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91)《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摘选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赵湘雯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摘选》(213-420)












研读笔记:赵湘雯


















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

摘选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

【斯密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有两种见解】

第一种: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上说,生产劳动是雇佣劳动,它同资本的可变部分(花在工资上的那部分资本)相交换,不仅把这部分资本(也就是自己劳动能力的价值)再生产出来,而且,除此之外,还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仅仅由于这一点,商品或货币才转化为资本,才作为资本生产出来。只有生产资本的雇佣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也可以理解为,雇佣劳动归还的劳动大于它以工资形式取得的劳动,因而,只有创造的价值大于本身价值的劳动能力才是生产的。而非生产劳动,就是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当然也包括同参与分享资本家利润者的各个项目,如利息和地租相交换的劳动)。

第二种:家仆的劳动……不能是价值有任何增加……(P222-223)

马克思总结了斯密第二种见解对非生产劳动的特点:

1.非生产劳动者的劳动不生产任何价值

2.非生产劳动者的劳动不能使价值有任何增加

3.非生产劳动者的生活费永远得不到偿还

4.它不固定或不实现在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可以出卖的商品中。

5.非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即服务通常已经提供随即消失,很少留下某种痕迹或某种以后能够用来取得同量服务的价值

6.它不固定或不实现在任何耐久的对象或可以出卖的商品中。

【马克思对斯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斯密第一种见解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斯密的第一种见解是准确的,而第二种见解是错误的,但是斯密又把这两种见解混淆在一起了。马克思认为,在斯密的第一种见解中生产劳动除了生产维持自己的生活的价值以外,还生产了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就是企业主的利润。马克思对于斯密的第一种见解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他说:“这里,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给生产劳动下了定义,亚·斯密在这里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要领。他的巨大科学功绩之一就在于,他下了生产劳动是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这样一个定义,也就是说,他根据这样一种交换来给生产劳动下定义,只有通过这种交换,劳动的生产条件和一般价值即货币或商品,才转化为资本(而劳动则转化为科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

马克思认为只要同资本交换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同收入交换的劳动就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补充说这里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从资本家的角度分析的。马克思进一步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分析,他认为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本人来说都是商品,但是生产劳动者为买者生产商品,而非生产劳动者只生产使用价值。所以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中劳动同资本交换,为资本家创造利润,而非生产劳动中劳动同收入交换,是一种支出,是对收入进行消费。

(二)马克思对斯密第二种见解的批判

第一、斯密认为的“固定和物化在可以出卖或交换的商品中”的劳动,指的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一切人员的劳动,制造商品必须有这些人员的共同的劳动,马克思在这儿提出了疑问,这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银行家等人呢?

第二、马克思认为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不管这种劳动是物化在商品中还是已经提供就消失的劳动。资本家购买该劳动并创造利润,那么该劳动就是生产劳动;花费收入消费该劳动的使用价值,那么该劳动就是非生产劳动。

第三、马克思指出了斯密第二种见解中的矛盾,他说“一方面说,所谓非生产劳动有一部分体现在物质的使用价值中,这些使用价值同样可能成为商品,从另一方面说,一部分纯粹的服务,能够用资本来购买,能够补偿自己的工资并提供利润。总之,这些服务的生产有一部分从属于资本,就像体现在用物品中的劳动有一部分直接用收入来购买,不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一样”。

第四、马克思把整个“商品”世界分为劳动能力和不同于劳动能力本身的商品。马克思认为教师和医生的服务是为了训练和修复劳动能力的,为生产商品的劳动能力服务的,因此也算作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中的,是加入到生产商品的费用中的,因此他们的劳动也属于生产劳动。

