基表示,一味地去模仿好莱坞(或欧洲)必然迷失自己,难以实现跨越。


他举例说,“皮克斯制作一部电影花费四年时间,他们用一年半的时间打磨剧本,一直等到整个剧本非常完善,才会利用剩下的时间着手拍摄。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芳百世。皮克斯是世界的楷模,皮克斯从来不模仿别人,别人模仿皮克斯。” 



02
追名逐利,丢失灵魂


麦基表示,编剧应当时刻想着创作,创作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成功和名利。


他说:“编剧或作家最大的噩梦是,你出卖了自己,你成名了,然后在临终的时候,却突然后悔了,觉得一辈子写的都是垃圾,我为什么不能创作一部像样的电影?这就是圣经所说的——你赢得了全世界,但却失去了灵魂。这有什么益处呢? ”


03
总在复制,常落俗套


”编剧应该创作,甚至创造,而不是复制别人的作品。“麦基表示,中国电影总在复制,因此经常落入俗套。


他说:“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演过一出中国话剧,讲一个男人和他的妻子与情妇间的故事,这样的类型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04
活力不足,创作难继


电影是否在商业上成功,除了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但麦基说:“说一部电影成功,票房高并不是衡量标准,而是不赔钱。”


麦基表示,对于艺术家来讲,他们如果能为投资商创造少量利润,不断得到下一部作品的资金支持,能够持续创作的话便是成功了。


05
大师盘踞,新人受阻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但相对于好莱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麦基认为,中国不缺大师导演,缺乏的是具有才华的年轻电影工作者。


他说:“在好莱坞,我们几乎没有大师。最有名的,比如斯皮尔伯格,他不是一个大师,他是商业导演,而伊斯特伍德才是大师。天才是无法培养的,你必须让有才华的人得到提升。”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被誉为“美国男子汉的象征”


06
虚化崇高,远离生活


2012年7月19日,麦基在微博上与中国民众分享了他对电影的认知,直率指出中国需要能理解艺术能创造大量财富而商业也能赔光老本的制片人。


对于“影视作品加入人文主义关怀或承载社会责任”的问题,他坦言社会责任是一种不太可靠的概念。“如果你的社会责任指的是提升社会的行为,那恐怕会导致失败。真正有意义的是真实和谎言的对峙。如果你的故事讲述了真实,在长远来看他对人类行为更人本、更文明将起到作用。”


07
导夺编权,矛盾丛生


2012年9月25日,麦基在“2012中国编剧营”最后一天的论坛上,谈到了中国影视独有的“导演中心制”。


他首先谈到了导演与编剧的矛盾。譬如“王芦之争”(导演王全安与《白鹿原》编剧芦苇)。


麦基认为,导演首先不能篡改剧本,第二不能偷窃编剧的创意,这样的事情在好莱坞不可能发生,“编剧是一个电影中最具创造力的部分,如果不能保障编剧的权益,就无法建立真正的电影文化。”


针对电影《白鹿原》,他还指出,一个导演拍摄自己的太太,真是犯了天下最愚蠢的错误——她若提出不喜欢,那场戏基本就改定了。




08
制弱导强,多产烂片


麦基也注意到导演与制片的矛盾。譬如“二张之争”(张艺谋和张伟平)。




“如果制片人弱势,导演一定造次。”麦基表示,“制片也是一种艺术,制片人应该从头到尾都跟着整体创作过程。一个很弱的制片,非常强势的导演,这样的片子永远是烂片,因为全世界都一样,总会有一些不理性的艺术家。”


麦基强调指出,一部好的影片需要编剧、制片和导演三者精诚合作。


09
牢骚太盛,无病呻吟


2013年11月,麦基再度来到中国开班授课。这已是他第三年在中国开讲。此次共吸引了200多位中外编导和业内人士前来“朝圣”。


面对让中国电影人颇有怨声的电影审查制度,麦基认为,首先,那些拍小众电影、独立电影、艺术影片的导演,常常为了显示自己是艺术家而拍一些意识流的东西,完全不顾观众的感受,这种做法非常自私,且没有水平、没品位。


