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健亚、胡跃娜:第三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

郝健亚、胡跃娜 中社学人 2022-09-09
 
2020年12月26日,由深圳大学、《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和“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筹备组共同主办、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全国近4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杂志社和出版社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300多人听取会议直播。开幕式由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婷婷主持,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田启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助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王凤才、《学习与探索》杂志主编张磊分别致辞,介绍了打造“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这一全国性学术平台的目的,点明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任务,并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贡献力量。接着,论坛分五个主题专场,围绕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热点问题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研讨。


一、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第三次拓展和深化,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着新的问题域和发展前景。在本次论坛期间,学者们围绕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也涉及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重要问题。
第一,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内涵、阐释路径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概括。王凤才指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包括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复杂的研究内容,需要跨学科、跨文化、精通十几种语言的高水平学术团队进行长期追踪和研究。从地区来讲,主要分为欧陆国家、英语国家、原苏东国家、非洲—拉美国家,以及亚洲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从阐释路径来讲,主要分为国外马克思学、国外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五条阐释路径;从热点问题来讲,主要聚焦MEGA2编辑出版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发展研究、阶级理论及两极分化问题研究、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问题研究、当代左翼思潮与新社会运动研究、金融资本主义批判与后期资本主义危机批判、现实社会主义批判与未来社会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研究共十大研究领域。
第二,梳理了构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急需突破的理论难题。陈学明认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其一,如何“安置”能动性?面对21世纪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在搞清历史客观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主观能动性。其二,如何“安置”斗争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既坚持矛盾的斗争性又避免进入新冷战,把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结合起来。其三,如何“安置”总体性?“大变局”需要我们具备总体性思维,把眼前正在变化着的具体事件放到世界大视野中去考量。其四,如何“安置”组织性?在新的历史转折点,尽管自发性和市场经济仍隐含着强大的能量,但是国家的作用越发突出,组织性的功能急需增强。
第三,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分析了21世纪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聚焦 的三大主题,就如何推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乔瑞金认为,21 世纪面临的世界性问题是全球秩序的重建和如何消除人类在当代发展中面临的灾难与困境。对此,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为人类建设一个“善”的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因此,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聚焦“善本”、“善念 ”和“善为 ”等三个重大主题。刘卓红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成和发展的历史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理论,因此应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交往互动中推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开放和交流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理论;而国外马克思主义也在诸多方面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四,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话语体系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难点。对此,张文喜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建构的必要性及其是否具有独特体系的问题。他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提升的三种能力,即听懂马克思说话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说话的能力和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来引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创新的能力。如果要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就不能将自己的意思强加给马克思,必须坚持反对学院哲学,反对讲坛哲学。
 
二、21世纪语境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结合时代发展对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进行发掘和再阐释,仍然是21世纪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主题。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
第一,如何看待21世纪初以来出现的罗莎·卢森堡著作出版和研究热潮?何萍认为,这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世界历史的变化而逐渐展开的。第二次全球化运动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的重要性,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启发人们借助卢森堡的思想资源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问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卢森堡哲学思想的反思。卢森堡的著作和思想是我们今天解读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我们剖析当下世界的多重危机现象、诊断21世纪全球发展问题的重要文本。
第二,如何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对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进行再阐释?韩秋红从三个维度阐明了卢卡奇物化批判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源头在21世纪的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她指出,在经济维度上,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不仅开辟了一条既受惠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劳动观念又与之相区隔的阐释进路,而且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时代可以释放出劳动解放的潜能;在政治维度上,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卢卡奇《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中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思想,使其“走向自觉的革命”与当下的“生命政治”观点形成呼应;在文化维度上,卢卡奇运用历史辩证法的总体性理论,使无产阶级意识统一在主客体的一致性上,达成了一种社会历史意义上的文化进化与教化。
第三,如何在实践哲学的视域下以路易·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为切入点探寻马克思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的统一性问题?宋惠芳依托马克思的文本,从马克思清算旧哲学信仰的语境、《德意志意识形态》并非唯物史观的开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区别等三个方面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的主要依据提出了质疑,并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的隐性逻辑揭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第四,如何将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理论与当代女性主义研究相结合?戴雪红指出,福柯所强调的权力是弥散在整个社会中的网状物,在这样的权力关系中,女性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中的个体都化为权力的载体与工具。她认为,在福柯思想的影响下,女性主义者通过权力—话语—身体等维度,用不同于宏观权力的分析模式剖析当代资本主义权力关系的新变化,探寻女性解放的新路径。


