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系简介:美国两大政党发展演变简史

中社学人 2022-09-09




美国政党体系简介

美国历史上政党的变迁,两百多年来政党政治流动性非常大,大致上经历六次版图大洗牌 (realignment),须避免去脉络化地判定各别政党的刻板印象。自从 1787 年制宪大会开始至今,种族议题 – 从生存权利 (奴隶制度)、至政治权利 (隔离制度)、至经济权利 (结构性歧视) 都是最后造成美国南北分裂、政党对立、政党瓦解的根本性原因。
 
第一政党体系 (1792-1824): 联邦党 vs. 民主共和党
 
美国 1776 年独立革命,1788 年通过正式宪法,并于 1788 – 1789 年选出第一任正副总统。在这段时期,现代人所皆知的“美式民主”还未成型。美国人仍然担心英国经由英属北美 (加拿大) 反攻美国,且西班牙的殖民势力仍在扩张中,而美国的老大哥——法国,正在经历大革命,国王路易十六被断头。这时候美国并没有现代人所认知中的政党概念或架构,仅是理念相近的人所被统称的名号。

联邦党( Federalist) ——以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弥尔敦 (Hamilton) 为首,主张中央集权。希望能够建立国家银行、统一发行国债、建立国家常备陆海军;贸易政策上面支持国内保护主义 (所以希望建立国家力量调控);联邦党人大致上认为国家应由精英和资产阶级主导,投票权应只限于有房产的民众;而在外交政策上对英国友善。联邦党人支持者主要在美国东北的商人与资产阶级,以及美国建国元勋们。华盛顿总统虽保持无党籍,但一般认为是支持联邦党。

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an)——以第一任国务卿杰佛逊 (Jefferson) 为首,由反对联邦党的中央集权主张的人所组成。他们担心中央集权会造成皇权复辟,必须将国家权力分给各州 (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小政府主义)。民主共和党人积极反对国家银行、国债、国军等概念,并且认为投票权应给所有白人男性,并不仅限有房产的资产阶级。在外交政策上他们对法国亲善。民主共和党是后世学者给的称谓,在当时被称之为“杰佛逊党人”“共和党人”“民主人士”等。

这两派最白热化肇因 1792 年欧洲第一次反法同盟,欧洲列强对法国拿破仑宣战,华盛顿与英国签订杰伊条约 (Jay Treaty),修复美英关系,并在欧战中保持中立,但此举惹怒了亲法的民主共和党人。联邦党人在之后的选举分裂而且逐渐失去选民支持,并在 1812 年美英战争后淡出政治。而最 后胜出的民主共和党,则在 1824 年分裂为民主党 (Democratic Party) 以及国家共和党 (National Republican Party),后者又俗称辉格党 (Whig Party)。

第二政党体系 (1828-1854):民主党 vs 辉格党
 
此一时期,美国政党持续辩论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奴隶制度的存废渐渐成为美国政党政治的核心争议,其遗留下来的种族议题则会持续分化美国政党。在联邦党式微后,民主共和党的杰佛逊 (Jefferson)、麦迪逊 (Madison)、门罗 (Monroe) 总统也改变政策主张,逐渐采纳以前联邦党所主张,由联邦政府主导的大型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计划,以抵挡外国势力介入美国经济以及政局。门罗总统卸任后,民主共和党分裂成民主党以及国家共和党 (或称辉格党),两党都主张其继承杰佛逊的共和主义。


民主党 (Democratic Party) ——以杰克逊 (Jackson) 为首,仍然坚持小政府主义,限制政府权力,以杜绝腐败和集权,须将政治权力分散至各州。民主党主要支持者为乡下地区的农民阶级,反对所谓的菁英阶层和新经济。杰克逊主政期间大量使用否决权,反对联邦政府介入国家银行、纸币、国民教育、基础建设,与现今的共和党小政府主义相似。在经贸上支持降低关税,而在移民政策上倾向开放,因为此时期从德国和爱尔兰来的农业新移民都倾向支持民主党。

辉格党 (Whig Party)—— 主要以反杰克逊的克莱 (Henry Clay) 为首,先组成国家共和党 (National Republican Party),再演变成辉格党。他们主张设立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建立国民教育体系、发行企业牌照。在经贸上支持保护主义,维持对外国工业产品的高关税,以刺激本国工业开发。这些大政府主义与现今的民主党相似。辉格党支持者大部分为中产阶级、新经济受惠者 (有别于农业经济)、知识分子、以及南北方的菁英阶层。因为政治因素,辉格党较为反对移民政策。

