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俞良早:对社会主义史上一个迷案的透视——关于所谓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

俞良早 中社学人 2022-09-09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含义,指建成了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没有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亦称这种社会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单独进行建设,都不可能建成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即不可能单独一个国家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列宁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所谓“一国胜利”的理论。以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建成来印证上述“列宁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未卜先知、预见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建成并充分肯定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俄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关系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在于他提出了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但建立政权后组织起社会主义社会“比较困难”的理论,苏俄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巩固工农政权并展开“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的理论,俄国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关键词】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一国”;社会主义胜利;落后的俄国





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即列宁逝世后不久,苏联理论界出现了一个说法,即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具体来说是1915年)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而且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有可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下文简称为“一国胜利“的理论),从而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欧美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个说法也流传到中国。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进程中,人们在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和事实上一直在与时俱进时,无不以上述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提出了某个新理论作为例证。

上述说法,不是列宁自己说的,而是列宁离世后别的人提出来的。自从产生这个说法后,不少人撰文质疑它,或者说否定列宁提出了这个理论。也有很多的人撰文支持这个说法,或者说肯定列宁提出了这个理论。在此问题上产生的意见分歧一直持续到现在,以致成为社会主义史上的一个迷案。笔者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撰文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当前实在是不想再论及它。可是当前有的人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人物又提及此事,使得笔者作为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发生冲动。所以笔者不能不旧事重提,为弄清楚历史上出现的这件“闹心事”出一把力。



一、作为信仰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懂得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我们,是否认同“一国胜利”的理论?


要回答上述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胜利指什么。显然是指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说按照社会主义原则组织起社会生产。换言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社会已经建立起来。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社会,被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在他们的思想上,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者低级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后来,列宁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这些理论观点,人们早已达成共识。笔者为了行文上的方便,将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不可否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上,社会主义胜利指社会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说按照社会主义原则组织起社会生产。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还必须弄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是怎样的。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才能正确地判断和回答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国家特别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是否可以先建立起来,即这个国家是否可以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个问题人们也是达成共识的,本无论证的必要,但是鉴于人们在考虑社会主义“一国”胜利时往往未将“一国”胜利的境界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相联系,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赘述如下: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商品生产即以出售产品为目的的生产,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充分的、高度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则没有商品生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与分配原则时写道:“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全部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各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的一份。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这里所谓每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日是他向社会总劳动日中提供的他个人的一份,由各个生产者提供的劳动日构成社会总劳动日,这说明社会不以商品的价值或价值量以及货币作为计算社会生产成效的单位和依据,证明社会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这里还说,每个生产者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为社会提供了多少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这表明社会不以货币的形式向劳动者发放生活资料。在此著作中,马克思还写道,“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这就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中没有商品所具有的“价值”,生产者之间不将产品作为有价值的“商品”进行交换。上述马克思的论断足以证明,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没有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这种生产方式日益迫使人们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因此它本身就指明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可以看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上,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等于消灭了阶级存在的条件,从而消灭了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由此看,没有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如上文所说,无产阶级在革命的进程中消灭了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国家的设想。恩格斯还提出:“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至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个体生存斗争已被消除,而由此二者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也随着被消除了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这里表达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唯一任务是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将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当它完成这个任务时,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已经消失,社会上没有什么需要镇压的人和事,国家也就自行消亡了。恩格斯在有关著作中还提出:“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这是经典的关于国家消亡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上,国家消亡以后,由巴黎公社式的机构对社会进行管理。巴黎公社式的机构,是没有官僚、常备军、警察、法庭和监狱的机构。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机构应该是这样的。由此看,在他们的思想上,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也是恰当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没有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可以说,它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关于这个问题,理论界是已经达成共识的。

既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那么毫无疑问,社会主义胜利或者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则是指建成了上述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对此是不应该有什么疑问的!

那么试想一下,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俄国能够一个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吗?它能够一个国家建成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不可能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到以后的苏联,没有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二战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些国家,也没有能够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看,如果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消灭了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那么它将如何同世界经济发生必要的联系。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进行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大环境下,某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或者说实行社会主义生产的国家取消了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这个国家将如何同周边的国家进行经济交往?难道它可以同世界各国断绝经济交往,难道它可以完全地、绝对地闭关而发展?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它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则更是不可思议的

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不可能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历史证明,苏俄以及苏联,从来没有做到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其他的共产党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从来没有做到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做到这一点的要求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力高度的发展,产生的消费资料前所未有的丰富,能够完全地、充分地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在此时候,任何个人占有消费资料或者多占有消费资料,都成为多余的、毫无意义的事情。只有到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平等,才能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达到没有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的境界。某一个国家特别是比较落后的俄国,不可能单独一个国家达到这样的境界。

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不可能实现国家和国家机器消亡的境界。历史证明,任何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均未达到过国家和国家机器消亡的境界。如同上文所述,这些国家从来没有达到消灭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的境界。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内,还存在着需要予以镇压的阶级或人群,因而还需要有国家和国家机器。从国际环境看,周边的资产阶级国家都有强大的常备军。他们随时有可能对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国家机器如常备军,将如何反击资产阶级国家的侵略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所以说,一个国家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即便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机器日益强化的环境下,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以上论证足以表明,一个国家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具有上述种种特征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这样的事实。因此,作为信仰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懂得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我们,不认同所谓“一国胜利”的理论,或者说不赞成这个理论。因为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既然连作为普通的理论工作者的我们都不认同、不赞成这一理论,那么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事业继承者的列宁怎么会提出这一理论呢?难道列宁在此问题上犯糊涂了?列宁自己并未说他提出了这一理论,人们为什么硬要把这个东西强加在他身上呢?


