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用下跪劝导孩子,屁用没有

向青春微调 青春点滴感悟 2021-12-21


看到一则图文,有点意思:



说的什么呢?


父亲街头给女儿下跪,疑似劝导处于叛逆期的孩子。


一个“疑似”,说明父亲跪女儿的具体原因不清楚。


但看这图片,不管这个父亲是不是在劝导女儿,不管这个女儿是不是叛逆劲上头,不管这个父亲因为其他什么事情......反正这个父亲跪在女儿旁边是真真切切的。


而这个女儿在干什么呢?


手放在嘴上,像是吃东西,像是掩嘴而笑,像是捂嘴不好意思。


也不管这个女儿是什么动作、什么心态?反正她父亲跪在她面前,这个场景是令人麻木的。所以用“麻木”这个词,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并不有多突兀,尤其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急躁的年代,类似场景几乎经常见到。


他们这对父女,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上面是父亲跪女儿,下面这个是母亲跪儿子。



这又是干嘛呢?


妈妈为劝儿子去上学,在街头长跪一个小时不起身。儿子翘着二郎腿刷手机,还拍下妈妈下跪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配文为:开心每一天


母亲跪在那里,儿子在乎吗?一点也不,他反而觉得自己很伟大,很有成就感——一种让母亲驯服的满足感。


此时此刻,这对父母的下跪,在这两孩子眼里,是滑稽的、可笑的、无聊的,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效果。父母想用作为人来说最为谦卑的一跪来换得孩子的同情或回心转意,有用吗?屁用没有。要想有用,只有等孩子们经受过其他事情的打击,在身心都成熟以后,懂事了,成家了,有自己的孩子了,回过头来才能觉得父母的不易、父母的可怜、父母的伟大......才能觉得曾经父母的一跪原来都是为自己好。


但现在,他们毫不在乎,更为父母没有达到自己某种物质目的或阻止自己做想做的事而对父母愤愤不平呢。


这种下跪,归根结底,不外乎两字,在父母这边,是宠爱;在孩子这边,是习惯。


这样的一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又一种表现方式,也符合当下教育方面的现实状态。


每个家庭的条件不同,每个父母的层次不同,所以每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教育的大道理人人都懂,刚开始都很理智,三弄两弄就开始感性。遇到事情,不是哄就是劝,心肝宝贝不离嘴。多少人认为,孩子是我生的,一把屎一把尿抚养的,我不疼谁疼?


孩子在父母眼里都顺眼,日久生情,更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亲切。不管方法对不对头,但付出心血,就是注入情感。看孩子抱孩子时的那种疼劲、欢喜劲、拿捏劲......只有自己清楚。结果一疼二疼,就把孩子疼到要你下跪他都觉得正常的程度。


这对父母跪着孩子,别人看不过去,但这对父母觉得丢人吗?我认为一点没有。


他们反而觉得自己在做一项神圣的事情。如果成功,他们会自我感动;如果不成功,他们也问心无愧,认为自己尽力了。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对头,因为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


孩子也不认为父母的下跪有什么不正常,这不过是他们一贯疼爱自己的又一种可笑方式而已。


毕竟一脉相承,孩子都知道父母的套路。层次再高的家庭,也有教育不好孩子的,我们看到很多高干高知家庭,他们因为掌权,教育别人一套一套的,但因为他们自己很多时候言行不一、心术不正,所以孩子也有样学样,少有正的。


身教胜于言传,关键在于一个“心”字。我们看到多少底层人,很多还是文盲半文盲,但因为懂得悲悯和大爱,他们的孩子也很出色,即使不成才,也成了人。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因果,人人难逃。


图中这俩孩子,也就十来岁的样子,正是贪玩的年龄。我们都从孩子过来,都能理解孩子在这种年龄段的心情和要求。但吊儿郎当的个性,还是大有区别,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这样。这种架势,都是家人惯的,所以也就基本在家里表现,在外面可没人鸟他。在外面如果还是这个德性,要么他爹是“李刚”,要么鼻青脸肿。


当遇到叛逆期孩子,不上路的孩子怎么办?做父母的还是要冷静,首先不记仇,要有爱心,要以身作则。这不是水平高低、学问深浅就有用的,因为父母和孩子是最熟悉的人,互相都清楚套路。套路没用,唯“心”正解。


这些看似简单,却鲜有多少父母能做得到、做得好,因为自己早已习惯成自然了。自己都不愿意改正校正,却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做梦去吧。孩子好,那是你的造化,孩子不好,那是一脉相承的因果,一根藤上结的大瓜——酸甜苦难只能慢慢品尝,慢慢消化。


有人肯定会说,看你说的一套一套的,你应该很会教育孩子或很会与孩子打交道吧?!


实话实说,我也不行,我也是一直在学习,但因为自己身上陋习很多,所以很多时候也不怪孩子,只能努力寻找和掌握那个平衡点,与孩子共同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进步,互相成长......就像朋友一样的,不过比朋友多了一层血缘关系。父母与孩子,应该是亲切的朋友,而不是互相利用的商人。


跪着的父母,孩子再小,也瞧不起。只有用心站着的父母,孩子才能另眼相看,打心眼里佩服,并有所改变,慢慢成人长大。


愿家有儿女的人有所清醒,不要下跪,要用心,即使做不到完美,也要尽量靠拢。事关孩子,没有小事。


(全文完)




推荐阅读:

看着穿防护服的孩子去隔离,心痛之极

香港260名议员自动辞职,心中有什么鬼?

为什么突然倒地的人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年轻化?

严寒季节下的孩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