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2)《论蒲鲁东》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 16--24 页
主讲人:王志建
写作背景
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内部先后兴起了蒲鲁东主义。蒲鲁东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思想带有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了批判蒲鲁东主义,马克思于1865年1月24日写下了《论蒲鲁东》一文。在《论蒲鲁东》一文中,马克思毫不客气地批判了蒲鲁东的《什么是财产》和《哲学的贫困》两篇文章。
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蒲鲁东向经济学中“最神圣的东西”进攻的挑战性的勇气,用来嘲笑庸俗的资产阶级理想的机智的怪论,对现存制度的丑恶不时流露出来的愤怒,革命的真诚,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但《什么是财产》本质上是一本从头到尾都是剽窃的“耸人听闻的小册子”,在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历史中,几乎不值得一提。这本书的缺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批判社会的小资产阶级立场与衡量社会的社会主义尺度是一对矛盾体;另一方面,蒲鲁东对财产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由于蒲鲁东把经济关系的总和同财产这个一般的法律概念纠缠在一起,结果得出了“财产就是盗窃”的错误论题。
在批判《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批判:一是批判了蒲鲁东不懂科学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蒲鲁东没有看到经济范畴是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认为经济范畴是历来存在的、永恒的观念;二是批判了蒲鲁东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是幼稚的。蒲鲁东脱离历史现实,歪曲黑格尔思想,他把经济学家理解为正题,把共产主义者理解为反题,试图寻找一个合题,既要抛弃私有制又要抛弃共产主义;三是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以小资产阶级的身份,把生息资本作为资本的主要形式,并把这种制度作为社会改造的基础;四是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夸张的文笔。马克思认为蒲鲁东胡言乱语、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胡扯科学,错误地以科学自夸,毫无精神内涵可言;五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政治和哲学著作,认为政治和哲学都具有矛盾和双重的性质,其本身价值具有局限性。
总之,马克思认为蒲鲁东不懂得真正科学的辩证法,陷入了诡辩的泥坑,充分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充分体现了小资产阶级观点的局限性。
心得体会
蔺奥
我说一下《论蒲鲁东》一文中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蒲鲁东将平等看做社会的一切原则,提倡财产平等,地位平等。他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差距过大,体现了对个体劳动者的不平等,也反对共产主义公有制,因为他消灭一切私有制,使小生产者失去独立和自由,也没有实现平等。综上,蒲鲁东就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的,提倡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在这种公平至上的思想下,蒲鲁东自然倡导无政府主义。他认为只要有国家和政权等外在权威,就会有剥削和压迫,就会产生不平等。并且基于这种唯心的观点,他提出用“用文火烧掉私有制”的改良主义实现所谓的社会主义,认为革命只是思想上的运动,反对暴力革命。
关于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他没有看到眼前实际存在的市民社会基础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就看不到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和革命就等于在客观上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反动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蒲鲁东的批判之上,多次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也多次阐述保证国家和政党权威的必要性。比如他们认为“巴黎公社的教训,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就是由于公社没有把这个权威用足用够。”恩格斯在《论权威》中也批判了“反权威主义者却要求在产生权威的政治国家的各种社会条件消除以前,一举把权威的政治国家废除”,说明在生产力发展没有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时,国家是一定存在的,此时无产阶级就要掌握政权,实行专政,利用政治权威废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和政治权威思想是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及增强“四个意识”的理论根源。我们要在这个理论原则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准确把握“党是领导一切的”,辩证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地方和中央的关系,科学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