二、两种非科学的辩解


在长期以来的的论争中,有的人似乎是感到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落后国家首先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不可能的,或者说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落后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不可能的,但又不愿意舍弃这一“理论”,于是想方设法进行辩解。

一种辩解说,“一国胜利”所指的胜利,不是指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胜利,而是指一国首先夺取政权的胜利。或者说是指“单纯政治革命”的胜利,不包括“社会革命”即社会制度变革的内容。这种辩解是非科学的。

其一,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夺取政权,是一个人人都不否认的、十分简单的事实或道理。稍微懂得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或者对社会科学稍有关注的人都知道,夺取政权的斗争,可以在一个国家先胜利,甚至可以在一个城市先胜利、在一条街道先胜利、在一个山头先胜利。例如在巴黎先胜利、在井冈山先胜利。因为夺取政权的斗争总会在某个地方先开始、先胜利,进而扩展到其他的地方。不仅无产阶级革命是这样,资产阶级革命也是这样,甚至封建社会里发生的农民起义也是这样。对于这样一个人人不否认的、十分简单的事实或道理,上个世纪20年代苏联理论界会就此产生严重的分歧和争论吗?1917年十月武装起义就是在彼得格勒一个城市先胜利的,即在这个城市先夺取政权的。这个事实十分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难道苏联的理论工作者看不到这个事实,不懂得这个道理,会为此而发生争论?显然不是的!他们争论的是一个国家特别是落后的俄国能不能在世界上首先建成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从那时到当前,已经近百年,理论界和学术界不断地进行论争,难道论争的是一个人人不否认的、十分简单的事实或道理,即一个国家可不可以先夺取政权的问题?显然论争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落后国家能不能首先建成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其二,一个国家虽可以首先夺取政权,但随时会丧失政权,这个事实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无根本性意义。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在巴黎首先夺取了政权和建立了新政权,但是新政权持续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即丧失了。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是不久也告丧失。这一时期德国巴伐利亚的无产阶级也夺取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很短的时间内也被敌对势力所颠覆。上述事实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是无根本性意义,即它未起到解放无产阶级的作用。换言之,这个事实对于建成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社会主义的胜利,无根本性意义。由此看,近百年来理论界、学术界进行论争的应该不是一国可不可以首先夺取政权这样一个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无根本性意义的问题。

其三,如果孤立地看一国夺取政权,未将夺取政权的事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联系起来看,则不知道夺取政权者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这个政治事变的性质是什么。理论和历史说明,夺取政权是一个政治手段和途径,通过它可以走向新社会制度。如果夺取政权者在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不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即不建立新社会制度。那么人们只能对这种夺取政权的行为称之为“政变”。所以,夺取政权和建立了自己新政权的革命政党,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造和变革,必须建立新制度,虽然建立新社会制度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行的。人们在观察和研究夺取政权的行动时,必须将夺取政权的行动和新政权实施的社会变革措施联系起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夺取政权者的目的和政权更替的性质。如果孤立地看夺取政权的行动,则不能看清楚任何问题。由此可见,认为“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所指的胜利是夺取政权的胜利,是让人们去看那个看不清楚任何问题的事物。

其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未将夺取政权的行动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如马克思、恩格斯称巴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行动为“革命”、“工人革命”、“公社革命”、“人民革命”、“法兰西内战”。列宁称1917年十月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行动为“革命”、“武装起义”、“第二次革命”、“十月革命”、“工农革命”、“工人、士兵、农民的革命”。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未将夺取政权的行动称为“社会主义革命”,那么提出“一国胜利”所指的胜利是指夺取政权的胜利,明显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

上述论证过程足以证明,认为“一国胜利”所指的胜利是指一国首先夺取政权的胜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种辩解,也许称它为许多人在确认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时的思想方法更合适。这种思想方法的内容是:用后来出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参照物。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并且苏联人民以及当时世界上各个国家建立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都认可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事实似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例子。于是,“一国胜利”的理论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证明了“一国胜利”理论,这个理论则论证和支持了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在那个时候以及以后许多年里,没有人想到过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浪潮掀起后,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或者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概念,人们开始认识到,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即使如此,人们也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能不能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来证明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

笔者认为,绝不能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来证明所谓“一国胜利”的理论!其理由如下:

其一,列宁在1915年绝不可能预见到30年代中期所产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在提出或者肯定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时,指定列宁是在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以及在1916年《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提出的。现在人们以30年代中期建成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事实,来论证列宁1915年提出了某个理论,那就是肯定列宁1915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与30年代中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肯定列宁可以未卜先知、预见到30年代中期会出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且列宁一定会赞成这种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如果这样来论证或者这样来设想,是十分荒唐的!列宁不是算命先生,他对他以后的事物不能具体地预见,不能具体地预见到30年代中期产生的事物,不可能具体地预见到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二,不能将1915年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必然地联系在一起。1915年或者说在十月革命以前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观相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或者说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未就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提出明显地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可以说,上文论及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即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没有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设想,列宁在这个时期是坚持和继承着的。列宁于十月革命前夕撰写的《国家与革命》第五章的内容,证明了这一点。对于这一点,理论界和学术界从来没有人提出异议。所以可以说,列宁1915年文章中提出的社会主义胜利,指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上社会主义的胜利,指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对此,人们也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异议的。可是,有些人在肯定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时,不将列宁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胜利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地相联系,而将“社会主义胜利”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必然地相联系,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来论证列宁1915年的理论,这就大谬不然了。

其三,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建设无产阶级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程中表达的新观点或新思想,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苏俄的历史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不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和俄共(布)领导人民推进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列宁从实际出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比较落后的俄国通过“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即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以及商品货币的作用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这个时期列宁的思想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对此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是没有异议的。由此看,不能用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来论证或者说印证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

总之,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建成来论证或印证列宁1915年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是错误的思想方法。

如果不能以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建成来论证和印证列宁的“一国胜利”的理论,则假设这个理论是科学的和正确的,可它到目前为止是没有被历史所证明的理论。