由于美国工业化的结果,民主党到 1840、50 年代逐渐与辉格党在经济政策上一致,开始接受工业化社会所需要带来的转型。而辉格党由于成员的利益团体组成较为复杂,在经济议题以及奴隶议题上面四分五裂,走入历史。
 
第三政党体系 (1854-1890): 民主党 vs 共和党
 
在这时期,美国政党组织逐渐成熟,民众对政党的忠诚度和参与度变高,政党支持者的种族、宗教、社经地位、居住区域的划分越来越清晰。种族议题是全国最大的议题,也是两党最大的分歧点。现代人所熟悉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已经产生了,但两党支持的意涵和现在十分不同。

在美国革命战争期间,北方殖民地就已逐渐废除奴隶制,然而由于南方庄园经济体十分仰赖廉价劳力,所以南方的革命元勋仍然支持此制度。这两派人马从撰写独立宣言、到制定宪法、直到南北战争都僵持不下,在妥协的过程中持续摩擦累积不满。在 1787 年制宪大会,南方代表不愿在宪法里同意解放黑奴。北方代表转而提议,众议院的各州议员人数应该按照自由人的人口比例来计算,然而南方代表要求应该算入所有奴隶人口,纵使黑奴没有任何投票权。倘若不答应南方要求,则将退出制宪大会 (基本上退出美国联邦)。最后南北妥协,黑奴算五分之三的人口。这妥协大大加强了南方蓄奴州在国会的优势。

虽然宪法规定联邦无权阻挡国际奴隶买卖,但到了 1808 年美国各州已相继严禁进口奴隶,南方蓄奴州必须仰赖本土黑奴自行繁衍。在这段期间内,美国经历路易西安纳购地 (Louisiana Purchase) 和美墨战争,领土大幅增长。而新纳入的领地该是废奴州还是蓄奴州,则是许多政党间甚至政党内无法协调的原因。1820 年的密苏里协议 (Missouri Compromise) 中表示,新的缅因州为废奴州,新的密苏里州为蓄奴州,并规定北纬 36 度线以北禁止奴隶制度 (也就是大部分美国的北方和西方领土)。此法案让许多支持奴隶制度的南方议员和民众不满意。

1850 年,各州又达成所谓的 1850 协议 (Compromise of 1850),里面包含了恶名昭彰的逃跑奴隶法 (Fugitive Slave Act),要求全国 (包含北方废奴州) 只要发现逃跑奴隶,有权利及义务要将奴隶返还主人。此法使得北方自由派不满,认为此法变相迫使他们成为奴隶制度的共犯,并担心南方议员和官员在美国政府权力过大。

1854 年,支持南方奴隶制度的民主党凭国会优势,制定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Kansas-Nebraska Act),规定位于北纬 36 度以北新成立的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州,有权利自行决定要成为废奴或蓄奴州。北方议员认为此举推翻了 1820 年密苏里协议,奴隶制度将会在美国没完没了的蔓延。两边动员各自的乡民迁入这两州,试图用选票来影响结果,最后爆发流血冲突。

我们之前提到前一时期民主党的最大政敌 – 辉格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内耗下失去票源。大部分的辉格党人认为自己是独立思考的个体,并非向民主党一样党性坚强,导致许多党员意见无法协调互相攻讦,许多时候甚至与民主党人合作,像是 1850 年协议。美国选民逐渐看不清辉格党的政见主张,尤其在 1854 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之后,更是南北辉格党四分五裂。就在这此时,一股以反对堪萨斯法案的政治集团形成,他们的成员有辉格党、民主党中的自由派、以及其他废奴势力。这股势力称自己为共和党 (Republican Party),并主张“自由地权、自由劳权、自由人权”(Free Soil, Free Labor, Free Men)。

1860 年,共和党籍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各州已相继露出叛国决心。而此时将卸任的布坎南总统 (Buchanan) 仍火上加油地在国会讲说,声称如果北方执意要介入南方的奴隶制度,则南方各州有权利拒绝联邦政府管辖。1861 年,南北战争爆发。

民主党——此一时期的民主党,支持小政府主义,支持南方各州有权利保持奴隶制度。思想较为开放,反对奴隶制度的民主党人已先分裂投靠新成立的共和党。内战爆发时,南方邦联政府禁止政党活动,而留在北方的民主党人,则分成支持共和党的主战派 (War Democrats) 和希望南北马上议和的腹蛇派 (Copperheads),大概就是像国民党舔共派那样。林肯为了联合民主党主战派,提名民主党强森 (Andrew Johnson) 为副总统。在战后重建期 (Reconstruction; 1866 – 1877),支持民主党的白人组成民兵,在每次选举暴力袭击黑人以及共和党员,屡次与联邦军队冲突,造成多起死伤事件并且成功地将黑人与共和党员逐出政治地盘。民主党由于鲜明的白人至上主义政策,在联邦军队撤出后稳稳地掌握的南方的各层级政府和国会席次,形成南方铁票仓 (Solid South),此现象要一直到 1960 -70 年代两党政策大对调后,才会变成共和党铁票。至于想理解什么是政策大对调,请继续读下去!

