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2)《论犹太人问题》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第1卷 《论犹太人问题》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英、法等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全面发展阶段,当时的犹太人受到的压迫比其他国家的更严重。表面上,犹太人因大多数信奉犹太教而与奉基督教为国教的普鲁士国家处于严重对立的地位。事实上是,就是因为犹太人因大多从事工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在经济上有着相当的势力,他们与普鲁士国家的对立,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国家在政治上的对立,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政治解放的期盼。犹太人能不能获得政治解放,如何获得政治解放,成为了当时德国备受瞩目的问题。反犹太主义的欧洲和犹太人群体主张自己的政治权利,这两者的现实矛盾呈激化趋势,布鲁诺鲍威尔以《犹太人问题》一文打响了德国理论派,貌似中立的反犹太主义的第一枪,力图使犹太人的现实权利主张虚无化,马克思以《论犹太人问题》对其反驳。该文写于1843年,发表于1844年的《德法年鉴》。

       虽然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最终分道扬镳,但19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的思想还是深受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影响。青年黑格尔运动是德国兴起的一场政治运动,矛头直指基督教和封建专制制度。实际上,它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鲍威尔是该运动的领袖。鲍威尔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俩文中,批判了所有关于犹太人解放问题上的提法和新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自己新的提法和新的解决方案,然而,他的新提法和新的解决方案在理论上也只是一种新的谬误,在客观上支持了普鲁士政府对犹太人的反动政策将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完全归结为宗教问题,并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混为一谈。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对鲍威尔错误观点进行了驳斥。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犹太人问题》

文章开篇叙述了鲍威尔对犹太人问题的主要观点和解决办法。

主要观点:

 ①所有的德国人都没有得到解放,如果犹太人只要求自己的解放,他们就是利己主义者。

 ②如果犹太人要求在基督教国家中享有和基督教徒同样的平等权利,就必须承认基督教国家。(即继续忍受基督徒的特权)

 ③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

解决办法:消灭宗教,进而消灭基督教国家。

马克思引用鲍威尔的两篇文章,指出鲍威尔的错误就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国家本身”。并且把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混为一谈。他还强行将国家政治和神学问题挂钩,在神学中寻找政治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以北美的政教分离为例,指出了政治解放的实质是将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公民的宗教信仰应该是自由的。

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是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来完成的,以私有财产的问题为例,指出国家追求的是特殊利益实体的普遍利益,即把宗教信仰视为国家的基础,并试图以国家来维护某一宗教信仰是错误的。

提到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公人”和“私人”的问题、公民身份和私有财产维护等问题,说明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权和公民权的例子和观点,来阐述对于宗教信仰的界定都是将信仰的特权列为普遍的人权,资产阶级在法律上提倡的自由这一人权的实际应用其实是保护其自身财产的。

第二部分——《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

这部分讨论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变成了纯粹的宗教问题。马克思总结了犹太人的现实,指出发掘犹太人的秘密,不应该从宗教中寻找,而应该在世俗行为中寻找,现实的犹太人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他们将金钱奉为世俗的神等。如果犹太人能从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便可以真正的得到人的解放。


各抒己见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对鲍威尔两篇文章的批判,实质上是借其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历史局限性和虚伪性,强调消灭私有制并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才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当时的思想并不成熟,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赵阳



尽管《论犹太人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毕竟这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他的唯物史观还处于萌芽时期,对于许多问题的阐述还不够严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论犹太人问题》的阐释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层面。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是不能混淆的,他在把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解放的设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人类解放这一观念还只是设想,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推论,对于具体措施包括以何种方式、采取怎样的手段,进而实现包括犹太人在内的人类解放的革命仍然是非常粗糙的。因而,这只是一种有建设性的设想,并没有把解决的途径付诸于实践活动。

