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0)《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蓝字”关注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主讲人:赵磊
写作背景:本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秋季到1846年夏季共同完成的,也是继《神圣家族》共同完成的第二本作品。1845年马克思被巴黎驱逐出境,移居布鲁塞尔,同年恩格斯也迁居到这里,两人开始共同战斗。他们共同完成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神圣家族》中初步阐述的唯物史观进行全方面的深层次的研究,这一伟大的研究成果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本书的副标题为“对费尔巴哈、布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内容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共有2卷组成,每一卷又由三章组成,在本著作中没有写明文章的标题和第一卷、第二卷的标题。他们都是根据马克思的《驳卡尔 格律恩》这篇论文后来按上去的。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彻底清算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本书的副标题为“对费尔巴哈、布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通过这个副标题,我们就可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通过对费尔巴哈、布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的批判,以及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所宣传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批判,进而系统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论述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本著作分2卷来介绍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一卷的标题为“对费尔巴哈、布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 的批判”,在本卷中主要介绍了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那种“观念、概念、自我意识决定世界”的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由于不了解真正的实践活动而缺少“历史”的眼光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特别在第一章“费尔巴哈”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本著作的第二标题为“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本卷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由于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法国社会主义进行了嫁接,以对普遍的哎的宣扬取代了对工人阶级革命热情的宣扬,因而导致了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为证明宣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激发共产党人的革命觉悟与革命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著作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文本,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左派哲学等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以及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的批判,“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通过共同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见解与德国哲学见解的对立,首次系统正面的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划清了他们与青年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界限,基本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一般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化。因此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
蔺奥
1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提及分工之处达七十余次。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详细地阐释了分工产生的条件和发展脉络,分工与生产力、所有制、阶级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描绘出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性、动态性及历史性,客观阐述了分工理论是由人本学走向唯物史观的第一步。
分工理论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分工的主体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现实的个人”。其次分工作为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客观存在的。再次,分工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分工理论的动态性即分工发展的阶段性。分工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但这时真正的分工还是比较低级形式的分工。很多人在进行精神劳动的同时也进行着物质劳动,仅从事精神劳动的人还比较少。“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将越来越精细。
分工理论的历史性表现在,它是在生产力发展以及人的需要和交往扩大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和交往的扩大,分工将逐渐消亡。随着生产力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分工经历了一个从性行为方面的自然分工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直到后来的极为精细的工业化大分工。分工在带来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矛盾的出现。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本书中预言了在共产主义社会分工的最终消亡。
刘嘉骁
2
《形态》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标志性的著作,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篇幅宏大,内容精深。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丰富的社会发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马恩虽然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提出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可以看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个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总能通过不断打破旧的分工从而建立新的分工。由此得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转变,也推动着社会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还在《形态》中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即社会发展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方面,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共产主义,人的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也要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这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社会基础之上 ,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得出的结论。
戚奇
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个人”就是人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统一,即“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因此“现实的个人”就是指人的能动活动和物质条件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之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因为人类社会就是由无数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这里讲的“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人的活动,首先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人们开始生产他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就是说,这些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人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的有机统一。如果离开人去考察历史,只能是抽象的历史,而如果离开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那也只能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郝晗婷
4
《形态》中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 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这表明,人与动物的区别虽然可以从意识上作出分界,但真正能够从根源上区别人与动物的却是“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这里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生产”是人作为人所特有的表现方式,我们通常称之“劳动”。动物捕食仅限于本能地依靠身体构造来获得满足其生存的食物,而人创造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第二,“生活资料”是属人的生产的产物,用于满足人的可持续生存乃至长足发展。一方面,为了推进物质对需要的满足,不断生产的资料满足了最初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实践的日益复杂,新的需要不断出现,也促使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产生新的生活资料用以不断的满足。第三,人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辐射出来的与异己的人事物发生关系的能动性,是人有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但人不同,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不得不相互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在协作状态下进行生产,以互补的方式共同产出为了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一切。与此同时,这种相互联系和交往方式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物质生产,促使生产活动中生产工具、生产条件、生产结构、生产领域的更新运动和变化发展。这个过程也是人不断制服自然、征服自身自然属性而走向社会性的过程。
王晓艳
5