马克思对斯密的第二种见解也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他说,“商品表现为过去的、物化的劳动这个说法还是对的,因而,如果它不表现为物的形式,它就只能表现为劳动能力本身的形式,但永远不能直接表现为活劳动本身。由此可见,斯密本应承认,生产劳动或者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或者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亚·斯密把后一种劳动从他的生产劳动项目中除去了;他是任意这样做的,但他受某种正确的本能支配,意识到,如果他在这里把后一种劳动包括进去,那他就为各种冒充生产劳动的谬论敞开了大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商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最基本的元素形式。因此,把“生产劳动”解释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比起把生产劳动解释为生产资本的劳动来,符合更基本得多的观点”。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在斯密那里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商品的形式,所以斯密认为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

二、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曾经研究过经济危机问题,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他认为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特有的局限性,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引起的,会周期性爆发。《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实质,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生产过剩,同时他在批判李嘉图否认生产过剩的危机时还明确,经济危机并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生产过剩。

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商品生产中买和卖的分离,一切要依赖于市场。商品在卖的过程中的艰难一跃,使债权和债务发生中断而引发危机。在再生产理论分离基础上,他指出资本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拼命生产,盲目地扩大再生产,而有实际能力的需求不足,这就会引起危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性要求各部门的生产按比例进行,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要周期性地爆发危机。

【李嘉图的危机理论】

李嘉图信从萨伊定律,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他认为生产创造需求,不会出现产品过剩。他相信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并且相信工具可以创造需求。李嘉图曾说:“我把人类的欲望和爱好看做是无限的。我们都希望增加我们的享受和能力。消费增加我们的享受,积累增加我们的能力,它们同样地促进需求。”显然,李嘉图同萨伊一样,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需求与供给是同一的,也就是说,生产的扩大必然会使消费在同等程度上增加,生产与消费是完全一致的。李嘉图说:“萨伊曾经非常令人满意地说明:由于需求只受生产限制,所以不论一个国家有多少资本都不会不能得到使用。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都是为了购买对于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因此,他不可能总是生产没有需求的商品。”李嘉图认为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存在矛盾,生产出的商品在市场上一定会被卖出,那么市场上就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永远不会超越需求,因此,普遍的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李嘉图说:“每年有十万英镑收入的人如果另外得到一万磅,他决不会把它锁在箱子里;他不是增加开支一万磅,就是自己把它用在生产商。无论在哪一种情形下,需求都会增加,只是目的不同而已。”他认为,只要有积累,积累的资本就会继续投入生产,获取利润,因此需求就会不断增加。他明确地指出,生产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扩大,自然地,需求也会随之生产的扩大而增加,因此,市场上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

并且,李嘉图认为,假定需求有限,个别商品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现象,但就整个社会来说,不存在生产过剩。他曾说:“产品总是要用产品或劳务购买的,货币只是现实交换的媒介。某一种商品可能生产过多,在市场上过剩的程度可以使其不能偿还所有资本;但就全部商品来说,这种情形是不可能有的”

由上述内容可知,李嘉图承认可能出现局部的生产过剩,但否认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形成的经济危机的内在基础】

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构成了经济危机的内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危机。他说:“整个积累过程首先归结为这样的追加生产,它一方面适应人口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形成在危机中显露出来的那些现象的内在基础。这种追加生产的尺度,是资本本身,是生产条件的现有规模和资本家追求发财致富和追求资本化的无限欲望,而决不是消费。消费早就被破坏了,因为,一方面,人口的最大部分,即工人人口,只能在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扩大自己的消费,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劳动的需求,虽然绝对地说是在增加,但相对地说却在减少。此外还有一点:一切平衡都是偶然的,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这个过程中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加以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马克思将危机引起的破坏区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危机使价值与使用价值消灭,实际资本化为乌有。“只要生产过程停滞,劳动过程缩短或者有些地方完全停顿,实际资本就会被消灭。不使用的机器不是资本。不被剥削的劳动等于失去了的生产。闲置不用的原料不是资本。建好不用的建筑物或半途停建的建筑物,堆在仓库中正在变质的商品,这一切都是资本的破坏。这一切无非是表示再生产过程的停滞,表示现有的生产条件实际上没有起生产条件的作用,没有发挥生产条件的效能。这时,它们的使用价值和它们的价值都化为乌有”。