 
三、批判理论及其在21世纪的新发展
 
批判理论及其在21世纪的新发展是此次论坛的另一个焦点。与会学者主要从阿多诺研究、哈贝马斯研究、后哈贝马斯研究这三个层次展开讨论,形成了丰富的研讨成果。
第一,对阿多诺的当代阐释。王晓升以“生存哲学中的生存概念究竟错在哪——阿多诺的分析及其启示”为主题深化了阿多诺研究。他指出,在阿多诺看来,虽然海德格尔试图强调人的个体的生存方式,但是却将其本质化。这种生存本质化实际上是把人如何生存等同于真理,从而肯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抽象生存方式。这种抽象化的生存虽然强调人的自由,但却内在地否定了人的自由。李春敏重思了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思想路线。她认为,否定辩证法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激进话语,概念的非概念与概念的客观性、唯物论的辩证法与不反映的唯物论、语言的预设与观念辩证法的语言缺位,构成阿多诺批判观念辩证法层层递进的思想路线,但激进只是否定辩证法的表象,阿多诺的困惑涉及具体性的本真性及思想的客观性,本质上是关于辩证法的古老困惑,他的解决之道亦是他所批判的观念辩证法的衍生物。因此,阿多诺并没有在实质上完成对辩证法的重构和推进。
第二,哈贝马斯研究的深化。夏巍梳理并分析了哈贝马斯对规范结构及其发展逻辑的探索与重建。她认为,哈贝马斯从交往理性出发所捕捉的规范结构弥补了马克思理论的空场,他在主体间性的结构中建构理性规范的探索具有开创意义。但是,哈贝马斯从生产逻辑彻底转向交往生活,用社会组织原则替代生产方式,从而流于对现存秩序的维护。杨丽阐释了道德与伦理的区分在哈贝马斯法哲学中的意义。她从哈贝马斯的《再谈道德与伦理生活的关系》谈起,认为应将哈贝马斯对道德和伦理这两个概念的明确区分置入到重建现代社会规范秩序的问题史中阐明,从而把握这种区分背后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厘清哈贝马斯法哲学的基本立场,也有助于把握法兰克福学派规范性学说的整体阐述。
第三,后哈贝马斯研究的崛起。本次论坛中涉及的后哈贝马斯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哈贝马斯的规范性基础的反思性考察,二是对哈贝马斯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第四代批判理论家的创造性思想成果的考察。张志芳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反思聚焦于“没有政治性的规范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他介绍了艾利斯·扬、欧内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即他们都认为,哈贝马斯和阿克塞尔· 霍耐特的政治伦理学方案和规范性理论由于缺乏政治对抗维度而难以在实践中回应广泛的现代群体抗争问题。于是他们提出,政治伦理学的重要任务是要在遵循自由民主原则的基础上重释建构政治身份的原则和方式,将新的社会反抗力量作为承认的对手而不是敌人,通过抗争而不是对抗的方式重建政治伦理思想和秩序,从而在实践中真正捍卫自由民主制度的多元主义生存方式。刘利霞指出,阿里桑德罗·费拉拉在对哈贝马斯有效性概念的反思性考察的基础上重新阐述了现代性方案。费拉拉认为,哈贝马斯的有效性概念并不能充分适用于当下的现代性,进而试图构建一种与本真性内在相关的有效性概念。这种有效性有助于促进当下多元事实与普遍主义的真正和解。在此基础上,费拉拉重新思考了现代性方案,同时也推进了批判理论的更新。周爱民介绍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最新发展。