我主要说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探析。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借指当时德国存在的一系列虚假观念体系,由此展开对这些虚假观念体系的批判。在马克思眼里,无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费尔巴哈哲学体系或者是鲍威尔等人的哲学体系都只是“幻想、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天真的幼稚的空想”,他们的哲学思想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颠倒了物质和观念的关系,脱离了生产、生活实践,都是虚假的观念体系,他们从虚假、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用观念的东西代替现实的存在。
其次,马克思除了在意识形态方面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观念进行批判,同时他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里马克思赋予了“意识形态”具体的含义,所谓意识形态就是指统治阶级提出的代表其阶级利益的一整套的思想体系,用以维护和巩固其阶级利益的工具。
然后,马克思将“意识形态”借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他指出“:每一个企图推翻旧的统治阶级,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同时马克思也指出:每个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都是以阶级的存在为基础和前提的,而新的阶级特别是革命阶级的出现源自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迫切要求新的革命阶级的出现,新的革命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有自己的阶级思想,因此新的意识形态应运而生。同时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得这种意识形态愈发具有普遍性,成为主流的统治思想。
最后,马克思在论述“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时候还用来描述一系列社会现象。
傅秀云
6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1卷第1章包含四个部分,我主要说一下第二部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的社会分工及其后果。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社会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他们认为,由于社会分工和与之同时出现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所有制,因此“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社会分工与国家产生的关系。他们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即产生了不同的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其他阶级实行统治,而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即国家的形式。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分工引起社会活动的异化。他们指出,只要私有制还存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就会处于分裂状态,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分工对于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制,“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这就是说,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活动的异化,亦即人的本质的异化。
吴霜
7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集中体现唯物史观的里程碑式经典著作,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书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
一、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面发展理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志趣,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全面的发展,即不“偏科”,不存在某一方面的严重缺陷,人能成为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独立的人。第二,人的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在各个方面都能学有所成,能够独立再创造,如果说全面发展是量的丰富,充分发展就是质的提升。第三,人的自由发展,人能够自主的利用发展自己个性和才能的各种资源,自主的发展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个性,自主的选择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
二、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2. 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社会共有。
3. 消除旧的分工方式。
4.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许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比如良好的教育条件,世界范围内普遍的交往联系等等,总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而又复杂艰巨的过程。
王艳
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人的基本存在和发展方式,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和目标。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主要有三点:一、“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明确指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的表现自己的。现实的个人绝不仅仅是个人自身,而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个人。生产活动是人的根本属性;个人是离不开生产活动的,而生产活动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质上就是从物质生产出发,正确理解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个人,这一点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哲学家所说的“精神性的个人”。
二、“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人。马克思强调我们应直接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直接从他们的物质活动出发,而不再强调个人的个体性,也不再从这些特性出发理解个人,我们只须关注他们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如何存在和活动的,关注个人的社会性是如何体现的。
三、“现实的个人”是具体存在的个人。费尔巴哈把他的感性的人,即仅仅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的人称为“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就是连黑格尔也称自己的“人”为“现实的人”,他认为精神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即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存在那里。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所谓的“现实的个人”同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有很大的区别,毫无共同之处。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从个人情感角度提升到物质生产层面,用全面联系的观点认为人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个人。
李泽陆
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和发展史的一个中心点,是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们今天发展的全球化理论是一样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使各个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起来。从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历史的阐述来看,世界历史形成必须有两个前提,即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普遍交往。世界历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其次,人类的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产生的另一个前提。马克思对于普遍交往作用也十分重视,交往的革命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介,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阐述体现了对具体历史的重视,体现了其以发展眼光看问题,贯彻历史性的原则。当代世界出现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与当时相比更加深刻,所以要具体地结合时代和实践出现的问题,有效推动历史发展。
刘红梅
10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巨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是一本很重要的著作。
我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说我的体会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社会历史的改变,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人的力量的发挥和发展程度的现实表现。在书中马克思分析到,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阶段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分工不发达,手工劳动技术基础的保守性,人的能力是片面的、不高的,人们的联系也是孤立的、狭窄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求劳动者成为适应生产技术不断变革、能从事多种劳动的智力体力多方面的发展的人,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变为现实,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从事实出发,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来揭示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指出了共产主义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刘广睿
11
我主要说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类历史的前提”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不是“自我意识”。此外,他们认为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人的活动离不开他们的物质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著作中首次把资本主义之前的人类社会划分为三种所有制形式,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在第二节的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以下一些观点:一是,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二是,阐述了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要素是生产。三是,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他只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四是,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意语。五是,历史呈现出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和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编辑: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