三、列宁从未说过自己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是斯大林说列宁提出了这样的理论


要论证列宁没有提出“一国胜利”的理论,或者论证他否定这方面的主张,论据可是太多了。这里仅从他1920年11月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来看。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已经赶走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平息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伟大胜利。列宁在有关会议上总结革命的经验时说:“那时(十月革命时——引者注)我们知道,只有我们的事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我们的胜利才会巩固,因为我们在开始我们的事业时,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世界革命上。”他还说:“三年前当我们提出关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及其胜利的条件的问题时,我们总是明确地说:没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这个胜利就不可能巩固;只有从国际的观点出发才能正确估价我们的革命。为了取得巩固的胜利,我们必须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国家或者至少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他又说:“孟什维克说我们想单独地战胜世界资产阶级。然而我们一贯说,我们只是世界革命链条上的一环,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夺取胜利的任务。”1920年11月列宁的这些话语,是列宁对十月革命以来他本人关于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关系的思想认识的历史性总结。它表明,从1917年到1920年底,列宁把革命胜利的希望都“寄托在世界革命上”,认为必须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国家或者至少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认为俄国无产阶级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夺取胜利的任务”。

这里列宁所谓我们“从来没有给自己提出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夺取胜利的任务”,等于是说,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从来没有提出俄国一个国家首先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列宁是否定俄国一个国家社会主义胜利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必然性的。

是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认为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和提出了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同时胜利”论的“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

1924年12月,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里最先提出这一问题。在此文中,他在批判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时说:“还在战争期间,列宁就依据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他的关于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即使这个国家的资本主义不发达)内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来驳斥机会主义者。”作为对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论这种说法的论证,斯大林首次援引了列宁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中的一段话,写道:“列宁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会起来反对其余的资本主义世界,把其他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在这些国家中掀起反对资本家的起义,必要时甚至用武力去反对剥削阶级及其国家。’因为‘没有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各落后国家的相当长期的顽强斗争,便不能实现各民族在社会主义中的自由联合’。” 在这里,斯大林对列宁“这个理论”的概括和表述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胜利的理论,而且“即使这个国家的资本主义不发达”也不影响它可以一个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显然这样的概括和表述不同于人们通常说的“一国或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比人们通常所说的那个说法更显极端和绝对。因为它强调“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而不是“数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在这里,斯大林还说,列宁用这个理论来驳斥机会主义者。意思是说,持有与“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主张不同的主张的人,是机会主义者。这就将马克思、恩格斯也划到机会主义者队伍中去了。

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扩大全会的决议而产生的任务的提纲》。这一《提纲》中写道:“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中,列宁同志总结出了两点:(一)可能‘社会主义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二)可能这少数或者甚至一个国家不一定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提纲》的通过,说明俄共(布)中央接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理论的说法。

1926年1月,斯大林发表了《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在这里面,斯大林在批判季诺维也夫否认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时说:“让我们请教列宁吧。列宁还在十月革命以前,即在1915年8月论到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问题时,就已说过:‘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这里他又一次援引了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中的有关话语,以证明列宁大战期间提出过“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

1926年10月,斯大林在《关于联共(布)党内的反对派联盟》的提纲中,把上述列宁“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说成了党发动十月革命的思想出发点。他写道:“党在组织十月革命时的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内获得胜利’。‘这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能够而且应当起来‘反对其余的资本主义世界,把其他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在这些国家中掀起反对资本家的起义,必要时甚至用武力去反对剥削阶级及其国家’。”固然,这里斯大林援引的列宁的话语,确是列宁说过的。但是列宁未必是针对俄国革命特别是十月革命而言的,所以将这些话语与十月革命相联系、由此而理解党关于十月革命的思想出发点未必是合适的。

一年以后,即1927年12月,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里,在论证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理论和这一理论是十月革命的指导方针时,引用了列宁1916年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的一段话,他说道:“下面是1917年9月(斯大林著作中是这个时间,实际应为1916年9月——本文作者注)列宁在国外发表的一篇有名的文章《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的一段话:‘在一个国家内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决不能一下子根本排除一切战争。相反地,它预计到战争。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里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就不仅会引起摩擦,而且会引起其他各国资产阶级公开企图扑灭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战争,就我们方面来说是合理的和正义的战争。这是争取社会主义,争取把其他各国人民从资产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战争’。”

1938年,联共(布)中央审定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教程》代表联共(布)中央的意见,在叙述列宁大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时,把列宁的思想推向了极端。其一,《教程》认为,列宁在战争时期所写的两篇文章即《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的理论,并认为“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列宁早在1905年写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这本小册中就已规定了的。”其二,认为列宁大战时期的这一理论说明,“社会主义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胜利是不可能的,而社会主义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是可能的”。笔者所谓这里把列宁的思想推向了极端,一是指《教程》中说列宁的这个理论早在1905年革命时期即已形成,而不是到1915年才形成;二是指它把“单独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同“同时胜利”绝对地对立起来,断言只有“单独一国”行动才可能胜利,“同时胜利”则是绝不可能的。


四、对列宁两段话的解析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在论证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时,所使用的论据仅仅是列宁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中的一段话和1916年《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的一段话。这两段话的本意是什么?它能否证明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值得认真地、深入地研究。

为了增强论证的针对性和明确性,笔者分别将这两段话中的核心句子即与社会主义胜利有关的句子抄录如下: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上述两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或者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极不平衡”;“少数”或者“几个国家”;“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要弄清这两段话的本意,必须弄清这几个关键词的含义。

(一)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是紧紧抓住资本主义发展的“极不平衡”或者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来解释列宁的思想的。

斯大林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跳跃式”的发展,赶上和超过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它们必然要求根据新的实力对比关系,重新瓜分殖民地,由此必然爆发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削弱”,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的地方”。“最薄弱的地方”上的“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

