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背景与影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旅居巴黎时期的著作手稿。这时他的研究开始超出纯粹哲学思辨或宗教批判,转而关注更为现实的经济问题,关注在社会底层经济基础领域发生的事情,关注无产阶级的地位、状况与历史命运,研究所有这些重要因素在人类争取自由与解放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荒谬和不合理,揭示异化现象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规律,全面阐述包括自由观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原则。其重要成果就是著名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手稿》一发表就以其内容的重要和深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同也就引发了极其尖锐的争论。几十年来,对它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持续不断,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涉及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研究和评价,涉及广泛的哲学和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美学、心理学等等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形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运动,其规模和深度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罕见的。由此可见,《手稿》在马克思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手稿》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各抒己见
赵阳
我主要对《手稿》的序言部分内容进行剖析,说说自己的心得。这个序言原来是作为《笔记本》Ⅲ的一个小部分而存在的,由于一方面它的内容和《笔记本》Ⅲ的其他内容之间有一种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的内容总体上对于我们了解整个《手稿》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主题、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叙述方式以及整个《手稿》期间马克思的基本的哲学立场都有一种总体性的先在说明的作用,因而编者把它作为整个《手稿》的序言放在三个笔记之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第一段正文中,马克思首先交代了自己为什么要对国民经济学的著作进行批判性的阅读,马克思把自己的对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批判性研读看作是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步骤,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部著作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深化和继续。也就是说,这本著作仍然是马克思向黑格尔挑战的一个结果,而这一点长期以来恰恰遭到了人们的忽视。
在第二段正文中,马克思首先强调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是经验的和批判的研究,而不是思辨的和神学的研究。马克思在第二段中进一步强调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研读借鉴了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他特别强调了魏特林、赫斯和恩格斯三个人的著作对于他批判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引导作用,这体现了马克思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学意识。
在第三段正文中,马克思特别强调自己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研究除了受到以上英、法、德等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并且对费尔巴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费尔巴哈为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确立了“实证”的立场,马克思把这种新的实证哲学叫做“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这一点确实是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在第四段正文中,马克思特别提到了自己在笔记本Ⅲ的结尾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剖析的必要性。在整个的写作《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通过批判政治经济学来超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这一任务上,而把批判布鲁诺·鲍威尔以进一步自觉地确立自己的新的感性和实证立场的任务放在了《神圣家族》中。从这个角度看,《手稿》的理论价值远远超过《神圣家族》,尽管后者写作的时间更晚。这就是我们解读《手稿》的序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汪海燕
我主要从学术研究史角度对《手稿》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国外学者对 《手稿》的评价大体有三种态度。我们采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可以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西方马克思学或新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顶点论”,认为青年马克思这一手稿才是他的哲学思想顶点与峰巅,后来的唯物史观、《资本论》不是发展,而是衰退,代表性学者有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德曼。二是一些西方学者和苏联学者提出的“过渡论”,认为《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虽然里面含有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但整体上还带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痕迹,代表性学者博蒂热利、科尔纽、麦克莱伦、奥伊则尔曼等。三是苏联马克思学提出的“不成熟论”,认为这一手稿是带有黑格尔、费尔巴哈影响的不成熟之作,如阿尔都塞讲的“断裂论”、哈贝马斯、施密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对《手稿》进行了广泛深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评价《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而展开的,以此出发引发了所谓 “青年马克思”与 “老年马克思”的争论。直到80年代“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这两股对立的思潮仍处于“两刃相割”的局面。到20世纪60年代末,学者们对《手稿》的研究开始转向文献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学者对《1844年手稿》研究史略的新见解中,成熟论、不成熟论、起点论是最有代表性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受到西方马克思学或新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成熟论”的影响,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认为,《1844年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与意义,它不应排除在“成熟”的范畴之外。复旦大学吴晓明指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因为作为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真正根基的实践原则,其初拟形式特别体现在《手稿》中。
二是受苏联马克思学影响,很多学者提出“矛盾论”,认为这一手稿是带有黑格尔、费尔巴哈影响的不成熟之作,“矛盾论”大体也属于“不成熟论”这一范畴。以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学者,或多或少受到苏联学术界及其解读模式的启发,研究的特点是不仅强调《手稿》的“不成熟性”,而且特别强调其基本结构上的“内在矛盾性”。