共和党——此时支持大政府主义,希望动用联邦政府的力量废除奴隶制度。在奴隶议题和南北战争上,共和党又分温和派 (moderates) 和激进派 (radicals),以激进派占大多数。激进派共和党希望动用联邦政府所有权力,马上、完全、毫无妥协地废除奴隶制度。同时也不许任何前南军的领袖和指挥官出任美国政府任何职位。以现在台湾网红网美的标准,大概就是左胶。在共和党激进派的推动下,国会完成了宪法第 13、14、15 修正案,正式将废除奴隶制度以及保证有色人种的投票权写进宪法。以格兰特总统 (Grant)为首的激进派,也支持在战后让北方联邦军队持续驻扎在南方,以保障黑奴顺利解放并且镇压南方拥枪自重的白人主义民兵,像是三K党、白人联盟 (White League)、红杉军 (Red Shirts)、和各种白人步枪社团。尔后共和党又因格兰特政府的腐败,而造成党内内斗。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战后重建 (1865-1877),由于白人至上主义民兵以及白人领主的各种选民威胁 (voter suppression) 方式,使得共和党推动平权运动屡屡受阻。而由于共和党内部意见不合,使得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也大有斩获,控制众议院。1876 年新当选的共和党总统海斯 (Hayes) 做出 1877 年协议 (Compromise of 1877),将联邦军队撤出南方,战后重建期正式结束。北方对南方的抵抗已十分厌倦,而民主党实际控制所有南方的议会、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甚至国会,可继续在南方推行白人的种族政策,南方的白人民兵便不再做武装反抗。南北方在种族议题上至此便井水不犯河水,继续保持南北对立,而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接下来便将议题从种族转至经济发展议题。而在南方,民主党在 1876 年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吉姆克劳法 (Jim Crow Laws),从制度上的打压黑人的一切权益(例:规定公共设施必须要区分使用者的肤色),基本上剥夺了之前宪法修正案的精神。此现象要到 1964 年平权法案才有改善。
 
第四政党体系 (1896 – 1930):民主党 vs. 共和党
  
此一时期从 1893 经济萧条、至一次大战、以及之后的经济大萧条。民主和共和两党不再理会种族议题,主要在于各项经贸议题,如关税、铁道管制、银行管制、劳工法、工会、税务等,此一时期又称为进步时代 (Progressive Era)。在这段时期,虽然选民投票意向仍然差不多,也就是说南方白人肯定是民主党铁票,但是政党的政策取向已经逐渐改变。南北战争时代的政治人物已经退场,民主共和两党的新血已经不再是因蓄奴或废奴来区分,而是在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下的劳工议题。

美国在此时期急速工业化与欧洲竞争,从普通列强迅速升级为一等强国。而美国的工商业从完全没有任何控管,一直到建立些许政府制度来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以及经济条件。

1893 年至 1897 年,由于欧洲投资者失利,向美国挤兑黄金而造成黄金荒。美国五百家银行倒闭,一万五千间行号破产,以及许多农场被迫关闭。美国失业率飙升,进入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美国两党开始辩论是否要维持金本位,还是换成金银双本位制。共和党以及他们的工商巨头和银行支持者支持金本位,而民主党的农民和劳工阶级支持开采银矿,换成金银双本位制以增加通货膨胀,纾困负债压力。

共和党——此一时期的共和党逐渐有些现代共和党的轮廓。从支持大政府主义变成小政府主义。由于经济萧条的缘故,共和党为了促进国内工商业起飞,而支持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而在国内则是采取政府不介入的自由市场经济。也因为如此,共和党比较不支持立法禁止童工,不支持劳工保护政策,不支持政府反垄断,也较不支持联邦政府规范食品、药品、饮水、环境等法案。共和党总统老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在执政后期,逐渐左倾,开始大力管制铁路公司、食品安全、以及反垄断。1909 年,共和党人通过潘恩关税法 (Payne-Aldrich Tariff Act),再度增加美国关税,此举让以老罗斯福为首的共和党自由派不满,造成共和党分裂,形成第三势力进步党 (Progressive Party)。