上述斯大林对列宁思想的解读似乎十分具有逻辑性。它可以表现为一个“逻辑严密”的公式: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战争削弱帝国主义→出现一个“最薄弱的地方”→某一个国家社会主义首先胜利。

笔者郑重指出的是:

列宁确有这样的思想: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列宁没有这样的思想:战争削弱帝国主义→出现一个“最薄弱的地方”→某一个国家社会主义首先胜利。

1.列宁未说过战争会造成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一个国家可以首先胜利。

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工业部门和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跳跃式的。起先,英国早于别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到19世纪中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力图成为‘世界工厂’,由它供给各国成品,这些国家则供给它原料作为交换。但是英国的这种垄断,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当时有许多国家用‘保护’关税来自卫,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段话语里,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跳跃式”的发展等字眼,而这些字眼是斯大林解读列宁的思想时较多使用的字眼。可是,列宁的话语及思想就此而停住,没有进一步演绎为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将导致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某一个国家可以社会主义首先胜利。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还写道:“1892年,德国的生铁产量为490万吨,英国为680万吨;但是到1912年,已经是1760万吨比900万吨,也就是说,德国永远地超过英国了!试问,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这里列宁说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可是他的话就说到这里。他没有继续说:战争会造成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某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

《帝国主义论》中还有这样的话语:“金融资本和托拉斯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世界经济各个部分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既然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那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用实力来解决矛盾,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这里的思想,也是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来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思想。可是他也是写到此为止,没有继续说战争会造成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某一个国家可以社会主义首先胜利。

下面这段话语也出于《帝国主义论》中:“当非洲十分之九的面积已经被占领(到1900年时)、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一个垄断地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他的意思是,当世界已经瓜分完毕时,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的时代就到来了。他没有说到战争会造成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一个国家可以社会主义首先胜利。

列宁1920年在撰写《帝国主义论》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时写道:“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这里已经将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联系起来了。可是,他也没有提出帝国主义战争将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某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

《论欧洲联邦口号》是被认定为提出了“一国胜利”的文章。下面看看这里有没有关于帝国主义战争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一国可以首先胜利的话语或类似的话语。列宁写道:“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实力以外,不可能根据别的基础、别的原则进行瓜分。”“瓜分只能‘按实力’进行。而实力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变化的。1871年以后,德国实力的增强要比英法快两三倍;日本要比俄国快十来倍。而要测定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实力,除了战争以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办法。战争同私有制的基础并不矛盾,而是这些基础的直接的和必然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可能平衡发展的。”这里列宁具体地描述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情况,肯定了它们将按实力、以战争为手段来瓜分世界。可是除此外,他依然没有说到战争会造成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

2.认为战争会造成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某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斯大林的话语和思想。

1924年12月,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中是这样来表述这一说法的:“财政压迫的世界体系内部的矛盾的增长和军事冲突的必然性使帝国主义世界战线容易被革命攻破,使这条战线很可能被个别国家突破。”“这种突破最可能发生在帝国主义战线的链条最薄弱的地方和国家,即在帝国主义防卫最差而革命最容易展开的地方和国家。”这里他说帝国主义的军事冲突使得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什么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他的解释是:“帝国主义防卫最差”的地方。这里,他尚未将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相互削弱”与“一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联系起来。

1928年1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五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在帝国主义发展的时期,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变成了帝国主义发展的决定力量,帝国主义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战争削弱着帝国主义战线并使这条战线在个别国家中可能被突破” ;“这种情形必然使帝国主义者相互削弱而造成在个别国家内突破帝国主义战线的可能性。”这里他明确地说战争削弱着帝国主义战线,帝国主义者相互削弱,使得帝国主义战线上的个别国家有可能被革命突破。这是对《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中思想的补充和发展。到这里,终于形成了一个看似逻辑严密的公式:战争削弱着帝国主义→造成帝国主义的“最薄弱的地方”→这里的一个国家可以社会主义首先胜利。显然,这是斯大林思想上的公式。

上述斯大林的思想传入中国时,“最薄弱的地方”的说法演化成了更为精炼的、更为形象的“薄弱环节”说。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中国有关学术界权威性最大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在叙述列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时写道:“列宁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异常显著,使得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在经济政治实力的发展方面很快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世界上的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因此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就只有通过世界性的战争来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大战的结果势必使帝国主义的力量互相削弱,从而在帝国主义链条上造成薄弱环节。如果在这个薄弱环节上的某些国家,正好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比较强大,又执行正确的方针路线,那么无产阶级就有可能首先在这里冲破帝国主义阵线,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此后中国出版的有关教材中论及到这个问题时,无不使用“薄弱环节”的字眼。

3.“最薄弱的地方”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说法是非科学的。

如果说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削弱,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一个最薄弱的地方或者说薄弱环节,这里的某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一个科学理论的话,那么它一定正确地反映出现代社会以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一定可以在历史上找到例证。

可是,从现代世界历史上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真正的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的地方”是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战败国,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最薄弱的地方”则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大战结束后不久,“最薄弱的地方”的某个地方如德国、匈牙利曾爆发过未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革命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薄弱的地方”上则根本没有发生过革命。相比之下不是“最薄弱的地方”的俄国、中国等发生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当然这里所说的“胜利”不是指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指建成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人们常常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视为“最薄弱的地方”上的一国胜利,然而列宁却不是持这种观点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俄国容易发生革命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落后国家。在1919年的《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中,列宁提出俄国容易发生革命的原因有六个。主要是:俄国由于政治制度非常落后,群众的革命攻击力异常强大;俄国的落后使无产阶级革命同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结合起来了;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有利于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等等。

4.列宁关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或者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真实思想。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内容的概念。在一个国家内,不同的行业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这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在同一性质的国家如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这也是发展的不平衡。从世界范围看,有的国家已经发展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帝国主义国家,有的国家尚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有的国家还处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时期,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在《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列宁是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意味着不同的民族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此决定了不同民族或国家的革命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列宁在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问题时,总是将它同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不同性质的革命联系在一起论述的。

