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23)《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名言




☆ 1648年革命是17世纪对16世纪的胜利,1789年革命是18世纪对17世纪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 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因其站立于创造性的事业的顶峰而充满无限的自信;而1848年柏林革命的抱负,则在于造成时代错乱。






主讲人:王艳







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和反革命》是马克思1848年底写的一组总结德国三月革命的文章中的一篇。1848年3月1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工人、学生和平民举行反政府的示威,梅特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人民迅速发起起义。经过三月革命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3月29日国王任命莱茵区的大资产阶级代表康普豪森组阁。这是资产阶级和容克妥协的产物。

在本篇文章中,针对德国三月革命,对资产阶级上升到国家政权的层面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部分(1-4段):一方面,指出了三月革命是资产阶级依靠人民以革命的方式将自己推上国家政权的高峰;另一方面,揭露了资产阶级不顾人民利益,依附于王权进行统治。从而揭示出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特性。

第二部分(5-13段):全面分析了德国三月革命和英法两国革命的区别,阐明了德国资产阶级所处的历史地位和自身状况,揭示出它必然背叛革命的原因和必然走向失败的趋势。

从阶级状况来看: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盟共同反对封建君主、旧贵族和教会;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共同反对君主专制、贵族和教会。这两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是革命运动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和其他市民阶层还未具有独立性。而在德国,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并不是一个代表整个现代社会反对旧社会的代表者,而是君主制和贵族的阶级,它本身已经是同无产阶级以及城市居民中所有那些在利益上和思想上跟无产阶级相近的阶层相对峙。因而,德国资产阶级由于先天不足,它一方面必须推翻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又惧怕觉醒起来的无产阶级,既脱离了国王又脱离了人民,产生了两面性的特性。

从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来看: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是进步性的革命,它们宣告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欧洲的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地区的要求,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而德国的三月革命,是一种继发性的现象,是地方性的革命,是历史的倒退,造成了时代的混乱。


读书体会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逐步发展成为普遍联系的整体。在马克思看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对全球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德国的革命仅仅是地方性革命。另外,马克思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和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面比较,肯定了英法革命的历史作用,分析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软弱性,表明德国资产阶级很难承担起作为革命领导者的历史重任,从而为无产阶级确立革命目标、制定斗争策略指明了方向。这些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从全球性、整体性的视野看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有理有据,进行科学的论证,切忌主观随意性。

                                          编辑:王晓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