他指出,霍耐特在新著《承认:一个欧洲的观念史》中完成了对不同承认概念内涵的系统整合,这标志着他的承认理论的最终完成。承认概念在欧洲主要有法国、英国和德国三种思想传统。霍耐特以黑格尔承认理论来统摄其它承认概念内涵,延续了其承认理论近年来的“社会理论转向”,而这种转向也影响了他对黑格尔承认概念的评价。王贵贤分析了拉埃尔·耶给的异化理论和生活形式批判理论。在耶给看来,当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是指人们受无名力量支配,没有能力与他人、物、社会制度和自身之间建立一种适宜的关系。人们要摆脱异化状态,就需要通过对生活形式的批判来实现自由。耶给试图通过对生活形式的全面批判和内在批判,借助一种“实验多元主义”实现人们在当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伦理追求。秦美珠分析了南茜·弗雷泽基于政治经济学层面的资本主义批判。她指出,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矛盾的现实背景,弗雷泽从关于资本主义的前景-背景、台前故事-幕后故事的双重叙事理论以及“制度化的社会秩序”的新概念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存在生产与再生产、人性与非人性的自然、经济与政治、剥削与剥夺等多重制度化社会秩序的分离。弗雷泽希望恢复政治经济学批判传统,从再生产、自然与政治三个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总体性解读。赵长伟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好生活观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霍耐特、莱纳·弗斯特、耶给和哈特穆特·罗萨等人的思想后认为,21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坚持内在批判和规范重构的方法,积极批判资本主义各种新异化形式,试图重构社会主义的新理念,努力推动左翼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发展。
第四,批判理论的发展与国际传播。贺翠香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发展及其困境进行了反思,认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大拒绝”到妥协再到驯化的过程。批判理论逐渐放弃坚决批判和对抗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认同现行的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主张进行局部改良和民主扩大化。这种转变既受到西方国家社会矛盾和新社会运动的影响,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式微有关,更与批判理论自身发展的困境有关。而要突破这种内在困境,必须回归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第一代批判理论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结构的总体批判。焦佩梳理了批判理论在韩国传播和运用的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翻译解读阶段;21世纪用于分析本土问题和进行国际比较的运用阶段。而目前,批判理论在韩国则出现了弱化趋势。
 