1914年9月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列宁在起草的《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宣言中写道:“由于俄国最落后,由于它还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仍然是实现彻底的民主改革所要求的三个基本条件:建立民主共和国(其中一切民族都享有充分的平等和自决权)、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但是在一切先进国家,战争已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提到日程上来。”这里他说,俄国是最落后的国家,它还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先进国家即西欧和北美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和任务已经提上了日程。这就是所谓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即俄国与西欧国家发展水平截然不同以及革命性质不同的思想。

1915年3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讲到第二国际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时说:“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当前这个时代所号召的国内战争,是无产阶级拿起武器反对资产阶级,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剥夺资本家阶级,在俄国实行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土地),在一般落后的君主国建立共和国,等等。”在这里,他除了论及俄国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发展水平不同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外,还提出“一般落后君主国”或者说更落后的国家,革命的任务仅仅是“建立共和国”,没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内容,即它的任务与俄国革命的任务也有所不同。这里所表达的也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以及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不同的思想。

1915年5月,列宁在起草的《国际妇女社会党人代表会议决议草案》中写道:“代表会议提醒女工们注意,在欧洲一些最先进的国家里,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整个运动正在进入新的阶段,目前的这场世界大战向她们提出了各项新的重大的任务,她们的运动可能成为群众的总行动的前奏,这一总行动将使整个社会主义运动达到新的规模,并使彻底解放的时刻早日到来。”还写道:“女工们在组织游行和革命示威方面采取主动,就能够与无产阶级携手并进地去开创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在这个新纪元里,无产阶级将在比较先进的国家里赢得社会主义,而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赢得民主共和国。”在这一阶段话里,一是肯定先进国家里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条件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已经成熟,女工们的斗争将汇入无产阶级的整体运动之中,促进社会主义胜利的日子早日到来;二是强调在先进国家可以赢得社会主义胜利,在落后的国家只能赢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显然,这个思想里包含着深刻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以及革命的任务不一样的内容。

1916年1月,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大类,即“西欧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欧洲东部:奥地利、巴尔干、特别是俄国”,“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地国家和所有殖民地”。同年8月,他在有关文章中继续强调了这种划分。如他写道: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第一类是西欧(以及美洲)的各先进国家,在那里,民族运动是过去的事情。第二类是东欧,在那里,民族运动是现在的事情。第三类是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在那里,民族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来的事情。”在他的思想上,第一类国家早已经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现在面临着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第二类国家现在正面临着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三类国家现在尚不够条件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完成这个任务是将来的事。这里的思想也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同国家革命的任务有所不同的思想。

在这一时期,俄国革命家彼•基辅斯基反对列宁关于民族自决权的思想。他说的理由是:社会主义革命将消灭国家,也将消灭民族,所以民族自决权没有存在的意义。他还说,可以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所有国家的无产者的统一行动”,他们将打破资产阶级国家的疆界,拆掉界碑,炸毁民族共同体,所以民族自决权无存在的意义。

上述彼•基辅斯基的话语虽然是针对民族自决权问题而言的,但由于他说社会主义革命“是所有国家的无产者的统一行动”,列宁在《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文中对此提出了批评意见。列宁说:“社会变革不可能是所有国家的无产者的统一行动,理由很简单: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大多数居民,直到今天甚至还没有达到或者刚刚开始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只有西欧和北美各先进国家才已成熟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不是所有国家的无产者,而是少数达到先进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无产者,将用统一行动实现社会主义。”上述三段引文见于原著的同一页码,先后顺序如上所示。它十分有逻辑性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思想以及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西欧和北美已经成熟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其他地区的国家和居民或者刚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或者尚未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正因为如此,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熟的国家即西欧北美的国家,无产者将以统一的行动实现社会主义,其他地区的国家和居民则无条件展开社会主义革命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在此文中,列宁还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一整个时代的事件。在这一整个时代里,先进国家将爆发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落后国家将爆发民主革命运动,被压迫民族将爆发民族解放运动。他着重指出:“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平衡,而客观现实使我们看到,除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族,还有许多在经济上不那么发达和完全不发达的民族。”在这里,列宁十分明白地、清楚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含义:即世界上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族,有经济上不那么发达的民族,还有完全不发达的民族。

以上论述过程足以证明,在列宁的思想上,所谓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指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西欧和北美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民族和国家,东欧地区是刚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民族和国家,其他地区则是处于资本主义以前时期的民族和国家。

(二)“少数”国家或者“几个国家”

在斯大林援引的列宁的两段话语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胜利的字眼。可是人们以往只对“一个国家”胜利的字眼感兴趣,只关注对它的研究,而对“少数”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胜利的字眼不重视,未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而在笔者看来,这几个字眼十分重要。正确理解这几个字眼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上述列宁两段话的意思至关重要。

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说:“资本已经变成国际的和垄断的资本。世界已经被少数几个大国即依靠大规模掠夺和压迫其他民族而强盛起来的国家瓜分完毕。”在这里,所谓“少数”国家和“几个国家”指世界上的大国和强国,即西方的帝国主义国家。在此文中,他还写道:“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程度的时代,少数几个大国对地球上将近10亿人口的掠夺,就是这样组织的。”在这里,所谓“少数”国家仍然是指西方的几个对压迫民族进行掠夺的强国。

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也多次地使用“少数”国家的概念。如在该著《法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列宁写道:“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在这里,所谓“少数”国家指“先进”国家即实施殖民压迫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他还写道:“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帝国主义意味着瓜分世界而不只是剥削中国一个国家,意味着极少数最富的国家享有垄断高额利润,所以,它们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从而培植、形成和巩固机会主义。”“垄断,寡头统治,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产生了帝国主义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显然,在上述这些地方,列宁在使用“少数”国家的概念时,都是指西方的富强的、压迫和剥削弱小国家的帝国主义国家。