而对那些总是说着自己想拍的内容都无法实现的导演,麦基则表示:“我理解中国电影创作上一些技术、资金和政治方面的问题,会限制他们的才华发挥。但这并不是你创作一部烂片,或者一部不知所云的电影的理由,因为你完全可以将犀利的观点,放在古代,或者未来。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要做的是有创造性,有表现力,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如果你不喜欢这些限制,你可以离开电影做别的行业。”


10
结尾众多,不知所向


今年5月底,麦基携新版《故事》来京,同时再度开设“故事研习班”。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看过的《捉妖记》、《泰囧》、《美人鱼》等6部高票房热门电影,再次指出中国电影存在当代现实题材少、故事复杂却不够深刻、异想天开逃避现实等10大缺陷。




毒药君根据其核心要义,并削其重复,将其归纳总结为7大,第一就是“结尾太多,不知所向”。


就像麦基说的那样:“所谓好几个结局,这都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结局。”


11
情绪极端,观众生厌


中国电影表现出来的东西“特别情绪化”。很多时候就是拷贝模版甚至想当然。这会让观众生厌。


麦基举例指出,比如,爱就是最纯洁的爱,最高贵的事情就是自我牺牲,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成为英雄。还有甜到掉牙的可爱的小怪兽——毒药君想,这大概说的是《捉妖记》吧。




12
旁白过密,失去味道


旁白和解说太多,是中国电影的一大“特色”。但揭露问题或者现实,并不依靠旁白和解说。


其实,麦基早就说过,电影更多是视觉和影像来讲故事,语言不通也能看懂,那才是最高境界。


这次,麦基表示,那种“写在鼻子上”的剧本,把深刻的东西直接写出来,(完全失去了味道)。


13
沉醉历史,逃避现实


麦基发问:中国电影为何偏爱历史题材,而且一直在重复翻拍,为什么不做更多的当代题材?而且,幻想太多,创下34亿票房纪录的《美人鱼》,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虚幻场景?




麦基自答:“太多历史,太多幻想,实际上都是逃避现实。”


14
故事繁复,不够精彩


麦基早就说过,创作电影剧本不能偷懒,要经过复杂且痛苦的思考过程想出的故事,才能被观众喜欢:“编剧不能拿观众当傻子,很多编剧都认为自己智商比观众高,但其实当你坐在他们中间一起看一部电影,并且听他们讨论时,你才会明白,任何时候,观众都比编剧聪明得多。”


这次来华,旧话重提:中国编导讲故事,要么故事复杂,不够深刻;要么故事太多,导致重复。使得电影的精彩度大打折扣。


15
镜头太多,分散注意


镜头太多, 慢镜头和快镜头太多,这是技术问题,也是电影化的“噪音”。


麦基指出,各种各样快镜头,使得电影画面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让人们不能注意到这个东西有多么的空洞。


16
剪辑频繁,破坏连贯


麦基举例指出,《解救吾先生》本身有一些出彩之处,但最大的问题是讲了太多的故事、用了太多的剪辑。做出这些东西的人说,现在年轻人注意力短,所以得不停切换。


但是美国的年轻人工作一周以后,能连续看20多个小时的《绝命毒师》,中间没有停顿,真正的原因还是故事要写得好。



- END -

投稿邮箱:tougao@duyao001.com

毒药君微信号:duyaosir


近  期  热  门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甘薇 | 高晓松 陆垚知马俐 姚婷婷

62岁AV女优 | 韩国电影 | 明星萌宠 | 城市病

越狱 戛纳 | 5月语录 | 白鹿原 恐怖片

B级片之王 | 曹卫宇 | 小姐 大爆剧

  性冷淡 | 甜馨 | 金扫帚 毒苹果颁奖典礼

毒药小视频 | 上周电影周爆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

推荐 | 周爆 |  影评 | 访谈 

 娱乐 | 书评 | 专栏|精选

毒药App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内容平台,每天提供高质量影评书评,同时打造兼具专业性与年轻化的写作群体。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毒药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