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日报笔下的自由女神像

向青春微调 青春点滴感悟 2021-12-21


昨天看到一幅图文,我先是打一个激灵,然后开始惊呆,震住了。



不由感叹:这作者,这文字,这配图......啧啧!牛啊!实在是牛!


其中的作者,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只要是个中国人,就都很熟悉,就不能不对之有一番特殊的情感。


其中的文字,是“美国纽约迎来落日美景,夕阳映衬自由女神像”,当地时间2021年8月6日,美国纽约,纽约迎来落日美景,太阳在自由女神像后落下。


其中的图像,是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的意义,感兴趣的自己去搜看,这里不作解读。原因你懂的。


我不知道这图文是不是P的?但看里面有根有据、有眉目有脸的,又不像P的,也就放心把玩欣赏起来。


退一万步,即使是P的,也不打紧,因为我下面的话全是好话,没有任何不敬之词,所以就当它是真的吧。


人民日报说:“美国纽约迎来落日美景,夕阳映衬自由女神像”,当地时间2021年8月6日,美国纽约,纽约迎来落日美景,太阳在自由女神像后落下。


关于这段文字,这里先说一个小插曲:


奥运冠军全红婵说:“我妈妈生病了嘛,可是我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主要是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主要是我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

“然后就很想赚钱,回去给她治病。赚好多钱,治好她。”


听得多少人潸然泪下,又低头沉思。


现在我看到人民日报配文中有一个字,我也不会读,就是映襯的“襯”字,查百度才知道,原来是映衬的衬,一个很普通的字。


人民日报用繁体字配文,这不能说它水平有多高,可能是心血来潮,更可能是形势需要。但我不知道怎么读,就显得我的水平有点低。这也说明,人民日报永远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特别是我,从此必须要对它刮目相看,或多看一眼。


这个图文,如果分开来看,“作者”不稀奇,“文字”也一般,“配图”也常见,但把它们糅合在一起,就不简单了。这不但要有非凡的鉴赏力、辨别力,还要有胆识、阅历和高度的认知......缺一不可。


我认为,这样一幅让人既产生视觉冲击力又产生心灵震撼力的具有双重力道的优美图文,非人民日报这样的形体不能组合而成。即使其它单位和个人也能弄成、P成、组合成,但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炒菜,同样的锅灶,同样的配料,同样的火候......不同的人烧出来,味道绝对不一样。


但现在由人民日报做出来,就活色生香,就既叫人心旷神怡,又叫人浮想联翩。


看着这个图文大餐,所有的中国人,谁能说它不是别有滋味?谁能说它不是别有风味?实在是越咀嚼越有味,实在是越有味就越要吧嗒几下嘴。


佩服啊佩服,由衷地佩服,不愧为国家正部级大报,里面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都说科学无国界、艺术无国界,其实风景也是无国界的。因为人们在一个地球上,地球已成村,所以人的审美基本大同小异。美的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光明的就是光明的,黑暗的就是黑暗的;正义的就是正义的,邪恶的就是邪恶的......这不是少数人为一己之私而瞎说八道就能改变得了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人民日报说“太阳在自由女神像后落下”。太阳落下,还在自由女神像后,不太好吧!它为什么不抓拍太阳在自由女神像后冉冉升起呢?


虽然夕阳无限好,夕阳西下也很美,但在我们中国人心中,还是旭日东升、朝阳冉冉升起来得更让人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


也许人日有人日的用意,也许人日只是随机抓拍到这一场景而并没有其它用意。但到底是几个意思?大概只有人日最清楚,我们不能乱猜,更不能妄议。


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谁说人民日报只会报道正确的废话?

谁说人民日报的文字已经教条死板?

谁说人民日报没有诗意、不懂浪漫?


记得有个诗人说过:

一个人一生中,连满怀喜悦地等待和欣赏旭日东升的体验也未曾有过,该是多么的不幸。

一个人一生中,连满怀惆怅地面对和品味夕阳西下的经历也未曾有过,该是多么的悲哀。


现在我们在人民日报的无私奉献下,终于看到不一样的夕阳西下之绝美风景,这是怎样的幸运?我们多少人或坐井观天,或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看不到一回,现在看到了,虽没有身临其境,却也知足了,心领神会了。


稀奇的美景,罕见的人民日报。


为这三合一的绝配图文,点一个大大的赞。



(全文完)




推荐阅读:

红地毯上看庄稼,是一种操蛋的行为

前卫生部长PK张文宏、人民日报PK钟南山,我们何去何从?

蔡英文的财产公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