如果说《论欧洲联邦口号》和《帝国主义论》中列宁使用“少数”国家的概念时赋予它的含义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不足以反映他的思想,那么可以看看列宁在其他的文章和讲话中是如何使用“少数”国家的概念的。

1915年7月,列宁在起草的有关决议草案中提出:“整个世界正在融合为一个单一的经济机体,整个世界已被少数大国瓜分完毕。”同年8月,他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中提出:“帝国主义是少数‘大’国不断加紧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时代,因此,不承认民族自决权,就不可能为反帝的国际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同年10月,列宁在《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一文中提出:“帝国主义是极少数大国对世界各民族的愈来愈厉害的压迫,是极少数大国之间为扩大和巩固对各民族的压迫而进行战争的时代”在上述这些地方,列宁在使用“少数”国家的概念时,都是将其与西方的“大国”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思想上,这“少数”国家就是指西方的大国和强国,或者说有力量对弱小国家进行压迫的国家。

综上所述,上述列宁两段话语中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或者“几个国家”取得胜利,指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西方先进的、最强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或者说可能首先在英、法、德、美等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由于这几个国家相对于全欧洲或者全世界的国家而言,是“少数”国家,所以列宁用“少数”国家的概念来代指这些国家了。

研究到这里,列宁两段话语的意思就十分清楚了。列宁说: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既有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又有其他地区比较落后和十分落后的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只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地方才能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原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少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关于这一思想,列宁在《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文中有明确的论断。这就是笔者在本文前面援引过的:“社会变革不可能是所有国家的无产者的统一行动,理由很简单: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大多数居民,直到今天甚至还没有达到或者刚刚开始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只有西欧和北美各先进国家才已成熟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不是所有国家的无产者,而是少数达到先进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无产者,将用统一行动实现社会主义。”

上述思想或理论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一直坚持的。由此可见,不存在列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提出某个新理论从而极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

(三)关于“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在上述列宁的两段话语中,还有“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的字眼。长期以来,人们尤其重视这“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的字眼,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似乎出现了单独一个国家即俄国获得胜利的事实。与其说人们尤其重视“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的字眼,不如说人们已经将这个所谓的理论归结为“一国胜利”的理论了。所以笔者不得不对这个字眼进行考察和研究,并提出以下管见:

1. 假定列宁确实具有单独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思想,那么他思想上可以首先胜利的“单独一个国家”应该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的一个国家,绝不可能是俄国。从上述列宁两段话语来看,单独一个国家的字眼与少数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字眼相关联,是对少数国家或者几个国家的意思的进一层意思的表达。如他说,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国家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在这里,“单独一个国家”胜利是对“少数”国家胜利的进一层意思的说明,它关联着“少数”国家胜利,或者说,这里的单独一个国家是“少数”国家之中的一个国家。又如列宁说,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在这里,一个国家与几个国家之间用“或者”相连接。这说明,可以首先取得胜利的“一国”与可以首先取得胜利的“几个国家”应该是同一类性质和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这几个国家(或者少数国家)如果是西方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如英、法、德、美的话,那么这里的一个国家只能是它们之中的一个国家。在列宁的这两段话语中,或者在列宁的这两篇文章中,不可能出现落后国家中的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思想。

列宁是否定俄国可以立即直接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可能性的。如前所述,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西方国家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时说,俄国由于落后,需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即建立民主共和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915年7月,他在《关于自己的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一文中提出:“因为俄国是一个最落后的国家,在这里不可能直接发生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3月,列宁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说:“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如同本文笔者在其他已经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列宁领导发动十月革命的战略意图,一是在于以俄国革命激发和推进西方社会主义革命,促进西方先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胜利;二是在于使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而不是在俄国立即直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如果人们提出以下结论:列宁形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中的一个国家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那么这个理论不仅没有什么值得赞扬和宣传的价值,而且由于它没有得到世界历史的证实即到目前为止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没有一个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使得列宁的理论体系大大减分和丢失光彩。再者,人们宣传列宁提出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意图在于论证俄国可以一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如果这个理论不能论证俄国一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它存在的价值在哪呢?

关于上述问题,高放先生最近有一个新的解释。如同本文前面注文中所提及的,先生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的两篇文章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可是关于这里的“一国”,“列宁这两篇文章没有明确说是俄国,因为俄国受沙皇专制统治370多年,需要首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他心中想到的是俄国。”后学对先生的这一解释久思未得其解。其一,列宁“心中想到的是俄国”,作为一个学术观点或研究结论,需要有材料来证明,不可猜测或主观地断言。其二,列宁心中的这个想法相悖于先生这一句话中所提出的俄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先生明明说俄国首先需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可是列宁想着俄国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那么列宁的这个想法的科学性何在呢!其三,先生的这句话使后学感到列宁似乎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他心中想的是俄国一国首先社会主义胜利,可是口中不说出来。这不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性格!也许任何人都有心口不一的时候,列宁不是一个完人,也会有心口不一的问题。但是在上述这个问题上,列宁是不是表现出了心口不一的性格呢?