三是有学者试图借鉴与超越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提出“起点论”的新观点,北京大学的王东教授对《手稿》的哲学地位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起点论。认为《1844年手稿》既不是马克思思想顶点之作,也不是成熟之作,而是他哲学创新的起点之作、原创之作。复旦大学的朱立元引用大量马克思著作的原始资料和文献充分论证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关节点的重要结论。
除了三种代表性评价模式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第一,视角转换论。俞吾金教授指出,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看待异化现象的转换。第二,转变论。北京大学的学者对《1844年手稿》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贡献。黄楠森先生既不同意对《手稿》评价的“不成熟论”观点,也不认可“成熟著作”的提法,而是持“转变论”的看法。
这三种不同评价实际也代表着三种解读模式的理论框架——“以西解马”、“以苏解马”、“以马解马”。正是三种不同解读模式导致了三种不同的基本评价、基本观点:“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多半倾向于做出“顶点论”的过高评价,认为只有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才最接近于西方哲学的逻辑,后来则离这种逻辑越来越远。“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多半倾向于做出“不成熟论”或“矛盾论”的过低评价。因为他们往往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为尺度,来衡量马克思本人思想。“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才能引出“马克思哲学创新起点论”的基本观点与科学评价。“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要求把关注的重心,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逻辑、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逻辑转向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独特逻辑。
赵磊
我主要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马克思的生态伦理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继承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或感觉抽象,用实践观来阐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自然界本身是否具有价值,这个问题始终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自然界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马克思语境中的自然科学摒弃了以抽象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唯心主义,把自然和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进行研究,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自然科学,这样的自然科学才能成为一切人类生活和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自然界是一切现实科学的本源和起点,在人类历史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不仅了解了自然界的演化,而且还认识了生命的本质,也认识了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由异化走向统一。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全部论述都离不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视域,最终从更深层次揭示从自然异化到对自然异化的积极扬弃。
刘荣辉
我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有四个方面:第一,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结合了起来,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现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第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为马克思后来全面系统地创立唯物辩证的实践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理论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第四,《手稿》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仅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从而为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五,《手稿》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暂时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大大深化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手稿》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从总体上来说,还只是马克思主义在形成自己科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的最初探索,与后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比,显然还不能算作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手稿》中还存留着较明显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痕迹。如对劳动的理解,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论证等等,都还带有抽象和理想化的特点。
陈佳丽
我选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后果作为自己的发言视角。异化劳动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使劳动者不成其为“人”。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劳动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根本超越了动物界。劳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尊严的丧失,意味这人不成其为人。异化劳动使人原本通过劳动而获得的优越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人无法通过劳动这一首要途径来充分确证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和自由个性了,从而他也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了。第二个后果就是类与个人的异化、人与人的进一步异化。类与个人相异化,主要体现在:作为一个生物物种,人类根本超越了动物,明显优于后者,而劳动者个人却因为劳动的异化而不称其为“人”,表现得与动物无异,维持其肉体生存成了他几乎唯一的生活目的。另外,异化劳动还导致了人与人的进一步异化。劳动的异化原先是人与人异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巩固、加强了人与人的异化。通过异化劳动,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更加异化,他们之间的阶级对立被加强、深化了。异化劳动还强化了劳动者之间的生存竞争,使他们因为这种竞争关系而更加疏远、异化。
戚奇
异化劳动是我关注的内容,所以我主要就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说一说自己的看法。马克思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之后,提出第一个表现就是,人通过实践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对象却并不被劳动者所支配,同时也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力量,反而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这是第一个表现。在劳动的过程中和劳动对象化世界中都出现了异化,也就是说异化存在于整个劳动行为中,劳动结果也表现出了异化,这就是异化劳动第二个规定:劳动者本身生产活动的异化。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行为与宗教进行了类比,认为前两个表现是因果关系,由第一个表现推导出第二个表现。马克思通过考察异化劳动的前两个表现得出了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所产生的劳动产品以及整个劳动行为与人本身相异化,导致了人的活动不是自由自觉的,而是一种被迫的谋生活动,不能确证人的类本质。这是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表现。最后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这三个表现都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即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引出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表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王晓艳