民主党——此一时期的民主党,大部分支持者仍是乡下地区农民和劳工。在经济大萧条时,他们认为共和党的高关税仅帮助到大企业,但对于平民来说所有进口物价变贵,而农产品出口也遭到外国报复性关税而销量减低。民主党提倡降低关税进行自由贸易。民主党也逐渐支持大政府主义 (黑人种族问题除外),希望联邦政府管制企业,保护劳工权益,禁止童工,反对大企业垄断市场,支持管制各项食安、工安、还有环境安全的法案。民主党与共和党基本上都支持女人投票权,除了南方的民主党人和东北方的共和党人。1920 年通过宪法 19 条修正案,保障女性的投票权。然而在南方,黑人女性仍然受到吉姆克劳法限制,几乎没有权利投票。

在共和党长期执政的重商主义下,以及民主党的社会保护网政策的混和下,美国工商业与社会长足发展。美国在一次大战之中以及接下来的咆啸的二零年代 (Roaring Twenties) 成为一等强国,直到 1929 年 10 月 28 号黑色星期一,美股重挫,美国与全世界进入了全球经济大萧条,政党系统又重新洗牌。
 
第五政党体系 (1930 – 1970):新政联盟 (民主党) vs. 共和党
 
在之前第三体系 (南北战争) 和第四体系 (进步时代),大部分时间行政权在共和党手上。而在此时期,则是由民主党长期执政。美国熬过了经济大萧条,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际上与苏联等交锋。在国内则是有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美国有色人种终于在法律上得到平等的权利。美国经济大萧条以及之后的振兴经济措施,使得传统投票阵营开始松动,各种新的议题和联盟相继组成,最后导致共和以及民主两党在政策上大对调,逐渐成为今天各位所熟悉的两大党。

美国 30 年代初经济大萧条,人民对于共和党的自由放任经济失去信心,转而投向主张大政府主义,希望联邦政府介入纾困计划和大型建设的民主党。民主党总统小罗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 总统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新政 (New Deal)”,并且获得许多原本水火不容的选民结构支持,形成了坚强的新政联盟 (New Deal Coalition)。此联盟让民主党在接下来 30 年把持着行政权,也使得美国政党地图产生大调整。为了拯救美国的高失业,新政基本上是一系列的政府经建计划,动用联邦政府的资源做大型基础建设以增加就业和带动经济活动,并且对失控的华尔街金融体系大刀拓斧改革。新政联盟的支持者包含: 城市劳工、中产阶级、低收入户、社会主义者、工会、黑人、犹太人、天主教徒、农民、自由派知识分子、进步派的共和党员、还有南方民主党员 (也就是白人“领主”,因为新政的南方工业化政策他们也是既得利益者,并且罗斯福先保证不破坏南方的种族隔离政策)。同时,罗斯福在大城市大量使用所谓的政党机器 (city machines) – 也就是利用该城市的民主党组织架构,配合政府的公共事业振兴署 (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 WPA),让失业民众可借由民主党的体制来得到政府的救济工作,继而对民主党忠诚。这在现代听起来是十分荒谬,但这种分赃制度在美国政治历史上,民主以及共和两党都用过十分多次,后来也因多次公务员法案改革而被禁止。然而这制度也令乡下穷人十分眼红城市穷人,并对城市居民的腐败感到不满,种下日后政治上城乡对立的种子。

民主党——此一时期的民主党,已经逐渐地成为今日的民主党,但仍然是属于精神分裂的状态。一方面,南方民主党仍然是坚持种族隔离、白人至上的政策,不准许联邦政府插手南方州的种族事务,但是欢迎联邦大政府的经济投资。而北方民主党,则是开始变成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归所,支持各种社会安全网、政府大型经济计划、补助穷人、投资公共教育、对移民友善、保障少数民族权益。由于新政初期罗斯福需要南方民主党员的支持,策略性无视黑人种族隔离问题。然而到了中后期,北方民主党员便逐渐开始与南方民主党在种族议题上分歧,一直到 50、60 年代民权运动后,南北民主党正式分道扬镳。民主党组成的新政联盟,除了 1952 和 1956 被共和党支持新政的艾森豪选上总统,其余时间都由民主党长期入主白宫。

