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怜的河南,可怜的郑州......

向青春微调 青春点滴感悟 2021-12-21


题记


这里的“可怜”,是感同身受,心有戚戚,而不是常说的“可惜”“怜悯”那种意思,望河南人或郑州人不要有不好的想法。


正文


中国面积大,每年都要有地方干旱或洪涝,不是这里,就是那里,给我们的感觉很随机。


所以中国人在天灾人祸面前的命运也很随机,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


去年是湖北,先疫情,后发水。用方方的话说:湖北(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他们挺过来了。


今年是河南(郑州),我相信也挺得过来。


其实挺得过来挺不过来,实在是一句废话,因为不挺也得挺,挺不过来也要挺,总有随机送命的人,也总有挺得过来的人。


郑州不是欧洲。欧洲或许也在发生洪灾,但那不是我们首要关心的事。如果我们首要关心欧洲而不关心郑州,那我们就吃里扒外了,说我们是“汉奸卖国贼”都不为过。我们只有先关心郑州,先把郑州的事关心妥当了,再去关心欧洲,那才是正确的姿势和做人的素质。


郑州洪灾牵动人心。


一张张传出来的图片和视频,都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与死神搏斗——有的顺水漂流惊心动魄,有的在房顶哭泣多么绝望,有的在车里看着洪水肆虐只能望洋兴叹,有的热心救人反被无情的水坑吞噬,有的在地铁等待救援望眼欲穿奄奄一息......


所有这些,看得人无不心惊肉跳,只能隔着屏幕祈祷:救援的人快快到来,请快一点,再快一点......


但天灾人祸并不以善良之人的意志为转移。


官方报道,郑州在这次洪灾中有12人丧命。不知道包不包括广大农村地区?


也就是说,有的人前一天还在开开心心地上班下班,后一天就死了;有的人前一天还在欢欢喜喜地走亲访友,后一天就死了;有的人前一天还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后一天就死了......这是怎样的悲剧?


有官方媒体说这是“五千年一遇”之洪灾。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距今才4千多年。大禹时代,那时的大洪水,是洪荒之灾。现在郑州之洪水五千年一遇,说明严重性已超过大禹时代的洪灾。


大禹时代,正是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交接”时代,那个时代,治水之术之工,没有任何现代化器具依靠,全凭人力,一旦发生灾害什么的,伤亡不可想象。


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物质丰富,科技发展,水再大,也没有大禹父亲鲧时代那样的不可控。这也是客观上让人稍感欣慰的一点。


河南有近亿人口,在全国靠前,但好大学只有一所——郑州大学——唯一的211,还不是985。这么多人口,只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大学,这里只能弱弱地说一声:河南的学子,竞争很激烈,很辛苦!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河南在历史上可谓动荡不安,多少战争、多少称王称霸之事,似乎都离不开河南。所谓“逐鹿中原”,大概是得了河南,也就得了天下。至于自然灾害,远的不说,就说民国时期,河南就有“水、旱、黄、汤”四大灾害。


水旱,意指河南这地,容易洪灾,容易旱灾,加上黄河就在卧榻之侧,经常泛滥,更是日子过不安生。而“汤”,就是汤恩伯——电影里的汤司令。据说汤恩伯主政河南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把河南人压榨得皮包骨头还不罢休。在河南人心里,汤恩伯对河南造成的灾害,超过前面三个的总和。所以说,苛政猛于虎,人祸大于天灾,永远是对的。


而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进攻,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堤坝,下游几十个县顿成水乡泽国,死伤无以计数。光想象,那光景就好惨好惨。


建国后的板桥水库溃坝事件,也在河南,史称“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一个“最大”,可以想见那种惨烈,多深,多甚。具体情况,百度可见。


可怜的河南老百姓。


但时代不同了,思维也不一样。在这场五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面前,所有的声援是必要的,所有的救助是必须的,但人心的安抚也在紧紧跟上。毕竟今非昔比,无论如何,现在也比大禹时代强多了。


至于下面这种,我们就当也是一种祝福吧......







(全文完)




推荐阅读:

强盗逻辑

说说航天书记打人的常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