我主要从《手稿》的异化转换视角谈谈自己的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由异化向异化劳动的转折,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手稿,他批判的矛头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续运用异化概念,得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以此为基本构架,马克思建构出系统的异化劳动学说,实现了从政治异化到经济异化的逻辑分析递伸,也第一次力图对资本主义社会从政治、文化到经济的全面批判,为无产阶级解放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早期异化论通过对异化劳动发展规律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指出了克服异化的历史途径。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逐步学会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使自己的自然本质不断升华和高尚起来,各种主体能力得到丰富和发展。而自然界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也就逐步成为“人化的自然界”,为人的目的服务,成为人的生命表现,即自由自觉活动的对象。人类正是在各种异化形式下,丰富着同客观世界的多种多样的实践关系。由此可见,异化劳动的克服,人和自然的矛盾统一,不是靠神秘的上帝的力量,也不是靠从意识中抛弃这种对立,而是靠劳动、靠人类的伟大实践。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和对异化现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由自然的异化到政治的异化再到经济的异化这一过程。
郝晗婷
我主要就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部分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马克思在这部分说明了研究异化理论的意义,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从现实角度审视,这种异化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社会生活。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太发达,我国农民工也存在劳动异化现象。因此,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对于继续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为防止和克服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就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共享,防止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现象的产生。其次,就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而言,要防止和克服劳动过程的异化,就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劳动自觉,让劳动成为人的自愿行为,使人在劳动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再次,要防止和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后,通过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来防止和克服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坚持公平、平等新型人际关系,构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和谐社会。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为防止和克服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就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共享,防止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现象的产生。其次,就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而言,要防止和克服劳动过程的异化,就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劳动自觉,让劳动成为人的自愿行为,使人在劳动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再次,要防止和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后,通过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来防止和克服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坚持公平、平等新型人际关系,构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和谐社会。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吴霜
我主要从私有财产和劳动方面谈一谈自己对马克思论述的理解。马克思将“异化、外化”引入劳动和私有财产中,是为了说明资本的私有化使一切都脱离了原来的本质,异化是人的生产及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现象。资本家和工人永远都有一个巨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又集中在金钱的利益上,在利益上永远都是此消彼长。而在资本主义里,最不幸的最被动的就是工人,资本家尽量的榨取工人创造的利润,同时又尽量剥削工人仅有的工资,仅让其能够维持生存,继而不影响资本家的生产。工人可悲的命运便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我很赞同马克思对劳动外化、异己性的比喻,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体制下工人的悲剧。马克思认为,通过这种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了资本家。私有财产也是这种外化劳动的必然结果,而且只有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它不为人知的秘密才会暴露出来。这也意味着,当有一天工人开始觉醒,想出一种解决的办法,终结资本主义,工人作为人的定义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傅秀云
我主要从人社会性的异化和人与自然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人的社会性的异化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之间的矛盾。自然界作为生产资料的直接来源,大部分都被资本家占有,大多数人失去了与自然界正常的关系,那么人只能在作为工人的时候才能维持自己生存的需要,只有与资本家形成雇佣关系时个人的生存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这就使得人在生活面前失去了主动性。在私欲的驱使下资本家越是得到好处,越是不停剥夺,不断的压榨为了生存拼命的工人,不断攫取生产资料,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工人作为人,同时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但作为个体的自身被不断的剥夺,作为自己的整体的自然界也不断地被剥夺。同时,人本身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不是直接的从自然界获得生存的生活资料,而是通过资本家的雇佣劳动间接的获得生活资料,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打破了人与自然原本的和谐。因此,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资本家是统治自然界的力量,其中也包括统治工人,这种魔力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使得人与自然相异化。
主讲:汪海燕
编辑: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