四、英语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与新左翼思潮

  英语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与新左翼思潮也是本次会议中备受关注的主题。在这一研究领域,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在全球化和资本主义进入新帝国主义阶段的背景下,新左翼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哲学讨论。
  第一,从传承与互动的思想史角度考察西方马克思学的形成和发展。在鲁克俭概要介绍了西方马克思学的发展概况之后,李靖新弘以英语世界的马克思学为案例,从互动与传承两个角度勾勒了英语世界马克思学的学术发展谱系,呈现出英语世界内部的学术联动性和师承关系,以及英语世界与其他语言世界之间的四种互动模式。
  第二,对“伍德命题”进行批判性反思。魏传光认为,“伍德命题”实质上是把马克思关于正义的思想归类到“剥削正义”的行列,这是对马克思与正义之间关系的误判。误判的根源在于:剥削作为关乎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事实之一,在马克思那里既有对事实的描述,也有对事实的规范性评价,但艾伦·伍德却将两者生硬地分离开来。实际上,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过程和规律的分析中暗含了对资本剥削的一系列非正义评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之一就是揭示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看似平等交换、实则不正义剥削的内在逻辑,以拨开由庸俗经济学家所制造的“剥削正义”的迷雾。
  第三,对埃里克·赖特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及其社会主义过渡策略的考察。马莲介绍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赖特的观点,认为赖特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集中体现在社会平等缺失、“赢者通吃”严重、信仰危机突出、消费主义盛行、霸权主义当道等方面。在反思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新规划以及断裂转型、缝隙转型和共生转型的社会主义过渡策略,赋予了乌托邦概念以崭新的内涵。
  第四,以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分析为主题,批判地考察了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帝国主义理论的重建。陈祥勤指出,在经典帝国主义理论遭遇挑战的21世纪,西方左翼形成了诸如“后帝国主义”、“超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等一系列理论范式。然而要真正认识当代帝国主义,就必须回归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传统,揭示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所具有的诸如全球垄断资本的普遍金融化、全球劳动套利的出现、全球劳动池的形成,以及全球产业后备军的积累和扩张等一系列新的历史特征,展现21世纪资本主义全球体系所形成的结构性的帝国-殖民特征。
  第五,激进左翼思想研究。例如,冯旺舟对伍德、大卫·哈维、奈格里和迈克尔·哈特的新帝国主义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他们都将二战的结束和全球化作为新帝国主义形成的关键时间节点,都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需要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新的发展,都没有制定一个针对新帝国主义的有效的政治方案。而他们的差异则表现在对新帝国主义的逻辑定位、移民问题、社会工资问题、美国的主导地位、国家作用、新帝国主义的政治结局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莫雷则比较了哈特、奈格里和雅克·朗西埃的政治共同体理论,认为他们的理论虽然有诸多差异,但当他们批判资本的统治以及资本主义的等级和权力结构时,最终都指向了对政治共同体的建构,并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政治共同体的思考,认为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政治作为共同生活的表征必须回应多元性和异质性,直面对抗和冲突,重新塑造共同性和共同体的内涵。他们的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批判虚幻共同体和追求真实共同体的两种不同路径。
  除了对具体理论进行阐释,还有许多学者关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时空拓展。他们或在时间维度上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宏观的思想史和范式变迁研究,或在空间维度上从传统的欧陆和英语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拓展到非洲—拉美区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并进一步深化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方法论的四个维度。王雨辰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效应和实践效应以及理解史、解释史和接受史的研究。只有从历史维度、文化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才能真正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运思逻辑和理论个性,把握其理论实质,从而助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解决。
  第二,对以人道主义为旨趣的东欧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探讨。傅其林梳理了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六种范式:一是实践哲学,如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存在论、社会人类学、革命理论、日常生活论;二是认识论哲学,以列宁的反映论、卢卡奇的反映论、巴甫洛夫的反映论为代表;三是历史哲学,涉及历史理论、时间现象学、现代性、后现代性等命题;四是伦理政治哲学,以人的伦理政治存在为核心,对极权主义进行了尖锐批判;五是语言符号学理论,包括亚当·沙夫的语义学理论、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的意义辩证论、阿格尼丝·赫勒的话语分析、昂立·瓦尔德的语言逻辑学、乔治·马尔库什的语言数理分析等;六是美学与文化理论,包括对美学范畴论、审美自律、文艺样式理论、现实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探索。
  第三,聚焦非洲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宗教的视角考察了非洲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关联。林子赛指出:其一,在传统村社制下,非洲人民历来就有人人平等、集体主义和追求民主的观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遥相呼应;其二,在非洲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的相互影响和变迁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宗教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其三,从泛非主义思潮的兴起,到非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再到非洲许多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导向在非洲得到了充分体现。
 
六、结语
 
论坛闭幕式由王凤才主持。孙婷婷、胡立法、王凤才分别作了会议总结,均高度评价了论坛的组织工作与学者们的发言。王凤才概括了本届论坛的四个特点:一是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和认真准备;二是专家学者的发言兼具理论视野与思想深度;三是基本做到了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的统一;四是有情怀、有理想。当然,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有待深化和拓展的问题。



文章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21年第1期

郝健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胡跃娜,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郝健亚,胡跃娜.第三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J].国外理论动态,2021(01):167-172.


本次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