2.列宁明确地说当时欧洲各国都已出现革命形势,而且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相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的革命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国的阶级矛盾,极大地推进了各国革命的形势。在欧洲各国,工人罢工、游行示威等形式的斗争不断高涨。列宁1915年7月在起草的有关决议草案中提出:“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正在开创一个社会革命的纪元。现时代的一切客观条件正在把无产阶级的群众革命斗争提到日程上来。”他的这些话语是就整个欧洲而言的,因为只有整个欧洲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才可以说开创了社会革命的新纪元。同年9月,他在《俄国的战败和革命危机》一文中指出:俄国面临的形势好像和1905年革命时期一样,沙皇政府使整个俄国投入战争,它在战争中失败从而导致了国内的革命危机即造成了革命的形势,“但是事实上有一个很大的差别,这就是当前的战争席卷了整个欧洲,席卷了有着广泛而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所有先进国家。帝国主义战争把俄国的革命危机,即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础上发生的危机,同西欧日益增长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危机联系起来了。这种联系非常紧密,以致这个或那个国家的革命任务根本不可能单独解决。”这里的意思一是说俄国出现了民主革命的形势,其他先进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二是说俄国的革命形势以及欧洲各个国家的革命形势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各个国家将在革命的进程中相互呼应、相互支持,或者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地进行革命。这里论及的列宁的思想,是同单独一个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意思相悖的。可是它同这一时期列宁的整体思想是一致的和相呼应的。所以应该确认列宁的这一思想。

3.如果像联共(布)中央所认定的,所有国家同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不可能的,单独一个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可能的——认为这是列宁提出的结论,那么找不到什么理论来说明这一现象或者事实。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西方的一些先进国家或者所有的先进国家,可以先于落后地区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对这个现象或事实的理论论证是: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是资本主义得以较充分的发展,西欧和北美的先进国家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条件,它们可以一起走向社会主义胜利。可是如果要论证西欧和北美的许多国家同时胜利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单独胜利是可能的,则找不到解释和说明这一现象和事实的理论。而且列宁理论体系会因为这个“单独一个国家”胜利的“理论”而陷入矛盾之中。如列宁提出欧洲各国都出现了革命形势,他号召各国人民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消灭帝国主义,夺取政权。可是他又说许多国家同时胜利是不可能的,单独一个国家胜利则是可能的。那么他号召各国人民进行革命与他说只有一个国家可以胜利怎样才能统一起来。西欧和北美的无产阶级会不会问列宁:你说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取得胜利,那么除了这一个国家外,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意义何在?


五、在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的关系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列宁在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的关系上以新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于俄国革命后他鉴于西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而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的事实,鉴于苏俄人民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艰难斗争及其成就,提出了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掌握政权后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比较困难”的理论,苏俄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巩固政权并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以及俄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符合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

(一)关于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夺取政权后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比较困难”的理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资产阶级力图扼杀新生的工农政权。国际社会主义者队伍中原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人如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也极力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否定苏维埃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内一些思想“左”倾的人如布哈林等则要求加快苏俄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步伐,指望很快在苏俄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在此背景下,列宁和俄共(布)必须进行理论创新,说明俄国革命的必然性以及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历史任务。

1918年1月,列宁在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大会上的报告中说: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预见,无产阶级革命将由法国人开始,由德国人完成。然而历史的走向不是这样。“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另一种结合。我们说,比较容易开始革命运动的,并不是那些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掠夺和有力量收买本国工人上层分子的剥削国家。”他的意思是,西欧那些先进国家依靠对国外财富的掠夺,收买了国内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使得他们那里盛行改良主义,难以发生革命运动。相反,落后的国家如俄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它容易发生革命。他还说:“现在的形势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料的不同了,它把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先锋队的光荣使命交给了我们——俄国的被剥削劳动阶级;我们现在清楚地看到革命的发展会多么远大;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社会主义定将胜利。”这是列宁对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思想的具体而明确的阐述。1919年4月,列宁在《第三国际及其历史上的地位》一文中就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的思想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他提出,落后的俄国开始革命“比较容易”,有下列原因:其一,俄国由于政治上落后,人民没有和平的、“合法”斗争的权利,只能进行暴力革命,由此“革命的冲击力量异常强大”;其二,俄国由于经济上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农民群众占人口多数,如果无产阶级能够获得农民的支持,则容易形成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战争“结合起来”的态势,形成无比强大的力量,足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和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其三,俄国由于落后,资产阶级革命到来的时间晚且进展曲折,这使得工农群众可以不断地总结和吸收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俄国人民还可以学习和借鉴了西方工人运动的“最新成就”,在政治上不断地成熟,形成夺取政权和掌握政权的能力,以利于争取革命的胜利。其四,在俄国,由于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密切的联盟关系,使得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容易团结和领导全体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即容易将民主革命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看出,在上述文章中,列宁从俄国的政治落后、经济落后、以及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等视角,阐述了落后的俄国发生革命“比较容易”的理论。这一理论符合俄国的历史实际,也反映了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列宁在上述《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提出:“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终胜利,即完全组织起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可见,他明确地表达了俄国由于落后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比较困难”的思想。

关于这一思想的内容,列宁在领导苏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阐述:其一,把个体农民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虽然上文论及俄国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密切联盟关系容易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从两个阶级政治关系的角度看问题而提出的结论。从经济上看,即要把个体农民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把小生产农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大生产农业,则是无比困难的任务。1918年12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深深知道,由个体小农经济过渡到共耕制(共同占有和集体劳动的农业生产制度——引者注)是千百万人生活中一场触及生活方式最深处的大变革,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只有到人们非改变自己生活不可的时候才能实现。”“我们深深知道,在小农经济的国家中,不经过一系列渐进的预备阶段,要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这里他说不经过长期的努力、不经过渐进的预备阶段,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足可见他认识到完成这一任务的艰难程度。其二,俄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中间环节”,由此看它的过渡过程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此问题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当时的俄国,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生产力水平均十分低下,社会主义制度不能直接建立在它的基础上,需要找到小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中间环节”。在列宁的思想上,“中间环节”的内容就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1921年春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写道:“在最近这几年,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从宗法制度、从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本来目的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可是苏俄无产阶级政权不得不选择它作为“中间环节”,这是一种艰难的、无奈的选择。列宁意识到苏俄前进道路上将有重重困难。

列宁关于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比较困难”的思想,其内容还包括俄国由于工农群众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偏低,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较困难;由于社会物质条件差和文化基础差,推进文化建设事业十分困难等等。列宁向党和人民指出这些困难,在于使党和人民对于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艰难性和曲折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苏俄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巩固政权并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