第二,《论犹太人问题》有将繁琐的问题简易化的趋势。马克思在文中多次提出犹太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繁琐旳社会性的问题,可是却只是从单纯的经济角度来阐释犹太人的本性,把他们完全看成是自私自利、实际化的代名词,认为只要人类从这种金钱利益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而忽略了犹太人自身所富有的积极因素。马克思对于《论犹太人问题》中关于犹太人的本性的规定是单纯、片面的,自私自利是一部分犹太人的特点,但并不能代表全部,更不能代表全人类的普遍特点。

第三,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忽略了犹太民族自身蕴含的强大的影响力。自世纪以来,犹太民族在复国的进程中的表现,为世人展现了其自身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低估了犹太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欧洲的犹太人,以至于他们轻视了犹太民族自身强大的爆发力。但也表明马克思这个时期的思想正处在向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过渡的阶段。







刘嘉骁



这是一篇对布鲁诺鲍威尔的《论犹太人问题》的论战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鲍威尔认为,德国的犹太人不应当要求一种特殊的解放,因为在德国,没有人获得过政治解放,即德国没有公民,德国还只是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封建国家。这样的国家不可能给与犹太人公民权。而另一方面,犹太人自己又信奉自己的宗教,犹太人如果依然这样把自己视为神拣选的民族,那么他们也不会得到解放。也就是说,只要犹太人自己不放弃宗教的约束,就不会得到解放,不会成为现代国家的公民。这正如其他德国人在基督教的束缚之下,也不能得到解放,成为现代国家的公民一样。“社会一旦消除了犹太精神的经验本质,即经商牟利及其前提,犹太人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他的意识将不再有对象,因为犹太精神的主观基础即实际需要将会人化,因为人的个体感性存在和类存在的矛盾将被消除。”“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获得解放。”







戚琪



戚琪: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关于犹太人解放的问题,关于犹太人是否有能力获得解放,以及犹太人和基督徒相比谁更有能力获得自由的问题,鲍威尔还是局限于神学批判的范围来解答。鲍威尔的答案也还是废除宗教,他认为犹太人应当去信奉启蒙、批判及其结果——自由的人性。而马克思认为应当突破这种神学局限,犹太人能否获得解放的能力的问题,就是犹太人必须克服什么样的特殊社会要素才能真正废除犹太教的问题。不是在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和世俗基础里去寻找他们的宗教的秘密。这就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做生意”和“金钱”。——这就是实际的犹太教,是犹太精神。因此,“犹太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得到解放。”







陈佳丽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多次谈到犹太教的本质特征就是现实的物质需要,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犹太教的真正秘密之所在:犹太人所奉行的生活准则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赚钱是他们一切活动的准则与目的。马克思写道:“犹太的世俗基础是什么? 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人的世俗礼拜是什么呢?经商牟利。他们的世俗的神是什么呢? 金钱。”马克思认为,犹太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他们实际上所拥有的金钱势力与实际上所享有的政治权利之间的不平衡性。简言之,也就是政治与金钱之间的不平衡性。“虽然在观念上,政治权利凌驾于金钱之上,其实前者却是后者的奴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犹太教之所以能够与基督教并存、犹太人之所以能够在基督教世界保存自己的地位,就是因为以拜金主义为特征的犹太精神的存在,而这种精神已经变成了基督教各国人民的实际精神,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法则。所以“市民社会才从自己的内部不断产生犹太人”“犹太的继续存在不是违反历史,而是顺应历史”。







傅秀云、王晓艳



(1)马克思首先从解放这个概念入手,鲍威尔的所谓解放是从宗教束缚下的解放,而马克思不仅看到了宗教的统治给人类带来的压迫,更看到了阶级的统治给人类带来的压迫。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的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宗教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

(2)通过《论犹太人问题》这个平台,马克思丰富了自己关于人的认识,超越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人这一概念,并指出了政治异化这一现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霜



    犹太人对待钱的态度问题。他们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他们的世俗礼拜是做生意。他们的世俗的神便是金钱。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这一世俗的态度,并指出他认为这种实际本质是毫无价值的,若犹太人从这种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便可以真正的得到人的解放,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视金钱如一切的人类,具有普遍的意义。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