第二,“危机所引起的资本的破坏意味着价值量的跌落,这种跌落妨碍价值量以后按同一规律作为资本更新自己的再生产过程。这就是商品价格的毁灭性的下降。这时,使用价值没有被破坏。一人之所失就是另一人之所得。作为资本发挥作用的各个价值量无法在同一个人手里作为资本更新。原来的资本家遭到破产”。“社会的名字资本,也就是现存资本的交换价值,有很大一部分永远消灭了,虽然由于不殃及使用价值,这种消灭正好可以大大促进新的再生产。这同时也是货币所有者靠牺牲产业资本家而发财致富的时期”。

【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包含危机的一般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危机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在进行直接的物物交换的时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说,在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是为了满足他所知道的他们协作生产者的需要。在商品生产的情况下,产品转化为货币,出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马克思说:“卖者——假定他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困难仅仅来自于买者可以轻易地推迟货币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出卖商品的这种困难,仅仅来自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货币却不必立即转化为商品,因此卖和买可能彼此脱离。我们说过,这个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是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相互联系和不可分离的因素彼此脱离,因此它们的统一要以暴力的方式实现,它们的相互联系要通过对它们彼此的独立性发生作用的暴力来实现。此外,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以暴力方式实现统一”。

进一步,马克思又指出:“危机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无非就是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它没有内容,没有危机的内容丰富的动因。卖和买可能彼此脱离。因此它们是潜在的危机。它们的一致对商品来说始终是生命攸关的因素。但是它们也可能顺利地相互转化。所以,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始终是商品的形态变化本身,在商品形态变化中,包含在商品的统一中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以至货币和商品的矛盾,仅仅作为展开的运动而存在。但是,使危机的这种可能性变成危机的起因,并不包含在这个形式本身之中;这个形式本身所包含的只是:危机的形式已经存在。”

马克思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总结:“总之,可以说: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是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即买和卖的分离”。“危机的第二种形式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这里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间上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形式都还是十分抽象的,虽然第二种形式比第一种形式具体些”。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为了发财而生产】

马克思认为:“危机就是强制地使已经独立的因素恢复统一,并且强制地使实质上统一的因素变为独立的东西”。

李嘉图认为,生产是需求的唯一界限,生产只受资本的限制。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反驳:“进行生产是不考虑消费的现有界限的,生产只受资本本身的限制。而这一点确实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追求赚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也就是说,生产过剩,从表象上来说,是由于市场的扩大慢于生产的扩大;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发财而生产,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满足社会的私人需要而生产。“如果不仅棉布,而且麻布、丝绸和呢绒都发生生产过剩,那么不难理解,这些为数不多但居主导地位的生产过剩就会在整个市场上引起多少带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一方面,是再生产的一切条件出现过剩,各种各样卖不出去的商品充斥市场;另一方面,是资本家遭到破产,工人群众忍饥挨饿,一贫如洗。”

马克思指出:所谓的生产过剩,不是产品而是商品的生产过剩。他说:“而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无限制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的基础是: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

马克思随后对资本的生产过剩进行了说明。他说:“什么叫做资本的生产过剩呢?就是预定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那些价值量的生产过剩,因此,就是再生产的规模太大,这同直截了当地说生产过剩是一个意思”。“更加明确地说,资本的生产过剩无非是,为了发财而生产的东西过多了,或者说,不是预定用做收入加以消费,而是预定用来赚取货币的那部分产品太多了;这部分产品不是预定用来满足它的所有者的私人需要,而是预定用来为它的所有者提供抽象的社会财富即货币,创造更大的支配他人劳动的权力——资本,或者说,扩大这个权力”。“至于生产过剩,它只是以资本的一般生产规律为条件:以生产力为尺度进行生产,而不考虑市场的现有界限或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界限。而这就通过再生产和积累的不断扩大,因而也通过收入不断再转化为资本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广大生产者的需求却总是被限制在需求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自此,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必然性。


















主编|刘宁宁        副主编|陈月颖
责任编辑|高晓娟       本期校对|张力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