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招呼与打巴掌是阴阳合体的怪胎

向青春微调 青春点滴感悟 2021-02-13


题记:有些人是按照两个人的形式来生活的。一个是他深层的灵魂所在,一个用于公开表演。——魏克


现实比小说更精彩,比剧本更荒诞,比历史更狗血,比影视更好看......


卢书记一声招呼名动天下,张书记一个巴掌天下闻名。


两个书记,一个村级,一个市级,恰如哼哈二将,轮番“表演”,让国人在因疫情惶惶不安之时过足了戏瘾,得到一些茶余饭后兴高采烈的谈资,也算是功德一件。


打招呼与打巴掌,都有一个“打”字,看上去都杀气腾腾,叫人害怕,但它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打招呼是文,打巴掌是武。


打招呼是温柔一刀,是与你协商,是居高临下的软硬兼施。

打巴掌是穷凶极恶,是要你好看,是以势压人的粗暴蛮横。


文武之道,本来一张一弛,和谐共生。但在特权思维之下,这文的招呼和武的巴掌就不是孪生兄弟,而是一个阴阳合体的怪胎。它就像太监一样,你说他是男人,他没有男人的硬件;你说他是女人,他又有男人的样子。这种阴阳合体所表现的阴阳大法,不固定、无格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该打招呼还是该打巴掌。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功夫,就像川剧变脸一样可以任意转换,又拿捏自如。


当他需要达到某种目的之时,他就根据形势需要,或挺直身姿打你巴掌,或放下身段与你招呼。但都离不开一条,有权力撑腰。离开权力,他们什么都不是。


他无非想达到一个共同点的目标:你要听话,他要成事。


其实这种目的虽然达到,也不正常,那不过是一种巧取豪夺,令人侧目和痛恨,因为你既然定了规则却又不按常理出牌,这是很玩人、很伤人的事。


法制越健全,打招呼与打巴掌就越无容身之地。反之,特权思想越强烈,打招呼与打巴掌就越有市场。


规则是人定的,定好以后,就要想方设法去维护和遵守,而不是百般主意去变通和破坏。


正如新华社对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品评:就是现在的小学生,也都知道有矛盾有意见“有话好好说”,不能动手。




人心向善,却总是两个标准。谁都希望被别人善待、希望别人遵守规则,却又希望自己有后台可倚、有后门可进。


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事,他们为什么这么视规则于无物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究其根源,还是有些人掌握一点权力就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或者说不安规则办事,破坏了这片土壤。


现实情况,我们看到社会上打招呼的多,打巴掌的少,这看上去很讲武德,个个“耗子尾汁”,其实真相又是如何?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清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痛感。就像被打的那个秘书长和被免职的王副主任,还包括卢书记、张书记,以及食堂的看客和坚持原则的志愿者,以及为这些事热议纷纷的所有国人。每一个人既在看热闹,更在认为这些事都与自己有关,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身不正,影子则歪;己不正,焉能正人?只要自己按既定规则行事,又何愁下属不听话、不更事?如此打招呼和打巴掌?现在弄得天下皆知,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何必?何苦!


打招呼和打巴掌能得到大众反感,又引起官方响应,并在第一时间或深入调查,或严肃处理,说明中国人心的最大公约数还是真的、善的、美的,看不得乱来的人,看不得一些人糟践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循的规则。


这最大公约数的有着真善美之心的人,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美好所在,更是我们活下去的信心所在。


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不乱打招呼,不瞎打巴掌,凝聚在一起就是文明之人,文明之国。


否则,谁都是受害者,谁都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这片土地变得更美好,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全文完)



推荐阅读:

说说市机关小食堂的饭

张书记一巴掌打错了人

卢书记的尴尬

我终于加入发疯的行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