在十月革命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持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的理论。特别是在苏维埃政权面临被敌人颠覆的危险时,列宁急切盼望欧美各先进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免除苏维埃政权的危险。如1918年3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说:“俄国革命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历史课题就是:必须解决国际任务,必须唤起国际革命,必须从我们仅仅一国的革命转变成世界革命。”可是,列宁盼望的世界革命没有实现。

到1920年11月,苏俄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列宁在有关会议上总结革命的经验时说:“那时(十月革命时——引者注)我们知道,只有我们的事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我们的胜利才会巩固,因为我们在开始我们的事业时,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世界革命上。”还说:“三年前当我们提出关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及其胜利的条件的问题时,我们总是明确地说:没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这个胜利就不可能巩固;只有从国际的观点出发才能正确估价我们的革命。为了取得巩固的胜利,我们必须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国家或者至少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以上论断证明,列宁自己承认自己此前一直持世界革命的主张,盼望俄国革命得到欧美先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

由于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而且苏俄人民是以自己的力量赢得了这战争的胜利,或者说苏俄人民以自己的力量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个事实促使列宁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当时他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俄国抗击世界资本主义列强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斗争竟能延续三年之久。结果,无论这一方还是那一方,无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还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没有获得胜利,也没有遭到失败。”这就说明,“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推迟爆发,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这个论断说明,列宁意识到,即便没有世界革命,即便俄国革命得不到欧美先进国家革命的支持,苏维埃政权也能够得以巩固,即它能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存在下去。

苏维埃政权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任务之一是组织经济建设。苏俄人民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巩固苏维埃,证明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政治工具的作用,展开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列宁意识到这一点。他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国际形势和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时说:“只要总的看一下我们所处的国际形势,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不仅有了喘息时机,而且得到了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现在我们要谈的已经不只是喘息时机,而是比较长期地进行新建设的重要机会。”这里他说苏俄人民得到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得到了“进行新建设的重要机会”,指苏俄人民得到了进行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的条件和机会。在他的思想上,在欧美先进国家没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下,苏俄无产阶级已经先于它们得到了进行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的条件和机会。他还说,为了战胜资本主义,一是要用革命力量推翻剥削者的统治,坚决捍卫无产阶级的新政权,二是要“担负起建设任务,就是建立新的经济关系,树立怎样做这件事情的榜样。”“现在我们应当采用组织、建设的办法,来代替用革命方式推翻剥削者和抗击暴力者的办法,我们应当向全世界显示和证明,我们不仅是一种能够抵抗军事扼杀的力量,而且是一种能够树立榜样的力量。”在这里,列宁提出“建立新的经济关系”,意思是指建立苏维埃国家新的经济制度,他说俄国无产阶级应当向全世界“树立榜样”,是指俄国无产阶级先于西方进行新的经济建设,树立怎样进行新经济建设的榜样。需要指出,笔者这里要表达的观点是:列宁形成和提出了苏俄人民建设苏维埃国家新经济制度的思想。所谓“建设苏维埃国家新经济制度”,不同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因为如同本文前面所论及的,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指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制度。列宁当时提出建设新的经济制度,不可能是这样的经济制度,只能是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制度,或者说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以也应该称其为新经济制度。

综上所述,列宁由世界革命的思想转变为苏俄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思想,转变为苏俄人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苏维埃国家新经济制度的思想,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符合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

俄国的孟什维克一直坚持一个教条,即俄国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尚没有达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不应该发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更不应该展开社会主义建设。1923年初,列宁看到孟什维克尼·苏汉诺夫出版的书籍仍在继续宣扬这种观点。于是口授了《论我国革命》一文,批判了孟什维克的观点,并且阐述了俄国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符合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

列宁在此文中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里所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这个规律表明,只有生产力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并且它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使社会生产过程陷入不可排解的危机之中,才可以发生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简言之,这个规律指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充分发展的地方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所揭示出来的。它无疑是正确的和科学的。

可是,马克思主义指明,矛盾的普遍性“不排斥”矛盾的特殊性。列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这里所谓“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指俄国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它的含义是:俄国的生产力水平确实不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确实不足。但是,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手中的政权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待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了,经济条件大大改善了,再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说,它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前提下,满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需要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要求。这怎么不可以呢?这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什么不相符合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列宁提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前提”即建立工农政权——引者注),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在列宁的思想上,俄国的发展途径是先由工农掌握政权,在工农政权的组织和安排下发展生产力,满足建立社会主义需要较高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它是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途径,但是它同西方的发展途径是相符合的和不排斥的。

至于俄国为何会走一条特殊的社会发展途径,列宁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这是和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这样的革命势必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或者说正是由于战争而有所改变的一些特征,因为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这样的战争。”这一论断所阐述的是俄国夺取政权的革命的特殊性。在他看来,由于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俄国陷入战争之中,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农民斗争蓬勃兴起,形成了工人革命与农民战争相结合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无产阶级政党不能畏首畏尾,不能讲究生产力水平够不够高和经济条件够不够好。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领导工农群众举行革命,夺取政权。法国皇帝拿破仑有一句名言: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而便见分晓!意思是说,只有敢于战斗,争先投入战斗之中,才有战斗的胜利。列宁十分欣赏这一话语。他说,1917年10月我们也是首先投入了真正的战斗,所以才有此后一系列事业的成就。孟什维克和西方社会民主党人对此是不理解的。列宁批评说,庸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不这样做就没有革命。如果说俄国革命有特殊性的话,那么以后革命继续向东方国家转移,在那些更为落后、情况更为复杂的国家里,未来的革命将会有更多的特殊性。

列宁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符合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以及俄国夺取政权的革命有其特殊性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俞良早,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


本文来源:《江汉论坛》2018年第4期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细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