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在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出版之际

邢贲思 中社学人 2022-09-09



写在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出版之际


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 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 这一项目对于实现中央提出的把我们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 具有重要意义。新编两部文集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 编辑方针明确;第二, 内容完整, 重点突出;第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第四, 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 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经过中央编译局多位专家参与的课题组多年艰苦努力, 现在终于出版了, 这是理论界的一件大事, 对于实现中央提出的把我们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 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两部文集必须具有“准确性、权威性”的指示, 课题组在文集的内容选择、篇目安排、译文审校、题注编写、注释修订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收到了很好效果, 从而保证了全书质量, 使两部文集成为迄今为止编得最好的马恩著作和列宁著作的基础性读本。两部文集篇幅适中, 繁简相宜, 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专业理论工作者的学习范本, 又可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必读教材。

经过初步学习, 我认为, 新编两部文集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 编辑方针明确。课题组的同志从接受任务开始就十分清楚, 在已有全集、选集的情况下, 之所以还要编辑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集, 目的是适应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 为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提供更为准确的基础文本。比起已有的马列著作基础文本, 新编两部文集的编辑方针具有更加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当前, 全党正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引导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根本指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学习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学习的重点。但是, 马克思主义既是发展的科学, 又有其一脉相承的理论渊源,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而来的。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的最新理论成果, 就必须追根溯源,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继承人列宁的著作, 以便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 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已有的选集、全集或过于简略, 或篇幅过大, 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这就需要重新编辑既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精髓, 又能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篇幅又较适中的基础性读本。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就是这样的读本。

第二, 内容完整, 重点突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既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又是知识十分渊博的学者, 他们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为了便于读者把握马恩著作和列宁著作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新编两部文集在内容选择、篇目安排上, 力求做到系统、全面。两部文集收集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著作, 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军事、外交、党建等诸多方面, 充分展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博大精深。

两部文集在照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的同时, 为方便读者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又突出了重点。凡选入两部文集的马恩著作和列宁著作, 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学理, 而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马克思主义从它的诞生开始, 就和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相结合, 就随着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源泉。这一点在新编两部文集中有充分体现。

1848年, 欧洲爆发了革命。这次革命虽以无产阶级的失败告终, 但积累了宝贵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撰写的《1848年到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中, 对这次革命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 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的论断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 比起《共产党宣言》, 在理论上前进了一大步。到了19世纪90年代, 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恩格斯回顾历史, 结合现实, 在为《1848年到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写的序言中, 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思路, 这就是充分利用当时在德国出现的普选权这种合法斗争形式, 为无产阶级未来的决战积蓄力量。恩格斯同时也指出, 不能把这种斗争形式当作唯一的形式, 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斗争形式, 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决不能放弃革命权, 必须维护这唯一的、真正的“历史权利”。通过巧妙的编排, 这一理论发展脉络在新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体现得十分清晰。

在《列宁专题文集》中, 编者同样很注意列宁在一系列问题上的思想发展过程。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月革命前后, 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有很大变化。十月革命前无产阶级没有取得政权, 那时列宁强调要通过暴力“剥夺剥夺者”。十月革命后, 当无产阶级已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剥夺者已被剥夺, 国家进入建设时期, 亟需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重点有了改变。他强调, 无产阶级专政不仅是暴力, 甚至主要不是暴力, 而是形成比资本主义更高类型的社会劳动组织,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的思想演变过程, 在这里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通过课题组专家的精心编目, 使读者能够充分体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

第四, 两部文集都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在编辑体例上不尽相同, 前者所收著作按编年和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方式编排, 而后者则按专题把列宁的相关著作概括为五卷编辑而成。体例虽不同, 但编辑原则完全相同, 这就是既照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又照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例, 它的三卷先后出版于1867、1885和1894年, 如完全按照历史顺序编排, 就可能被分割在不相连续的若干卷内, 这就会破坏这一重要经典著作理论的完整和逻辑的严密, 就会妨碍读者对《资本论》的系统理解和整体把握。新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对此的处理是, 不拘泥于时间顺序, 把《资本论》集中安排在第五至第七的三卷内, 以保持它的连贯性。这既没有违反历史主义原则, 又保证了重要经典著作的完整性不致被割裂, 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列宁专题文集》的编辑, 则采取了另一种思路。它以专题为主, 也就是以理论内容为主, 但在每一专题下所收集的列宁著作又都按严格的时间顺序排列, 这种既突出理论内容又照顾历史发展的编辑方法, 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编排, 视角独特, 方式新颖, 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 可谓匠心独运。

此外, 新编两部文集按照新的思路编写了题注, 加强了对原著内容的说明, 并在注释、名目索引等方面作了调整和充实, 《列宁专题文集》还增加了重要论述摘编, 这些都对原著起了很好的导读作用。

从以上各点可以看出, 编辑一部高水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文本, 不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著作汇集在一起, 或者在已有文本基础上略作增删的简单的技术性工作, 而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再创造工程。正是通过课题组全体专家的创造性劳动, 才会有这样两部既集中了马恩著作和列宁著作的精萃而又篇幅适宜的基础文本的面世, 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

作者:邢贲思,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原总编辑,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