共和党——自从共和党进步派逐渐离开共和党阵营后,此时期共和党已逐渐转为现今所知的保守派。在经济大萧条期间,仍然抱持着市场经济会自动矫正的理念,反对一切罗斯福新政。由于在二次大战期间,又主张不干涉政策,并且出了几个对纳粹绥靖的政治人物,所以在选票上一直表现不如民主党。如前述,罗斯福在中后期由于在全美国的支持度十分牢固,已不再需要南方民主党票源,便渐渐开始检讨南方的歧视政策。此举让南方民主党与共和党组成所谓的保守联盟 (Conservative Coalition),希望能让美国回到 1930 年代以前的模样。虽然新政联盟的民主党总统在接下来的 30 年长期掌握白宫,但保守联盟却长期掌握国会。有趣的是,虽然这些南方民主党在保守思想上与共和党一致,但由于南方乡民仍有 “共和党是林肯党,林肯是摧毁南方的仇人,叭叭~”的思维,所以仍保持着民主党党籍,跟北方民主党同党异梦。共和党同时也分两派系,较为左倾支持新政的占据美国东北,而保守派 (多数) 则占据美国中西部。

此一时代随着新政联盟在 1964 年瓦解而终结。随着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结束,政治机器运作已不再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迁徙,工会的势力也大不如前。而在经济型态改变造成的都市贫穷以及接踵而至的都市犯罪,也是民主党内时常内哄的议题。

然而最大的议题,终究是 50、60 年代的民权运动,颠覆整个美国社会。民主党总统詹森 (Lyndon B. Johnson) 突破各方压力,签署了 1964 年民权法案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以及 1965 年选举法案 (Voting Rights Act of 1965),终于在法律上保障了全美各种族的政治权力(但却遗留许多结构性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然而,此举造成民主党支持者大分裂,民主党至此被定位为自由平权派政党。共和党借此议题发挥,向南方民主党支持者诉诸保守的意识形态,又被后世称为南方策略 (Southern Strategy)。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一百年,联邦政府终于迫使南方结束种族政策,然而共和党已非林肯的大联邦主义、自由派思想、带点辉格色彩的共和党;而民主党也已非屡屡被南方白人奴隶主意识形态所绑架的民主党。
 
第六政党体系 (1970 – 现在):民主党 vs. 共和党 (及川普党人)
 
由于是现在进行式,我们就不多加着墨。我们先将川普党人与共和党分开标示,因为川党有许多政策是有违共和党理念。

共和党——支持小政府主义、自由贸易、重商主义、降低税率、反对环境保护政策、以基督教理念为传统 (反对同婚、反对女性堕胎权)、反对健保改革、节约政府开支 (减少各项社会保护伞)、紧缩移民政策、国际多边合作主义。主要支持者为银行业与工商业巨头、传统产业、乡村选民、平均教育水准较低、白人男性居多。

川普党人——无限期支持警察 (黑蓝旗众)、反自由贸易、孤立外交、降低税率、反对环境保护政策 (开采传统能源)、尊崇基督教基本教义派 (福音教众)、偶尔干涉商业 (偶尔反对,并无一定标准)、反对全国健保、反对美国联邦政府、反对现有国安国防体系、紧缩移民政策 (同时发表反拉丁、反伊斯兰言论)、反对种族、妇女平权运动、反对任何主流媒体和政策智库、反对学术界/医界/科学界所陈之建议。主要支持者为基督教激进派、受经济全球化威胁、乡村选民、平均教育水准较低、白人男性居多、同时也吸引许多白人至上主义者,倡导“南方将在崛起 (The South shall rise again) ”言论者。

民主党——支持大政府主义、劳工保护政策、增加富人税和企业税、关注全球暖化和环境保护议题、宗教文化多元主义、支持健保改革 (全民健保目前不是共识)、扩大投资社会保护伞、改革移民政策,国际多边合作主义。主要支持者为中产阶级、都市选民、平均教育水准较高、民族多元、分布于美国东西岸及各州较大城市及学术聚落。
 
最后要再提醒大家,美国两百多年来政党政治流动性非常大,须避免去脉络化地判定各别政党的刻板印象。美国虽然一直维持两大党的政党体系,但是重要议题却不断在变化。自从 1787 年制宪大会开始至今,种族议题 – 从生存权利 (奴隶制度)、至政治权利 (隔离制度)、至经济权利 (结构性歧视) 都是最后造成美国南北分裂、政党对立、政党瓦解的根本性原因。



本文为网络资讯汇编,感谢相关编辑者,推文来自“勿食我黍”。


本次转载于微信公众号“美国史教学与研究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